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 引言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污染源排放的废水量日益增多,尤其是食品工业废水的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数量多,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例如,我国目前年排放酿酒废水总量约10~7m~3,COD 浓度为3~4mg/L;年排放味精废水总量达2.4×10~6m~3,COD浓度为4~5×10~4mg/L。这些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而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食品工业废水的有机成分主要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大多数以糖类为  相似文献   

2.
王萍  谭昭怡  邱咏梅  孙耀中  孙宇 《四川环境》2010,29(2):20-22,27
采用激光荧光法对"5.12"地震后某工号建筑垃圾和土壤样品进行了铀的测定。方法检出下限D.L≤3×10-11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4%,回收率达到86%~109%。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工号所测样品铀含量基本处于天然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Yb~(3+)对富勒醇C_(60)(OH)n和Tris-HCl混合溶液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Yb~(3+)的新方法。研究了反应时间、缓冲液、试剂加入顺序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在波长470 nm处的共振光散射强度△IRLS与Yb~(3+)浓度在0.0~2.0×10~(-5)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7,检出限为5.0×10~(-8)mol/L。该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用于合成样品中Yb~(3+)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磷酸三丁脂(TBP)——二甲苯从水中萃取微量铀,直接采用萃取有机相烧制荧光球珠,荧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的微量铀。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大于90%,变异系数≤±15%,最低检出浓度为1×10~(-7)g/1(5×10~(-10)g/球)。  相似文献   

5.
乳化液废水可生化性较差,为处理带来了很大难度。为解决混凝破乳后乳化液仍然存在的超标排放问题,采用自行设计的固定床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使用生物载体聚氨酯填料,处理混凝后的乳化液出水。结果表明,室温下在进水COD浓度8. 35×10~3mg/L,曝气溶解氧含量5 mg/L,进水p H为7时,停留时间9天,最佳填料投配率50%及悬浮污泥浓度5 500 mg/L状况下,此装置出水COD去除率可达到95%。为了提高废水可生化性,采用3种自行研制的生物调节剂,并确定最佳使用量,结果表明在3号生物调节剂投加量为2. 97×10~(-3)kg BOD/L时效果最佳,达到相同COD去除停留时间减少至5天,最终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控制项目限值》(GB/T 31962-2015) C级标准。该方法处理混凝后乳化液出水效果理想,配合生物调节剂的使用能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有效缩短反应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定清  周娅  谢永红  罗晓梅  杨柳 《四川环境》2010,29(5):49-50,53
采用硝酸-高氯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食品中铝。结果表明,消解液可以直接用水定容上机;在A l浓度0~6mg/L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96,优于国标比色法(0~3μg范围内,R2=0.981);该方法检出限为0.15mg/kg,极大地优于国标比色法(12.5 mg/kg);同一样品比较,本法RSD为5.8%,而国标比色法只能达10%;该法回收率在92%~97%之间,对GBW 10016茶叶标准物质测定值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对原子荧光法测定含油废水砷含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法测定,利用被测物质浓度C和相应的荧光强度值I的线性关系,建立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并对影响含油废水中砷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砷标准使用溶液浓度、标准曲线、测量重复性、样品预处理过程等进行分析和评定,认为标准曲线绘制、测量重复性、标准使用溶液浓度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在稀硫酸介质中,乙醇阻抑高碘酸钾氧化中性红褪色反应的各种反应条件,建立了阻抑光度法测定痕量乙醇的新方法。讨论了体系酸度、试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干扰离子等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选择530nm作为测定波长,确定了阻抑反应的最佳条件。在所选择的试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7.0μg/25mL,检测限为4×10~(-6)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68×10~4L/mol·cm。对该方法进行了精密度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5%。该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乙醇含量的测定,并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8.6%~98.7%。  相似文献   

9.
纳米零价铁去除磷酸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颗粒具有独特核-壳结构,使其具有较强氧化还原特性,比表面积大和表面活性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不同环境介质中多种污染物的去除修复。本研究采用传统的液相化学还原法合成nZVI颗粒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磷酸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nZVI颗粒的性质。实验研究了nZVI投加量、PO3-4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对nZVI去除PO3-4效率的影响及微米零价铁(micro-ZVI)和nZVI去除PO3-4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PO3-4初始浓度为20mg/L时,随着nZVI投加量从200mg/L增加到1000mg/L,PO3-4去除效率从32.94%上升到90.17%;当nZVI投加量为600mg/L时,随着PO3-4初始浓度从10mg/L增加到100mg/L,PO3-4去除效率从87.33%下降到45.77%;当nZVI投加量为600mg/L且PO3-4初始浓度为20mg/L,溶液pH分别为3和4时,PO3-4去除效率分别为83.63%和92.36%;nZVI和mZVI投加量均为600mg/L且PO3-4初始浓度为10mg/L,nZVI的PO3-4去除率(87.33%)是mZVI(8.86%)的9.86倍。研究结果表明,nZVI能够高效去除水体中的磷酸盐,主要去除机理是吸附和化学沉淀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COD_(Mn)自动滴定仪(电位法)在实验室中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方法。该方法在国标法的基础上测定环境样品中的高锰酸盐指数,方法检出限可达到0. 10mg/L,测定下限为0. 40mg/L,对有证标准样品测定均在有效值范围内。因此该方法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国标(GB 11889-1989)方法测定印染废水中的苯胺类化合物,发现测试结果不理想。改进实验方法以(1+1)的硫酸溶液代替硫酸氢钾来调节样品的酸度,用PHB-3型酸度计控制样品溶液酸度使其pH=1.2,此法可以准确控制酸度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小盐度引起的实验偏差,用聚己内酰胺粉末对样品溶液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样品溶液再按国标方法进行处理。与标准方法相比较,操作方便,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样品测试数据相对偏差为1.0%,加标回收率为98.5%。将该方法用于强碱性印染废水中苯胺类的测定,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HJ484—2009)测定水中氰化物质量控制评定指标。研究表明:样品浓度在0.05~0.3mg/L范围内时,建议控制室内相对标准偏差≤3%,室间相对标准偏差≤10%;样品浓度小于等于0.05mg/L时,建议控制相对偏差≤10%;样品浓度大于0.05mg/L时,...  相似文献   

13.
为方便、快速、准确地测定水溶液中丙烯腈含量,分别对气相色谱法、折光率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以浓度为自变量作标准工作曲线回归方程,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将气相色谱法与折光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考察这两种方法在分析高浓度丙烯腈溶液时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丙烯腈浓度在100~10 000mg/L时,宜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当浓度大于10 000mg/L时,可以采用操作简单、分析可靠的折光率法;对于100mg/L以下的痕量丙烯腈分析,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4.
提出实验室用电位滴定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方法。在国标法的基础上研究及优化了标定方法和实验方法,用电位滴定仪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方法的检出限约为0.15mg/L,测定下限为0.60mg/L。实验证明,标准样品测量值均在推荐值范围内,对0.6mg/L,5.0mg/L,8.0mg/L浓度的NaC2O4标准溶液进行5次测定,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9%,0.97%,0.73%。在做低浓度的水样时,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可以选择0.005mol/L。  相似文献   

15.
采用XDA-1树脂吸附和碱液解吸工艺对两种高浓度酚醛树脂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和回收研究。结果显示,在室温、pH 4~6、流速1~2BV/h条件下,两种废水的酚浓度分别从9500mg/L和24500mg/L降低到1mg/L和5mg/L,CODC r分别从18800mg/L和212000mg/L降低到1450mg/L和97500mg/L。用浓度4%的NaOH溶液在60℃条件下进行解析,解吸效率达99%。从两种废水中分别回收了浓度8%~12%的羟甲基酚和甲基苯酚,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回收了资源。  相似文献   

16.
运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氮的标准样品及实际样品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得出了当前常用的精密度及准确度方面质量控制指标的建议值。研究表明:标准样品在0.5~3.5mg/L浓度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5.0%;室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0%;相对误差RE≤±10%;实际样品在0.07~10mg/L浓度范围内时,相对偏差RD≤10.0%;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110%。  相似文献   

17.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废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废水中的氨氮,对其工作曲线、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以及加标回收率进行了实验,测得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浓度分别为1.176,0.181mg/L,7次重复测定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448%,0.674%。在两种实际样品中分别加入0.5mg/L的标准浓度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测试,回收率分别为99.54%,99.58%。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简便、快捷、易操作、准确度及精密度良好。与纳氏试剂法相比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定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钻井废水中的Cl~-、Br~-,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分析测定样品中的Cl~-和Br~-,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同时该方法降低了干扰因素的影响,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对钻井废水中的Cl~-和Br~-进行有效的分离,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达到87%~109%,能准确测定Cl~-和Br~-。同时与硝酸银滴定法测定钻井废水中的Cl~-相比较,当样品中Br~-含量小于Cl~-和Br~-总含量的10%时,两种方法测定Cl~-含量的相对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9.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钻井废水氯离子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钻井废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分别用两种方法对钻井废水进行了预处理,氯离子在0-250mg/L的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8,并且重现性和选择性良好、精密度与准确度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我们合成的水溶性T(4—TAP)P作为显色剂发展了痕量铜的直接光度测定法。详细考察了测定铜的最佳条件和共存元素的影响。在盐酸羟胺存在下,pH4.5和HAc—NaAc溶液中形成一个1:1的Cu(I)—T(4—TAP)P络合物,λ_(max)=411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0~5L.mol~(-1)cm~(-1),s为0.00033μg·cm~(-2),铜浓度在0—5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人发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相对标准偏差为4.6%,回收率在93—103%之间。与AAS法和双乙醛草酰二胺分光光度法(BAO法)的结果比较,证明了方法的准确度,相对误差小于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