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肥气耦合对温室番茄地土壤N2O排放及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水肥气耦合对温室番茄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提出适宜的温室番茄增产减排措施,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监测土壤N_2O的排放,分析水肥气耦合条件下土壤温度、灌溉水利用效率(WFPS)、NO~-_3-N、O_2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N_2O排放的影响机制.加气条件下设两个灌水水平0.6 W和1.0 W(分别代表亏缺40%灌溉和充分灌溉,W代表充分灌水时的灌水量)和3个施氮水平(120、 180和240 kg·hm~(-2),分别代表低、中和高氮,以50%F、 75%F和F表示,其中F为当地推荐施氮量),以不加气充分灌溉(O为加气灌溉,CK为常规滴灌)条件下3种施肥水平为对照,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充分灌溉(W2F1O、W2F2O和W2F3O)的N_2O累积排放量较亏缺灌溉(W1F1O、W1F2O和W1F3O)处理平均增加了55.7%(P0.05);高氮条件下(W1F3O、W2F3O和W2F3CK)土壤N_2O排放较中氮和低氮平均增大13.4%和43.8%(P0.05),充分灌溉条件下加气处理(W2F1O、W2F2O和W2F3O)较相应不加气处理(W2F1CK、W2F2CK和W2F3CK)N_2O排放平均增加11.2%(P0.05).加气、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可增加番茄产量和单产N_2O排放量.高氮处理番茄产量和单产N_2O排放量较中氮处理分别增加了12.5%(P0.05)和3.9%(P0.05),高氮处理番茄产量和单产N_2O排放量较低氮处理显著增加了30.4%和9.6%(P0.05),加气充分灌溉较加气亏缺灌溉处理番茄产量和单产N_2O排放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9.7%和18.7%(P0.05),加气处理(W2F1O、W2F2O和W2F3O)较不加气处理产量(W2F1CK、W2F2CK和W2F3CK)平均增加了10.4%(P0.05),单产N_2O排放量增加但不显著.灌水量增加、施肥量降低、加气均可显著增大肥料偏生产力,减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WUE).综合考虑N_2O累积排放量、作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IWUE和单产N_2O排放量,得出加气低氮充分灌溉为较优的管理模式.本研究结果为温室番茄的增产减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O_3/UV协同氧化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采用单独臭氧(O3)、单独紫外光(UV)及O3/UV3种方法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结果表明,O3/UV方法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进而探讨了初始pH,O3投加量及初始ρ(黄连素)等对O3/UV方法的影响,确定了O3/UV方法处理黄连素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ρ(黄连素)为1000mg/L,pH为5的废水,O3投加量为279.0mg/L,处理时间为45min时,黄连素去除率达80%以上;随着废水中初始ρ(黄连素)的升高,废水中CODCr去除率逐渐下降.采用O3/UV方法处理实际黄连素废水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技术,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其ρ(BOD5)/ρ(CODCr)增加了16倍.  相似文献   

3.
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有望在石油行业推广应用.图2表2参3X740.3 9701728cT4一35钻井废水处理剂的研制及应用/朱权云…(四川石油管理局天然气研究所)//油气田环境保护/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规划设计总院一1996,6(3).尸6~9环信X一37 CT4一35是一种高效的钻井废水处理剂,与其它常用药剂相比,该混凝剂对处理高浓度钻井废水特别是处理难度很大的磺化类废水有明显的优势。介绍了CT4一35研制、生产工艺,用它处理现场钻井废水的情况。现场使用表明:利用CT4-35处理钻井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浊度去除率为100%,处理后出水呈中性(pH6~8),…  相似文献   

4.
一、废水和污水的土地处理目前常用的废水和污水的土地处理方法有三种:1.缓慢灌溉(slow rate),2.快速渗滤(rapid infiltration),3.地表径流(overlandflow)。七十年代初,只有缓慢灌溉和快速渗滤两种方法用于处理城市废水。在以后的十年  相似文献   

5.
US/O_3/TiO_2/UV氧化处理苯胺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US/O3/TiO2/UV氧化技术处理模拟苯胺废水,考察了各种技术组合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技术组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S单独使用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差,需要与其它技术联用;纳米TiO2/UV对苯胺废水的降解速度较慢,停留时间需保证纳米TiO2与废水污染物的充分接触,并且需要对纳米TiO2膜及技术参数进行优化以保证光催化的效果;技术组合中有O3时,COD的去除率有很大的提高;比较而言,US/O3/TiO2/UV技术组合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采用US/O3/TiO2/UV技术处理苯胺废水时,苯胺废水浓度的增加会导致COD去除率下降;废水pH值的增加会导致COD去除率轻微下降;随反应的进行,废水pH值会向4~6的区间靠拢;臭氧浓度要适中,过大或过小均会导致处理效率的下降;在优化条件下,该技术组合处理苯胺废水20min时的COD去除率达85%以上,60min时则达到96%。  相似文献   

6.
废水土地处理,成本低、净化效果好、有益于农田、森林和牧场土壤的改良,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废水治理技术。一、废水土地处理的类型目前常用的废水土地处理方法有三:1.缓慢灌溉,2.快速渗滤,3.地表径流。起初只采用缓慢灌溉和快速渗滤两种方法处理城市污水。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有效方法。到1981年美国出现了18个地表径流处理系统,缓慢灌溉系统839个,快速渗滤系统323个。(注:本文以下废水指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7.
采用O3和O3/H2O2氧化法对某制药厂的制药废水进行氧化处理,主要考察废水的pH值、O3流量、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3氧化法的最佳条件为:废水的pH值为9.00,O3流量为5 g/h,反应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废水的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4.16%和75.34%。O3/H2O2氧化法更能有效的提高废水COD和TOC的去除率,但需要合适的H2O2投加量。处理后两者去除率分别达87.45%和91.49%,且处理后的COD值(351 mg/L)符合该厂排入市政管网的要求(500 mg/L),同时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B/C由0.12提高至0.32。对O3/H2O2处理制药废水的反应机制研究表明,COD的去除率随自由基抑制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OD的去除主要是体系中.OH的贡献。另外,采用COD和TOC结合起来作为评价指标更能准确的反映出制药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规律。  相似文献   

8.
铁碳微电解法去除石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石油开采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探讨和分析了pH值、Fe/C比、铁碳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试剂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3;铁屑投加量为50 g/L,铁碳质量比为1∶1,微电解反应时间为120 min,化学需氧量去除率最高可达39%.本实验优化了铁碳微电解法对石油开采废水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大大降低了石油废水预处理的成本和负荷,为石油废水消减化学需氧量的初步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交替灌溉条件下水氮耦合对土壤气态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田试验,以密闭法与硼酸吸收法收集和测定土壤NH<,3>,挥发量,以密闭法收集和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N<,2>O释放量.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交替灌溉施肥条件下的水氮数量耦合对NH<,3>,挥发,N<'2>O排放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交替灌溉施肥处理NH<,3>-N挥发量为4.78~1...  相似文献   

10.
王永明  徐永记  纪洋  冯彦房 《环境科学》2021,42(12):6025-6037
以我国华东地区典型单季稻水稻田(江苏宜兴)的原柱状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土柱观测试验,研究不同灌溉管理模式(长期淹水CF、间隙灌溉Ⅱ、控制灌溉CI)和氮肥施用(不施氮CK、尿素Urea和控释肥CRF)耦合措施对水稻生长期内CH4和N2O排放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优选典型单季稻田减排增效的水肥管理模式.结果表明,两种节水灌溉方式(CI和Ⅱ)均显著影响稻田土壤CH4和N2O排放量及二者的综合温室效应(GWP)和排放强度(GHGI),与CF相比,Ⅱ和CI均显著提高了 N2O排放量(P<0.05),降低了 CH4排放量(P<0.05),进而二者的GWP和GHGI分别显著降低28.9%~71.4%和14.3%~70.4%(P<0.05);两种节水灌溉模式相比,CI较Ⅱ模式呈现较好的CH4减排优势,排放总量降低了 57.7%~91.8%,而二者的N2O排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终CI对GWP和GHGI的减排效应略优于Ⅱ模式2.0%~56.2%.施用氮肥(Urea和CRF)均显著促进N2O排放18.4%~2547.8%(P<0.05),其中CRF处理N2O排放量均略高于Urea处理32.7%~78.6%,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H4排放总量对施氮处理的响应随水分管理模式的不同而不同,总体而言,施用CRF较Urea对稻田土壤GWP和GHGI均无显著影响(P>0.05).相关分析表明,2018年CF模式的Urea处理和Ⅱ模式的Urea、CRF处理中N2O排放通量与田面水NH4+-N浓度分别呈现显著(P<0.05)和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二者在2019年CI模式的CK和CRF处理中呈现相反规律;2018年CI模式下CK、CRF处理的N2O排放通量与田面水NO3--N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节水灌溉和氮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均呈显著影响(P<0.05),与CF相比,两种节水灌溉模式(Ⅱ、CI)水稻产量均下降了 14.7%~37.7%;CRF处理较Urea处理略提高水稻产量2.5%~7.4%(P<0.05).综合考虑稻田土壤GWP、GHGI和水稻产量,节水模式与控释肥施用对稻田土壤减排增产的耦合效应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冷轧不锈钢废水水质和处理工艺的情况.高浓度的Cr6 、F和石油类化合物是该废水的主要特征,通过将冷轧不锈钢生产线各工段排出的酸性废水,以亚硫酸氢钠法还原Cr6 、石灰法除F和总Cr,碱性废水中和处理,含油废水气浮除油后,汇总进入A/O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后废水的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GB44/26-2001)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纳米TiO2光催化臭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无选择性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高浓度、难降解和有毒有害的有机废水处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介绍了O3/UV/TiO2法的氧化反应机理,综述了O3/UV/TiO2工艺在印染废水、造纸废水、农药废水、制药废水、含酚废水、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处理不同的废水体系,O3与TiO2的合适比例是至关重要的,对水体pH的影响也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X751.3 9701732用矿渣处理含镍废水的试验研究/郑礼胜…(山东建材学院应用化学系)//化学世界/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一2996,37(10)一554~556 环信O一9 对矿渣处理含镍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矿渣用虽、细度,混合反应时间、温度,废水酸度及镍浓度对除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pH)3、NiZ+浓度毛400mg·L一‘的废水用矿渣进行处理,镍去除率达”%以_匕且处理后废水pH近中性。表4参21996,16(4)一195一198环信X一32 采用溶剂萃取法,选用高效的胺类萃取剂N235,对冶炼厂含钻镍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试验。介绍了实验原理、萃取液的配制与活化、萃取…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造纸废水灌溉海涂苇田的盆栽实验和苇地田间实验,考察了造纸废水对芦苇生长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利用造纸废水修复芦苇湿地,不仅可以提高芦苇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改良土壤,此方法对周围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UV-Fenton技术对中药废水进行氧化处理,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废水pH、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Fe2+/H2O2投加比、温度等对废水中CODcr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3.83,H2O2投加量为1倍理论投加量Qth,Fe2+投加量为7.9×10-3mol.l-1,Fe2+:H2O2=1:27,23℃的情况下反应80 min后CODcr去除率达到80.25%,UV-Fenton氧化系统对中药废水有比较好的处理效果,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Fenton法处理中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Fenton氧化技术对中药废水进行实验处理,对主要操作条件及其对实验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废水pH、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及温度等对废水中CODcr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pH=3.0,H2O2投加量为4/5Qth,Fe^2+浓度为7.9×10^-3mol.L-1,20℃的情况下反应80 m in后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71.40%,Fenton氧化反应对中药废水有比较好的处理效果,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X742 .0352(X) 203503含油废水絮凝剂一淀粉衍生物氏的净水性能/罗逸(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水处理技术/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一2以介,28(2)一1巧-ng环图均一7 本文就淀粉衍生物絮凝剂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油田及炼油厂的一些典型含油废水的絮凝,除油及降Coo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絮凝剂相比,以此类化合物处理含油污水有其特点和优势,可用于我国石油及其它含油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图2表3X夕42 .032(X) 203501堆肥法处理含油污泥研究进展/王洪君…(石油大学环境研究与开发中心)//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  相似文献   

18.
亏缺灌溉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晓云  蔡焕杰  李亮  徐家屯  陈慧 《环境科学》2019,40(5):2413-2425
为研究不同时期亏水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优化灌溉管理措施,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关中平原冬小麦(2016年10月~2017年6月)农田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_4)排放通量进行了监测研究.试验在冬小麦3个生育期(越冬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灌浆期)各设置3个灌水水平(充分灌溉,100%;轻度水分亏缺,80%;重度水分亏缺,60%),共6个处理(CK、T1、T2、T3、T4、T5,其中CK处理为充分灌溉处理,其它处理均为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处理).阐述了3种气体(CO_2、N_2O和CH_4)在全生育期的动态变化特征,并用作物产量、长远增温效应(net GWP_L)和当季增温效应(net GWPS)这3个指标综合评估不同生育期亏水水平对关中平原小麦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期灌溉后CO_2、N_2O排放通量基本上呈增加趋势,以CK处理最高,而灌溉后土壤CH_4吸收通量迅速减小,高水分处理甚至出现排放特征.与CK处理相比,T1、T2、T3、T4和T5处理下小麦季CO_2排放总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3. 32%、25. 98%、5. 55%、15. 47%和17. 52%(P 0. 05),N_2O排放总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2. 20%、18. 00%、5. 63%、11. 54%和13. 53%(P 0. 05),CH_4吸收总量分别显著增加了46. 47%、75. 78%、19. 47%、53. 40%和62. 33%(P 0. 05); T1、T2、T3、T4和T5处理net GWP_L较CK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10. 07%、12. 77%、6. 50%、6. 81%和11. 53%(P 0. 05);除T3处理外,其他处理较CK处理net GWPS分别显著降低了13. 21%、37. 65%、24. 60%和19. 86%(P 0. 05); T1、T2、T3、T4和T5处理小麦产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减少了12. 56%、32. 53%、2. 25%、20. 93%和18. 14%(P 0. 05),T3处理较CK处理减产2. 25%,但无显著性差异(P 0. 05).亏缺灌溉显著降低了小麦地温室气体的排放,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综合考虑不同生育期亏水水平处理下小麦地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T3处理更有利于关中平原冬小麦的保产节水减排.  相似文献   

19.
铁屑/焦炭/H2O2法预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铁屑/焦炭/H2O2法对焦化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铁炭比、铁炭用量、H2O2用量、废水pH以及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铁屑/焦炭/H2O2法与常规的铁屑内电解法相比,可显著提高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效果,并缩短反应时间。铁屑/焦炭/H2O2法处理焦化废水的最适条件为:铁炭比为4,铁炭用量为300mg/L铁屑+75mg/L焦炭,H2O2用量为1000mg/L,pH为3,反应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COD、色度、NH3-N和CN-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61.2%、74.0%、56.2%和74.3%,B/C比由处理前的0.189提高到0.387,处理水可生化性良好。铁屑/焦炭/H2O2可作为焦化废水的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Fenton试剂法处理青霉素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Fenton试剂处理青霉素废水,研究了pH、H2O2投加量、Fe2 投加量、反应时间和H2O2投加次数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Fenton试剂氧化可使废水COD去除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