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黄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重点研究了黄山风景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游览景区客流分布状况和旅游容量以及黄山游览景区的环境功能分区;并提出了旅游容量的涵义及其指标体系和扩大黄山旅游容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及世界重要的人类自然和文化遗产,具有观赏游览、科学研究及文化艺术活动等功能。为了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在黄山风景区内划分特殊自然及人文景观保护小区的观点,并划出第四纪冰川遗迹、花岗岩石林地貌、泥炭藓沼泽、松林及温泉等景观生态保护小区。主要探讨黄山风景区第四纪冰川遗迹景观生态保护小区的分布、特征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黄山风景区由于发展旅游事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颗,同时分析了失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文章还提出了积极保护黄山风景区生态环境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家环境保护局下达,安徽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的“黄山风景区旅游容量的研究”课题于1990年11月29日由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在合肥通过鉴定。课题鉴定委员会由13位专家和教授组成,3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该项研究历时三年有余,研究内容有五个方而:1.初步建立了旅游容量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包括旅游区  相似文献   

5.
特讯     
中国黄山风景区的旅游开发与环境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要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产业与环境办事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WTO)于1991年10月21—30日联合组织了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目的是帮助中国决策者持续发展黄山风景区(安徽省)—1990年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址的一个山区—的旅游业。  相似文献   

6.
根据适宜性分析方法,以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为例,提出了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适宜性分析的自然状况、环境感应和环境质量3方面8个评价因子,通过网格调查法,从单因子和多因子两方面评价了它的旅游环境适宜性。结果表明,景区内部生态环境优良,尤其是声环境、绿地覆盖率和大气质量,但水环境和垃圾问题不可忽视,同时大部分土地不宜再开发利用,景区外围局部和紫金山登山路径沿线生态环境相对较差。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通过土地置换、清洁生产、循环旅游等措施改善景区的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7.
苍山洱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于旅游业的开发而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日趋突出。针对客观实际,在保护和开发并举的原则下,对该区域的旅游区,旅游模式等进行了规划。提出了旅游区域的环境保护指标,旅游容量,同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苍山洱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于旅游业的开展而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日趋突出。针对客观实际,在保护和开发并举的原则下,对该区域的旅游区、旅游模式等进行了规划,提出了旅游区域的环境保护指标、旅游容量,同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能值理论与方法,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咨询和查阅文献,搜集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构建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能量分析结构图和能值指标体系。从遗产地母系统和景区、乡村旅游亚系统两个层面,从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角度,对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的自然资产、生态服务、经济功能和社会效益等主要能值指标进行分析,并将丹霞山的能值研究结果,与其他方法研究丹霞山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地区的能值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的砂砾岩自然资产总能值为1.94×10~(43) sej,生物多样性总能值为6.09×10~(27) sej,二者合计的总能值——货币价值为4.25×1031 yuan($)。同时,2016年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服务总能值为2.61×1020 sej·a~(-1),社会教育总能值为4.27×10~(21) sej·a~(-1)。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丹霞山景区旅游亚系统社会经济投入强度较低,其能值自给率和能值经济效益分别是乡村旅游亚系统的45倍和4倍。以餐饮和民宿为主的乡村旅游亚系统的人力投入是景区旅游的3倍多的同时,污染物排放环境压力是景区的81倍。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景区旅游亚系统和乡村旅游亚系统的能值可持续ESI指数分别为10.83、4.05和0.02,3个系统分属不同旅游经济发展状态。最后从遗产地、景区、乡村和政府4个方面提出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的优化建议,如遗产地方面,扩大遗产地接待游客的面积;景区旅游方面,重点打造科普旅游品牌;乡村旅游方面,规范管理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政府方面,加强环境整治和开发引导。  相似文献   

10.
山西芦芽山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与地理因子间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是评价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一种主要指标。本文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芦芽山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与地理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6个旅游影响因子之间的正负相关性均很好地体现了旅游活动对各因子影响的规律性,同时也说明了旅游影响因子的选择与确定以及对其赋值的正确性,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与自然地理因子间较小的正负相关性,说明它们几乎不受自然地理因子的作用,它们共同作用为评价旅游开发程度强弱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与人文地理因子间的高相关性,完全可以说明,它们能够正确地反映旅游活动对植被环境的作用。此外,加强景区管理和旅游规划尤为迫切,图2表4参8。  相似文献   

11.
黄山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公园,近年来该地区酸雨频率增加,威胁着景区的地质生态环境.本研究通过长期降水化学观测与氮、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黄山景区氮、硫湿沉降来源与地球化学过程,以期揭示酸雨成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酸雨频率为62.5%. SO■和NO~-_3为主要致酸离子.[SO■]/[NO~-_3]当量比均值为1.7,主要受早期氮排放和移动源递增贡献影响.氮、氧、硫同位素组成和分异数据表明,降水中SO■和NO~-_3主要来源为移动源(燃油)释放,工业源(燃煤)贡献次之,降水硝酸、硫酸的形成主要为燃油燃烧及其氧化物氧化过程. Ca~(2+)和NH~+_4为酸雨的主要中和因子.我国逐渐增加的移动源化石燃料排放已经对黄山景区大气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有关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资源空间容量、生态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容量和当地居民心理容量4个子系统进行分析,得出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综合值为12804人次/d,其中生态环境容量中的水环境容量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最后指出庐山风景名胜区以牯岭镇为单一中心的空间格局和旅游路线是造成庐山旅游压力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凤凰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游客数量增长迅猛,给凤凰旅游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为促进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对凤凰旅游容量研究基础上,揭示凤凰旅游环境容量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容量合理利用、调控、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由于旅游业迅速发展和游客数目不断增加,中国历史悠久的黄山风景区正在受到环境损害。问题包括:森林破坏;该地区的城市化趋势;水分配平衡的干扰;某些景点游客太多。本文提出了防止这一独特风景区进一步恶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人口容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统工程的PS多目标决策方法,综合考虑了城市内社会、经济、环境等对人口容量的不同作用和限制,定量计算了兰州西固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相似文献   

16.
客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客源市场分析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旅游投资资金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而要把握好旅游客源市场,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南岳作为全国五大名山之一,近年来虽然旅游环境不断优化,产业素质明显增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与国内各大知名旅游景区相比,南岳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特别是在旅游市场开拓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需要发掘,为此,从客源市场特征反映的角度对南岳旅游做出一番有益的探讨,旨在为南岳的旅游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措施.表4,参3.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分析了环境质量评价中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评价方法与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质量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应用于黄山风景区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土地环境容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环境容载力包括土地环境区划、土地环境人口容量和土地环境城市建设承载力。在分析乌鲁木齐市土地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计算了土地环境容载力。  相似文献   

19.
尽管山脉象征着实力和稳定性,但其生态系统往往是脆弱的。印度人有去喜马拉雅山生态朝拜的传统,而且可以看出印度的英国统治者对环境“容量水平”一直很敏感。大众旅游虽然一般都被奉为落后地区的一剂经济万应药,但却威胁着“最终”容量水平,本文以库卢峡谷为例,说明了旅游胜地超负荷地吸引起反作用的游客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旅游文化名城泰安市的实证分析表明,旅游开发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旅游人密度过大及由此引起的道路高生态负荷和围绕旅游活动兴起的服务产业的高强度,声环境,水体环境,生物生存环境和游客感应环境质量的下降是最为直接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