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捷达车实测排放因子和MOBILE6预测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OEM是最新的基于车辆实际行驶路况的车载尾气检测系统,文中利用OEM在实际道路上对不同捷达车的实时尾气排放进行测量,得到10天测试车辆每秒的尾气排放数据,并利用数据库统计、排放数据匹配行驶周期等方法,计算出每天的平均尾气排放因子。同时使用了美国的MOBILE6软件,确定相对应的输入参数,得到相应排放因子。最终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探讨MOBILE6在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中巴车实测排放因子和MOBILE6预测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文  于雷  刘娟  宋国华 《交通环保》2005,26(3):40-43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OEM)技术对在实际道路上行驶的中巴车辆进行测试,得到该车的实测排放因子;同时应用美国环保局(EPA)开发的MOBILE6模型,在对相关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后计算相应的排放因子;对得到的排放因子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就MOBILE6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实时尾气数据收集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娟  于雷 《交通环保》2004,25(6):13-15
介绍了在利用OEM技术采集北京市道路实时机动车排放数据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实验方法,以及如何对收集到的尾气数据进行筛选,去冗和分析的过程。同时,对实验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作了说明并提供了解决途径,最后以数据实例给出了单车排放因子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实时尾气检测系统OEM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机动车尾气排放实时检测系统OEM是基于车辆实际行驶路况的新型车载尾气检测系统。该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定点尾气收集数据的局限性,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不同路段、不同车型、不同时段的以秒为单位的尾气排放数据以及包括速度和加速度在内的瞬间车辆行驶数据。文中对OEM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给出了应用该系统在北京市交通网络测试尾气的一些初始结果。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组织和产品碳足迹与清洁发展机制(CDM)在计算电力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方法上的区别,在发改委电力排放因子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修正与补充,分别得到用于组织和产品碳足迹的中国电力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发改委发布的电力基准线排放因子与本文得出的组织和产品碳足迹的排放因子有显著差距,不应混用.本文计算的排放因子可为国内组织及产品碳足迹研究提供更恰当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6.
民用燃煤含碳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测量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烟尘罩稀释通道系统采样,实验室模拟民用燃煤的燃烧方式,获取了不同成熟度的散煤、蜂窝煤的PM2.5、EC和OC的排放因子.民用燃煤的排放与煤炭成熟度有很大相关,不同煤种排放因子差距很大.在6种实验煤炭中,烟煤散烧的排放因子较大,其中S3煤种的排放因子最大,其PM2.5、EC和OC的实测值分别为11.06、3.51和5.39 g·kg-1;无烟煤散烧排放因子较少,S1煤种的排放因子最小,其PM2.5、EC和OC分别为0.78、0.02和0.49 g·kg-1;蜂窝煤的颗粒物以及OC排放因子与相似成熟度的散煤燃烧相当,但是EC排放相对散煤较低.EC、OC源清单工作需要对民用燃煤源进行更详细的分类,结合相应的排放因子,才能更加准确的估计这一重要排放源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7.
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解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及排放因子,利用U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及TH880F烟尘分析仪对全国30台具有代表性的火力发电机组排放的CO2和N2O进行了在线监测;监测及后续的数据处理阶段均遵循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温室气体排放计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给出了CO2和N2O 3种表达方式的排放因子. 结果表明:CO2排放因子主要受装机容量、燃料及机组使用年限与维护质量的影响;常规煤粉机组的N2O排放因子随装机容量的增加逐渐变小,循环流化床机组N2O排放因子最大;与IPCC缺省排放因子的比较表明,烟煤、褐煤的CO2和N2O排放因子均在IPCC缺省因子95%置信区间内,贫煤CO2和N2O的排放因子均大于IPCC缺省因子;天然气CO2和N2O排放因子与IPCC缺省因子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8.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以及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提升。用电排放是企业重要排放源,电网排放因子会直接影响核算结果。总结分析了国内电网排放因子研究情况,在2020年等公开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2020年中国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和省级电网排放因子,并与2010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电网排放因子相对2010年电网因子下降趋势明显,且地区间差异增大。2020年省级电网排放因子与其对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偏差率平均值达到23%。与区域电网排放因子相比,省级电网排放因子核算结果更为精确可明显改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数据质量,因此更适合用于估算用电隐含排放。  相似文献   

9.
重型柴油车实测排放因子和MOBILE6预测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技术(PEMS)可以获得实时的机动车排放数据.笔者利用PEMS实测了重型柴油车的排放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CO、HC、NOx和PM的排放因子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同时使用MOBILE6模型,经过模型参数的校正,从而得到相应的预测排放因子,最终对排放因子的实测值、MOBILE6模型预测值以及欧Ⅱ的排放标准估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排放因子是估算污染物排放量的重要参数,为获取可靠的、有区域特征的固体燃料排放因子,2018年在我国西部9个省/自治区利用稀释采样系统入户收集了226个固体燃料燃烧样本,获得了薪柴、秸秆和煤在不同类型炉具中燃烧排放CO2、CO、OC、EC、PM2.5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秸秆类较易燃烧的燃料有较高的OC、EC、PM2.5排放因子,煤有较高的CO2、CO排放因子。炉灶类型对薪柴的OC、PM2.5的排放因子影响稍大,薪柴在炕中燃烧的OC、PM2.5排放因子比在砖灶和铁炉高约2—3.1倍,但秸秆在不同炉具中的排放因子差异较小。受不同区域燃料和炉灶类型以及操作习惯差异的共同影响,排放因子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高CO2排放因子分布在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区域,高OC、EC、PM2.5排放因子分布在以生物质为主要燃料的区域,并且CO、OC和PM2.5排放因子的区域分布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ISO 14031 gives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re is limited experience of applying the standard in the area of benchmarking and external rating, especially when limitations of data quality are considered.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ata quality of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PIs, in this case emission factors) as a limiting factor for benchmarking and external rating between six cement plants in Sweden, Norway and Finland for three types of emissions, dust, NOx and SO2. Monthly emission factors for 1993–1999 were collected for these plants and a quality assurance process was undertaken to eliminate factors that decreased comparability. The data were tested against six hypotheses concern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emission factors. One of the findings was that there is no sharp limit when the quality of emission factors is high enough to make it possible to compare, since quality is a qualitative conception in itself. Instead, organisations using emission factors should strive to adapt a system with quality assurance of emission factors, resulting in widely accpeted emission factors suitable for comparison between plants. This is achieved with a sector specific methodology which can handle irrelevant differences and reflects real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工业源有机溶剂相关的实测型研究在我国鲜见报道,为摸清我国工业源有机溶剂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含量及物种情况,提供建立我国工业源有机溶剂使用源排放清单所需的排放因子,选取我国用量均高居全球第一的木器涂料及汽车涂料开展研究.通过到企业采样及市场购买等途径获取涂料样品,按国内涂料相关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测定,获取涂料中VOCs含量及成分谱,并计算其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结果表明,在木器涂料中,溶剂型、水性和光固化(ultra-violet,UV)涂料的平均VOCs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7.28%、9.88%和18.02%.汽车涂料中,水性原厂漆、溶剂型原厂漆、水性修补漆和溶剂型修补漆的平均VOCs含量分别为15.06%、59.90%、11.79%和54.50%.不同种类的涂料VOCs含量差异巨大.水性涂料的主要组分及OFP贡献者为醇醚类,溶剂型涂料的为苯系物及酯类,UV涂料的为酯类和醇醚类.涂料样品的均值均可满足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但存在12%的溶剂型木器涂料样品和42%的溶剂型汽车原厂漆样品未达标.此外,除了水性木器涂料的苯系物超标外,其余涂料样品中规定的有害物质含量均达标.  相似文献   

13.
GIS技术在机动车尾气排放扩散模拟方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排放因子的确定、排放模型的选取和模拟结果与GIS技术结合三方面研究了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扩散特征:总结和评述了确定排放因子的方法、排放扩散模型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学者在机动车尾气排放扩散模型与GIS技术结合方面所做的工作;从数据获取、排放扩散模型的建立、计算分析、可视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机动车行驶周期的建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北京市机动车行驶周期的建立方法。行驶周期的确定是建立在准确的行驶工况数据之上的,通过结合使用GPS与OEM两种先进的技术,收集机动车行驶工况数据,为北京市行驶周期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方法。并通过初步的实路测量试验得到了一个北京市的简易机动车行驶周期,最后与国外的一些著名行驶周期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统计——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水泥行业二氧化碳的排放统计出发,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氧化碳排放的指标体系,从而得出一套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统计的核算方法.以贵阳市为例,从三种不同活动水平的统计数据对水泥行业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CO2排放量进行估算比较,验证统计核算方法的有效性,为贵阳市乃至全国水泥行业CO2的减排提供一个可行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浆纸生产的工艺特点和生产实际,推导出主流的制浆技术、造纸技术、浆纸废渣替代燃煤、沼气替代燃煤的CO2排放因子分别为0.229,1.304,1.5,3.69t/t.以此为基础并参考相关的资料,分析了纸机的不同部位对CO2排放因子的影响,并模拟了不同生产规模时CO2排放总量.结果表明:浆纸企业CO2排放总量中,造纸系统和废物处理系统占据主导地位分别为54.23%和33.86%,造纸系统和制浆系统中耗热工段对CO2总量的贡献比例分别为75.6%和90.22%,废物处理系统中,浆纸废渣任意弃置和沼气任意排放CO2总量的贡献比例分别为46.06%和47.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