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河北环境保护》2009,(12):37-46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了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微生物、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指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濒危物种在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应是濒危物种。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人口过快增加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分析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指出了生态系统不断破坏和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已成为我国目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提出了对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复杂性而言,它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包括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物种和生态系统及其中的生态过程。通常分为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但从内涵、外延及分化的基础上来看,还应增加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圈两个层次。这样,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就把遗传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了。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40多亿年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为:“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于此定义,各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想应运而生,并且产生了以保护思想为基础的保护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旨标,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和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本文回顾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总结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形势,重点介绍了包括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合成生物学等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并就新形势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云南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本文综述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状况,分析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及面临挑战,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强迁地保护,使国家战略性生物物种与遗传资源得到较好保存;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提升国家生态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周建 《环境保护》2007,(7A):9-12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21世纪正步入生物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在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生物产业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中继信息产业之后的一个主导产业。然而,这个产业的基础是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及其丰富度。多年来,发达国家生物技术公司一直重视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的搜集和生物技术开发,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刺激了生物技术公司对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的获取、开发和基因资源的垄断。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虽然生物资源丰富,但生物技术落后,并受制于知识产权保护,常常造成利益损失。面对国际上的资源竞争和知识产权垄断,国际社会一方面需要通过国际谈判,建立公平惠益分享的国际体制,维护资源原产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国家立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遗传资源进出境管理。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利用知识产权手段,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知识创新,在生物经济发展中发挥生物多样性丰富大国的优势和潜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关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应用研究,应为保护行动计划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可操作性的保护措施和技术。在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上,以物种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即以保护和调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来保护与发展物种的多样性,并由此保护和保存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同时,它也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实际研究,需要通过对代表性地区或优先重点地区的具体研究来实现。本文还提出了应研究的内容、应提交的成果和综述了需要在研究中思考、探讨和验证的理论问题,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对现有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的反思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为:"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于此定义,各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想应运而生,并且产生了以保护思想为基础的保护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小璇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1):1978-1989
国家疆界的划分原则常常与自然资源及生态功能区划分的原则相悖;动植物种群分布、生态学过程以及地质构造分布,并不因政治边界的存在而消失。这种情况为一些自然遗产地的统一与完整性保护制造了障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自然资源管理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关注点,由原来对特定区域的保护转向强调景观尺度下生态系统连续性的保护。连续性保护理念在跨国项目中体现为跨界保护理念,使连接分散的生态区域之间的动态过程成为可能。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建立与保护已成为推进跨界资源保护的重要一环。结合相关案例分析,论文从发展历程、分类以及管理三个方面对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进行评述。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目前被认为是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最大威胁。跨国自然遗产将通过促进多边合作,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平衡。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本文构建了一个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遴选了10个评价指标,确立了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方法,并以安徽省为例,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开展了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79个县域单元中,生物多样性评价等级为"高"的有2个,评价等级为"中"的有19个,评价等级为"一般"的有27个,评价等级为"差"的有31个。  相似文献   

13.
以安徽省自然保护区中50个数据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为背景值,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和县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分析GAP分析法的基本定义、原则和步骤,找出保护区中的保护空白点。对生物物种GAP分析,把物种分布图层和保护区分布图层叠制得出旌德县的“褐林鹗、乌雕鹗”为保护空白点(Gaps),旌德县位于皖南山区,也将其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GAP分析法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物入侵在我国不断加剧,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生物入侵造成了本地物种多样性消失和物种的灭绝以及巨大经济损失。我国对生物入侵的预防应重视监测与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和预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湿地资源被大力开发利用,逐渐面临面积减少、功能衰退和湿地生态系统受损的困境.本文通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同类型湿地的成功经验,为国内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划分湿地功能区;保护湿地生物资源;实施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探索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的新思路;适当开发利用泥炭资源;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科学研究;强化湿地知识的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多样性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指出畜禽品种资源多样性是保证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重要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回顾与评价了近半个世纪国内外对畜禽品种资源进行的主要工作,以及对资源多样性认识的逐步进展。继之阐明了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然后指出了我国畜禽品种资源及其多样性面临的困境。进一步论述了六条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是从观念上和理论上彻底摈弃长期存在的对畜禽品种资源掠夺的观念和作法。并制定正确的有科学预见的保护决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项艰巨任务,它需要考虑到所要恢复的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多样性和其动态的整体性和长期性。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所面临的挑战是理解和利用生态演替理论来完成并加速恢复进程。恢复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自维持的,由不同的群落或生态系统组成的能够满足不同需要如生物保护和粮食生产需要的景观。景观生态学关注于大的空间尺度的生态学问题。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实践提供指导。在解决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问题时,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是有效的。景观生态学中的核心概念和其一般原理斑块形状、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镶嵌系列等都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恢复地点的选择和适当的恢复要素的空间配置。在评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否取得成功,利用景观生态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景观生态学理论如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理论,干扰理论和尺度理论都能够指导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实践。同样地,景观生态学的许多研究方法对于生态恢复的方案确立、方法实施等都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景观生态学思想与方法应用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是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low in diversity, megaherbivores (mammals weighting over 10(3) kg) and especially proboscideans have a powerful impact on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present-day ecosystems. During the Neogene (23 to 2.6 Ma) of Europe, the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se megaherbivores was much greater. Nonetheless, their role in past ecosystems is unclear. Nutrition is one of the main bond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ecology of organisms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ir dietary habits. The present study is aimed at characterizing the feeding habits of diverse megaherbivores through dental microwear analyses. This method was applied on cheek teeth of three sympatric species of proboscideans from the middle/late Miocene of the Molasse Basin in Southern Germany: Gomphotherium subtapiroideum, Gomphotherium steinheimense, and Deinotherium giganteum. The microwear signatur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se taxa, suggesting differences in feeding habits and ecological niches within a woodland environment. D. giganteum probably browsed on dicotyledonous foliages whereas the two species of gomphotheres were neither strict grazers nor strict browsers and instead probably fed on a large spectrum of vegetal resources. The differences of occlusal molar morphology between the two gomphotheres are supported by the dental microwear pattern. Indeed, G. subtapiroideum probably ingested more abrasive material than G. steinheimense. Thu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proboscideans did not compete for food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9.
西沙珊瑚礁生态承载状况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资源丰富、生态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本文在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了珊瑚礁生态承载状况监测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珊瑚礁生态承载状况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并以西沙珊瑚礁生态监控区为研究案例,对我国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评估,进一步探讨了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扭转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提高其生态承载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