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空降"武汉的房地产开发商--深圳华侨城集团.依仗多年来"长袖善舞"的能量,以猛龙过江之势"夺取"武汉城投和地铁集团名下大块土地,更以超低价将包括东湖风景区核心地段在内的3167亩土地以43亿元收入囊中,并规划将一块历来属于东湖核心一级保护区的450亩水面,以"土地"名义竞得,并规划"填湖"营建星级酒店,相关规划设计已完成,动工在即.  相似文献   

2.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环保构想 关键思路: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统筹兼顾、环保优先,分类指导.分区推进,比较借鉴,自主创新,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源头预防机制何以失灵 对于餐饮污染,政府部门作出了很大努力,但问题似乎是越整越多,群众的呼卢未见降低.分析规律,我们很容易就发现:凡开办在住宅楼一楼的餐馆,大多会引发投诉.事实上,由于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武汉城区大多数餐馆均在住宅楼一楼开办.一楼开餐馆,二楼做住宅,即使餐馆采取了治理措施,也很难让楼上的居民满意.  相似文献   

4.
"STCC污水处理及深度净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多种介质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是武汉新天达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应用实践和总结,根据我国国情开发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城市建设和城市景观发展紧密相连,随着武汉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对武汉城市景观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武汉城市的自然条件,提出了构建湿地景观生态城、发展道路景观建设、建设新区景观、打造沿江两岸景观的构想,以彰显武汉城市景观的独特魅力,提高武汉城市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我国城市系统面临严峻挑战.认识城市尺度新冠肺炎发病率的地理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可以为面向公共卫生安全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以我国282个城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2020年1月1日—3月5日我国城市人口迁徙与社会经济因素对新冠肺炎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解释力(整体R2=0.40)显著高于传统的普通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整体R2=0.02).②武汉迁入率较大地增加了武汉周边城市的新冠肺炎发病率,该效应随着与武汉地理距离的增加呈现空间衰减特征,东北和西南部分地区除外.③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东南经济较发达地区对新冠肺炎发病率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④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医务人员数量指标的提升仅在全国少部分地区显示出积极作用,其中不包括武汉周边城市.相反,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对于武汉周边地区新冠肺炎发病率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显示,我国城市的新冠肺炎发病率及其与人口迁徙/城市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模式,其中来自武汉的人口流入、公共财政支出和绿化水平的影响均呈现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则呈现地域性依赖特征.   相似文献   

7.
董磊  汤显强  林莉  郦超  黎睿  吴敏 《环境科学》2018,39(6):2588-2599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我国地表水和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被广泛检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风险.针对现阶段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武汉段)POPs的污染状况信息严重缺乏的问题,本文以使用量较大且环境中检出高的PAHs和PAEs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6年长江武汉段干流15个采样点丰水期水体和沉积物中16种PAHs和6种PAEs污染物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武汉段2016年丰水期水体和沉积物中ΣPAHs浓度分别为20.8~90.4 ng·L~(-1)(均值40.7 ng·L~(-1))和46.1~424.0 ng·g~(-1)(均值191.8 ng·g~(-1)),ΣPAEs浓度分别为280.9~779.0 ng·L~(-1)(均值538.6 ng·L~(-1))和1 346.2~7 641.1 ng·g~(-1)(均值3 699.5 ng·g~(-1)).PAHs和PAEs含量均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污染程度小.长江武汉段水体中PAHs以2~3环为主,沉积物中PAHs以2~3环和4环为主,水体和沉积物中PAEs以DEHP和DBP为主.基于比率及主成分分析,长江武汉段水体与沉积物中PAHs主要的来源为煤和生物质燃烧,以及石油来源;水体和沉积物中PAEs的主要来源于塑料和重化工工业,以及生活垃圾.水体及沉积物中两类典型POPs(PAHs和PAEs)对人类健康会产生潜在有害影响,需加强监控.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武汉段)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苗圩 《环境保护》2007,(19):65-67
武汉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长江与汉江在市境中央交汇,形成了独特的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滨江滨湖景观.武汉向来享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市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河港沟渠交织,其中东湖水域面积为3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  相似文献   

9.
1月是武汉市发生重霾污染最为频繁的月份之一.本文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2014年1月与2018年1月武汉PM2.5污染的变化与差异,进而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对其差异进行了模拟追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1月武汉PM2.5污染依旧严峻,出现了17个污染天,月均浓度达到了91.6 μg·m-3,但污染程度与2014年1月相比有了大幅改善.其污染天比2014年1月减少了13 d,月均浓度下降了90.8 μg·m-3,浓度峰值下降了154.6 μg·m-3.通过设计基于气象场敏感性分析的数值模拟试验,发现在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形下,2014年1月和2018年1月气象场的变化对武汉月均PM2.5浓度的影响较小,差异小于3 μg·m-3.基于2018年1月的排放情景模拟2014年1月的武汉PM2.5浓度会导致显著的低估现象.这表明气象条件变化不是武汉2018年1月相比2014年1月PM2.5浓度显著下降、重污染天数显著减少的关键原因,而武汉本地、周边以及京津冀等重点城市群的排放量显著下降应是最为关键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辉瑞(中国)研发有限公司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签订合作协议,宣布辉瑞武汉研发中心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全球一流制药公司首次落户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辉瑞武汉研发中心开始正式运转,也标志辉瑞破解研发困境策略的又一棋子落地。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现状调查是通顺河武汉段达标方案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通顺河武汉段排水口(排污口)调查和通顺河武汉段水环境现状调查方案设置两个方面,阐述了通顺河武汉段水环境现状调查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晨 《环境保护》2011,(5):42-44
武汉长江明珠小区是一个主要用于安置拆迁户及一些符合经适房条件居民的住宅小区,2008年9月,该小区在未办妥环保局的环评手续的情况下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评价研究所调查、评估,发现该项目场地存在金属锑污染和局部有机物污染.  相似文献   

13.
针对武广客运专线武汉试验段黏土地基强夯处理工程实例,分析了强夯处理对黏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并提出了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武汉石油化工厂聚丙烯装置的主要环境污染源,介绍了装置采取的主要清洁生产措施及取得的效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离开江汉平原农村,到省城武汉求学、工作、生活25年了.前些年,我每年都会返乡看望亲朋好友.一方面,我对故土充满怀念;另一方面,我对于故土又有点"嫌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印象中,农村里的环保意识、环境卫生令人堪忧,白色塑料、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这让我对故乡的感情大打折扣.所以每次从故乡返回武汉,我内心里有一种说不...  相似文献   

16.
三年前曾发生过严重污染事件的武汉港江岸港埠公司,认真接受教训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了重要日程,狠抓煤尘污染的综合治理.经过几年的努力,煤尘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环境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江岸港埠公司是武汉港所属的一个水陆联运作业区,煤炭年吞吐量约占全公司货物年总吞吐量的77.6%.过去在装卸堆存过程中,煤尘飞扬,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了附近群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即使在炎热的夏  相似文献   

17.
论武汉污水处理产业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武汉污水处理业发展的现状,探讨了武汉市污水处理业发展现存的一些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长江水系武汉段典型有机氯农药的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智昕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168-173
通过采集并测定长江水系武汉段30个不同样点水样中3种典型有机氯农药(OCPs)(p,p'-DDT、艾氏剂、γ-HCH)的浓度,依据OCPs对44~68种水生生物的无可见效应浓度(NOEC),分别应用商值法、概率密度函数重叠面积和联合概率曲线3种风险评价方法对长江水系武汉段p,p'-DDT、γ-HCH、艾氏剂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种风险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长江水系武汉段3种OCPs残留均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其中,p,p'-DDT的生态风险最大,艾氏剂次之,γ-HCH的生态风险最小此外,对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方法及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联合概率曲线方法更适合于长江水系武汉段OCPs的风险表征  相似文献   

19.
武汉石油化工厂针对原消防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投资新建了稳高压消防水系统.本文对系统的内容、试运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和测试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利用耦合了污染源在线追踪模块的化学传输模式NAQPMS (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System),结合地面细颗粒物(PM2.5)的小时观测数据,模拟了2014年1、4、7、10月4个月份武汉地区PM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量化了本地、武汉城市圈及远距离地区对武汉PM2.5浓度贡献.研究发现,2014年武汉市PM2.5年均浓度为85.3 μg·m-3,污染天(PM2.5日均值≥75 μg·m-3)占全年总天数的47.9%.细颗粒物的月均值呈现出季节性特征,即冬季污染最为严峻,1月均值为199.1 μg·m-3,PM2.5浓度超标持续一整月;夏季空气质量最好,春秋介于两者之间.模拟的PM2.5平均浓度在空间上大致呈现"城区高,郊区低"的分布态势.污染物区域来源解析发现,武汉市本地排放源贡献在1月最低,为34.1%,表明外来源贡献对长期灰霾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7月本地源影响最显著(65.7%),和毗邻城市源(23.1%)一起成为夏季污染物的主要来源.4月和10月本地排放贡献比分别为49.1%和42.1%.4个月份,武汉城市圈对该市PM2.5浓度的贡献差异不大,范围在20.8%~24.1%.受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远距离传输贡献率趋势与本地来源相反,占10.6%~35.3%.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气团跨界输送对武汉不同季节PM2.5浓度有重要贡献.在冬季大范围污染背景下,污染物区域大范围协同控制才能有效减缓武汉PM2.5污染问题;而夏季对本地及近周边城市的减排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武汉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