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已经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特别是指标体系的构建。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从理论探讨走向了实际应用的趋势。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不同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体系、波罗的海21世纪议程、英国、瑞典、芬兰、德国、美国、瑞士、丹麦及中国等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新西兰玛努卡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美国西雅图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国的云南省、海南省、山东省等省以及南京市和哈尔滨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山西交口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云南山区民族行政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发现如果在以西方文明为主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框架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和评判,那得到的结论本质上是区域现代化或城市化程度的反映,而不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评判。20多年来,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绿色建筑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介绍了可持续发展人类住区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状况,提出了建立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提出了黄土高原县,乡,镇层次上的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以及指标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立足资源,重视环境,加强科技,形成产业。重点以下几方面入手:(1)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规划指标体系,执行指标体系和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2)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构建;(3)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的构建;(4)加强可持续农业理论与技术的实践检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在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重庆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分析,旨在针对性的为进一步改善该市投资环境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并为投资环境的理论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际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环境绩效评估被提上日程。对国际上两种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ISO14031指标体系和生态效益指标体系)进行了差异分析,为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环境——社会经济”(Ev—SEc)复合系统已有的评价预测指标体系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从(Ev—SEc)复合系统发展要求的代际公平的角度出发,重新构建了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下(Ev—SEc)复合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及持久性特征,动态整合(Ev—SEc)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且多因素相容、质量和水平并列,方向和大小并存、时间和空间交叉的立体的全方位的评价预测指标体系框架,从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主题思想下各类松散描述指标的合理聚合。并将该新的评价预测指标体系用于广州市(Ev—SEc)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实际仿真评价预测及时空比较,得出的广州市(Ev—SEc)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目前为弱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结论,且预测未来正在呈现由弱可持续发展逐渐向强可持续发展过渡的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定量化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定量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与依据;分析了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表达方法,特别是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定量化土地评价中的应用。为可持续利用土地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测定——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1996-2006年重庆市人口、环境与经济的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计算了重庆市1996年以来的综合评价指数和三个系统间的协调度值。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经实地考察、典型调查和分析研究 ,构建了以可持续发展度为目标的岳西县生态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 ,由 4个层次 18项指标组成。采用加权求和计量模型计算了岳西县规划基准年、近期和远景目标年的可持续发展度值。  相似文献   

10.
仪征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采用了隶属度函数及可持续发展的阶段连续性方程,建立了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复合指标体系,给出了持续发展的水平及揭示了不同时态持续发展的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仪征市近,无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提出了调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静雅  何政伟  于欢 《生态环境》2011,(8):1268-1272
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然后运用GIS技术,根据每个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和分指数,自动生成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及各不同侧面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渝西区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自然环境状况的空间格局大体吻合,但局部地区有差异。表明自然条件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起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同样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南方干旱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莺  ;王静  ;姚玉璧  ;王劲松 《生态环境》2014,(12):1897-1904
干旱脆弱性是干旱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水资源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农业脆弱性和防旱抗旱能力脆弱性5个准则层,共32个指标,建立了中国南方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理论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中国南方地区的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得到不同省市的干旱脆弱性指数、分级阈值和区划,以期为南方地区防旱减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四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54.90%,主要反映农业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第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23.64%,主要反映水资源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第三主成分和第四主成分所占比重较小,主要反映防旱抗旱能力脆弱性。(2)以4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系数建立南方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得到中国南方干旱脆弱性综合评价得分及其排名,其中水资源脆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和广东;经济脆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广东;社会脆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贵州、云南、广西、重庆、四川和广东;农业脆弱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贵州、云南、广西、重庆、四川和广东;防旱抗旱能力脆弱性由高到低分别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和广东;干旱脆弱性综合评价由高到低依次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和广东。(3)对干旱脆弱性指数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发现该指数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得到干旱脆弱性分级阈值,将干旱脆弱性指数小于0.3842定义为低风险,大于1.0758定义为高风险,介于两者之间的定义为中等风险,获得干旱脆弱性分级区划图。广东省位于干旱的低脆弱区,四川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社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结合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指标体系构成,得出社会发展警情、警兆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统计数据,采用实证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给出社会发展警情预报的警情警限值,并利用其研究TEDA的社会发展态势,最终给出TEDA警源形成因素及排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重庆四面山杉木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重庆四面山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样地的调查,运用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了该地区杉木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将该地区现存杉木群落划分为2个群系组(杉木林和杉木针阔混交林),8个群系,10个群丛。结果表明,杉木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在杉木林群系组中,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在杉木针阔混交林群系组中,丰富度指数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多数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变化较为复杂,没有统一规律。杉木群落各层的丰富度指数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群落各层的多样性指数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在特定区间内表现出一定规律性:在海拔1180m以下低海拔区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在海拔1180~1351m范围内,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波动状态;而在海拔1351m以上高海拔区域,又呈下降趋势。群落各层的均匀度指数随海拔梯度变化较为复杂,未表现出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important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degree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with regard to resource depletion and to analyse influential factors to ass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ries to assess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ongqing while investigating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Calculations of the consumption footprint, production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capacity for Chongqing from 1996 to 2007 based on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approach were carried out. An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 was also calculated from these result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security were analysed using factor analysis. Both th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footprints present an upward trend, contrary to the gradually decreasing trend of ecological capacity. In additio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 shows that Chongqing has deteriorated from a level of less risk to that of risk. Facto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could primarily be ascribed to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industrialisation. With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sation, appropriat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ecosystem in Chongqing so a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ology are also discussed and areas that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An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on of technologies for urban river rehabilitation was proposed and discussed. The index system includes indicators of cost,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social effect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an objective value of each index based on its attributes and weights was presented. The Foshan Channel, which is a seriously polluted, black and malodorous urban river in Foshan City, China, 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The values of the attributes and the weights of the indices for the Foshan Channel were determined. The technologies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Foshan Channel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this index system. Finally, a rehabilitation scheme for the Foshan Channel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张智  魏忠庆 《生态环境》2006,15(1):198-201
在国内外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系统层、子系统层和指标层构成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系统层由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能力五部分组成,子系统层由16个指标组成,指标层由43个具体指标组成。利用统计分析法(Delphi)确定各指标的权值。同时,针对本指标体系结构提出了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并设置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和系统协调度两个综合性指标来全面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通过对重庆市渝北城区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该城区的实际。  相似文献   

18.
河岸带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受人类干扰的威胁较大.长江是流经重庆都市区的主要河流,主城区两江四岸部分河岸硬化,河岸生态功能退化或丧失,生物多样性降低.本文以重庆主城区九龙外滩的河岸带为研究区域,通过调查,采用Ward最小方差法对植物群落类型进行划分,比较了生态恢复区域和自然区域的植物群落特征及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识别生境质量优劣的具体区域,揭示土地利用变化下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对集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开展生境质量研究.以2000、2010及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InVEST模型对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2020年生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并结合转移矩阵方法挖掘了生境质量退化的具体区域.结果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