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317线是我国西藏地区最主要的干线公路之一,是内地与西藏地区经贸流通的重要通道。但是西藏地区环境恶劣,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非常频繁,常常影响公路通行。本文从G317线公路路基水毁的实地调查资料出发,综合分析影响路基水毁发育的因素,对其水毁危险性进行分段研究。经过研究将G317线分为极度危险段、高度危险段、中度危险段、低度危险段、微度危险段和暂无危险段6个路基水毁危险度级别,并对每个危险度级别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重要性、边坡稳定的影响因素和常见的边坡防护类型及特点,总结出路基边坡防护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结合某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工程实例,通过对防护方案的拟定过程及设计方法研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对防护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最终优化确定综合防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现行《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关于路基湿度状况的判别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公路路基平衡湿度状况与城市道路路基干湿类型在路基湿度状态分类上相似,但其判定标准并不相同,且分类的目的有别,实际应用时应注意避免混淆。  相似文献   

4.
水对公路的路基、路面、隧道等结构都会产生危害,而公路建设也会对沿线的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进行公路排水对提高使用道路的寿命和服务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考虑公路建设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结合沿河路基水毁的研究资料和野外现场调查,根据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易损性评价具有多因素和模糊性的特点,选取路基自身强度及稳定性、防护措施、洪水特性和河床因素等4个因素共10个子因素构成评价因素集,在建立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因素及其子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易损性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提高了沿河路基水毁易损性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根据易损性评价结果,可采取相应的沿河路基水毁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风吹雪灾害形成的因素和机理,并结合黑龙江省4条主要公路的风吹雪灾害调查数据,对该省公路风吹雪灾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气候和地形条件,特别是公路路线走向、路基横断面形式以及路基高度对风吹雪灾害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被广泛应用于铁路和公路路基填筑,实现"绿色施工"和"变废为宝"。近年来,随着吹填筑路技术的运用,粉煤灰也被用作外掺剂同吹填砂一起混合填筑路基,但对此类人工复合土的力学特性研究还不够深入。为进一步提高吹填砂粉煤灰路基安全性和粉煤灰的利用效率,结合哈尔滨松花江防洪大道吹填砂粉煤灰筑路工程需要,基于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配合比吹填砂粉煤灰复合路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对包括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破坏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最佳灰砂比为1∶9,为实际吹填筑路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沿线特殊岩土分布与主要工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学》2019,(Z1)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贯穿亚欧非大陆,沿线特殊岩土体类别多、分布广、工程性质复杂多样,严重威胁沿线基础设施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营。通过收集资料与查阅文献,总结了"一带一路"沿线特殊岩土主要包括黄土、冻土、沙漠土、珊瑚礁、非洲红砂和膨胀土的基本特征、分布概况与工程特性;分析了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地基稳定问题、路基稳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减少重大工程建设中的灾害风险,提出了四点应对措施:①编制特殊岩土体分布图,②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并研发防灾减灾关键技术,③研发特殊土地区地基与路基处理的关键技术,④利用科学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灾害学》2021,(3)
堆积体陡斜坡路基作为山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设计的重要内容,受到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堆积体陡斜坡路基病害频发的现状,以国内某山区高速公路典型路段为研究对象,从地形地质条件、路堤填筑、边界内建(构)筑物状态、施工方案与设计文件的差异等方面对堆积体陡斜坡滑坡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陡斜坡地貌、坡脚临空、人为堆载等是堆积体斜坡失稳的关键因素,地表植被和原始水系的破坏将加速滑坡的形成、加剧致灾程度。针对性的提出了"上部减载、中部封水、下部固脚"的综合处治措施,多年的变形监测表明:该措施经济有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昆明至瑞丽公路水毁灾害现状及基本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向池  高鹏飞 《灾害学》2000,15(3):35-41,45
通过对国道320线昆明至瑞丽公路水毁灾害历年资料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阐该公路水毁灾害的现状,并将全线的公路水划分为崩塌与滑坡、泥石流、水毁路基、路基沉陷与翻浆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秦岭山区某路基沉陷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基坍塌是秦岭山区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以108国道K1561+250段路基沉陷为例,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段路基的沉陷与地下水和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在考虑暴雨对坡体影响的基础上,对该坡体进行了稳定性计算评价.以此为依据,确定了锚固工程辅以排水的整治方案,并按工程要求进行了整治设计,经工程整治后检验,该方案起到了稳固坡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浪卡子至洛朴公路是西藏山南地区环线公路的西段,全长120 km。由于公路位于高寒、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气候因素和鹅理环境,为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坍岸(水毁)等,各类地质灾害影响公路总长7 248m,其中泥石流42条,滑坡l处,坍岸(水毁)12处。各类地质灾害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构成了极大的危害,针片这些地质灾害发育的特点,结合当地的环境和公路的等级要求,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安  彭振斌  杨坪  左文贵 《灾害学》2006,21(1):59-63
西藏浪卡子至洛扎公路是西藏山南地区环线公路的西段,全长120km,集交通、外交、军事于一体。由于公路位于高寒、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为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孕育了良好的条件。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坍岸等,各类地质灾害影响公路总长7248m,其中泥石流42条,滑坡1处,坍岸12处。各类地质灾害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构成了极大的危害,针对各类地质灾害发育的特点。结合当地的环境和公路的等级要求,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青藏工程走廊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加之青藏高原强烈的太阳辐射及大气透明度高,导致廊内路基工程存在显著的"阴阳坡"效应。在阴阳坡热效应作用下,路基阳坡路肩沉降变形普遍大于阴坡路肩,由此引发包括路基倾斜、边坡滑塌、纵向裂缝等一系列路基路面病害问题,严重影响了路基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大幅增加了工程后期运营维护成本。针对这一问题,从青藏工程走廊阴阳坡效应的成因、阴阳坡效应作用下路基体冻融过程及地基温度场分布、路基的横向差异沉降变形、阴阳坡效应相关路基路面病害以及防控措施5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目前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现状,并结合阴阳坡效应的量化研究、防治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就未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青藏工程走廊内路基工程的建设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考虑软土蠕变效应的路基沉降有限元反演分析方法,通过Matlab语言将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嵌入改进的鲸鱼算法中,实现了软土地层计算参数快速而又准确的获取。并采用修正的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模型与"时间硬化"蠕变法则耦合模型模拟考虑蠕变效应的路基土体的沉降变形情况。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构建了某跨越软土地区的高速公路路基有限元反演模型,模拟了整个施工期内路基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反演分析得到的路基变形情况与实测值有较高的一致性。另外,利用反演分析得到的计算参数预测了工后10年的路基与路面的沉降情况,为该公路的运行与管理提供很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疆硫磺沟路基滑塌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置对策。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NSYS对采用4种不同宽高比f值的半填半挖路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从而确定台阶宽高比f值与半填半挖路基位移场、应力场和路基稳定安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台阶宽高比f值在一定范围内不仅对半填半挖路基变形量具有减幅作用,还使其应力最值具有减小的趋势;最根据不同台阶宽高比对路基变形量和稳定安全系数大小的影响发现最合理的台阶宽高比f=2.5:1,并且在此台阶宽高比值下铅丝石笼护坡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该研究成果可有效地解决硫磺沟路基滑塌灾害,并为未来的山区公路斜坡高路基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西藏公路水毁灾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的西藏,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影响,公路水毁灾害十分严重。本文就西藏公路水毁灾害的基本特点、类型、主要因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以青海共和至玉树高等级公路中的实际设计断面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斜插式热棒路基和斜插式热棒-XPS复合路基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两种路基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降低其下部多年冻土温度,提高路基下冻土上限,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两种路基反压护道下多年冻土中有融化核出现,并且斜插式热棒路基下多年冻土中及斜插式热棒-XPS复合路基填土中有融化核出现;增加XPS保温板,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提升斜插式热棒路基的降温能力,使斜插式热棒-XPS复合路基降温效果优于斜插式热棒路基,且前者冻土上限始终高于后者,但对于增强其长期降温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灾害学》2019,(Z1)
泥石流在我国西部地区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成灾方式多且危害严重,对我国山区公路建设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公路泥石流工程防治原则和模式不仅与公路工程特性有关,还与泥石流活动特征密切相关,而泥石流活动特征可采用危险性高低来衡量。结合公路泥石流活动特点和公路等级安全要求,提出基于危险性的公路泥石流工程防治原则,并在总结分析我国西部山区公路和铁路的泥石流防治经验基础上,探讨不同防治分类下公路泥石流防治模式,用以指导泥石流地区公路勘察设计与施工维护。  相似文献   

20.
在山洪、泥石流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作用下引发的路基塌陷是山区公路的典型灾害形式,其快速修复是应急抢险的重要交通保障。针对路基塌陷段公路的应急交通需求,研发了组合式战备桥梁新技术,详细解读了组合式战备桥梁的结构组成;采用超静定结构力学,建立了战备桥梁的内力计算方法;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组合式战备桥梁上部承载结构内力和承载钢绳拉力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组合式战备桥梁计算方法完备,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