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春夏两季,分别开展为期30天的静态试验,以研究芦苇、黄菖蒲、美人蕉、香蒲四种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纵向比较,夏季时植物对TN、TP的净化效果优于春季。通过横向比较,春季时黄菖蒲和香蒲的净化能力较强;夏季时美人蕉的净化能力较强。在时间上,可将喜温植物与耐寒植物结合,以保证湿地系统的长年运行;在空间上,可将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结合,以保证湿地系统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挺水植物浮床对村镇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净化效果及其生长情况,选择美人蕉、黄花鸢尾和芦苇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生化池进行静态实验.实验表明:低浓度污水中第4一11d为植物快速生长期,污染物浓度均明显减少.美人蕉脱氮除磷效果最好且对污水适应良好;黄花鸢尾和芦苇在高浓度污水中生长缓慢.美人蕉对低、高浓度污水中TN去除量达0....  相似文献   

3.
潜流湿地处理旅游区生活污水生产试验:以COD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大型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为实验基地,对潜流人工湿地工艺进行生产研究,本文介绍其对COD的去除性能。该工程COD进水平均98mg/L,出水平均38mg/L,达到GB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当单级湿地进水COD浓度小于80mg/L,两级串联湿地进水COD浓度小于100mg/L时,可使湿地出水浓度小于50mg/L。工艺类型上,下行流湿地优点突出、最为全面,优势明显。不同植物配置上,本生产实验条件下,一级湿地种植芦苇和芦竹去处效果接近,二级湿地不同植物优劣排序:灯芯草〉美人蕉〉香蒲〉水竹〉香根草。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四川盆地主要沟渠植物的生长特征,选取7种乡土优势沟渠植物菖蒲、水蓼、美人蕉、酸模、野薄荷、水芋、黑麦草作为污水净化供试植物。通过模拟小城镇排水沟渠的土壤—水体—植物生境的盆栽实验,计算沟渠植物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净化能力。结果表明,美人蕉、水蓼、黑麦草三种植被对氮、磷的富集率达14.41%—33.78%,自身净化能力较强;在有植株处理下的污水中氮、磷去除净化效率可达93%以上。各植物对污水氮的净化效率依次为:黑麦草薄荷酸模水蓼水芋菖蒲美人蕉;对污水中磷的净化率依次为:水蓼黑麦草水芋薄荷美人蕉菖蒲酸模。综合考虑四川盆地村镇分散生活污水的污染特征、沟渠植物的生物量和氮磷的去除效果,宜引入黑麦草、水蓼、美人蕉等植物恢复村镇排水沟渠植被,以达到理想的污水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5年5,8,10月份对黄河三角洲无棣岔尖、东营市五号桩、小清河口米草分布区与土著植物芦苇分布区的昆虫作了调查,并辅以2003年同期调查资料,结果表明:米草分布区共鉴定出昆虫9种,芦苇分布区鉴定出49种,是米草分布区昆虫种数的5.4倍,米草分布区昆虫种数明显少于芦苇分布区,且优势类群存在很大差异,米草入侵对昆虫的结构、组成与多样性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天津塘沽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是目前天津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由于本区盐碱土壤等自然条件,污水中盐分含量较高,制约了废水的回用。本文通过模拟人工湿地实验,比较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地碱篷(Suaeda salsa)、碱蒿(Artemisia anethifo原lia)、黄花鸢尾(Iris wilsonii)、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和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等耐盐植物对轻污染水体中高浓度氯离子的去除能力,筛选出去除能力较强的植物,并确定植物对盐分去除率达到最大时的生态系统条件。结果表明,适合人工湿地的耐盐碱植物对氯离子的去除效果依次为:芦苇>盐地碱篷>碱蒿>黄花鸢尾>盐角草>大米草,停留时间一般在第4d时可达到平衡。该研究为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高盐废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大量废水的排放,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利用漂浮栽培方式种植空心菜,通过蔬菜根系吸收吸附作用,去除水体中的N、P元素以及有机物,研究蔬菜在不同的生长期不同的猪场厌氧废水浓度下,对猪场厌氧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漂浮栽培空心菜之后猪场厌氧废水的理化性质发生较大变化,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了85%以上;对TN、TP、NH3-N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实现猪场厌氧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神农架樟科植物种类共有 7属 3 1种 (含变种 ) ,资源植物十分丰富 ,按其用途可分为观赏植物类、蜜源植物类、药用植物类、木材植物类、香料植物类、工业用油脂植物类及珍稀保护植物类等。这些资源植物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于滇池草海生态修复工程的植物浮岛制备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最新开发的一种不受自然条件严格限制的新型植物浮岛制作技术。该种植物浮岛主要应用于水位较深的湖泊、河口水域及城市最观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具有植物根系密实、抗风浪能力强、净水作用明显、景观效果好、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本文对该技术方案、工程效果进行了介绍,并将本技术与同类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植物恢复是水体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一个关键,而人工快速大面积恢复沉水植物存在较大的难度。在淀山湖318国道近岸水域生态带内,运用水泥涵管覆土种植、箩筐覆土种植、纱布包裹覆土种植、编织袋覆土种植和竹签扦插法对水生植物进行种植。通过实验得出,运用水泥涵管覆土种植的芦苇存活率比用箩筐覆土种植的存活率高;运用水泥涵管覆土+竹签扦插法种植的狐尾藻存活率比其他几种种植方法的存活率高,几种种植方式下的生物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油菜是不宜连作的植物,如果油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种2~3年,产量就会逐年下降,其原因是: 1、影响土壤成分:连年种油菜,其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有害物质在土壤中越积越多,有碍土壤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优化人工湿地中美人蕉净化硝态氮的最佳组合条件。该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湿地系统中甲醇浓度(A)、硝酸盐浓度(B)及处理时间(C)对美人蕉吸收硝态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并采用CCD设计三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美人蕉净化硝态氮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当甲醇预处理浓度为2.75mM,预处理时间4 h,硝酸根离子浓度为38mg/L时,美人蕉吸收硝酸根离子的效率可达最大,最大吸收效率为0.062mg/(L·g)FW。在实际应用中,可依据试验结果对种植美人蕉的湿地系统施用甲醇,调整系统中硝态氮的浓度,以促进美人蕉对湿地系统中硝态氮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类植物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一年种植可连年持续利用,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改善、水土保持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竹类植物的生态功能作用进行了分类描述,以期对竹类植物的生态功能开发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竹类植物的生态研究.  相似文献   

14.
草鳊鱼类从幼鱼到成鱼都是以草类为其主要食料,禽畜也需要一定数量的青饲料。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草类饲料的需求矛盾将更为突出。所以除了采集和种植陆生植物外,还应开辟新的饲草来源。沟、河、塘中丛生的水草就是一个很好的饲草  相似文献   

15.
富营养化水体中水培蕹菜的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物浮岛水上种植技术处理农村富营养水体技术已成为当前农户参与农村环保的手段之一,可达到水质净化和农业增收的双赢效果.在校区生活污水池种植水培蕹菜,通过栽种间隔为5cm、10cm、15cm、20cm、25cm、30cm、40cm的7个密度梯度实验比较发现,栽种间隔为10cm时水培蕹菜的产量和经济综合效益可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宗粮食作物玉米植株各器官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选择6个玉米品种进行盆栽实验。盆栽试验的土壤来自西南某省铅锌矿区。研究结果表明,(1)6个供试品种植株籽粒中,Ni、Pb、Zn的含量全部超标;部分品种玉米中的Cd含量超标;6个供试品种植株玉米中的Cr、Cu含量全部达标。(2)重金属含量在玉米各器官中存在交互效应;如,供试植株叶片中Cu与Ni、Pb与Zn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在供试植株的叶片和茎秆中,Cd、Pb、Zn三者的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3)金属Ni在供试植物茎秆与籽粒中存在交换的情况;金属Pb的含量在供试植株根部与茎秆的差异较大,其可能原因是植株茎秆对铅的吸收达到了饱和上限;金属Zn的含量在植株籽粒与茎秆中的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Zn在玉米植株内的移动性强,且Zn最容易在籽粒中积累。  相似文献   

17.
对普光气田油菜的二氧化硫熏气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普光气田废气对周围农作物的影响和生物监测方法,选择气田周边油菜作为受试样本,对其进行二氧化硫现场熏气实验。结果表明,油菜在受到1.43 mg/m3浓度、3小时二氧化硫熏气后,植株耐受,不产生明显受害症状;叶片含硫量、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的测定结果与二氧化硫熏气浓度、熏气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景观型人工湿地用于处理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散户农村生活污水,以补充河道生态需水和减少农村环境污染。选择在阿坝州茂县十里沟村开展现场示范应用研究,底部曝气、美人蕉与西伯利亚鸢尾等搭配种植、冬季搭建保温棚等应用于本湿地。连续7个月监测湿地进出水CODCr、NH+4-N、TN、TP等指标,分析其对当地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低温运行时,西伯利亚鸢尾等4种植物在丙二醛(MDA)含量、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还原量、酶活力等方面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CODCr、NH+4-N、TN和TP夏季去除率为85.07%±2.59%、97.21%±1.33%、82.30%±3.37%和65.78%±1.55%,冬季较夏季分别下降18.57%、8.14%、11.35%和7.55%。出水CODCr、NH+4-N和TP基本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Ⅴ类水质标准。低温下(4~9℃),美人蕉表现出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我院最新开发的湖泊生态修复集成技术包括湖滨陡坎沿岸带基底修复技术、植物浮岛生态技术、入湖河渠污染控制技术和湖滨沿岸带大型水生植物群落恢复技术在滇池草海东风坝及老干鱼塘水域生态修复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本项目在滇池草海约3.3km。水面实现了大型水生植物恢复面积约1.0km^2,在湖滨带形成由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浮水植物及沉水植物等不同植被类型组成的生态结构,大型水生植物覆盖率达30%,恢复水生植物共计20余种,栖息的水禽及鸟类目前已达27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呈现出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生态修复区良性水生植被生态系统已经初步建立,湖泊自然生态环境和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水体透明度增幅约为65%-70%,TN和TP去除率约为30%,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为滇池及超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20.
蒋轶伦  董威  陈立 《四川环境》2020,39(5):89-9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的逐步增加和焚烧技术的进步,系统全面地研究生活垃圾焚烧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水平情况,可为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大气污染管理、环境管理部门相关总量控制及大气污染溯源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焚烧烟气手工实测的方法,对上海市采用主流焚烧工艺及烟气治理措施的5家生活垃圾焚烧厂所排放烟气中的颗粒物、SO2、NOX、CO、HCl、重金属、二噁英类等污染物的排放状况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焚烧厂生产资料与实测现场工况,对各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系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5种检出大气污染物均实现达标排放,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水平最高(mg/m^3),其次为重金属类(μg/m^3),二噁英类的排放浓度在ng/m^3毒性当量;贡献最大的三种烟气重金属成分为As、Pb和Cr;仅二噁英类的排放浓度显示出冬季值高于夏季值的季节特征。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颗粒物、SO2和NOX的排放系数值在十年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目前的平均值分别为10.95 g/t、31.87 g/t和611.09 g/t;烟气重金属成分的排放系数仍以As、Pb和Cr为高,平均值分别为12.05 mg/t、22.60 mg/t和17.56 mg/t;二噁英类的排放系数为0.1608μgTEQ/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