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新兴风险及影响文献参考和调查问卷答复确定的主要新兴风险包括:1.预计更多地接触相对新的化学制剂,如纳米粒子,这对医护人员的影响是未知的。要求接触纳米粒子的医护人员加倍小心,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物质的影响。2.病人出行和流动增加导致可能更多地接触生物制剂。此外,预计医护人员的人数增加,有可能增加在病人家中接触制剂(动物和其他的粒子)的几率。3.使用新的医学技术(例如核磁共振成像)受噪声和物理风险(例如辐射)可能随着开发新设备时增  相似文献   

2.
【交通事故的特点】 1、情况紧急 伤员病情紧急,要求医护人员马上反应。要求接到呼救,医护人员应立即出动,以最短的时间到达出事现场,根据伤情采取有效、恰当的急救或监护措施。 2、急救环境差 交通事故现场大多条件较差,如夜间光线暗不易分辨,街头围观群众多不利于听诊及检查伤情;若现场险情尚未解除,可能危及救护人员,都会给现场急救带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持续贯彻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13—2008《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的多项产出进行归纳总结,研究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发展对策。概述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建设的形成过程及其进展,选择国际权威的相关技术指南、公约和技术工具,与中国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需求涵盖了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的有害因素和工效学因素等方面;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随着GBZ/T 213—2008《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的发布施行,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后续工作的优先项目与国际比较,仍存在不足。最后,从国际、国家和医疗卫生机构3个层面提出加强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最伤肺的10种职业1.建筑工。建筑工人吸入大量的建筑粉尘,导致肺癌、间皮瘤、石棉沉滞病危险大增。专家建议,工作时务必戴口罩,尽量不要吸烟。2.制造业工人。他们经常暴露于粉尘、各种化学物质中,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危险大增。专家建议,加入化学添加剂时,给容器盖上盖子,同时戴上过滤口罩。3.医护人员。据估计,8%~12%的医护人员对乳胶手套残留粉末过敏。专家建议,选择不含乳胶的合成手套。4.纺织工。纺织工人吸入棉花等材料的颗粒物,会  相似文献   

5.
<正>一、医护人员妇女的卵巢对放射线十分敏感。医护人员中,凡是从事放射线作业的已婚待孕妇女,怀孕前半年应停止接触放射线的工作,在怀孕后最好暂时调离此类岗位,以避免自然流产、新生儿死亡、先天性畸形及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接触抗癌药的护士中,自然流产或子代先天缺陷的发生率较高。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如果在怀孕头3个月接触过麻醉剂,自然流产发生率也增高。用化学药品消毒器械的医护人员,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增高趋势,在工作中应戴橡皮手套,加强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6.
医护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医护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流行特征、职业危害及其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发生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的最主要的职业群体是护理人员,最容易导致医护人员损伤的锐器为注射器针头、玻璃安瓿、缝合针和手术刀片等,导致医护人员锐器伤的最常见的医疗操作是注射、缝合和采血。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后,医护人员可能感染HBV、HCV及HIV等多种血源性病原体。国内既往研究大多关注伤害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未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后感染HBV、HCV及HIV的风险开展研究,尚需通过建立队列,开展前瞻性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但是在救助病患的同时,更要重视自身的防护。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如何救治和治疗效果上,而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却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同时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在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肆虐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其蔓延状况.为协助预防措施的迅速开展,3M公司凭借其在防护领域的丰富经验,第一时间制定并启动了面向公众的3M流感防护计划,协助政府、疾控中心等机构进行流感防护用品储备,并优先保证一线医护人员及最紧急地区及企业的供应.  相似文献   

9.
年轻的消防队员冲入火海,面对的是生死考验;刑警被拒捕者砍伤,之后染上艾滋病;医护人员暴露于病毒之中,与死神争夺“非典”病人;还有科研工作者、公司白领、出租车司机的过劳,等等,等等——消防队员成为人人感激的“中国骄傲”,警察是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医护人员重新演绎“天使”拯救人类的故事……然而,我们更多的是从道德的角度承认、赞赏他们,却很少从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称,西非埃博拉病毒的爆发大幅促进个体防护设备的市场需求。这种医护人员所穿的聚乙烯纤维增强防护装备,可分为Tychem C防护服和Tyvek外套,由杜邦公司生产,可保护医护人员不受病毒感染。因需求旺盛,杜邦公司近期产量已扩大三倍。而Kleenguard 防护服生产商金百利克拉克增产之日也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医用防护服标准比较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非典”的大面积爆发和蔓延,引起了人们对防护用品的重视,针对大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的情况,WHO与美国CDC(疾病控制中心)提倡:为了控制强传染性病毒的蔓延,应选择适当的防护装备。医用防护用品要能阻隔微生物、颗粒物质和流体透过,经受消毒处理,耐用、耐磨、抗撕裂、防穿刺、抗纤维应变、不含有毒成分、不起绒、有良好的性价比、符合OSHA(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例)规定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但是目前普通医用防护服不能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防护,虽不断有新的防护产品问世,质量却良莠不齐,因此急需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防护品市场。为…  相似文献   

12.
神秘的求救电话 4月16日早晨,福建省长泰县第二医院里,医护人员及“120”急救中心电话接听人员像往常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相似文献   

13.
医院作为病患人员聚集最多的场所,是空气中菌落群和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浓度较高,极易出现病毒、细菌及病原体的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地方。而洁净手术部作为医护人员工作和患者疾病治疗的重要医疗场所,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曾一度肆虐我国的传染性“非典”病毒的传播,迫使很多人都不得不选择使用个人防护口罩来降低受传染的危险,尤其是在疫情集中的广州、北京等城市。事实上,最直接受“非典”病毒威胁的人群,是在医院工作的广大一线医护人员,由于他们密切接触“非典”病原,受传染的机率比其他人群高许多,因此,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合的呼吸防护用品及其他个人防护用品,已经成为抗击“非典”的一线医护人员有效保护自身、降低传染率的关键环节之一。过去,我国在医院内使用呼吸防护口罩作为预防呼吸性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并不普遍。在“非典”之前,我国并没有医用…  相似文献   

15.
安康生活     
编辑同志:4月23日下午2时许,建阳市水吉镇85岁高龄的老翁罗某因病难熬,服下“三唑磷”乳剂剧毒农药,经交警紧急护送、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危重病人奇迹生还。  相似文献   

16.
“各部门注意。5、4、3、2、1,Action——”,只见远处120救护车、110警车呼啸而至。担架、急救、拉警戒线、现场调查,医护人员、警察各施其职,紧张而有序的开展着。“排查它杀,是生产事故,马上报安监局。”一名警察命令道。  相似文献   

17.
陈昌润 《安全与健康》2001,(z1):28-29,34
电梯安全操作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从电梯维保人员一般安全要求;维保作业前的安全准备工作;维保作业当中的安全要求;在维保电梯时主要部位的安全操作要求;电梯维保时的用电安全要求;事故案例分析等方面说明.电梯主要部位的安全操作要求,主要从在机房、轿顶、轿内、底坑维保时的安全要求来说明,事故案例分析从具体的事实当中说明.希望大家能吸取经验教训.最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提高安全素质,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少灾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8.
薛福连 《安全》2007,28(5):44
起重机操作的基本要求是“稳“、“准“、“快“.但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长期的领悟与磨练.……  相似文献   

19.
卫生部于2013年1月22日公布《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依据新版日录,我国职业病有望新增17种,其中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拟纳入职业病范围。  相似文献   

20.
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政治保证和思想保证.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