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动车尾气污染暴露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近似评估方法、模型评价方法、污染物监测法以及生物标志检测法在机动车尾气污染暴露评价中的应用和研究,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3.
将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引入农业系统,以山东桓台县为例,从农业系统外部投入的源头入手,对高投入高产出粮区粮食生产的潜在面源污染风险进行全面预测和评估。结果表明,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富营养化面源污染潜力(EP)最大,其次是水体毒性潜力(AEP),环境酸化潜力(AP)最弱。夏玉米的各类指标均高于冬小麦,且夏玉米的EP、AEP和冬小麦的EP值都超过了2000年世界人均环境影响潜值。冬小麦和夏玉米的IP指数(IP)分别是1.08和1.45,夏玉米的IP比冬小麦高34%。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夏玉米对面源污染的贡献高于冬小麦。氮肥的施用对AP和E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99.75%和88.06%,农药的施用量决定了AEP的大小。根据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区养分管理优化方案推荐的施肥量,测算可知优化后冬小麦和夏玉米的IP分别降低2.91%和18.35%,但夏玉米的IP仍然高于冬小麦。因此,控制氮肥和农药的施用量等源头减量措施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龙墩水库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氮磷负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市高淳区龙墩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模型(USLE)预测氮磷的污染负荷.利用SWAT模型的子流域划分模块进行流域分区,运用等标污染负荷和等标污染强度进行面源污染评价,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完成氮磷污染负荷的分级,从而确定关键源区.结果表明,研究区总磷(TP)污染强度为4.95 t·km-2,污染负荷为124.25 t;总氮(TN)污染强度为10.96t·km-2,污染负荷为274.87 t.整个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为2.76× 109 m3,其中TN为2.75× 108 m3,等标污染负荷比为9.96%;TP为2.48× 109 m3,等标污染负荷比为90.04%,TP为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TP和TN污染负荷和流失模数均以旱地为最高,旱地是流域内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小流域面源污染减控措施优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长春市重要饮用水源地石头口门水库的莫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选择横垄耕作、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化肥减施和人工湿地5种措施进行磷素削减处理,共计21个措施组合方案;以实施措施的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水库水质TP浓度和采用不同措施的土地面积为约束条件,建立小流域出口水质优化管理模型。模拟计算3个阶段的可行性最优方案分别为:2011—2020年,选取措施为施肥量不变,现状梯田面积不变,坡度≤5°的耕地采取横垄耕作,其他退耕还林;2021—2030年,在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新建人工湿地0.03 km2;2031—2050年,全部农田原位退耕还林,保持人工湿地面积不变,最终实现入库水质ρ(TP)≤0.01 mg.L-1的目标。化肥减施和梯田建设面积是影响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城市湖泊流域面源污染的源-汇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东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控制不断完善,城市面源污染已成为危害中国城市水体的重要污染源.由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地表径流污染是导致湖泊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加强面源污染的源-汇效应研究是控制、管理流域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选取中国最大的城市湖泊武汉市东湖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流域划分和地类解译,建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后对水质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化处理,通过建立了地类——湖泊水质关系模型,科学地分析了用地与水质的关系,并对城市湖泊水质的季节动态、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流域内湖泊水质的影响显著.其中,农田和建设用地是城市湖泊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绿地和坑塘水面能够有效的截流、吸收污染物,起到保护湖泊水质的作用;受降水、温度等气候因子的影响,湖泊水质状态呈现季节性波动.研究选取东湖为研究对象,研究面源污染的源-汇效应,具有代表性,对于更好保护城市湖泊,合理利用湖泊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中国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及暴露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环境质量日趋恶化.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污染物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评估.与其他污染物相比,重金属污染区域广,重金属暴露人群多且集中.为了研究重金属暴露条件下人群的健康风险,USEPA 模型、统计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可给性研究的方法已被中国不同学者应用.暴露评估模型作为污染物暴露人群健康风险评估的主要环节,国外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相关研究在中国还处于空白阶段.对中国近年来在城市表层土壤(灰尘)、矿区土壤、膳食、地下水和饮用水、大气颗粒物进行重金属风险评估中应用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并对欧美常用暴露评估模型:环境暴露评估模型、膳食暴露评估模型进行了介绍.中国健康风险评估工作起步晚,在评估的各环节均存在很大缺陷.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群对环境健康风险认识的深化,健康风险评估将成为中国热门研究领域之一.污染的环境行为、剂量一效应关系、模型、风险信息等方面,将是未来中国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10.
最大日负荷总量(TMDL)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美国最大日负荷总量(total maximum daily load, TMDL)计划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综述了TMDL计划在国内外实施中常用的流域模型,如SWAT、HSPF和AnnAGNPS模型的研究进展,以及TMDL计划中使用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及TMDL不确定性分析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TMDL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环境保护和总量控制技术体系现状,展望了TMDL技术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铅(Pb)的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斌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10(3):32-34
本文统计分析了1994 ̄1996年天津市环境空气及交通环境中铅的浓度值,分析了天津市环境空气及交通环境中锅污染的程度、变化趋势、污染来源。由此说明天津市出现“尾气型”污染的迹象。为此,务必加大力度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和管理,这对降低污染,改善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允许排放量实施方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采用环境质量总量控制技术路线。在天津市建立了18个总量控制区,利用箱扩散模型(A值法)测算了各总控区二氧化硫的允许排放量。利用P值法将区域允排量分配到源。本文还将化学质量受体平衡(CMB)模型纳入A-P值模型,形成AP-CMB模型,用以测算烟尘和工业粉尘的区域允排量将将分配到源。由此构成天津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允排量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空气污染预报污染物排放清单数据库的研究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津市空气污染预报污染源数据库建立的目的和方法,该数据库不同于常规的污染源数据库,要按模型需要对污染源信息进行了模式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应用于空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预报结果达到课题设计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中心城区空气污染物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空气质量标准,分析了SO2、NO2和PM103项污染物不同季节,不同时期,不同时段变化规律、达标状况以及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媚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4):27-29,33
在简要介绍天津市排污权交易试点的开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天津市排污交易试点进行了评估。分析了排污交易试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排污权交易难以为环境管理服务,其执行状况与实施初衷不完全相符,基础数据的现状尚不支持交易的有效进行,交易跟踪系统尚不健全,初始排污权分配技术方法不成熟。针对以上问题,对"十二五"期间天津市排污交易试点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和水体严重污染,是天津市的主要水环境问题。通过对天津市主要水体水质变化趋势及产生原因分析,揭示天津地区水污染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天津市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和技术手段的不完善,生态监测的继续开展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今后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天津市开展生态监测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SO2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面监测天津城区环境空气中SO2现状污染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天津市SO2大气污染特征,影响因素及治理效果,并且分析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污染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津市2004-2008年环境空气中的NO2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中心城区污染呈总体下降趋势,但仍是污染较重区域,滨海新区污染呈明显加重趋势。对主要污染源的排放分析表明,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排放量分别占53.1%-67.6%和28.7%-44.0%。认为加大工业污染源NOX减排力度、实施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改善能源结构是控制NOX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