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颖 《环境教育》2023,(6):38-39
<正>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支持环保、参与环保、践行环保,搭建了体验式、交互式的平台,有利于加快构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各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生态环境系统的干部职工,要持之以恒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大政方针讲清楚、说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这是在2022年青岛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培训会上,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的相关负责人的讲话。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广东环境保护宣教阵地上,"新闻舆情""环境教育""环境文化"三驾马车可谓齐头并进,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广东环保宣教不断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努力打造环境保护新闻宣传主阵地;不断创新环境教育模式,开发了一系列符合公众需求的环境教育公益项目。不断丰富环境文化活动,促进公众参与,树立环保自觉,弘扬生态文明,推动广东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音 《环境教育》2012,(4):59-61
环保NGO的活动与公众在参与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公众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也深化了对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8,(6):24-24
为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局决定在5月15日至6月15日开展第十二个“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活动主题为“建设宜居城市,弘扬生态文明”,活动将以“生态文明与环境文化”、“治污减排与污染源普查”、“绿色奥运与环保生活”等内容为重点,大力宣传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环境决策、方针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吴祖强 《四川环境》1997,16(3):56-60
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已日益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在呼吁公众参与的条件下,依靠谁去搞好环境保护?公众是如何看待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的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了解公众关于环境保护的心态,有助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政策更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本文就这一话题进行了城市居民的抽样调查。调查表明,公众普遍认为,政府和公众参与是搞好环保的主要依靠力量;而公众对环境宣传教育和污染企业的治理以及技术进步的期望较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人均月收入带来的影响,以期把握不同层次公众的心态。在此基础上本文就环境宣传教育如何促进公众参与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公众也可能是环境的破坏者,当然也应该是环境的建设者。改变环境行为,必须整体提升公众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明确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省宣教工作以祁连山生态修复和保护为轴心,通过部门联动、突出重点、强化宣传、拓展渠道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深远。2017年,甘肃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环境日期间,开展了以"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的环保知识水平、意识不高,这直接影响着其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认知和行为。而环保政务微博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信息公开、舆情引导、环境教育、环境政策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新浪微博官方认证的川陕革命老区内10个市(县)的生态环境部门环保政务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分析其话题设置、发文情况、粉丝互动情况等,考察其生态环保政务微博运营情况,从而分析生态环保政务微博在生态文明教育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影响力不高,互动有限、运行效率低,信息发布少、运营绩效水平较低等,据此提出加强环保政务建设,提升环保政务微博社会影响力;围绕环保政务微博特点,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创新宣传内容形式,提升环保教育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多元主体社会共治是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以&quot;绿色浙江&quot;为例,重点分析了其在组织结构上的独特性,处理和政府、企业之间关系的巧妙性和平衡性,还分析了&quot;绿色浙江&quot;在环境保护项目中经常运用的公众参与机制、圆桌协商机制、舆论倒逼机制和服务外包机制等。最后,文章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共治的实现路径包括两个方面:环保组织要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公益人才的培养,地方政府则要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的具体操作程序,扩大社会组织和市民群体参与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相似文献   

10.
辛静 《环境教育》2008,(5):33-34
近年来,环境保护部一直在努力探寻环境保护的治本之道,如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等,尤其是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和制度建设,使公众由自发性参与向制度性参与发展。从以下这些标志性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公众、NGO组织多方良性互动,促进环境保护的崭新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企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力所能及地承担起环境保护、社会关爱、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生态义务。近年来我国污染物排放增长态势基本得到遏制,但因行政体制与执法存在缺陷、企业自律性不足,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借鉴美国、日本两国的先进经验,分别从政府、企业、公众层面提出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构建企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企业生态责任培训,树立公众新的责任感和消费观念等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组织群众和依靠群众,历来是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样离不开群众参与。现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是环境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属性之一。新中国开展环保工作30年来,为激励、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环境文化,各级环保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各地也涌现了无数公众参与的杰出典型。下面两则关于浙江、四川两省公众参与环保的有益启示,是环保系统走群众路线的浪花之一束。愿这朵朵束束的晶莹浪花,汇成我们公众参与环保的文化之海……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安徽省稳步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教育,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安徽在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宣传教育,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切实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全省环境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绿色创建提档加速。一是重启"绿色创建",推动公众广泛参与。党的十九大  相似文献   

14.
生态执政能力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生态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内涵,认为生态执政能力是一个政党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安全等方面能否持续发展。生态执政能力的内容包括制定符合生态规律和环境保护要求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领导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能力;动员和组织政党成员及国民学习和实践环境保护知识、理念、行为和规范的能力;领导国民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的能力;领导国民和教育国民选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赵莹 《环境教育》2013,(3):29-30
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公众的自发参与对环境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引导社会力量成为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课题。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及性原则(即公共参与原则)至今已有20年,在我国的环境保护领域,公众参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浅入深的发展。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交替之时,如何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党和政府部门的时代命题。一、动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17,(7)
环境文化建设是真正处于环境保护内在的核心地位的建设,是真正蕴含环境保护核心力量的事业。其核心,就在于人的精神内在,人的心灵内因,和人的内宇性精神生态。现代社会自然生态的重构,在于现代人类精神生态的重构;而人类精神生态的重构,则在于现代环境文化的重构。这也是环境文化建设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论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这项规定明确了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政策。以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为重要特征的当代环境保护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新型变革,是人类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自觉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群众性运动,它全面、彻底地审查、冲击和改变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各个领域完1起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认识和掌握环境保…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17,(7)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成为提升环保效率的重要方向,虽然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已经推行10年之久,但是由于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模式的局限,导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细化、规范性严重不足,加之公众环境意识不足,所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仍然形式重于实质。本文分析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两种主要模式,探讨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特殊性,剖析了决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效果的主要因素,最后对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要旨进行了建构。  相似文献   

19.
节能减排     
《环境教育》2007,(11):33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曾晓东 将环境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下去 新闻媒体应该针对节能减排起到传播、引导、宣传、教育的有效作用。传播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政策,宏观决定,以此引导公众树立新的环保观念,比如氏们讲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及主要污染物两个指标等,需要公众熟悉和了解,从而不断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贾卫列 《绿叶》2013,(9):52-57
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等五个层面,但当前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还是停留在环境建设即环境保护这个层面。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最亟需的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反Px事件.就暴露出我们在生态文明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上的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