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环保风暴的来临使得中小型发电厂面临着生存的危机,2007年后绝大数电厂要配置脱硫设备。初投资、运行费用、脱硫效率、运行稳定性是中小型燃煤电厂对脱硫系统最为关注。光明发电厂经过论证采用了双碱法湿式脱硫工艺,运行以来效果较好并且得到了环保部门的高度评价,本文以光明电厂为例,以期对中小型电厂脱硫系统选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飞灰烟气脱硫及其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正中 《环境工程》1991,9(2):21-25
本文介绍了利用飞灰进行烟气脱硫的方法。将烟气脱硫与湿式除尘结合起来,利用飞灰中的碱性物作脱硫剂,可以节省投资和运行费。文中介绍了确定飞灰脱硫的可行性试验方法及计算方法,可供有条件采用飞灰脱硫者借鉴,亦可作为利用碱性废渣脱硫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脱硫电价政策是实现我国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有力减排的主要措施。文章依据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测算了2×300 MW,2×600 MW以及2×1 000 MW燃煤机组的脱硫成本收益并对脱硫成本及收益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脱硫设施建设完成并投运后,脱硫电价能够覆盖所选研究对象的实际脱硫成本,脱硫能为燃煤电厂带来可观的净收益,包括脱硫电价、节约排污费上缴数额、销售脱硫产物(脱硫石膏);随着脱硫设备造价大幅降低、环境税替代排污费且费率大幅提高以及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的提升,燃煤电厂的脱硫成本将逐年降低,而收益将持续提升;考虑脱硫电价政策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以及环境监管的加强,电厂脱硫的积极性将继续存在,脱硫电价政策应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4.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施脱硫效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评估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在实际运用中的脱硫效率,根据目前脱硫效率的三种计算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并应用燃煤电厂的实测数据,对比了三种方法计算得出脱硫效率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根据折算浓度评估脱硫效率,综合考虑了烟气泄漏对计算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且不受烟气旁路排放等因素影响,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可以得到准确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5.
贵州2005年已大力推进了城市清洁能源和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贵阳、遵义、六盘水全面开展城区燃煤锅炉改造。贵阳电厂脱硫设施已建成,凯里、清镇、遵义电厂脱硫工程已全面开工。  相似文献   

6.
简述燃煤电厂脱硫技术设计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介绍四川燃煤发电厂充技术试验及运行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脱硫技术的优缺点,进一步提出了在燃煤发电厂设计中如何选择设计脱硫措施  相似文献   

7.
燃煤电厂脱硫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了燃煤电厂的脱硫原理并对国内外脱硫情况及脱硫经济性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干式烟气脱硫设备喷嘴性能的研究,以及脱硫药剂成本和效果的评价,从而开发出一种较为理想的中小型燃煤锅炉用烟道气脱硫器,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燃煤电厂海水烟气脱硫工艺原理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董学德  李绍箕 《环境工程》1997,15(4):23-26,56
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是利用天然的纯海水(燃煤电厂可直接利用电厂的冷却循环水)作为烟气中SO2的吸收剂,无需其它任何添加剂,也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具有技术成熟、工艺简单、系统运行可靠、脱硫效率高(理论脱硫效率可达98%)和投资运行费用低等特点,目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是在部分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对海水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某市4t/h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系统技术改造工程实例的介绍,结合干法除尘和湿法脱硫工艺流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烟道式脱硫装置及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性刊物,不同于其他通俗性时尚刊物,它的受众面较为狭窄,读者群也受到相应的限制,而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走向市场、适应新形势,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开拓出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张家口地区土壤硒形态分布及其植物有效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集了张家口克山病区非病村4个砂土样品和重病村6个草甸土、褐土样品.用连续提取程序分离出水溶态硒、离子交换态硒、有机态硒、酸溶态硒、硫化物态硒和残余态硒。水溶态硒容易被植物吸收。交换态硒也能被植物吸收,但受到吸附环境和pH值的影响。有机结合态硒只有在碱性条件下其中的富啡酸态硒才能被植物吸收。酸溶态硒是铁锰氧化物和碳酸盐类矿物醚性淋溶作用的结果,酸性条件下硒容易流失,碱性条件下硒被原矿物固定,因此都难被植物吸收利用。硫化物态硒和残余态硒是最难溶的,基本上不被植物吸收。张家口地区重病村土《铁锰氧化物和腐殖质含量高,呈中-微酸性,而非病村正好与之相反。因此,重病村土壤虽然水溶性硒+交换态盾+有机态硒高于非病村,但这三种硒形态所反映的土壤植物有效性反而低于非病村。这可能是病村粮食比非病村低硒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鞠珊 《环境工程》2012,(Z2):456-457
通过对噪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与干扰,分析了目前建筑业在开发房地产时忽略噪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明确指出房地产开发商应将噪声控制在人们对居住环境达到满意或者基本满意,给居民一个优雅、安静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4.
张翠红  杨先健 《环境工程》2011,29(2):127-131
依埋深波源在弹性半空间的传播原理,提出了地铁波源引起的地面振动实用计算公式和传递系数。对地铁波源的P波、S波引起的地面面波叠加,得出地面振动计算公式。实用计算公式与数个地铁工程运行所致的地面振动现场实测作了比较,能满足工程精度。  相似文献   

15.
稻米品质温光潜势的估算及其在我国的地域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水稻灌浆结实期间温度、辐射和米质之间的关系,首先建立了米质温度函数。然后通过估算不同温度下由辐射引起的米质降解率,建立了米质辐射订正函数。将上述两函数结合,则可得估算一地米质气候资源潜力的米质温光潜势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估算了我国各稻区的米质温光潜势值。从潜势在全国的分布可以看出:我国米质气候资源对于米质优化具有普适性质;潜势因地域而异,具有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潜势随季节有别,具有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在地形复杂地区,潜势还呈现出多层次的垂直地带性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威  郑仁栋  张海丹  朱高俊  严密 《环境工程》2020,38(12):124-129
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应用。2018年我国垃圾焚烧量达到1.02亿t,占总无害化量的45%,将很快形成"焚烧为主,填埋托底"的垃圾终端处理格局,也还将继续由"能量回收型"向"资源回收型"发展。垃圾焚烧工程不仅在规模上得到了增长,同时在焚烧技术、烟气净化系统和市场竞争形势上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垃圾焚烧行业依然存在较多技术痛点和发展瓶颈,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建议垃圾焚烧企业和行业应探索中小城市(<50万人口)垃圾焚烧推广和盈利模式,响应矿化垃圾开采及焚烧处置需求,补齐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短板;在"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厂用电率"等方面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邻利"理念引领;积极布局国际市场,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互动,以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缺电严重的根源是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短缺,而且,直到2000年也难以逆转。由于火电是把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成电力(二次能源),只是能源工业内部的加工产业,因而仅仅加快发展火电,扭转不了缺电局面;只有立即加快发展水电,真正实行水、火井举,缺电局面才有可能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8.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威胁。全球常规能源的有限性和大量使用正使其面临枯竭,而且在开发、转换、加工、运输和利用过程还伴生许多环境问题。风电以可再生、永不枯竭、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必将在能源产业中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下游的侵入岩体,尤其是燕山期的侵入岩体面广量大.它们与区内铜、铁、金等矿产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侵入岩体地质特征、岩石化学成分等对比研究后,总结出如下几个特点:1、侵入体主要形成时代为135-95Ma,自西向东有逐渐变新的趋势;2、与成矿有关者多数是复式岩体,与铜矿化有关的主要是燕山早期侵入岩,与铁矿化有关的则主要是燕山晚期侵入岩;3、多数岩体受到过中、下三叠统蒸发岩层(膏盐层)的同化混染;4、岩体含碱质高,在Na2O-SiO2关系图上显示出二者没有相关性;5、侵入体中的铜有可能提供部分铜矿床的物源;6、岩石化学成分上某些组分的对比研究表明,成铜矿与成铁矿岩体之间、成矿岩体和无矿岩体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把具有惯性沉降除尘和多进口旋风子除尘两级除尘一体的复合多管除尘器用于电厂煤粉锅炉烟气除尘 ,以替换原有的多管旋风除尘器。运行测试表明 :用于液态排渣煤粉锅炉 ,其除尘效率达到 90 %~ 93% ;用于固态排渣煤粉锅炉 ,其除尘效率达到 93%~ 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