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动态     
超临界水热分解煤制 H2 和 CH4资源环境对策 ,2 0 0 0 ,3 6(10 ) :5 1  日本工技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和煤炭利用综合中心共同开发成功用超临界水热分解煤等有机物制造 80 % H2 和 2 0 % CH4 气体的新技术。每克煤可生成 2~ 3L气体 ,煤中碳或氢几乎可全部按理论量进行反应 ,生成的气体中不含硫化物。同时氢气生成时能和副反应生成的 CO2 分离 ,使 H2 能高质量浓缩 ,用作燃料。新工艺产生的氯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都能以无害化形式被分离。  该技术除煤以外 ,还可用于分解其他有机物 (碳源 ) ,如生活垃圾、家畜粪尿、动植物残体、…  相似文献   

2.
日本 NKK开发出利用废塑料代替焦炭作矿石还原剂的新技术。该技术先将废塑料造粒 ,再用专门鼓风装置吹入高炉。由于热风中 O2 已被焦炭耗尽 ,废塑料和焦炭燃烧时产生的 CO2 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CO和 H2 ,成为矿石的还原剂。该技术的特点是 :1由于过程中产生 H2 参与还原反应 ,使 CO2 发生量只有焦炭的 2 /3,可减少地球环境中 CO2 ;2不会生成二恶英 ;3废塑料产生的还原气体利用率约 60 % ,但过剩气体排出后可作为热风炉或发电设备的燃料再利用 ,废塑料有效再利用率高达 80 % ,可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 ;4可大量合理地处理废塑料 ,年产 30 0…  相似文献   

3.
模拟氯化钠盐渣的高温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温处理法对模拟氯化钠盐渣(简称盐渣)进行处理,研究了加热过程中气体有机物产生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加热温度对气体有机物产生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盐渣的高温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含苯盐渣、含异丁醇盐渣、含氯苯盐渣、含二甲苯盐渣和混合盐渣在高于盐渣中所含有机物沸点30 ℃的条件下加热120 min,盐渣中的有机物去除率均大于99.99%;混合盐渣的加热温度越高,气体有机物的产生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有机物的去除率也越大;盐渣中有机物的气化分离可分为3个阶段,初始阶段有机物气化速率较小,中间阶段气体有机物产生量迅速增加,最后阶段大部分有机物从盐渣中气化分离;盐渣中的有机物在高温气化时,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有微量的新物质生成。  相似文献   

4.
《化工环保》2001,21(2):124
未来能源公司开发出一种被称作 Silva Gas的生物体气化法 ,已在一座每天可将 2 0 0~ 30 0 t生物体转化成 50 0 Btu/英尺3 燃料气的装置上进行了 30个月的示范试验 ,并计划将其推向市场生物体进入循环流化床气化器 ,在常压下与热沙 (约 1 80 0 )混合 ,并注入蒸汽以强化混合。生物体被转化成一种含 H2 1 8%、CO50 %、CH4 1 6%、CO2 9%、乙烯 6%及残炭的气体。残炭及沙子经旋风分离器与气体分离后进入燃烧室 ,残炭燃烧为气化过程提供热能 ,沙子被重新加热后返回气化器。产生的气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可用于代替天然气用生物体制高质量的燃料…  相似文献   

5.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05,25(5):416-416
一种在纯化水的过程中可产生稳定电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现在被改进用来产生氢气。美国Penn州立大学的Logan B E等人首先设计了一种直流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利用生长在碳质阳极上的细菌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过程产生的氢离子和电子在阴极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产生电流。细菌具有一种“发酵屏障”,限制了其将碳水化合物完全降解为CO2和H2的能力,但是Penn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确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反应器脱除H2S,反应器以Co-Mo双元硫化物作电催化剂,Zr掺杂的BaCeO3(BCZY)为固体电解质。研究了燃料电池的燃料气流量、反应温度和电流密度等参数对H2S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0℃、燃料气流量为30mL/min的条件下,H2S去除率达71%;在测量的电流密度区间内,H2S去除率与电流密度之间呈线性关系。电能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掺杂5%(质量分数)BCZY的Co—Mo双元硫化物作为阳极时,单体燃料电池输出电压达0.68V,最大电功率密度为3.5mW/cm2。因此,燃料电池技术脱除H2S是一种废气资源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水合物法分离CO2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气体在形成水合物时,水合物内的气体组分与气相内不同。CO2溶解度远高于N2、O2、H2等气体,因此水合物法可分离燃煤电厂烟气中的CO2。分析了气体组成、压力、温度、促进剂和多孔介质等因素对水合物法分离CO2的影响,指出采用耦合技术降低操作压力和提高水合速度是今后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1.美国能源部能源技术中心已委托匹茨堡大学开发它的专利净煤技术,用液态二氧化碳分离煤中的灰分和黄铁矿硫 2.据美国电力研究协会的研究报告透露,有可能在近期内将生物处理煤的工艺提供给市场。现有的生物溶解和煤脱硫技术成就已可作为生物净煤工艺的基础。低级煤经微生物(木质素裂解菌)处理,可获得清洁燃料。这类技术可使煤在地下变为液体,然后像油那样泵送到地面。 (杨会谷摘译自Pontv Engineering,June,P,16)  相似文献   

9.
CO2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CO2分离捕集最新工艺——电化学法、膜法、化学循环燃烧法的研究进展。评述分析了CO2的各种资源化应用前景:CO2气体用作生物碳源、辅助注射成型剂及有机物(如氨基甲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原料等;液态CO2用于人造金刚石、热泵干燥、超临界CO2萃取及固体干冰冷喷射清洗等。CO2作为一种潜在的丰富碳源,应不断研发其新的应用领域,加快其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
硫酸盐还原菌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硫酸盐还原菌是利用硫酸盐或其他氧化态硫化物作为电子受体来异化有机物的严格厌氧菌。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的生物化学性质、代谢机理和生理学特征,综述了硫酸盐还原菌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如进水SO4^2-含量,碳源、氮源和磷源,COD与SO4^2-质量浓度比,H2S,pH,温度,氧气及微量元素等。  相似文献   

11.
运用Fluent软件对某电厂1160t/h锅炉的燃烧过程和NOx生成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调节风煤配比来改变燃烧区域风粉的混合以及燃烧区内的气氛,得到炉内C(s)、CO2、CO、O2、H2O(g)的浓度分布和NOx生成特性。对于煤粉的燃烧特性而言,NOx的来源依赖于煤中氮的析出和氧化。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煤量变化率直接影响燃烧生成物在锅炉中的分布,从而影响NOx排放浓度。随着煤量变化率的增大,NOx的排放浓度先减少后增加,即燃料分级工况存在最佳风煤配比。从所计算工况的结果比较,得出了最佳风煤配比。  相似文献   

12.
在O2/CO2气氛下对醋酸钙再燃脱硝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建立由112种物质和677步基元反应组成的机理模型,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醋酸钙再燃脱硝效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高浓度的CO2对脱硝反应有促进作用。醋酸钙分解产生丙酮,丙酮高温热解主要气体产物为CO、CH4、C2 H4、H2、C2 H2和C2 H6,这些碳氢气体能够与OH反应生成碳氢自由基和HCCO,进而与NO反应实现脱硝,高浓度的CO2对碳氢自由基的生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加工石油产品的过程中 ,会产生含有无机硫化物和低分子硫醇盐的碱性废水。这类废水若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 ,则将严重污染环境。这类废水的处理难度较大 ,通常是将其注入深井或将其中的有机硫化物氧化成无机硫酸盐 ,但会产生更大量的含盐废水。Вашкирскии国立大学的Л.И.Ахметов等人深入研究了处理含硫废水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废水中的硫化物以二烃基硫的形式得以回收。   RSNa R′Cl RSR′ Na ClNa2 S 2 R′Cl R′SR′ Na Cl式中 :R—— CH3,C4H9R′—— C4H9,C2 0 H41 在相际催化条件下 ,这些反…  相似文献   

14.
最新低温脱除硫、硝、汞等多层次洁净燃气的环保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项在低温下高效率综合去除煤、油燃料废气中之硫、硝、汞等物质的环保技术,它源于美国航天总署(NASA) 的技术和专利.它对1~3 MW测试机组的去除效率被认证为:SOx 99.95%, NOx 98.25% 及Hg 95.15%.该项技术除硝不需添加催化剂,运用普通的机器组件和熟知的操作原理,无二次废料污染的问题,而其副产品可直接供化肥制造或工业应用.分析了该系统的特质与优点、经济效益、系统设计和程序及其安全处置毒性金属污染物;概述了美国环保署对来年美国工业之煤、油燃气中氮、硫化物及汞的排放限制.  相似文献   

15.
煤中的硫以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在燃烧之前,可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法有效地脱除无机硫化物。但有机硫的脱除仍是一大问题,需开发燃煤之前脱硫的新工艺。煤的市场将因此  相似文献   

16.
铜盐法清除废水中的亚铁氰化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天瑞 《化工环保》1990,10(2):73-75
利用 Cu~(2+)与[Fe(CN)_6]~(4-)生成 Cu_2[Fe(CN)_6]沉淀,清除安氏法制氢氰酸生产亚铁氰化钠废水中的氰化物。处理后的废水中氰的残存量小于0.5毫克/升,可内循环使用。该方法无二次污染,回收所得的亚铁氰化铜可用作其它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管式炉对污水厂活性污泥焚烧过程中Ni的迁移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污泥掺烧量(污泥质量与煤和污泥总质量的比)为25%时,Ni的挥发率(飞灰与气体中Ni质量的总和与污泥中Ni质量的比)几乎为零,且污泥与煤混合试样的综合燃烧效果最好;当污泥焚烧加入硫化物时,各种硫化物对Ni的残留率(炉渣中Ni的质量与污泥中Ni质量的比)提高能力大小顺序为Na2S>S>Na2SO3>Na2SO4;当污泥焚烧加入氯化物时,促使Ni向烟气中迁移,且加入无机氯更易使Ni向烟气中迁移。  相似文献   

18.
安格尔(Ангарский)国立技术研究所采用电化学法回收废碱液,废碱液组成为:游离碱1%-3.5%(质量分数),化合碱2%-5.75%(质量分数),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1.5%-4%(质量分数),总钠3-10 g/L(质量浓度),此外,还含有少量环烷酸盐、酚盐、碳酸盐、乳化油、悬浮物等。   试验在电解槽中进行,可以选用Pt、Ti/Pt、Pb/PbO2、Ti/PbO2、Ti/MnO2等作电极材料。具体反应如下:   阴极:2H2O+4e→2OH-+H2↑   阳极:2H2O-4e→4H++O2↑      2OH--4e→2H++O2↑      S2--2e→S↓      S2-+4H2O+8e→SO42-+8H+   电解液:2S2-+O2+2OH-→S2O32-+H2O       2S2O32-+6H+→SO32-+3S↓+3H2O       S2-+2H+→H2S↑   同时还发生硫醇、噻吩、酚、环烷酸盐等含硫有机物的氧化反应。   电解槽中有多孔石棉隔膜和钢网阴极,电流强度为5-40 A。选择良好的阳极材料对阳极反应有电催化作用,可以促进生成结晶硫或硫酸盐。增加阳极电流密度(ia)可以提高硫代硫酸盐的转化率,当ia>400 A/m2时,硫代硫酸盐的转化率接近100%,酚的转化率达到87%-95%。连续电解1000 h,可使产碱率超过90%,单位电能损耗不超过4000 kVT.h/t(NaOH),电解装置电压4.5-5.5 V,回收液的游离碱度为6%-12%(以NaOH计)。进一步研究证明,利用膜法电解可以改善回收碱液的组分,并可将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提高到20%-30%。  相似文献   

19.
张茂润 《化工环保》1990,10(4):242-242
合成氨厂的原料气,在脱除了硫化物和CO_2后,还必须进行铜洗,以除去其中的有害气体,确保合成工序的催化剂正常运行。气体在进行铜洗的过程中,会生成一些沉淀物(Cu_2S,CuS,Cu,CuCO_3),构成了铜洗废渣(即铜泥)。对于这种铜泥,采用干法炼铜回收其中的铜,不但可以减轻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20.
纺织粘胶黑液污染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晴  陈季华 《化工环保》2004,24(Z1):151-153
粘胶纤维工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其产生的黑液含碱量大、有机物含量高, 污染严重.粘胶黑液的处理应从清洁生产角度出发,研究采用超滤等分离技术分离回收废碱与半纤维素等有机物,从而回收资源、消除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