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江流域生态环境灾害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小江流域生态环境长期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并加剧了生态环境灾害,使其成为长江流域环境最恶劣、侵蚀最强烈、灾害最严重、输沙率最大的河流.大量的泥沙输入小江,造成严重的土地沙石化和堵江灾害.同时,小江又将泥沙输移至金沙江,危害和威胁金沙江干流水利水电梯级开发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鉴于泥石流已成为该流域生态环境和灾害间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提出了从泥石流治理入手,控制泥石流灾害和泥沙输移,在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和治理灾害的同时,发展生态产业的综合治理对策,使生态环境与减轻灾害间形成良性循环,并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河流风景区生态系统特征及功能分析,提出了河流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并结合PSR评价框架和河流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特点,建立了河流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漓江风景区2002-2011年间10a的相关数据,对漓江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漓江风景区生态系统总体健康状况逐年好转,但其压力评价要素长期处于亚健康至疾病状态。针对生态环境压力,从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灾害易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区域减灾防灾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从风险概念和风险度的表达入手,探讨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对象及其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对灾害易损性评估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对灾害风险下的生态系统易损性关注不多。因此以区域为研究尺度,构建了生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框架,选择危害风险性指数反映灾害危险程度,选择防灾能力指数、承灾能力指数、恢复力指数等构建了生态系统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体系。在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认真梳理的基础上,认为复杂性灾害系统的研究、灾害易损性基础理论及定量方法的探索、自然灾害风险研究体系的时空尺度的扩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精度和可信度的提高是未来灾害风险评估值得重视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孔锋 《灾害学》2024,(2):48-53
灾害风险科学复杂性问题研究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难题和热点。该文首先从“人类世”概念出发,阐述了环境变化对灾害风险的影响和解决灾害风险科学中复杂性议题的重要性。论述了系统思维下灾害风险科学的本质是探索区域灾害系统特征和机制,并探讨了区域灾害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联系。在分析灾害风险科学发展新特征的基础上,对复杂系统和复杂网络的特点及其与灾害系统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灾害系统过程和机制特点。最后阐述了灾害风险科学复杂性研究面临的秩序机遇、技术机遇和数据机遇,并提出了灾害风险科学复杂性研究的前沿议题。  相似文献   

5.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一系列生态灾害。根据多年调查,将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灾害系统按照其起源分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大类;同时根据AHP法确定了能较综合反映研究区灾害应急能力的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湿地生态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如何应对生物病害和生物入侵,如何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提高部门应灾快速反应能力,已成为研究区应灾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于2006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国际减灾会议的主要内容。在阅读本次会议有关论文扩展摘要集内容。以及会议上散发的大量文件、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综述了当前国际减灾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学术界、政界与企业界等在探索协调发展与减灾进程中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向。国际减灾界当前关注的主要领域为:建立灾害与风险科学,善待与重建生态系统,关注全球环境变化与灾害的密切关系,重视利用金融、保险和再保险手段转移风险,关注女性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关注恐怖主义对社会风险的强化作用,发展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支撑平台,重视建设高风险地区综合减灾范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国协调发展与减灾对策为:建立国家协调发展与减轻灾害风险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强控制综合灾害风险水平的生态系统等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女性在农村地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区域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与减灾范式和加强区域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的开发,促进灾害与风险学科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的凌汛灾害及其区域划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黑龙江黑河,嫩江(齐齐哈尔、富拉尔基),佳木斯和哈尔滨四个水文站30多年的冰情观测记录,分析了黑龙江省河流的冰情特点和凌汛灾害,计算了相应河段50年一遇和百年一遇流冰厚度极值。最后对黑龙江省河流冰情、凌汛灾害进行了区域划分,为相关的冰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合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灾害应急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振宇  贺建林  张邵和 《灾害学》2007,22(3):120-124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AHP法确定了能较综合反映研究区灾害应急能力的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并计算出研究区湿地生态灾害应急能力值R为77.467,介于70~80之间,说明研究区生态灾害应急能力属于良好,但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针对如何人为完善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指挥部门到达现场的速度、重视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培养、注重部门平时救灾演习的成绩提出了6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CORA-3算法对辽宁省的滑坡危险区域进行模式识别。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裂构造、河流水系和年平均降雨量作为滑坡影响因子,在综合分析各因子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滑坡灾害的分布,利用CORA-3算法识别辽宁省内可能发生滑坡的危险区域。结果证明,识别出的区域与历史资料相吻合,更重要的是,识别出了一些尚未发生过滑坡的潜在危险区域。该识别方法可为滑坡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及综合应对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是城市内涝灾害管理,减少内涝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对城市内涝形成机理和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概述。从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个层面提出应对城市内涝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框架,并指出相应的关键技术问题。最后,指出未来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和综合应对的研究工作重点:①加强城市内涝形成机理的研究;②完善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③构建城市内涝灾害数据库;④城市内涝应对与城市水生态修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新疆绿洲的沙漠化灾害及减灾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风沙灾害频发的季节是每年3~6月份。流动沙漠与绿洲直接毗邻的格局增加了下风方向绿洲风沙危害的态势。风沙灾害严重区有莫索湾绿洲,精河,艾比湖地区绿洲,喀什地区绿洲,和田地区绿洲,塔里木河下游绿洲。 新疆绿洲风沙灾害的发展趋势:绿洲外围及河流下游沙漠化土地在继续发展,风沙、尘埃天气显著增加;灌溉绿洲腹地特别是连片的大型绿洲风沙灾害显著减轻,6级以下起沙风基本上不造成风沙灾害;对于突发性,风速达8~9级以上的黑风尘暴,灾害仍不可避免。 采取的减灾措施:针对新疆许多河流下游断流,荒漠生态环境严重退化,沙漠化土地日益扩展蔓延的严峻局面,新疆已经着手进行主要河流的流域规划。塔里木河应急输水工程业已进入实施阶段;减轻对荒漠植被的压力,达到保护绿洲外荒漠植被的目的;加强大型防护林和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建立绿洲防止土地沙漠化、减轻风沙灾害的示范区和样板。新疆绿洲风沙灾害的根治仍然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玛纳斯河流域是中国干旱区最具代表性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三大生态系统表现出的区域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状况有所分异,所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根据流域土地利用和水资源数据库,在生态经济功能分区的基础上,针对流域不同分区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选取相应的17个生态风险评估指标,建立了生态-经济风险性评价模型,对流域各个生态经济功能亚区的生态问题潜在的风险性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Ⅰ1,Ⅱ1,Ⅱ2,Ⅱ3,Ⅲ1,Ⅲ2和Ⅲ3亚区的生态问题潜在的风险性在增大,说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而Ⅰ1和Ⅱ4亚区生态问题潜在的风险性指数存在波动;Ⅰ,Ⅱ和Ⅲ三个大区中生态问题潜在的风险性指数最高的分别是Ⅰ1,Ⅱ1和Ⅲ1亚区。评价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因而对流域可能出现的灾害性的环境问题及由此引起的巨大的经济损失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13.
黄河北干流与渭河相遇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芳  邢大韦 《灾害学》1995,10(1):57-62
黄河北干流与渭河位于黄土高原,暴雨是洪水的重要成因.本文分析了近2000年的历史资料,提出该地区的洪水具有周期性,19世纪洪水达到高峰,20世纪洪水规模有所降低,并分析了黄河北干流与渭河及其支流径、洛河洪水相遇问题:四河相遇的概率很小,多形成特大洪水,两河相遇是较常发生的事件,多形成中等以下洪水。三门峡水库的淤积使该地区洪水灾害加剧.同时还分析了该地区洪水对黄河下游洪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泥沙灾害链及其在灾害过程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泥沙灾害是地球表层的主要灾害之一.泥沙灾害具有链锁式反应机制,在一定条件下构成泥沙灾害链.阐述了泥沙灾害链的概念、特点及类型,并以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泥沙灾害为例,对其链式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泥沙灾害链是泥沙灾害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反映了泥沙灾害中隐含的渐发特征和强次生灾害特征,泥沙灾害链是研究泥沙灾害过程规律和特征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游地区防洪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开始实施的“平垸行洪,退田还尖”的土地利用调整方案,从长远来说应录求农业安且且收入逐渐提高条件下的土地利用,长江中游地区应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转移,减水分蓄洪区的人口,移民建镇,对区内的土地要促进其规模经或,由优秀的有文化的农民经营,平时只有少量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人员,农忙时则大量地作用委节性合同工或实现机械化;大洪水时退田还湖,减轻长江干流大洪  相似文献   

16.
渭河中下游泥沙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流域降水集中,多暴雨,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使渭河下游泥沙淤塞,河口抬升,导致渭河下游成为悬河,洪涝灾害频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水土保持,构筑减沙拦泥的"绿色屏障";建设流域上游拦沙减淤及水沙调控工程体系;调整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降低潼关高程,以及进行水资源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洪灾特征与圩区还湖减灾运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水文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入湖五大河流来水与长江水情对鄱阳湖洪灾的影响和鄱阳湖洪水位的频率特征,探讨了湖区中小圩区"高水还湖滞洪,低水种植养殖"的减灾运行方式对湖区防洪减灾可以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惠振德  李晓玲 《灾害学》1997,12(1):38-42
在前人研究成果与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黄河中游河口镇-龙门口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类型、特征、灾情、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并根据环境现状,提出了治理灾害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汉江上游暴雨洪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楷 《灾害学》2006,21(3):98-102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由于汉江上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和大气环流条件,暴雨洪灾频发。汉江上游是陕西省重点防洪河段之一,中下游地区地处江汉平原.是湖北省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防洪作用更为重要。通过对汉江上游暴雨洪水特性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防御措施.可为防汛部门有效防御汉江上游洪水、水资源部门充分利用汉江水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