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湿地现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湿地的含义、功能与 价值、中国湿地的特点与现状,以促进中国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正双台河口湿地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野生苇田,被称为"世界红色海岸线""中国最美湿地"。这里还栖息着丹顶鹤、大天鹅等大批珍稀鸟类,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滨海湿地之一。最令人震撼的,是那一望无际的奇特自然景观"红海滩",到了秋季红得那么娇艳,带着深沉的绛紫一直延伸到天边。我一度怀疑是因为这些碱蓬草染红了夕阳,那落日才会显得如此绚烂……  相似文献   

3.
正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生长的茂密红树林湿地里,活跃着一种奇特的小动物——胡须弹涂鱼。由于总在泥地上活动,当地人将其称做"泥猴",这是地球上唯一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鱼类。更让人惊奇的是,胡须弹涂鱼在海边沙滩上挖掘出了令人叹服的洞穴,因此获得"鱼建筑师"的美誉。澳大利亚动物学家沙克·阿比拉苏教授深入红树林湿地,对胡须弹涂鱼有了更深了解……澳洲湿地,"泥猴家族"的乐园在澳洲冬季即将消逝之际,阿比拉苏教授来到了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红树林湿地,对生活在这里的胡须弹涂鱼进行研究。胡须弹涂鱼体长10厘米左右,在海滩泥地上,它们依靠颇像人类两只胳膊的胸鳍快速穿梭、蹦蹦跳跳,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环境专业教育的思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叶文虎(教授)栾胜基(教授)环境教育不仅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而且关系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地球的未来。地球曾经为有了人类而感到自豪,但也为有了人类感到恐惧与不安。曾有人说,“工程师是环境的敌人”,那是因为在传统的...  相似文献   

5.
一个事实。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她养育了人类,然而人类却伤害了她。一桩事件。今年初,新《水浒》摄制组破坏黄河湿地被叫停,新《水浒》摄制组成了破坏湿地的反面典型。一个个事件的背后,"地球之肾"正在衰竭。一个日子。2月2日,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或许是临近春节的缘故,这一天,出奇得冷清、平淡,人们似乎把她遗忘了。一个命题。人生病药可救,湿地生病了,能救吗?倘若湿地消亡了,人类又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6.
乔月霞  艾东  张荣群 《绿叶》2013,(11):71-75
湿地具备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价值。在湿地的演化变迁中,温度与降水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起着决定性影响.而人类活动干预则加速了湖泊湿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为此,在湿地保护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湿地与生长、栖后、的生物种群,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这种系统具有极高的生产力,对发展畜牧业具有很大潜能。每平方米湿地年平均可生产两公斤左右的有机物质,仅次干热带雨林的生产力。湿地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巨大的物种基因库。湿地能净化污水,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很强的区域之一。湿地含有大量的持水性较好的泥炭和植物,可为人类提供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湿地为众多的珍稀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良好的庇护场所,丰富的鱼、虾、蛤类,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湿地的特殊景观,可供人类发展旅游。湿地对阻止和延缓洪水,…  相似文献   

8.
张厚美 《绿叶》2022,(12):13-14
<正>春日的公园青荇,夏日的田田荷塘,秋日的江畔芦苇荡,冬日的洲滩水鸟……人类与湿地朝夕相处。湿地凭借覆盖地球表面仅6%的面积,就为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湿地,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瑰宝,被喻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我国湿地分布广泛,从东北的三江平原、  相似文献   

9.
盘锦温地保护、恢复与永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盘锦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盘锦湿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主要表现在湿地淡水的短缺,植被的退化;湿地面积减少和湿地受到污染;人类对湿地认识不足,出现人与鸟争食等现象。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以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性、永续利用性和景区特色性为理念,对盘锦湿地进行保护与规划。  相似文献   

10.
向迅 《环境教育》2011,(1):84-85
在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在那一片茂密的红树林里,我竟然读出了一种希冀已久的从内心油然而生的境界.那是事先怎么也没有料到的. 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红树林.在此之前,我从来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生长得如此奇特的树种.它们的名字,我仅仅通过有限的渠道听说过.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2012,(8):104-104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在节能环保的教育中,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活动,处处渗透着"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爱护人类社会环境、着眼人类现实和长远发展的人文情怀作为培养人才的内核。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上会持续节能环保教育优势,并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寻求突破创新。以科研为先导科学严谨规划推行节能环保教育。2003年,学校成立了"北京市湿地学校",主要依托北京最大的芦苇湿地——汉石桥湿地,开展户外环境教育活动,并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学校先后组织了"中英暑期师生户外生态教育夏令营"、"湿地与我们的生活冬令营"等活动,建成多媒体教室、湿地教育展室、校园湿地、  相似文献   

12.
红树林湿地是湿地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较特殊的组成部分。广西沿海红树林湿地拥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及对湿地认识的片面性,湿地范围正不断缩小,生态功能和效益日益衰退,因此科学地开发和保护红树林湿地动植物资源显得尤其紧迫。立足于广西沿海红树林湿地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科研支持力度、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兼顾保护和利用并重等湿地保护措施,争取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郑琳琦 《环境教育》2013,(1):113-113
徐徐地翻开历史的相册与记载,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深深地映入我的眼帘,瞧!那千千万万棵树竟无缘无故地“失踪”以及“摔倒”了,小乌也无家可归,让人看得于心不忍。这无疑是人类干的好事,“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句话霎时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对那过去的往事感到十分羞愧!  相似文献   

14.
李琳婕 《环境教育》2012,(11):82-83
大家应该都认识我,我就是那一只不起眼的垃圾桶。在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我——小小的垃圾桶诞生了。当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在我的脑海里,世界是那样的美丽:天空一片蔚蓝,马路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垃圾,我帮助着人类收集着垃圾,为人类的文明争光。但是,当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时,眼前的世界与我脑海中的世界截然不同。虽然天空还是那样的蔚蓝,但是马路上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09,(11):31-34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什么是湿地?湿地的功能是什么?城市湿地的功能和现状如何?安徽省的湿地情况是怎样的?我国在生态湿地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2月2日,是第十二届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由湖南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主办的纪念今年湿地日活动,于1月上中旬在该市11个县(市、区)的城关学校陆续展开,有30多万青少年接受教育与实践。1月6日,岳阳市的20多所学校在车站、公园、广场等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1月13日,主办者在君山区召开现场会议,交流该区各校实施“平安湿地网络行动,保护东洞庭湖湿地”的经验以及部署今年湿地日活动。  相似文献   

17.
人在湿地     
徐刚 《绿叶》2014,(3):79-85
正春天芦芽葆青,各种水草从泥沼中渐渐透出绿意,整个崇明岛湿地之水开始回暖,温情脉脉地滋润着一个梦:绿梦。处在21世纪的今天,还有没有生活在真正意义上的湿地中的人群?有,那就是崇明岛上的崇明人。崇明人是有福的,分分秒秒,崇明人与湿地为伴,他们的路,他们的梦,乃至他们的思维,都在湿地之中,有着湿漉漉的气息。长江在这里就要东流入海了。"和实生味,同则不继",江水与海水的相撞、相拥、交融、汇流,那一咸  相似文献   

18.
正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里的一天,我们班在麋鹿苑上了一节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路边自然课。我们在到处是落叶的路边下了车,坐上了游览电车。我们仿佛置身于画中,河流交错,小溪纵横,泉眼密布,那广阔的绿色中略带黄色的湿地也尽收眼底。一路上,我见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獐和东方白鹳,还有那四不像的麋鹿。它们有的闷头吃草,有的走来走去,有的昂首挺胸,好像炫耀它们那与众不同的"好身材"!秋风吹过,留给我们的是丝  相似文献   

19.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物质和环境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些地方对保护湿地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甚至在沿海滩涂红树林地挖塘养虾、养鱼,破坏了湿地资源。湿地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安徽省的湿地资源状况如何?安徽生物工程学校副校长、水产高级工程师吕友保将就相关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问:《湿地公约》的作用是什么?答:1971年,前苏联、加拿大等国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  相似文献   

20.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可谓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水资源,而且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形象地称作“地球之肾”。湿地的生态结构独特,是众多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因此,又被称作物种的基因库和水禽的恬静乐园。湿地还具有极高的生产力,它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能源以及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