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海市现常年拥有菜田18万亩,蔬菜自给率达到95%以上。这些年来,由于工业污染物的影响以及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菜区环境及蔬菜,均受到了污染。城乡居民对于各类有毒有害物通过蔬菜(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及健康,颇感忧虑。为此,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于1988年立题,组织开展了建立城郊型洁净蔬菜生产基地可行性及小型示范基地的课题研究。由市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为主承担,上海农学院园林环科系及上海县蔬菜技术推广站参加协作。该课题调查了当前上海市郊不同类型蔬菜基地的水、土壤、大气的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蔬菜作物的重金属、农药、硝酸盐和氟化物的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近郊菜区为主要蔬菜污染区。在检测的17项污染物中,以硝酸盐超标最严重。生物学检查表明,无论是细菌还是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郊大棚蔬菜的农药使用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上海市郊大棚生产中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揭示了上海市郊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农药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所使用农药的结构不够合理,一些危险级农药仍在使用,而高效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品种很少;大棚蔬菜的农药残留量较高,超标率可达10%;食用受农药污染蔬菜的急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主要为绿叶蔬菜,农药主要是甲胺膦。  相似文献   

3.
X53 9500367上海农业生产中的自身污染与对策/庞金华(上海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卜·//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科院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局一1994,3(2)一172~176环信X一122 上海市郊农业生产中的自身污染,目前主要有农药、化肥、畜禽粪尿和农用塑料薄膜。70年代以前,上海曾施用过有机汞、有机氯等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较大。80年代以来,影响较大的农药主要是有机磷和菊醋类;化肥主要是氮肥施用过多,导致蔬菜硝酸盐含量过高;畜禽粪尿已成为郊区突出的新污染源,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各类农用塑料薄膜也是必须重视的新潜在污染物。参6X53 9500364污罐…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郊大棚蔬菜农药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上海市郊大棚农药污染的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防治大棚蔬菜农药污染的必要性及其科学依据,并进而提出了具体的综合蔟上海市郊的农业生产中,使用高毒农药及具潜在“三致”作用的危险级、较危险级农药,加速引进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特别是杀菌剂,合理控制药液浓度以降低大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并根据目标制定分步骤的具体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农业污染现状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沈阳市蔬菜生产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污染问题。调查表明 ,蔬菜的硝酸盐污染状况非常严重 ,多数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含量超标 ,其中 ,茼蒿菜的硝酸盐含量高达6687.9/ mg·kg- 1 ,超标近 9倍 ;由畜牧业生产各个环节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畜牧业生产专业村镇的空气和地下水污染严重 ,已对沈阳市及其周边地区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构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秋季蔬菜硝酸盐含量及风险摄入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上海市秋季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及居民硝酸盐摄入情况做分析和评估,于2009年9~11月从上海市松江、奉贤、金山和浦东4个区的采集了大棚和露地的25个品种439个蔬菜样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的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所有蔬菜样品中,污染程度严重的占41.46%,中、重度污染的占30.53%,轻度的占28.02%.不同种类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菜类、根茎类、瓜类、豆类、茄果类,同类蔬菜不同品种的硝酸盐含量差别也较大.浦东新区叶类、根茎类蔬菜硝酸盐含量大棚明显高于露地,奉贤区和松江区蔬菜硝酸盐含量均值都为露地高于大棚.上海市居民每日通过蔬菜摄入的硝酸盐为445.22 mg,比WHO/FAO的ADI值高出38.42%,研究结果表明需要加强蔬菜施肥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城郊土壤—蔬菜系统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小杰 《环境科技》1997,10(2):16-20
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南京郊区供试菜园土样的污染物含量,结果表明:用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评价,供试菜园土全部达轻度污染;以“我国土壤环境四级分级管理体系”评价,供试菜园土至少有44%不再适宜种植蔬菜作物;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评价,供试菜园土只有Cd超标,超标样品比例67%;以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评价,三种蔬菜植物体内的污染物含量仅菠菜的Zn含量有超标,样品超标率33%。这说明土壤的元素富集状况决定于采用的评价标准,并且与蔬菜植物的生物效应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8.
农药在大棚蔬菜上的残留消解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6种农药在7种大棚作物上的共14次农药残留消解试验,及与露地作物所作的比较表明,除粉锈宁在大棚草莓上的消解外,农药在大棚蔬菜上的残留消解速度要慢于露地蔬菜,大棚空间农药沉降于蔬菜,是消解慢的重要原因,而环境条件对消解的影响程度还需进一步研究。该文指出,消解慢和大棚空气中浓度高;是大棚生产中两个突出的农药污染问题,前者导致上市大棚蔬菜的农药超标率高,后者为农事操作人员带来了恶劣的工作条件,需采  相似文献   

9.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对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水、土等环境要素,以及应市蔬菜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硝酸盐、有机氯农药等)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分析。结果发现:部分监测点的土壤汞含量及蔬菜汞含量已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属轻度污染;蔬菜硝酸盐的含量全部超过WHO/FAO的建议水平。但只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该基地仍可作为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0.
适合大棚蔬菜的农药评价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农药使用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共筛选出77种适合于大棚生产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其中杀虫剂35种,杀菌剂25种,除草剂17种。为使大棚蔬菜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应优先使用高效农药,最理想级的农药用量为〈49.5g/hm^2,理想级为〈163.5g/hm^2,被评为危险级和较危险级的23种农药,不应在大棚蔬菜生产和绿色食品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典型露地蔬菜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芬  程泰鸿  陈新平  王孝忠 《环境科学》2020,41(7):3410-3417
基于国家农业统计数据,以露地番茄、黄瓜、大白菜和萝卜为研究对象,应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定量化我国4种典型露地蔬菜生产中的净温室气体排放(ne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NGHGE),并比较蔬菜种类间、省域间净温室气体排放差异和分析减排措施.结果表明:我国典型露地蔬菜生产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远高于其带来的碳固定量,是净温室气体排放系统,生产单位面积露地番茄、黄瓜、大白菜和萝卜净温室气体排放(以CO_2-eq计)分别为4 149、 3 718、 3 780和2 427 kg·hm~(-2),不同种类露地蔬菜净温室气体排放差异大;我国典型露地蔬菜净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差异大,其中,海南、云南、陕西和山东等省份番茄、黄瓜、大白菜和萝卜净温室气体排放高;肥料生产运输和施用是露地蔬菜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因子,贡献率为86.8%~90.8%,因此改善肥料生产工艺降低肥料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根据露地蔬菜种类及种植地区优化肥料施用量是实现我国露地蔬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吉林四平设施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选取吉林四平市典型设施蔬菜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设施菜地、玉米地和森林土壤样本124份进行比较分析,同步采集设施蔬菜(81份)、肥料(50份)及灌溉水样品(10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检测重金属含量,以揭示设施土壤及相应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设施菜地中除铅(Pb)以外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地和林地,设施土壤重金属镉(Cd)、铜(Cu)、铬(Cr)、镍(Ni)、锌(Zn)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累积,研究区域不同类型土壤Cd平均含量为0.45 mg·kg-1,约42.8%的样本Cd超过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3-2006),其他重金属均未出现超标现象;不同类型蔬菜比较,叶菜类Cd含量(以鲜重计)为0.033 mg·kg~(-1),明显高于果菜类,2.5%的蔬菜Cd超标,1.2%蔬菜存在Pb超标,其他重金属均未出现超标现象;随着设施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酸化愈加明显,设施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呈同步累积趋势;设施蔬菜重金属含量受土壤pH、有机质的显著影响;含高量重金属有机肥和化肥的大量施用是设施土壤重金属累积及设施蔬菜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郊设施蔬菜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南京市郊2个设施蔬菜栽培基地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并与国内蔬菜标准进行比较;运用目标危害系数(the 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方法评价了当地居民摄食蔬菜导致的健康风险,并比较了成人和儿童居民THQ值大小.结果表明,蔬菜中Pb、Cd、Zn和Cu的平均含量分别是0.1...  相似文献   

14.
寿光市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寿光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大棚土壤进行了重金属Cd,Hg,As,Pb,Cr,Cu,Zn和Ni含量的抽样调查分析,并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蔬菜大棚土壤各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33—2006)的限值,土壤环境质量定为1级,属于清洁水平,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重金属含量之间多呈正相关关系,其中w(Cd)与w(Pb),w(Pb)与w(Cr),w(Cu)与w(Zn)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w(Cr)与w(Ni)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除Pb与Ni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与大棚使用年限呈正相关关系,w(Zn)与棚龄的相关性最强,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棚外麦地土壤相比,棚内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较高,Hg,Cd,Zn含量明显高于自然背景值.部分地区的蔬菜大棚土壤有Cd和Ni元素超标的现象,Cd的样本超标率为15.4%,Ni的样本超标率为5.8%.为了有效地降低环境风险,建议适当降低施肥量,种植抗重金属污染能力较强的蔬菜.   相似文献   

15.
黔西北是喀斯特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受历史上土法炼锌影响,区域内大气降尘重金属含量高,土壤污染严重.为探究叶菜类蔬菜重金属的累积途径,以大白菜为供试作物,选择Cd、 Pb和Zn含量一致的地质高背景土壤和锌冶炼污染土壤,在锌粉厂污染区和无污染对照区进行盆栽试验,研究露天、覆膜和大棚栽培条件下大白菜重金属含量、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结果表明,污染区和对照区大白菜ω(Cd)范围分别在0.10~1.01 mg·kg-1和0.10~0.91 mg·kg-1,ω(Pb)为0.31~0.62 mg·kg-1和0.23~0.37 mg·kg-1,ω(Zn)为7.50~32.74 mg·kg-1和4.88~21.79 mg·kg-1,总体上污染区重金属含量偏高,在地质高背景土壤上种植的大白菜,Cd和Pb基本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的要求.受大气沉降的影响,污染区大白菜Pb和Z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区,Cd差异不明显.污染土壤弱酸溶态Cd、 Pb和Zn占比分别为48...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土壤和蔬菜重金属的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谢正苗  李静  王碧玲  陈建军 《环境科学》2006,27(10):2110-2116
以浙江省上虞市东关镇为例,利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该地区土壤与蔬菜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评价其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在参照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蔬菜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图,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东关镇大部分田块存在着重金属分布不均的情况;Cu、Zn的含量偏低,Pb、Cd含量偏高;全镇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很大,土壤重金属的全量与有效态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相似形,与蔬菜的空间分布则存在很大的区别,蔬菜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基本都未达到显著水平;小青菜中Zn和Cu的含量未超标,Pb、Cd则超标.  相似文献   

17.
设施栽培对土壤与蔬菜中PAHs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现场设施栽培试验,研究了大棚内外土壤、蔬菜(生菜、苋菜、空心菜和青菜)及蔬菜生长期内湿沉降样品中16种PAHs的含量特征、可能来源以及对人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大棚内外蔬菜中PAHs含量平均值分别为99.27 ng·g~(-1)和109.11 ng·g~(-1);棚内外土壤中PAHs含量分别为128.01 ng·g~(-1)和173.07 ng·g~(-1).棚内PAHs含量明显低于棚外,棚内外土壤与蔬菜体内的PAHs均以低环为主.湿沉降颗粒态与溶解态PAHs含量分别为2 986.49 ng·g~(-1)和61.9 ng·L~(-1).通过分析蔬菜对土壤中PAHs的生物富集系数发现蔬菜对低环PAHs富集系数较大.土壤与蔬菜中PAHs主要来源为石油排放和草、木和煤的燃烧;湿沉降颗粒态中PAHs主要来源为油类排放与草、木和煤的燃烧;溶解态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油排放.分析终身暴露致癌风险,儿童与成人食用不同种类蔬菜的终身暴露致癌风险值ILCR在10-6~10-4(排除苋菜)之间,都存在潜在致癌风险,棚外蔬菜致癌风险高于棚内,相比较其他3种蔬菜食用苋菜(ILCR10-6)的致癌风险最低,青菜的终身暴露风险ILCR10-5,有较高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小区试验种植了小白菜和萝卜,以再生水灌溉和污泥施肥,采用修正的BCR法测定了再生水、污泥、土壤、蔬菜中重金属Cd的5种形态含量,分析Cd在再生水(污泥)-土壤-蔬菜体系中的迁移和累积特征。结果表明:灌溉用清水和再生水中Cd的总量均未超出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规定,但水样中的Cd主要以水溶态存在,生物有效性系数K≥0.85。经再生水灌溉和污泥施肥后土壤中Cd的形态和总量均发生了变化。蔬菜地上部分中Cd以水溶态B0和可氧化态B3的形式存在,B0>B3;而地下部分以B0、B2和B3为主,B0相似文献   

19.
铜、硒、锰、镍和钒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粉煤灰中铜、硒、镍和钒的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田中各楔应元素的含量,但掺施粉煤矿并没有引起施灰土壤及所产蔬菜中各元素含量的明显变化。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食品、卫生标准的限值相比,施灰土壤及所产蔬菜中铜、硒、锰、镍和钒的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20.
四种南京地产栽培野菜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4种传统野菜已在南京地区规模栽培利用。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分别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 ,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 ,对这4种野菜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 ,并与6种常见蔬菜蛋白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 ,4种野菜蛋白质含量为2.3 %~5.0 % ,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其含量为77.73 %~89.36 % ,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36.72 %~42.04 % ,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 (Met +Cys)。其蛋白质营养价值分别优于同科的一些常见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