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叶》2016,(2)
正世界主要国家大都市已经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二氧化碳排放源,想要赢得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必须形成以大都市减排机制为基础的多层治理模式。因此,大都市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就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伦敦是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城市,曾经历过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发展清洁能源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在经济转型时代既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又要减少污染,这为北京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伦敦和北京的清洁能源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多层治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巴黎气候大会后,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与行动逐步达成共识,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趋势。文章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石油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了国际石油公司典型做法,探讨了我国石油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我国石油行业应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发展天然气、清洁油品、生物燃料、地热等清洁能源;减少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CS)、碳化工等新兴业务;建立完善的低碳发展决策、管理、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
世界人口已超过50亿,其中约有1/2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他们消费的商品能源很少,消费的电力仅占世界电力的1%,而大部分能源主要来自人力、畜力、木柴、木炭和动植物废弃物等传统能源。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高达3%或以上,因此传统能源的消费量在不断增加。过份依赖传统能源,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生活用能支出的费用增多,占家庭总支出的25%以上;用于搜集薪  相似文献   

4.
国际能源市场每年提供给人类的能源约有95%来自于传统能源。国际能源机构统计资料显示,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能源需求约占世界总能源需求的1/3,而世界80%—90%的赤贫国家集中在该区域。目前,生物燃料的消费总量相对较小,市场份额仅占总能源需求量的10%。发达国家对生物燃料的关注缘于价格上涨、世界能源产区政治不稳定的战略考虑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人类已经探明的能源总量乐观估计仅能满足人类几百年的需求,世界能源价格上涨也反映出世界能源逐渐枯竭的趋势,因此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发展生物燃料的主要动力。生物燃料的发…  相似文献   

5.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低碳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世界第一大CO_2的排放国,在面对气候问题过程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必须建立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道路,如坚持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科技创新和发展清洁能源等。  相似文献   

6.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08,(12):62-63
国际资讯瑞典捐助亚行清洁能源融资计划瑞典政府近日表示要向亚洲开发银行的"清洁能源融资伙伴计划"项下的多捐资方基金捐助470万美元。瑞典是继挪威和澳大利亚之后第三个向多捐资方基金提供资金的国家。亚行管理的"清洁能源融资伙伴计划"旨在提高亚行发展中成员体的能源安全,并通过在技术和实施领域进行经济有效的投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帮助它们向低碳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第二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18日在海口市召开。论坛提出了"探索建立绿色能源网络"的倡议,以促进本地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在论坛上表示,东亚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能源消费市场和生产基地。通过能源合作,域内国家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作为东亚峰会机制的成员,  相似文献   

8.
前沿动态     
<正>国际动态清洁能源有望成世界第三大产业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表示,清洁能源技术产业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1.6万亿欧元,成为仅次于汽车业和电子业的世界第三大产业。清洁技术包括风  相似文献   

9.
煤炭是我国能源工业的支柱,在能源生产构成和消费构成中历来都占绝对优势.据统计,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占76.3%.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将不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但从世界能源发晨趋势和我国能源发展的国情看,预计本世纪末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中的比重约占70%,河南省约占80%.  相似文献   

10.
实现碳中和愿景需要银行投融资服务配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达到顶峰;但时至今日,煤炭仍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2019年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7.7%①。与此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累计投资818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约12%,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②。  相似文献   

11.
奥巴马新能源计划可能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并降低美国对石油的依赖,从而改变世界的能源格局、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能否推行?奥巴马将在国际和国内遇到强大阻力。由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具有"政治正确性"的议题,美国的巨变必将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重大压力:支持者占据道义制高点;反对者国际形象受损,贸易面临制裁。中美在能源与气候领域,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识别农户能源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引导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基于陕南秦巴山区2020年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收入多样性对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并根据农户生计策略的不同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农户能源消费结构中,商品能源占主导地位,生物质能源占重要地位,清洁能源消费则有待提高。②收入多样性对商品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消费有促进作用,对生物质能源的消费有抑制作用,且这一趋势在非农型农户家庭中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可通过发展第二、三产业,完善并改进现有能源政策等方式实现陕南秦巴山区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17,(10)
美国清洁能源投资面临巨大融资缺口。尽管税收优惠政策对金融市场进入该投资领域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整体来看,现有金融体系未能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美国联邦政府对清洁能源发展的态度和政策导向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二是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效率偏低,受惠面较窄,无法产生充分的激励效果;三是美国资本市场运行模式与清洁能源投资的特点并不匹配。美国遇到的许多问题在我国也同样遇到。美国的经验教训带给我们的主要启示包括:政府应向市场传递清晰明确而前后一致的信号;能源转型和绿色金融发展需要全方位的政策组合;应鼓励资本市场创新,增强资本市场对能源转型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市冬季采暖期雾霾天气频发,依据哈尔滨市大气污染源及燃煤占比突出的现状,从气、电等清洁能源供暖及一次性投入、运行费用情况方面分析了清洁能源替代燃煤供暖的路径,并提出推进清洁能源供暖的政府支持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缤纷资讯     
<正>国际资讯中欧气候合作不断深化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近日率团访问中国,推动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此行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清洁煤炭、可再生能源等方面,中欧紧密  相似文献   

16.
王麟 《绿叶》2007,(Z1)
非洲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南非,正着手推动绿色能源计划,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以减少对高污染的火力发电的依赖。南非矿业和能源事务部(Department of Miner-alsand Energy)最近开始执行多项清洁能源方面的发展计划,包括鼓励本国人民使用太阳能,鼓励企业发展生物柴油,积极与国外合作进行垃圾发电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年消耗量8.6亿吨,其中90%直接燃烧,大气环境中主要是以尘和SO_2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从全国50多个城市监测分析;全国烟尘年排放量达2200万吨,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5,而且还有发展的趋  相似文献   

18.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火电行业是碳排放量的主体,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电力行业势必将成为CO2减排的主力军。目前,火电行业通过"上大压小"政策,实现结构减排;通过提高电力工业的烟气脱硫,实现工程减排;通过扩大清洁能源的比例,减少煤炭消耗总量,实现总量减排。使用清洁能源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指出了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和措施,分析了电力行业在"低碳经济"中所面临的新形势,并对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进行了展望,阐述了通过利用清洁能源促进碳减排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正>"2度共识"的减排情景设定及其气候和健康影响《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达成在2100年前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控制在2℃以内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达成2℃目标?Shindell等为实现2℃目标设定了清洁能源和清洁交通两种大气减排情景并探究其对该目标的贡献及公众健康效益。研究首先基于戈达德空间科学研究所(GISS)的CMIP5和ACCMIP计划进行实验室仿真模拟,估算两种情景下的大气质量和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18,(12)
正第四届“中法圆桌研讨会”于2018年7月在上海举办。中法双方就气候治理、绿色金融、碳交易、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主要观点为:全球气候治理仍未走出困境;中法两国是《巴黎协定》的主要推动者和践行者,两国在碳交易、绿色金融等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上是引领者;新一轮汽车革命已经并将继续对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汽车革命“换道超车”战略初见成效,但未来发展还面临多种不确定性;中国为全球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些经验值得借鉴;中法两国可在全球气候治理、碳交易和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