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区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总被引:37,自引:10,他引:27  
樊运晓  罗云  陈庆寿 《灾害学》2001,16(1):85-87
合理确定脆弱性指标的权重地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的关键,本文在文献[2]的基础上,通过信函和网上电子邮件的方法请国内外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和洪涝灾害专家构造指标重要度两两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煊了三类灾害的承灾体脆弱性指标权重分布。  相似文献   

2.
张永领 《灾害学》2010,25(3):90-95,99
设计了基于人员相对脆弱性判断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城市突发事件人员相对脆弱性研究方法,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将城市划分为8个风险区,选择20项脆弱性影响因子,首先对每个脆弱性因子在8个风险区的人员脆弱性构造判断矩阵,然后以判断矩阵为基础进一步构造人员相对脆弱性矩阵,最后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研究突发事件人员相对脆弱性,分析突发事件人员脆弱性影响因子的区域差异,探讨了脆弱性因子和风险区之间的组合特征及变化规律,为城市人员脆弱性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为突发事件人员脆弱性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选取淮河干流区基于社会经济数据的9种脆弱性指标,构建了暴雨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体系,运用Arc GIS与Mat Lab软件实现面积权重法、面积占优法、中心点法和长度占优法对各脆弱性评估指标的格网化表达;利用熵值法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值并进行4种算法下的脆弱性评估。结果表明:(1)面积权重法是单指标格网化过程中的最优算法,格网化结果与源数据间的均方根误差最小。(2)4种算法得到的格网化结果均无面积损失,面积权重法对所得评估结果的极值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作用,所得脆弱性评估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与实际灾损情况一致。(3)淮河干流区暴雨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中高值区域主要沿高值区的两侧向东西扩展,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北两角。  相似文献   

4.
云南电网山火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电网因山火灾害而跳闸的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科学合理地评价云南电网的山火灾害风险对于减少云南电网灾变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从山火灾害危险性和电网脆弱性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山火灾害危险性以森林火险等级和森林面积作为评价指标,电网脆弱性以电网设备密度、电网设备损坏率、GDP密度、人口密度等4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电网山火灾害风险的时空分布特点为:时间上,风险值3月4月2月1月5月12月;区域上,丽江、红河、楚雄等地区风险值较高,德宏、怒江、迪庆等地区风险值较低。  相似文献   

5.
电网重要基础设施对自然灾害表现出较为显著的脆弱性。针对典型自然灾害对电网重要设施影响的特征,构建了基于8类典型自然灾害的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静态和动态3级共40个指标。针对静态指标提出了对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进行评价的指数评价方法,确定各指数的取值范围,划分评价等级标准,给出了评价流程及综合指数的计算规则。实例分析表明某电网重要基础设施——枢纽变电站自然灾害脆弱性综合指数为155,脆弱性等级为中等,其中雷击脆弱性指数最高为72。基于该评价方法不仅可用于同类电网重要基础设施自然灾害脆弱性对比排序,并且还可通过评价找出电网重要基础设施的脆弱性环节,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措施,切实提高电网重要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水平,保障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入灾害链理论对斜坡地质灾害链进行深入研究,基于灾害链原理,分析地质灾害漫长链式灾变规律,指出原始地形地貌在地质构造演变及气象水文影响、地震作用和人为作用下形成的环境是导致斜坡地质灾害链的源头因素,崩滑流灾害链中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使链的延续成为可能。运用熵权理论对斜坡地质灾害链源致灾因素进行探讨,找出链式灾变规律的主要源头因素,为源头致灾因素的工程治理及防护措施等断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电网是保障现代社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许多基本服务都依赖于电网所提供的电力。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世界上较为严重的地震有33%都发生在这个仅占全球陆地面积7%的国家。地震能对电网造成广泛破坏,而停电又将影响依赖于电力的基础服务,进一步恶化地震后果。因此,电网在地震灾害下的性能研究受到了学术界以及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大量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基于地震灾害下电网性能研究的一般框架,对现有文献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地震灾害情形模拟、电网元件脆弱性建模、电网功能变化过程仿真、电网抗震性能评估与改进。需要注意的是,电网性能可以从脆弱性、可靠性、风险等多个视角进行评估,这里着重从弹性视角进行了研究现状分析。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19,(1)
传统地质灾害特征分析方法,以地面综合调查为主,忽视局部高强度降雨条件这一主观因素,使得地质灾害特征分析结果存在较高的片面性。该文提出基于局部高强度降雨的地质灾害特征分析方法,根据降雨强度、灾害持续时间和平均降雨量等指标设立临界组合判别运算雨量阈值,按照雨量阈值判断地质灾害类型,并结合预警判据图分析局部高强降雨的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全面分析出实验地区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群发性和同时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市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危害大,传统的预测预报及评估方法已显落后,迫切需要构建一套能快速、准确评价该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的具有模块化、网络化的风险评价系统.在Windows环境下,以GIS系列工具软件为基础平台,采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计算和图形显示,利用计算机语言的编程功能,开发了重庆市地质灾害评估信息系统,使有关决策部门能够方便地对系统进行查询和分析,获取所需要的地质灾害评估结果,为有关部门的灾害预测预报和提出有效、科学的防灾、减灾和救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HOP模型及其方法的基础上,以湖北省宜昌地区为案例,依据该地区地质灾害综合调查资料、统计年鉴数据资料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地质灾害暴露、社会脆弱性及区域综合脆弱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明显点状分布特征的地质灾害不同于呈面域发展的其它类型自然灾害,灾害暴露水平不完全由地质灾害发育水平所决定,人口分布特征对灾害暴露有显著影响,其区域脆弱性的高低主要受灾害暴露水平控制,同时受到社会脆弱性的影响。地质灾害区域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宜昌地区的防灾减灾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从技术减灾角度分析,应综合比较分析工程防治、资产转移与人口迁移这三者的技术可行性与技术经济性;从政策减灾角度分析,应更加关注区域脆弱性更高的地区,防灾减灾的政策制定、资金投向与人力资源配备等需根据区域脆弱性的空间特征做出规划与调整。  相似文献   

11.
《灾害学》2021,(3)
旱灾脆弱性诊断是实现有针对性地调控区域旱灾风险的基础,在区域旱灾风险管理中有重要作用。为诊断识别区域旱灾脆弱性的主要影响指标,以基于联系数和灰色关联的方法计算得到的旱灾脆弱性评价结果为基础,构建了山东省旱灾脆弱性辨证因子诊断模型,形成了基于联系数的旱灾脆弱性诊断辨证因子方法。该方法中将有关旱灾脆弱性的评价结果和指标称为因子,以评价等级和评价指标构建因子联系数的辨证值,通过辨证值诊断识别得到旱灾脆弱性的辨证因子。将该模型应用于山东省旱灾脆弱性诊断研究中,通过诊断模型识别影响山东省1999—2005年旱灾脆弱性的主要辨证因子为森林覆盖率、城市水协调能力和污水达标排放率,其中森林覆盖率对山东省旱灾脆弱性的影响性最大。诊断结果可为当地旱灾风险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变化预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侯亚红  刘文泉 《灾害学》2003,18(3):34-38,90
在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波动很大。本文在介绍脆弱性的有关定义和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评估方案的基础上,对1997年的脆弱性状况做了初步评估,并利用有关GCM预测结果,估算了有关灾害指标的可能变化,对未来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可能变化进行了预测,其评估方法和预测结果可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绵阳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层次分析法(AHP)作了简要的介绍后,阐述了该方法应用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过程及步骤,并在此基础上运用AHP建立了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及其判断矩阵,从而确定了影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因子的权重,建立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单灾种评价及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绵阳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应用说明,该方法是比较合理、有效的,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评价结果与实际地质灾害发育区的拟合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4.
《灾害学》2019,(2)
为了全面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类型和灾害机理,需要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发育度和潜势度进行研究,得到影响二者的基础因子和影响因子,并得到二者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实现库区地质灾害有效预警。实验结果证明,使用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得到三峡库区不同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分别为38次、39次、7次和13次,地震位移数据和实际数据误差低于2 mm,且有效分析了滑坡地质灾害的加速度变化规律,说明该模型能够详细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类型和灾害机理,并准确预警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5.
旱灾是河北省发生频率最高,危害和损失最大的农业自然灾害。旱灾发生的直接影响因素是降水不足,但其发生的频率、成灾分布与灾情强度却是农业旱灾脆弱性的体现。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旱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旱灾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县为单位进行了旱灾脆弱性评估,最后,对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信息系统探讨--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罗培 《灾害学》2005,20(4):57-61
重庆市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危害性大,传统的预测预报以及评估方法落后.构建一套能快速、准确评价该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网络化的风险评价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Windows环境下,以GIS系列工具软件为基础平台,采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计算和图形显示,利用计算机语言的编程功能开发重庆市GHAIS系统,使有关决策部门能够方便的对系统进行查询和分析,获取所需要的地质灾害评估结果(图形或数据),为灾害预测预报以及选取有效而科学的防灾、减灾和救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极端降水诱发地质灾害链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基于设定的不同极端降水重现期情景,构建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以贵州省水城县为例,开展极端降水诱发地质灾害链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极端降水量越大,整体的极端降水诱发地质灾害链风险也就越高。研究区极端降水诱发地质灾害链风险主要以极低和低风险为主,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水城县县城、中部的米箩镇、阿戛镇和蟠龙镇以及东部的比德镇和化乐镇。这些高风险区域,应制定好地质灾害风险预防的相关对策,尤其在汛期时,针对可能发生的不同极端降水情景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加强区域防灾减灾各项工作的实施,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层次分析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了气候变化对内蒙古马铃薯生产的脆弱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脆弱性的定义及灾害风险的理论建立了马铃薯脆弱性综合指数评估模型,通过分析主产区的敏感性、适应性来评估脆弱性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马铃薯生产脆弱性分布呈中部高、东西部低的分布特点.以乌兰察布市中部、呼和浩特市南部、包头市南部及锡林郭...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分析了导致和影响台风灾害系统脆弱性过程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脆弱性的诊断思路。通过分析,建立了台风灾害发生过程和灾害发生以后的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构建了台风灾害系统脆弱性综合指数模型,并以福建县域为单元,对福建省台风灾害系统脆弱性过程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福建省台风灾害系统脆弱性呈上升趋势,空间上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有从东部沿海向西部扩展的趋势。反映台风强度和福建人口、经济地区差异显著,建议应该制定区域综合减灾模式,逐步降低脆弱性,提高防御台风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最优传递矩阵的层次分析法在桥梁震害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彬  张佳 《灾害学》2010,25(3):32-36
影响桥梁抗震性能的因素众多,鉴于传统的定量方法无法精确权衡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因此,考虑将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引入桥梁的震害评估中,对区间标度的合理选择作了简要讨论,运用1~9标度采集数据,兼顾10/10~18/2标度的精确性,对初始判断矩阵进行折算。利用最优传递矩阵的概念,对传统的AHP进行改进,直接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并将此方法应用到实例当中,建立基于地震波、墩台基础、支座、结构因素、环境因素等多因素影响下的桥梁震害评估模型,得到桥梁最终的综合评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