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活性炭/纳米零价铁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对砷的去除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零价铁在重金属去除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为了大批量、低成本地制备纳米零价铁,本文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在粒状活性炭表面电沉积纳米零价铁,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制备的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对模拟地下水中As(III)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自行设计的电沉积装置,成功地在颗粒活性炭上沉积了纳米零价铁颗粒。制备的活性炭/纳米零价铁复合吸附剂对模拟地下水中As(III)的去除效果良好。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零价铁,技术可行,成本低廉,在重金属去除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丛鑫  张悦  张偌溪  郭灏 《地球与环境》2017,45(6):681-685
采用纳米级零价铁、镍铁双金属和微米级零价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还原降解土壤中的六氯联苯PCB138,GC-MS分析降解产物。结果表明,3种零价铁对土壤中的PCB138均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在实验条件下,随着3种零价铁投加量的增大,土壤PCB138的降解率也随之升高。反应体系初始p H值越低,3种零价铁对土壤中PCB138的降解效果越好。在20~60℃实验条件下升高温度对土壤中PCB138含量影响不大。动力学分析显示,纳米级零价铁、镍铁双金属和微米级零价铁对土壤中PCB138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15 46/h、0.019 37/h和0.009 89/h。3种零价铁粉比表面积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级零价铁和镍铁双金属的比表面积比微米级零价铁粉大600~800倍,其表面形态更利于污染物质发生还原降解反应。  相似文献   

3.
袁明珠  丁雷  李爽  李永连 《环境工程》2022,40(4):121-126
实验以三氯化铁和三氯化铝作为混凝剂,对比研究了混凝去除EDTA土壤淋洗废液中砷、锑的效果,重点探讨了反应终点pH、EDTA浓度、Fe/Al投加量以及共存重金属离子对砷、锑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EDTA土壤淋洗废液中As(Ⅴ)、Sb(Ⅴ)的去除,铝盐比铁盐效果更优;2)EDTA的存在不仅降低了铁盐/铝盐混凝对As(Ⅴ)、Sb(Ⅴ)的吸附去除效果,同时抑制了砷酸铁、锑酸铁等物质的生成,削弱了铁盐对As(Ⅴ)、Sb(Ⅴ)的沉淀去除。EDTA导致铁盐混凝过程中生成粒径较大、表面活性较低的稳定结晶态絮体;3)当c(EDTA)=0.05 mol/L时,在pH=5、ρ(Al)=2000 mg/L的条件下,铝盐对EDTA土壤淋洗废液中As(Ⅴ)、Sb(Ⅴ)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8.00%和93.09%;4)共存重金属离子通过与EDTA络合,增加了絮体Al(OH)3的生成量,促进了As(Ⅴ)、Sb(Ⅴ)去除。由此表明,铝盐能够有效实现EDTA土壤淋洗废液中As(Ⅴ)、Sb(Ⅴ)的去除,对于推动基于EDTA的土壤淋洗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零价铁以其低毒、廉价、易操作且对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水污染治理中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零价铁处理污水的机理,对利用零价铁的还原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氯代有机物、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偶氮染料、重金属、高氯酸盐、硝酸盐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了零价铁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纳米零价铁团聚作用和氧化反应等物相转变对土壤中砷的稳定化效果和潜在毒性影响机制,选择纳米零价铁以及其可能的物相转变产物,包括微米零价铁、纳米级Fe2O3、微米级Fe2O3、纳米级Fe3O4等,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纳米零价铁物相转变对砷污染土壤稳定化效果和潜在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而言,纳米Fe0对土壤中砷的稳定化效率最优,当其添加量为5%时,水溶性砷含量由稳定化处理前的2.20 mg/kg降至0.11 mg/kg,稳定化效率为94.90%,同时,砷的环境风险由处理前的中等风险降至无风险;2)由浸出实验结果可知,团聚作用引起纳米零价铁向微米零价铁转变时,其对砷稳定化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3)由植物毒性实验可知,纳米零价铁的团聚和氧化作用产物均会抑制油菜籽根系生长,影响种子相对根长,而对种子发芽率和种子发芽率指数无抑制作用;4)基于形态分析、植物毒性和风险分析可知,微米级Fe2O3和纳米级Fe3O4对土壤中砷的稳定化效率较低,稳定化处理后仍有一定环境风险。因此,在实际修复过程中,纳米零价铁物相转变引起土壤中砷的环境风险变化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通过序批试验研究了零价铁修复对底泥中1,3-二氯苯的去除效果,分析了零价铁修复过程中pH和铁离子质量浓度以及修复后底泥土壤酶的恢复情况. 结果表明:添加占底泥干质量2%的还原铁粉,1,3-二氯苯的去除率可达72.3%〔初始w(1,3-二氯苯)为500  mg/kg,培养时间为20 d〕,较未添加零价铁修复处理高52.0%. 零价铁有效地促进了底泥中1,3-二氯苯的去除,土著微生物在自然恢复中起一定的作用. 在修复过程中零价铁并未使底泥pH发生明显变化,底泥水体中的总铁质量浓度(低于0.3 mg/L)始终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3-二氯苯污染使底泥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蛋白酶的酶活性显著降低,使脲酶的酶活性显著升高. 零价铁修复使1,3-二氯苯抑制的底泥过氧化氢酶的酶活性恢复到未污染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7.
针对纳米零价铁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特点,本文通过实验室柱实验和腐蚀实验分析了不同聚丙烯酸(PAA)包覆浓度下的纳米零价铁(nZVI)在石英砂介质中的迁移和其接触不同电解质溶液6h的反应活性.利用迁移距离和穿出率,表征了不同纳米铁材料的迁移性能.应用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Fe2+浓度、X射线衍射(XRD)和Fe0含量随时间变化图像表征纳米零价铁腐蚀程度.实验结果表明,PAA显著提高了纳米零价铁材料的迁移距离.10%聚丙烯酸包覆浓度下,实验室合成纳米零价铁的迁移效果最佳,穿出率可达58.65%.在6h的腐蚀实验中,10%聚丙烯酸包覆的零价铁含量有一定的降低,但是零价铁损失相对于20% PAA包覆的零价铁少.综合考虑迁移性和反应活性,10% PAA包覆浓度下实验室合成纳米零价铁是适用于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的最佳材料.  相似文献   

8.
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的PRB原位处理技术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以被垃圾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零价铁、零价铁和活性炭、零价铁和沸石的混合物作为反应介质,设计了3种地下可渗透反应器(PRB),分别为反应器A、B和C,对PRB技术治理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实验模拟研究.反应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反应器的渗透能力与周围地层介质渗透能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A、B、C对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90%、70%以上,BOD5/COD值由0.32分别升高至0.781、0.728、0.716,总氮从50mg/L都降到10mg/L以下,NH4+的去除率达到78%~91%.反应器C中的沸石对重金属和硬度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其中Mn、Zn离子和硬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80%和81%,说明PRB技术治理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以磷灰石-零价铁作为添加物,强化混凝应急处置Cu、Pb污染河道水体,并模拟构建产生沉积物,通过静态释放实验方式,研究了其对沉积物中Cu、Pb释放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磷灰石复合零价铁介入应急混凝处置显著减少了沉积物中Cu、Pb的释放;45 d释放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磷灰石复合零价铁的沉积物中,Cu和Pb从生物有效性高的酸可提取态向生物有效性相对较低的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转化.投加磷灰石复合零价铁有利于应急混凝处置重金属产生沉积物的稳定,且零价铁掺杂比例越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EDTA和CA复配淋洗剂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淋洗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柠檬酸(CA)混合的淋洗方法对重金属复合(Zn、Cu、Pb、Cr、Ni)污染土壤的最佳淋洗方式进行研究,探讨了pH值、液固比、淋洗时间和淋洗顺序对其淋洗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0.08mol/L EDTA+0.4 mol/L CA混合淋洗处理前后土壤中重金属各种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0.08mol/L EDTA+0.4mol/L CA按复配体积比为5∶5混合淋洗对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最佳,且对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单独使用CA和EDTA的淋洗效率,去除率分别为Zn 94.7%、Cu 95.0%、Pb 91.1%、Cr 53.8%、Ni 58.1%;采用0.08mol/L EDTA+0.4mol/L CA按复配体积比为5∶5混合淋洗,当混合淋洗液pH值为4.0、淋洗时间为14h、液固比为10∶1时,Cu、Pb、Zn、Ni、Cr的洗脱率分别为93.0%、85.3%、99.0%、50.5%、45.1%;采用0.08mol/L EDTA+0.4mol/L CA混合淋洗能很好地将土壤中重金属从稳定态向不稳定态转化,进而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得以去除。  相似文献   

11.
有机配体EDTA对土壤吸附和解吸稀土元素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有机配体EDTA对土壤吸附和解吸稀土元素La、Gd、Y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作用在加入有机配体和稀土元素后0.5h便达到平衡,当存在单一稀土元素时,土壤对La、Gd、Y吸附量随EDTA浓度增加而减少,而在混合稀土元素条件下,土壤对各稀土元素的吸附与稀土-EDTA配合物稳定常数呈负相关,并且观察到竞争吸附现象.EDTA可促进稀土元素从土壤中解吸下来,解吸量与EDTA配体浓度呈正相关,其相关方程可用 1nX=n 1n c+1nK来描述  相似文献   

12.
利用EDTA溶液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H值、淋洗时间的EDTA溶液对污染土壤中Ph、Cu、Ni、Zn、Cr的去除,并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EDTA为0.05mol/L、pH值=7、液土比为10:1、淋洗时间为18h的条件下能达到对污染土壤重金属最大去除率,去除率分别为zn85.26%、Cu21.65%、Pb16.76%、Ni7.83%、Cr6.29%。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转移系数最大的是Cr,其次是Cu、Pb、Zn,最后是Ni,说明在土壤淋洗过程中Cr最先达到质量转移的平衡状态,然后是Cu、Pb、Zn,最后是Ni。  相似文献   

13.
EDTA溶液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及金属的形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采用0.05mol·L-1的EDTA作为萃取剂,在一定的萃取条件下,对2种尾矿土壤中重金属进行土壤柱萃取实验,并采用优化的BCR(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萃取方案对萃取前后的Pb、Zn、Cu和Cd进行形态分析.研究EDTA对4种金属的萃取效率及萃取前后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EDTA能有效的从土壤中萃取该4种金属,萃取效率依次为:Cd>Zn>Cu>Pb;金属的4种形态均能被EDTA萃取;在浅层土壤中,EDTA对酸可提态的金属的萃取效果尤为显著;在深层土壤中,酸可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态4种形态的金属萃取效果,随着土壤柱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土壤中As(Ⅴ)解吸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As(Ⅴ)在土壤中的解吸行为及不同类型试剂(NaOH、NaCl、NaHCO3、柠檬酸、草酸及磷酸盐缓冲液)对所吸附砷的解吸效果,对As(Ⅴ)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解吸热力学和动力学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OH和磷酸盐缓冲液对几种土壤吸附砷的解吸效果较好,解吸率分别在47.3%~73.0%和35.4%~66.6%...  相似文献   

15.
热脱附技术一般用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异位修复,然而对于受有机物污染较深土壤的原位修复却鲜有报道.本文以某退役溶剂厂土壤中苯、氯苯和石油类为目标污染物,运用燃气热脱附技术进行原位修复.本文介绍了燃气热脱附技术的工艺设计流程,针对场地目标污染物进行燃气热脱附的工程化试验,结果显示热脱附处理后土壤中苯、氯苯和石油类最高去除率接近100%.本文还探讨了温度、停留时间、土壤含水率和土壤质地对热脱附效率的影响,发现在温度和停留时间相同情况下,含水率较小、孔隙率较大的粉砂土热脱附效果更好.试验表明,燃气热脱附原位修复技术处理场地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效果良好,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6.
Phytoremediation is a 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trategy for decontaminating heavy-metal-contaminated soil. However, the practical use of phytoremediation is constrained by the low biomass of plants and low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metal chelator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EDTA) and EDTA in combination with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Burkholderia sp. D54 or Burkholderia sp. D416) on the growth and metal uptake of the hyperaccumulator Sedum alfredii Han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EDTA application decreased shoot and root biomass by 50% and 43%, respectively. The soil respiration and Cd, Pb, Zn uptake were depressed, while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glutathione and phytochelatin (PC) contents were increased by EDTA application. Interestingly, Burkholderia sp. D54 and Burkholderia sp. D416 inoculation significantly relieve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EDTA on plant growth and soil respir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EDTA + D416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Cd concentration in shoots and decreased the Pb concentration in shoots and roots, but did not change the Zn concentration in S. alfredii plants. Furthermore, EDTA, EDTA + D54 and EDTA + D416 application increased the cysteine and PC contents in S. alfredii (p < 0.05); among all tested PCs, the most abundant species was PC2,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PC2 content was increased by 371.0%, 1158.6% and 815.6%,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will provid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practical use of EDTA and PGPR in the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metal-contaminated soil by S. alfredii.  相似文献   

17.
EDTA对Pb、Cd及Pb-Cd处理下茼蒿中叶绿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Pb、Cd及Pb-Cd复合污染土壤添加EDTA(乙二胺四乙酸)对茼蒿中叶绿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EDTA对茼蒿中叶绿素的含量影响大,致使叶绿素结构破坏、叶片失绿,甚至叶片全部枯萎.在Pb处理的土壤中,EDTA的添加水平为2.5 mmol/kg时,茼蒿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的含量比...  相似文献   

18.
NTA与EDTA联合施用对茼蒿富集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非生物螯合剂EDTA与生物螯合剂NTA协同施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效果,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不同配比螯合物EDTA和NTA施用下,茼蒿对土壤重金属(Pb、Cu和Cd)富集的程度;同时评估了螯合物对茼蒿叶绿素、维生素C含量以及土壤营养元素流失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EDTA/NTA=2∶1)时,茼蒿根部重金属Pb、Cd含量均最高。处理(EDTA/NTA=1∶1)时,显著促进茼蒿植株对重金属Cu吸收和地上部转运,螯合剂用量最少,协同作用最好。不同配比的螯合剂处理均对茼蒿产生抑制作用,同时降低茼蒿生理指标叶绿素、维生素C含量。在处理(EDTA=1),叶绿素SPAD、维生素C含量分别达到最低值36 mg/100 g和38 mg/100 g。对于淋滤液中营养元素TN而言,处理(NTA=1、EDTA/NTA=1∶2)中TN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第十天均显著低于第一天淋滤液中浓度(p<0.05);第十五天TN流失量在处理(NTA=1)下降最多,达到51.6%,活化效果显著下降。淋滤液中营养元素TP,螯合剂活化效果高低依次为:处理(EDTA/NTA=1∶1)>处理(EDTA=1)>处理(EDTA/NTA=2∶1)>处理(EDTA/NTA=1∶2)>处理(NTA=1)。结合茼蒿生理指标、重金属提取效果以及氮磷流失量,推荐最佳的螯合剂施用配比为处理(EDTA/NTA=2∶1)。  相似文献   

19.
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超声波强化EDTA洗脱及形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EDTA为洗脱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超声波强化洗脱正交实验,并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洗脱前后Cd、Cu、Pb、Zn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EDTA浓度20 mmol·L-1、固液比1∶20、超声波作用时间16 min、超声波功率54%、洗脱次数4次的条件下,对4种重金属洗脱率最大,分别为:Cd 83.6%、Cu 58.8%、Pb 98.0%、Zn 43.0%.在实验所设浓度范围内,随着EDTA浓度的升高,重金属洗脱率均有降低.形态分析结果显示,超声波强化EDTA洗脱能显著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残渣态含量.除土壤中Zn残渣态去除率只有5.7%以外,超声波强化EDTA洗脱对土壤中Cd、Cu、Pb的残渣态去除率都很高,分别为81.6%、62.3%、93.8%.  相似文献   

20.
沉积物和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评估新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利用自制的氧化铁/醋酸纤维素复合膜(FeO/CAM)发展了一种沉积物和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评估的新方法. 结果表明:从沉积物和土壤中解吸的生物有效磷(FeO-P)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至16~20h左右,解吸过程接近平衡;随着土/水比增大而减小,至20~30g/L左右逐渐趋于平缓,且相对标准偏差较小;膜面积为20~30cm2时FeO-P含量差别较小,且相对标准偏差也较小;适当提高振荡频率(一般200r/min左右),有利于促进FeO-P的提取动力学过程.在用于评估水体沉积物和土壤解吸磷的生物有效性方面,FeO/CAM膜克服了氧化铁浸渍滤纸的缺点,易于商品化,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