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法律是以人的行为为调整对象的社会规范.法律通过对行为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通过对行为的控制来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正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目前法院以民事审判方式解决与社会保险费用征缴相关的劳动争议,并不是一个有益的救济方式;劳动保障部门或税务机关依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给予保障才是高效、便捷、法律依据充分的途径。相关当事人对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如有异议,亦可按行政诉讼的途径给予救济。制度的设立、完善与落实是根本,行政诉讼是制度实现的保障,民事诉讼的介入则会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劳动仲裁作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一个主要救济途径,其地位日益突显。但由于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并未对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与劳动仲裁部门、社保机构与仲裁机构职能交叉甚至互相扯皮的现象。同样的劳动争议问题,如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可能对劳动者的维权成本、维权结果等各个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目前缺乏制度界定的前提下,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承担的行政职能出现了一种仲裁化的倾向,这就引发了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析劳动安全规范与人的行为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继仁 《安全》1998,19(5):44-46
  相似文献   

5.
6.
劳动者自动离职,也称擅自离职.是指劳动者未经用人单位同意或未事先告知用人单位,随意或擅自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者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更加方便和自由,但仍有许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劳动者不能正确行使权利,不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解除劳动合同,而采取自动离职方式来随意处置双方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原告李某是某建筑公司职工,2000年3月,李某向某县劳动保障局书面举报。反映其所在单位存在克扣职工工资,乱发其他劳动报酬等违法行为,要求县劳动保障局依法查处,并将处理结果给予书面答复,县劳动保障局的有关人员在此信上批注,“请转县城建局处理”。  相似文献   

8.
劳动环境,对劳动者的生理、心理产生着直接影响。而一些企业发生了工伤事故,往往却强调操作者的责任,很少从劳动场所的噪音、空间、空气、照明、尘埃等劳动环境去作综合评价考虑。恰好正是这些环境因素,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和干扰着人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基于职业劳动行为所发生的特定社会关系,为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其效力与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当事人的利益得失,也关乎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都应对此表明妥切的立法态度。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企业结构调整力度的逐步加大,上海的劳动关系,劳动争议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我们积极探索劳动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改进劳动争议仲裁办案方式。努力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科学》2007,(5):15-16
记者:协调稳定劳动关系,是劳动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您作为深圳市劳动保障工作的决策者,怎么看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管林根: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关系的稳定决定了社会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今年第5期《中国劳动》刊登了言实同志《劳动保障局作出的口头答复意见具有可诉性》的文章,拜读后很受启发,但文中观点却有商榷之处。笔者认为,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的口头答复意见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具有可诉性,主要有以下理由: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劳资矛盾日见突出,劳动争议案件已经成为数量最多的民事案件之一,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数量也一直居高不下。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于2004年12月1日生效。这一条例的出台对进一步维护我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劳动保障监察与劳动仲裁相互关系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劳动平等作为劳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保障各个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和劳动关系中都处于同等的法律地位,获得同等的劳动权益,反对和禁止歧视任何劳动者,并主张对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劳动者群体实行特殊保护,包括择业自由、职业安定、劳动条件、民主管理和法律救济等方面的平等。劳动者赖以实现劳动平等的权利相对人,即保障劳动平等实现的义务人,包括雇主、劳动服务主体、国家等。劳动派遣中的雇主有两个层次——派遣机构和要派企业。与此对应,劳动平等有两种考察视角:一是相对于同一个派遣机构的各个劳动者之间的平等,即同一个派遣机构派遣到不同要派企业的劳动者之间的平等;  相似文献   

19.
20.
经营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在当今是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劳动,具有创新性、风险因素高等特点。这两种劳动的诸多特点决定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宏观领域看,它们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富国强民的重要途径、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从微观领域看,它们将有利于提高管理和技术效率,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与国际接轨、企业文化与经济的整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