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员工关系的概念。“员工关系”一词,源自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西方,最初由于劳资矛盾激烈、对抗严重,给企业正常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劳资双方力量博弈中,管理方认识到缓和劳资关系、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的正面作用。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人性本质认识的不断进步,以及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企业越来越注重改善员工关系、加强内部沟通渠道、建立企业形象和最佳雇主品牌。  相似文献   

2.
试用期是企业在招聘员工之后,通过实际工作考核员工的阶段。在试用期内企业应全方位地对员工加以考核,以确保员工确实是符合岗位要求的。而一旦企业发现员工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时,可在试用期内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与在正式的劳动关系中的解除相比,试用期内的解除条件要稍低,企业应合理依法操作。但试用期内的解除也并非是企业随随便便就可以让员工走人的,必须做到程序和内容的合法。  相似文献   

3.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青岛召开第十批新职业信息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我国服务业领域近来产生的10个新职业的信息。其中,安全评价师列入了此次公布的新职业之中。在这10个新职业中。劳动关系协调员和安全评价师是与劳动者合法权益和职业安全维护有着密切关系的职业。  相似文献   

4.
在常规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通常企业都非常重视人员的招聘和录用工作,在员工入职时下很大的力气进行员丁考查、筛选、融入工作,而在员工离职时则采取较为漠然的态度。一旦员工提出辞职的申请得到公司批准或公司做出辞退决定,员工与公司之间即产生了对立关系。为了保平安,人力资源部门的任务就是尽快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是人本管理的世纪,企业的成功来源于员工的成功,企业与员工之间是战略伙伴式的双赢关系.HR工作者有责任确保员工对公司的积极投入,为此,他必须负责培训和指导直线管理人员,使他们明白保持员工的士气高昂有多么重要,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HR工作者还要在管理层面前代表员工的利益,在管理层讨论中替员工说话,协调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实践企业效益最大化与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6.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高员工的能力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但是,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劳动争议的风险。企业必须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设计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时发现潜在的劳动关系问题,防范劳动争议的发生.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员工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科学》2005,(12):18-21
我国《劳动法》颁布已经10余年了,这部法律的出台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这10余年的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劳动合同的立法为完善劳动法律制度提供了契机,劳动合同法应当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调整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因此,劳动合同立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着重研究了当前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形成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8.
离职面谈是指在员工准备离职或已经离职后即将离开公司时,企业与员工进行的一种面对面的谈话沟通,属于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从离职员工那里获取有价值信息,在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维系与离职员工的良好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劳动科学》2010,(10):40-43
主持人:围绕忠诚度这一话题,我们已经分别从选、用、育三个角度做了比较充分的讨论。今天,我们将继续谈论这一话题,话题的切入点是留人之道与员工忠诚度的关系。正如各位嘉宾和观察员先前已经提到的那样,对企业来说,提升员工忠诚度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当企业决定正式录用一名员工后,企业和员工之间就会发生劳动关系及其外延的许多其他法律关系。有些企业管理者可能对劳动合同的签订非常重视,但却忽视了这些看似日常的细节。在这些细碎而繁琐的法律关系中,更加需要企业管理人员谨慎、耐心地处理,否则随时可能面临劳动纠纷,甚至演化为劳动争议。在本阶段,  相似文献   

11.
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劳动关系,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期望员工的劳动达到预期绩效水平,推动企业发展,与使用劳动力相关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是人工成本从员工的角度分析,希望自己的劳动被认可,获得物质激励和精神上的满足,员工由于劳动而获得的经济性收入是薪酬.企业人工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成本和价格,影响着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经营者期望可以控制人工成本,形成低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一直是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实施建设和谐社会战略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意义重大,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为此,我们就和谐劳动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话题专访了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华福周。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知识化的背景下.劳动关系和谐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保持战略柔性的重要方面。只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尊重和实现劳动者的权益,使企业与劳动者形成一种信任共赢的合作共同体.才能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由被动的执行转变为主动奉献.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对中石油某公司(以下简称XN公司)劳动关系建设的分析,探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4.
梁泠曦 《中国安防》2012,(Z1):139-143
当企业决定正式录用一名员工后,企业和员工之间就会发生劳动关系及其外延的许多其他法律关系。有些企业管理者可能对劳动合同的签订非常重视,但却忽视了这些看似日常的细节。在这些细碎而繁琐的法律关系中,更加需要企业管理人员谨慎、耐心地处理,否则随时可能面临劳动纠纷,甚至演化为劳动争议。在本阶段,预防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试用考核请提前进行 [问题] 某员工试用期满以后,经考核发现并不符合我公司要求,于是公司决定,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通知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然而,该员工却找到我们人力资源部门,主张公司操作违法,公司无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公司恢复劳动关系,或者向其按照一年工龄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6.
57与54     
法援中心接待室的西墙上,占据着一面巨大的锦旗,我们都开玩笑地称它巨无霸。这面巨大的锦旗,不仅代表了中心代理的57位员工的心意,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17.
当前,企业与员工在劳动合同签约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规范、不合理的劳动合同大量存在,不向员工介绍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却强制员工遵守,对需要鉴证的合同不履行鉴证手续,致使员工权益受损。本文结合劳动合同签约时企业应遵循的一些原则,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规避企业因不规范操作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劳动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与婚姻关系进行类比,盖因两者皆有显著的人身性.都是建立在信赖基础上的关系.信赖一旦丧失.维持此类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将不复存在。从这一角度考察,违约责任很难成为维持这种关系的工具。而与婚姻关系不同的是.劳动关系中的人身性本身具有不平等因素.有着明显的人身隶属性,不加区别地用违约责任来保障这种关系的维持.其正当性当然值得怀疑。但同时.劳动关系又是具有财产性质的一种社会关系,当事人双方建立这种关系,都有着各自所期待的利益.这种利益的实现有赖于当事人双方诚实地履行各自的义务.并且劳动关系的继续性特征使得劳动合同约定期限的完整履行也构成了当事人双方的一种利益。特别是在短期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的背景下,当事人所期待的合同利益非常清晰.当事人对自己能否履行这样的合同也非常容易评估。从这一角度考察,违约责任的引入对保障当事人双方正当财产利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不应当简单地予以否定。  相似文献   

19.
全球以合作为本质的劳动关系正在逐渐替代原有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劳资关系。劳资政三方共同追求劳资合作、落实工作环境权成为21世纪劳资关系的主流。而员工关爱计划正是企业积极改善工作环境的措施之一。企业员工关爱计划,是企业为其员工提供的包含精神福利、物质福利与心理援助支持相结合的系统性关爱项目组合,旨在帮助改善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全方位帮助员工解决个人职业、生活和家庭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劳动关系与雇用关系,虽然只是两字之差,但是对于争议双方当事人来说,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结局——救济途径不同、适用法律不同、责任后果不同。可以说,劳动关系与雇用关系的“分水岭”划在哪儿,对于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巨大。但问题是,这个“分水岭”确实存在吗?它究竟应该如何界定?区分劳动关系与雇用关系的意义是什么?它们有哪些不同的法律后果?这些问题已是困扰劳动法学理论与实务界多年的话题。这对于劳动司法领域的执法尺度统一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成为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丞待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对劳动关系与雇用关系的联系与区别作一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