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灾害学》2019,(3)
采用医院疗养方法恢复灾害环境下青少年的应激障碍与心理重建时,仅能使用药物治疗未能采用合适方法实行心理治疗,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治愈效果较差。为此,研究一种新的灾害环境下青少年应激障碍与心理重建方法,采用基于信息熵的应激障碍与心理疾病挖掘方法,挖掘具有应激障碍与心理疾病的青少年;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阅读疗法的灾后青少年应激障碍恢复模型,根据青少年的兴趣点通过阅读疗法恢复青少年应激障碍;采用基于体育干预的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方法,将拓展训练的方法运用到校园体育教学里,以拓展训练的方式提高青少年抗挫折的意志力,实现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灾区青少年进行应激障碍恢复以及心理重建的恢复率高达100%,P值小于0. 01,具有显著差异性,青少年、家长以及政府三方面的整体满意率高达90%,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各区域灾害风险评估系数作为权重系数,对山地小城市各区域避难场所进行优化布局。首先,通过风险值=危险性*脆弱性/抗灾救灾能力机理表达式构建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灾害风险评估数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目标选址优化模型来构建山地城市避难场所的优化模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系数作为影响布局的权重因素纳入其中。最后,以东川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固定避难场所进行优化布局研究,结果表明:东川区城区固定避灾场所数量可在接近最优解的情况下达到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2020,(3)
通过梳理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国家级海洋公园面临的灾害风险因素,并在灾害风险要素、风险评估指标、风险评估方法以及评估体系运用等几个方面对当前国家级海洋公园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对今后国家级海洋公园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发展提出思考,提出通过增强国家海洋公园灾害风险的各类影响因子之间的定量分析,构建国家海洋公园灾害风险评估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协调,完善国家海洋公园灾害风险相关类的数据库等研究展望,希望能为国家级海洋公园的生态环境研究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灾害系统:灾害群、灾害链、灾害遭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灾害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的复杂性,将灾害系统中的多灾种情形分成三大类:灾害群、灾害链以及灾害遭遇。灾害群是指灾害在空间上的群聚和时间上的群发,各致灾因子之间不存在成因上的联系性,可依据多灾种风险评估模型对其进行评价;灾害链则表现为类似多米诺骨牌的现象,各致灾因子之间具有成因上的联系性,其风险可通过转移概率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灾害遭遇表现为各致灾因子之间的相互碰头现象,其风险可通过组合概率风险模型进行评估。狭义上的多灾种仅指致灾因子在空间上群聚或群发。灾害群的致灾程度是各单一致灾因子的总和,对某一地区来讲,灾害群聚或群发,都会使区域总体致灾加重;灾害链与灾害遭遇的致灾强度大大超过其关联的各单一致灾因子的总和,其中灾害链的致灾强度具有累加效应,而灾害遭遇的致灾强度具有叠加效应。灾害累加与叠加都可明显放大致灾的程度,形成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5.
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评估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社区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不足,构建了面向社区的参与式灾害风险评估模型(CBPDRAM),为提高我国社区灾害风险评估的科学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体系(Ⅱ)——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了解区域洪水灾害风险分布状况及规律,对于洪水灾害预警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估法的原理,以GIS空间技术为手段,建立了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然后以马来西亚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应用为例,剖析了洪水灾害风险模糊评估的方法及过程,利用该模型计算出洪水灾害风险并制作了洪水灾害风险等级图和风险指数图。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评价洪水灾害风险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沿海城市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国栋  康建成  闫国东 《灾害学》2010,25(3):114-118
对风暴潮灾害形成机理、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灾害风险区划与等级评估、灾害损失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①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多为主要社会因子和经济损失因子,而忽视主要气象水文指标(最大增水、中心风速等)对风暴潮灾害的影响,研究发现,最大增水和风暴潮灾害呈正相关关系;可通过主成分分析等相关数学模型提取指标因子,避免指标选取主观随意性,又能够客观的确定指标因子的权重;②应建立统一的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综合指标;提出建立灾害熵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定量的反映所研究区域灾害损失整体水平,灾害熵值也可作为划分灾害等级的分级量度。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20,(3)
由于受灾群体心理重建分析的心理重建效果差,为了降低受灾群体心理波动指数,加强受灾群体的心理重建效果,该文出了暴风雪环境下灾区受灾群体心理重建分析。通过灾害给受灾群体所带来的伤害,分析了受灾群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利用灾区受灾群体心理障碍挖掘流程,完成了灾区受灾群体心理障碍的挖掘;针对受灾群体不同的心理状态,计算了心理重建模型在t时刻的心理状态值,总结出心理重建维度的权重取值,通过受灾群体心理重建模型的特征设定,完成受灾群体心理重建模型的构建;最后通过受灾群体心理重建流程设计,实现了暴风雪环境下受灾群体的心理重建。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拓学理论,利用关联函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大跨径隧道塌方风险评估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避免了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在确定权重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产生的评估误差,提高了运用可拓理论进行大跨径隧道塌方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功地运用该方法对石人子沟隧道进行了风险评估实践和施工指导,避免了隧道塌方灾害的发生。根据现场监控测量信息反馈,证明该方法对大跨径隧道塌方风险的评估是可靠的。所建模型可为规避大跨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塌方风险作出超前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包云  高歌  李亚群  马祯  陈中雷 《灾害学》2022,(2):44-48+53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对高铁气象灾害防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分析了影响高铁运行的主要气象要素的基础上,研究了高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含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探讨了高铁多灾种和单一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以大风灾害风险评估为例,建立了大风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研究了大风危险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大风风险进行了分析。结合具体线路风监测数据,研究了相应线路大风风险,并进行了风险区划。与基于气象部门数据开展的铁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相比,基于铁路气象要素监测数据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对气象要素的时空特性反映更加细致,更能代表铁路沿线气象灾害特征,研究可为高铁气象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数据信息融合方法进行人群聚集体育比赛场所踩踏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提高防范踩踏风险能力,提出量化均衡博弈模型的人群聚集体育比赛场所踩塌风险评估模型。采用统计数学分析方法进行人群聚集体育比赛场所踩塌风险的特征分析和提取,根据风险特征建立大数据信息融合模型,以最短疏散路径为约束条件建立人群疏导模型,构建量化均衡博弈控制模型实现踩踏风险预测,实现踩踏风险的量化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人群聚集体育比赛场所踩塌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较好,评估的可靠性较高,具有很高的置信度水平,为体育比赛场所踩塌风险预防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全球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是洪水综合风险管理的基础,对在宏观上把握洪水灾害风险的空间格局,识别全球洪水灾害的高风险区,为国际社会采取措施减轻洪水损失有重要意义。然而受数据和模型的限制,全球尺度的洪水风险评估工作十分有限。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从洪水可能造成损失的评估以及洪水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综合分析的角度出发,利用全球范围内的降水、径流量、数字高程、土地利用、人口、GDP等数据,评估了国家、网格、流域3个单元上全球洪水灾害经济和人口风险。最后利用历史洪水损失及前人研究结果,对本研究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其一致性较好,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洪水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评估结果表明,受自然因素及人口经济分布的影响,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南亚及东南亚地区),美国中南部和欧洲西部洪水灾害风险最高。此外,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水平的落后,非洲地区洪水灾害人口风险也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量国内外文献,梳理风险评估理论与灾害系统论的观点与风险评价方法,并分别评述当前城市单灾种自然灾害和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内容及方法模型。已有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成果丰富,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多灾种风险研究已成为趋势,但在尺度上和方法上,灾害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当前城市尺度的综合防灾规划及公共安全管理存在一定脱节。未来研究需进一步:①探索多学科方法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的应用;②强化灾害风险中生命价值损失的研究;③创新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的思路与方法;④推动适用于城市规划管理尺度的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灾害学》2016,(2)
以四川汶川县七盘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综合刘希林模型中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因子并总结因子提取方法,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进行灾区评价因子信息提取,并采用经典的风险性评价模型,设计了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风险评价流程,开展了风险性评价与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评估出此次泥石流危险度、易损度和风险度分别为0.66、0.73和0.48,均属于高度危险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进行了七盘沟泥石流风险评估,可为泥石流灾害的应急决策、风险评估和预警治理提供重要及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5 m×5 m细微网格上实施了社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开发及应用,对雷击危险次数及脆弱性进行了数值化评估模拟。社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实例应用表明:模型模拟出的评估结果能反映雷击风险在社区空间尺度上的差异,以及地形因素、防雷状况及附近建筑物"避雷针"效应等所产生的风险差异,结果较为合理。适用于雷电灾害风险规避及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运营期公路边坡的巨灾风险,减少经济损失,提出了一种服务于巨灾保险的公路边坡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建立了结合事故可能性和事故损失的营运期公路边坡灾害风险矩阵决策模型。其中的事故可能性评估采用加权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包含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载体3个因素,致灾因子涵盖保险所涉及的台风及强热带风暴、暴雨、龙卷风、洪水及水库溃坝等自然灾害。事故损失则按照保险赔额划分等级,同时提出利用结构物价值和交通量、居民数的线性组合计算方法以实现系统自动化。另外,在单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概率理论的多灾害耦合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宁波市国省道巨灾风险评估及软件平台实施以来的实践,对所提评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风险评估的相关结论为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的公路状况巡检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消除风险隐患,提高保险收益,创造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潮灾害是三大海洋灾害之一,它恶化海洋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造成的海洋经济损失逐年增加.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赤潮灾害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之一.赤潮灾害在本质上仍属自然灾害,依据赤潮灾害的危害特点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内涵,阐述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定义,就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和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评估两方面内容,论述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数学的重庆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蜀豫  任艳  覃彬全 《灾害学》2015,(2):75-78,84
科学合理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能有效指导防雷减灾工作,不过目前雷电风险评估体系尚不完善,在某些时候不能真实地评价项目的雷电灾害风险,比如在评估大型住宅小区、大面积的厂房等时,现有的评估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风险。在深入研究雷电成灾机制和重庆雷电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理论,通过致灾因子、暴露性和承灾体易损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重庆地区的雷电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具体的评估验证,该方法有较好的适用性,能更好地为防雷减灾服务,也能完善现有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9.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Ⅱ——评估方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途径,而评估方法又是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总结了近年来3个重要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RI)、多发展指标计划(Hotspots)和美洲计划的(American Programme)分析单元、灾种选择和数据源.评述了3个国际计划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模型和评估方法:计算DRI的指标需计算3个数值--物质暴露、相对脆弱性和社会-经济脆弱性指标;Hotspots首次利用栅格单元和地区/财富等级来计算死亡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美洲计划分别建立了4个独立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应用到城市级别.通过比较3个国际计划的风险评估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了今后灾害风险评估的重点和关键应是风险的时空分布、动态风险评估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20.
《灾害学》2019,(1)
依据灾害概率风险评估理论,考虑汛期降水的可预报性,基于历史洪涝灾害事件,尝试性地构建了年度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湖南为例,对评估模型进行了检验与应用。结果表明:模型建立了前期海温和环流指数等因子与汛期区域降水时空分布的回归预报方程,应用概率风险分析得到年度不同降水下直接经济损失分布,结合蒙特卡洛仿真模拟求解损失的超越概率曲线,评估年度洪涝灾害单次最大可能损失、年度总损失以及年期望损失;模型集"未来年度汛期降水预测"、"降水与损失分布关系拟合"、"损失超越概率评估"于一体,是对全过程年度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新探索;湖南年度洪涝灾害评估案例表明该模型可操作,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可为完善灾害风险评估内容与技术方法提供新视角,亦可为开展业务实践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