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那直升飞机似的天车来往奔忙.碉堡似的冲天炉吐着火焰,迫击炮般的造型机啪啪作响,还有那墙角处挂着的标志牌;“当心吊物”“注意安全”。这里不是战场,又酷似战场。人们到了这铸造车间,不能不警觉起来。这里以前事故不断,近年来居然做到事故为零。 “戴好眼镜,系好鞋盖,准备倒火!”铸造工白国祥在喊话了。他胸前挂个小红签,手里拎个小包杠,站在安全道中央,警觉的目光撒向四周。 看那认真样,不由我想起件好笑的事:几年前他初恋时,女友问他在哪个工种。“造型工。”女友迷惘:“什么?”“是啊!就是造各种各样的型,比如北京故宫中的铜鹤,颐和园…  相似文献   

2.
事情发生在辽宁发 电厂。一次,带锯跑车 推进桩摇杆螺丝突然断 裂,备用螺丝不巧又用 完了,而改造大型管路 工程急待模板制材。在 这节骨眼上,谁不着急!去领吧,又耽误时间。量尺员随手拿起一支五寸钉子,穿上打弯“代用”。他心想:“时间紧,任务重,能转就对付着转,能干就将就干吧。” “将就干”了一天多,险事发生了:量尺员刚一搬动马达起动把手,耳听“唉呀”一声,眼见一个青年工人裤子被那“代用螺丝”刮住。慌忙中停了电源,那工人的裤子已被绞碎,腿划得青一块、紫一块的,真危险啊! 这次未遂事故生动地教育人们:“将就干”,干不得;“对付转”…  相似文献   

3.
安监局长     
上期回顾: 煤矿接二连三出事,经过调查是因为煤矿光抢进度,不支护,控顶距离大了,造成冒顶事故,跟新式采煤法无关。长舒一口气的欧阳山又闲不住,去矿上的单身宿舍转转,结果发现了大问题,很多矿工的“三险”都没上,他得帮忙解决,有了保障工人干活才没有后顾之忧啊!  相似文献   

4.
聚焦     
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位朴实的煤矿工人,他指着井口显示瓦斯含量的监测屏幕说:“有了它,我们下井放心多了,还是科学技术好啊!”是啊,科学技术好啊,科技带给人类的益处,又怎能是一个“好”字了得!那一刻,这位工人的脸上,带着劳动者特有的微笑,如此艰辛而又满足,如此拘谨而又幸福。如此生动,如此难忘。  相似文献   

5.
其一,防险不成 险,险在不防险 唐朝诗人杜荀鹤有诗云:“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告诚人们不要在“平流之处”“轻敌”。 曾有这样一起事故:一名老工人检修作业时不慎从梯子上滑下来,摔成重伤致残。他深有感触地说:“大风大浪没出事,小河沟里翻了船。”是的,他忽视了“小河沟”,悔之晚矣! 还有一起事故更令人深思,一名检修工人在作业中不慎从一米高的平台上掉下来,碰到要害部位而致命。然而,就在我们身边的150米大烟囱拔地而起,建筑工人并未伤着一根毫毛。1米与150米,两者相比差在哪呢? 事故…  相似文献   

6.
“条条款款那么多,哪里记得住啊!”受伤的管道工的嗟叹,给工会领导以启迪:井下老同志多、文化低,记不住那么多是实情,应该想个法子,既保持《规程》的完整性,又让《规程》易上口、记得住。 受伤人的叹息 呼喊救护的电话从大冶有色公司铜绿山矿负185米地层深处飞向矿医院! 白色救护车发出凄厉的啸声在盘山公路上急驰! “井下又出事了!”千百名矿山职工家属凭经验作出判断。 “幸亏他戴了安全帽。”医生说。 “幸亏医院抢救及时。”领导感激地说。 受伤的是位中年管道工。在事故分析会上,人们惋惜地提醒他:“当时,你若是按安全规程操作,先放余…  相似文献   

7.
对于行车来说,生死是一瞬间的事情。当回忆起爱人和我的危险情形时,依然心有余悸。 我的他喜欢改装车,对赛车更是痴迷。见了土路啊,弯道啊,简直兴奋的不得了!在一次游玩回程时,他说:“把安全带系上!”我知道他一定又让我感受在山道飚车的激情了! 只见他把速度一下冲到120,马上就是一个左弯  相似文献   

8.
正"太黑了,点个亮瞅瞅吧。"李高粱一边嚷嚷着一边掏火柴,班长见状,一脚就把他踹趴下了,气得骂道:"你个夯货!一上安全课就睡觉,指导员费半天劲儿,安全知识白讲了!谁让你带火柴的?你想引爆粉尘啊。"班长一只手举着那盏老掉牙的防爆灯,另一只手拽着李高粱的胳膊,生怕他再弄出啥幺蛾子来。我小心翼翼地跟在他俩身后,慢慢地向山洞深处摸去。弥漫着烟尘的山洞,仿佛没有尽头。说起来这还是我们连1977年冬在老爷岭施工时候的事呢。这已经是李高粱今天第二次险酿大祸了!要不是班  相似文献   

9.
厂里急需购买一些 灭火器,安全员找财务科长老贾取款,老贾不同意。为了说服老贾,安全员找来《消防报》给他看。老贾翻了翻,突然象发现新大陆似地指着一条谚语对安全员说:“这里,白纸黑字写着哪!‘小心胜过灭火器’,多加小心就行啦,何必花钱买什么灭火器?”“小心”的妙用@于云龙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期盼     
最近几天来,腾科长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人逢喜事精神爽啊,由于安全总结材料写得好,今年被上级安全部门评为“百安赛”先进单位。这还是自己上任安全科长以来第一回碰到这等好事呢!明天上级领导还要带兄弟厂的安全科长在这里召开安全现场会呢,这下可出大名了,这样美美地想着,哪还能睡得着觉呵!哎,没睡就没睡吧,人生难得一回乐呀!  相似文献   

11.
1月14日上 午,柳州木材防腐 厂电工小陈和小甘 到生活区接通380 伏电源进行焊接作 业。他俩打开电源 开关箱,取下保 险,拉下闸刀,再 把开关箱锁好,就 到作业点用气焊烧 焊。 与此同时,在家息休的电工崔新到生活区粮店买粮。他刚进粮店,售货员小贝就嚷开了:“哎呀!崔师傅来得正好。你看,这么多人等着买米,偏偏磅秤没电,怎么办哪?”崔新想了想,就跑回家取来自己保管的电源开关箱钥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插上保险合闸送电。 正在杆上作业的小陈无意中手背碰着电线,被重重地弹回来,“不好,有电!”陈发觉不对头,立即停止作业,避免了一起触电伤人事…  相似文献   

12.
哦,血! 上班之后,准备去卸钢管。班长分配他去领钢丝绳。 他到了工具库,填好了“工具领取单”。 “ 请到那边架子上取。”工具保管员指着工具架说。 他走到工具架前,伸手就往下拽钢丝绳。 “啊哟!”他急忙缩回了手。手疼。他立即脱下了那副布手套。一滴血从无名指流出滴到地上。 哦,血。皮手套呢?!他想起班长石大海在班前会上,曾诙谐地说过四个字──“血的教育。” 啊,妈呀! 他只是被钢丝刺了一下,算不上工伤。况且,轻伤还不下火线嘛!第二天,他在船舱里装化肥呢! 他看了一下手表,差一刻钟就到下班时间了。他的“脑牌”电子计算机迅速地计算…  相似文献   

13.
在某矿安全技术学习班里,技术员把一个正在打盹的工人叫起来提问说:“煤矿井下五大灾害是什么?”这个工人一本正经地回答:“王、张、江、姚。”技术员啼笑皆非,又重复提醒说:“五害,五害。”他连忙补充道。“啊!对了!对了!还有林彪。”什么是“五害”?@傅良鹄  相似文献   

14.
朋友,在这人海如潮的现实社会中,您最需要什么?如果让我来回答,我会 说:我最需要的是安全!记得儿时,母亲总是用关切的目光对我说:“孩子,小心 前面的石头。”“孩子,当心路上的汽车啊”这是父母在为我安全担心的殷殷之 情。而今天,“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则成为我和同事们 每日上班时恪守的信条。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历来只听说是由安全科管安全。每每谈起这事,安全科的同志往往面露难色:“这项工作不好管哪!”可是对这种不好管的事,在北京化工设备厂的工人们中却争着抢着管,还管得卓有成效。这里有什么诀窍?记者为此专程进行了采访。 工厂安全科的同志给记者递来这样一张卡片(见右表); 这是北京化工设备厂机械分厂库工张丽卿填写的一张“三不伤害”自我防护卡。记者从现场看到,这个卡片的主人对安全生产想得多周到啊。 其实,有这样卡片的并不仅是张丽卿一人,实际上全厂40多个车间、科、室的2700名职工是人手一卡。 这种卡片绝不同于人们平常接触…  相似文献   

16.
赵国 《劳动保护》2007,(1):82-82
一大早,白班刚接班不久,河南油田精蜡厂新联合车间操作室内,当班的工人们正忙碌着。“党海峰,你的汽油线流程改对了没有?可千万不敢马虎啊!”稳定岗位主操党海峰干完活儿刚回到操作室,就听到班长姜涛这样来了一句“。没错,我改完后特地又检查了一遍。”听了党海峰的回答,姜班长并不放心,他自言自语地说:“汽油线流程复杂,改造过的跨线又多,十几个阀门哪个搞错都不得了,我得再去瞅瞅。”说完,他一转身出了操作室。“小高,许主任让你们到柴油空冷器上清理喷嘴,可别忘系安全带呀!《河南油田20条安全生产禁令》说得明明白白,那地方位置高,不好站…  相似文献   

17.
袖标     
我把安全员袖标戴在胳膊上,红底黄字,醒目、庄严。看一眼,安全工作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不过也惹过气。 “嘿!挂军衔啦!”是好听的。“搜索队来啦!遇上他们要倒霉!”这是难听的。袖标啊袖标,我该怎样对待你呢? 一天,一工区三车间冒起一股浓烟,不好,着火啦!我象离弦的箭冲向火场。 刺耳的警笛长鸣,消防车风驰电掣而来,人群呼喊着蜂拥而至。人头攒动。水泄不通。消防车嘶哑地拉着警报,一时进不了火场。厂长喊着:“同志们,快撤出现场,让消防车进来!”回答厂长的是人声喧哗,没人理他。厂长干着急,手足无措。突然,我想起了胳膊上的红袖标,就掏出口…  相似文献   

18.
轰──!“来人啊,出事了……!” 从江津县化肥总厂尿素车间踉踉跄跄跑出一个人,一边跑一边喊。双手紧紧地捂着头,殷红的鲜血从手指缝往外冒。然后,慢慢地倒下了!呻吟着……。他是高乐乡8社来江化厂打尿素结疤的15名农工中的一个。 人们随着喊声纷纷涌向出事地点。一时间,尿素车间挤得水泄不通。救护队赶到现场,发现头部受伤的两名工人已爬到塔口,结绪巴巴地说:“里……里面还有……还有人!” 抢险人员进到物体坠落点,发现头部严重受伤的税正明还躺在血泊之中微微呻吟,零散的尿素盖满全身,只有微弱的余气维持着他的生命…··。 “立即送慢院…  相似文献   

19.
我们班的张志远,远近闻名人称“张大胆儿”。您说这事不能这么干,他非独出心裁添点彩儿。规程不准登炭车,他偏跨在帮上来显眼儿。若是有人升井登炭车,他就踩着绞车绳飞上马路沿儿。常在木栏里边把觉睡,还说“这里肃静又不用带铺盖卷 儿”。同志们批评帮助他,谁说他跟谁翻白眼儿:“规章就是那紧箍咒,咱不当孙猴子受它管儿!”张大胆儿越来胆越大,不断翻新花花点儿。八米炮线他敢放炮,同志们说“这样违章作业实在太危险。”他却说“在返一趟道太远,争分夺秒抢时间,这样咱可多打一喳眼儿,多放炮、多出煤、多得奖金,受表扬上报纸那有多露脸儿。改…  相似文献   

20.
不好啦!铲车翻到山底下啦!快来人哪!……一声声惊恐的呼喊,使人们从四面八方奔到了出事地点。只见铲车在山底下四轮朝天地躺着,四名乘员在山坡上与铲车形成了一条血染的线。其中离公路较近的一名伤员痛苦地呻吟着,一边往上爬,一边用极微弱的声音呼喊着,“救人啊!救人啊!……。” 这是发生在辽宁省本溪市郑源石灰石矿山公路上的一起翻车事故。 1991年5月21日上午8时,矿领导分配汽车修理班班长徐学智带领五名维修工人上山修理本矿的ZL50轮式装载机。上山后他采取临时措施,将坏车慢行下山,开至矿山车库内。其余四人乘ZL40装载机往回开。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