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史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我国燃料消费、燃料的含硫量和硫与氮氧化物排放因子,计算我国各地区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结果指出,我国原煤含硫量为1.12%。1990年全国SO_2和NO_X的排放量分别为1751.8万t和842.2万t,排放强度最大的地区是中东部地区,即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和浙江。这些地区平均排放强度大于7t/km ̄2·a。还估算了全国1950~1990年SO_2和NO_X历年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2.
重庆的酸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重庆的酸雨问题及其对策周百兴,徐渝(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重庆630015)(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重庆630020)前言重庆是中国西南的工业重镇,市辖面积2.3km2,人口1500万,也是中国特大城市之一。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的经济高...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的开县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043.41km^2,占员的76.7%,年侵蚀模模数灰3060t/km^2,是长江上游平均侵蚀模数500t/km^2的6倍,水土流失程度属长江上游高强度区域;年均含沙量高达4.6kg/m^3,每年从小江流走泥沙1585万t,相当于每年有10.5万亩土地的20cm厚的表土被冲走。本文在分析开县水土流失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开县水土流失发生状况和特点,提出了采取生物措施,工  相似文献   

4.
防护林建设对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滇池目前森林覆盖率仅229%,水土流失面积却达96496km2。对现有369797ha宜林地实施工程造林后,预计2010年森林覆盖率可提高到47%,土壤侵蚀模数减少64829t/km2·a、森林固土能力增加22397万m3,每年分别减少入湖氮、磷474t和381t,还可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农村经济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湿地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湖区湿地面积2698km^2,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资源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处分布高等植物75科200余属350余种,湿地植被依其生态环境和群落特征可划分为水生群落、沼泽、草甸、沙洲4类型60余个群系,保护与合理地持续利用这些植物群落是有效的保护和发展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为些就切实制定鄱阳湖湿地总体规划,建立包括整个湖区面积在内的湿地生态系统自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市的发展和环境的综合整治上海市环保局高永善上海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长江入海口。西接浙江省,北连江苏省、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南北长约120km2,东西长约100km2,总面积6430km2。现有人口1300万。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全年国内生产总...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对贵州花江1.2km2小流域内樵采和开垦石漠化过程土壤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喀斯特土壤分布极不均匀,土被极度破碎,土壤分布面积分别在5.4%~20.1%和11.1%~48.5%,樵采石漠化过程的土壤分布特点与开垦过程既有相似的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表现在樵采作用下土壤分布面积小、每种小生境的面积也小、土壤块数量少;相似性表现在随着喀斯特石漠化进程的演化,潜在石漠化土壤主要分布在石沟、土面、石土面3种小生境类型,轻度石漠化土壤则主要存在于石沟、土面小生境中,发展到中度和重度石漠化类型时,土壤主要分布在石沟、土面、石坑中;土壤厚薄分布不均,厚土主要分布在潜在石漠化区域,石漠化过程中土壤厚度的变化趋势为随着石漠化的进行土层变薄但并不是完全符合这一规律的变化,土壤分布面积与土壤厚度之间没有关联,对喀斯特土壤厚度的作用需要认真对待;尽管喀斯特土壤土层极薄,但潜在石漠化区域能够生长高大乔木林且植被盖度可达70%以上,说明喀斯特土壤厚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陷。土壤的空间分布特点表现出石土面小生境土层从有变无,土壤存在的小生境演变为石坑,样地土壤总面积缩小,土层变薄,土块小生境数量增加,而土块的面积缩小,显示出土壤侵蚀以渐进形式进行。樵采石漠化进程中土壤的侵蚀主要在樵采时就已经大量发生,石漠化过程中的侵蚀变化较小;开垦石漠化进程中发生剧烈土壤侵蚀,人为开垦种地过程促进了土壤侵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针对贵州喀斯特(岩溶)分布面积广(占全省总面积61.9%);森林覆盖率低;石质荒漠化面积大且集中连片;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的现状,以现代林学和生态学的观点,运用人与环境互为促进、互为制约的思想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实例,比较深入地分析探讨了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演替过程。指出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毁林毁草→陡坡开垦→土壤被冲刷流失→岩石出露直至完全石漠化,必然是水枯、土瘦、人穷,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因此,在发展山区经济中,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法则,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3大问题,努力做到协调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以较大的篇幅提出了我省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6条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氨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根据中国畜禽、氮氨肥施用和生产及人口数量和相应的排放因子,计算了全国氨的排放量、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的的排放量。结果表明,1991年全国氨的排放总量为891.8万t,其中畜禽,氨肥施用,人粪便与氮肥生产的排氨量分别为64%、18%、1%。氨的排放强度最大的地区在中东部和四川的成渝地区。全国平均氨排放强度为0.9kg(NH3)/(km^2·a)。此值小于欧洲的未包括人排放的排放强度1.1kg(NH3  相似文献   

10.
<正> 1.地质概况万洋山-诸广山花岗岩复式岩基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出露面积达五千余平方公里,各期花岗岩大致作南北向分布。区内以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除志留系、中-上三叠统和大部分地区下泥盆统缺失外,区内从震旦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加里东期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复式岩基中-北段,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  相似文献   

11.
皖浙赣交境地区南华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皖浙赣交境地区南华纪地层发育,出露面积广,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布。因地层分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常有差异可进一步划分出皖浙赣地层小我和广丰地层小区。本文分别介绍了各地层小区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划分及对比,分析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及岩相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横跨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流域面积27万km2,人口约1.5亿人。历史上,淮河流域是我国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建国后也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商品粮棉和能源基地,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地区在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在世界喀斯特地区中极具代表性。文章依据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独特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功能,借助申报自然遗产机遇,为实现该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保护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伊泰普水库的社会环境影响J.R.Borghetti等(巴西)伊泰普水电综合设施利用了连接巴西和巴拉圭的巴伦河水力资源,该电站的18台机组共发电1260万kW,相当于淹没每平方公里土地发电9333kw.水库水面面积1350km ̄2,其中43%属巴拉圭,...  相似文献   

15.
在尼勒克地区二叠纪地层分布面积最广,地层出露齐全,接触关系清楚,全部五个组的层型剖面均在该区内,是西天山研究二叠纪地层的经典地区。作者对五条层型剖面全部进行了重测,系统采集样品,取得了一批成果。主要体现在火山喷发旋回研究、生物化石及岩相分析研究,从而进行较详细的地层划分,为西天山二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渔塘坝微地域高Se环境中土壤Se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迄今世界上唯一发生过人群Se中毒的湖北恩施双河乡渔塘坝为研究区,在渔塘坝0.01km^2的微地域内,土壤Se的分布存在着显著的不均一性,控制渔坝土壤Se分布的3个主要因素是地形,土壤粒度和成土母质的含Se量及出露情况,其中地形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土壤Se的分布规律表明,在表生的中强化学风化环境Se是一种极为活泼的元素,易于积累Se的负地形是最易于Se中毒发性的地貌位置。  相似文献   

17.
评《台湾自然地理》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台湾省包括了台湾岛及其周围的很多岛屿或列岛。本书的重点范围是论述台湾岛。台湾岛和海南岛是我国两大热带宝岛。它们的面积大致相当,但人口承载力相差很大。台湾岛的总面积35.760km2,人口已达2035.3万...  相似文献   

18.
下扬子盆地面积约十余万平方公里,石炭系分布广泛,出露完整。早石炭世有四个沉积相区和两个剥蚀区,根据各相区的沉积特征及生物群的不同,本文恢复了它的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概貌。晚石炭世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主要亚相类型有边缘潮坪相、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相,浅滩相等,表明它是一种缓坡型的碳酸盐台地,盆地南部钱塘地区是下沉较深的碳酸盐台地。  相似文献   

19.
徒骇河流域(德州段)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徒骇河流域属于海河流域的一部分,西发源于河南省清丰南乐县大清集,东由滨州地区沾化县坨子北入渤海湾,全长418km,总流域面积1-42万km2。徒骇河于禹城市前油坊乡入德州市境内,境内长度为59-61km,流域面积1963-33km2,由临邑县夏口镇出境。1 河流水系及污染源概况徒骇河的主要支流有赵牛河、赵牛新河、苇河等。在德州市境内,向徒骇河排污的主要是禹城市和齐河县。这两个县市主要以农业为主,但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很快,主要行业有造纸、酿酒、食品、化工、机械、纺织、建材等。禹城市的工业…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地区露水资源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露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与雾和逆温的关系,同时分析了露的农业气候意义。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露日数呈干季较多、雨季较少的分布特征;干季的露水对本地区热带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可部分缓解干季降雨的不足,避免或减弱冷冻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