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国民经济计划应该体现三个要求:一是发展生产的要求;二是完善经济结构的要求;三是保护环境的要求。我们讲综合平衡,主要就是讲同这三个要求相联系的三种比例关系的平衡:第一种是生产发展和生活需要之间的平衡;第二种是农轻重产业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之间、已开发地区与未开发地区之间的平衡;第三种是经济资源的消耗与再生增殖能力之间的平衡,资源利用与资源补给之间的平衡,国民经济计划只有体现上述三个要求,做好三种平衡,才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2.
王金鹏  王春娟  刘大海 《海洋环境科学》2022,41(4):610-618, 627
随着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日益向现实趋近,国际海底管理局开始制订“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规章,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及相关环境保护要求作出规定。开发规章规定了包括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以及环境管理系统在内的环境管理规则。但目前,各国围绕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的标准、环境管理系统的内涵、独立专家的权限及其意见的效力、开发活动与海底电缆管道保护的关系仍存在明显的分歧与争议。我国应积极参与开发规章环境管理规则的谈判,提出“中国方案”,主张开发规章应体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第十一部分执行协定》的有关规定,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3.
2001年,国务院发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首次正式提出以“三区”为重点,全面推进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从根本上遏制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要点包括:第一,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抢救性保护,重点是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下的适度利用和科学恢复;第二,对生态良好地区生态环境实施积极性保护,主要通过批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示范区、生态市、生态省的建设,开展生态农业县的建设,积极引导,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良好地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得到有效保护;第三,对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实施强制性保护,主要是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强化监管,防止重要自然资源开发时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重大破坏,把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49-2014年京津冀地区霜雪低温灾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法对这一时期京津冀地区霜雪低温灾害的等级、时空分布特征、周期规律以及与ENSO事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49-2014年京津冀地区霜雪低温灾害共发生114次,其中1级、2级、3级霜雪低温灾害的发生频次分别为28次、53次、33次;灾害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76年,第二阶段为1977-1998年,第三阶段为1999-2014年,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霜雪低温灾害发生频次较少,第一阶段以1级和2级灾害为主、第三阶段以2级和3级灾害为主,第二阶段霜雪低温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以2级和3级灾害为主;小波分析得出,灾害存在着4个明显的主周期,即7a、13a、24a、38a左右的周期;拉尼娜事件与京津冀地区霜雪低温灾害的发生关系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是我国煤炭资源型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严重障碍.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地区,长期以来,由于资源的粗放式开发、低水平的利用以及以煤及相关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造成了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此,山西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要加强对资源的规划和保护;第二要发展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开展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三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第四要加快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6.
构建经济与环境公共服务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各省市2007~2014年经济与环境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两个分系统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格局分为5个阶段,其中以2011年格局变化最为明显;从时间维度看,两个分系统耦合协调度变化可分为"U型"、"倒U型"、"W型"3种;从空间维度看,按照耦合协调度值大小可以将11个省市分为三个梯队,而三个梯队之间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第一梯队远高于第二三梯队。且梯队内部差异也呈现非均衡性,第一梯队地区之间的内部差异在不断缩小,而第二三梯队地区之间的内部差异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目标迈进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刚刚闭幕的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根据《建议》制定的钟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大政方计已定,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实施这个纲要。今年是“九五”的第一年,我部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开个好头,今天我们召开安全生产工作电话会议,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好全国安全生;“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李鹏总理在《关于…  相似文献   

8.
受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委托,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作为“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项目的牵头单位,已经着手与参加单位一起进行该项目的准备工作,并为此在1986年9月下旬召集了工作会议讨论有关事项。 该研究以资源-资源生态-资源经济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应用资源系统综合平衡的研究方法,在三个层次(各类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农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匹配关系,单产潜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节选)十、国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认真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发展、移民安置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处理好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1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1.1加大国土开发...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6年-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出以下三个基本结论:第一,金融发展、环境质量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存在特定的门槛值,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先上升后减缓;第二,中国金融发展与环境质量均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但金融发展在不同地区存在区域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强.此外,金融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加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需水量日益增加,在我国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城市供水不足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它不仅成为这一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甚至由于城市供水不足,已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用水高峰季节许多城市不得不对大的工矿企业采取限水措施来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从而使工业生产蒙受巨大的损失。由于我国北部地区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城市周围可供利用的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已经基本上开发,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要想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荒问题,只有采用长距离跨流域引水方案或开展污水资源化工作,将城市外排的污水作为第二水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采用第一个方案需要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并有许多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作为我国第三方国民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近年来生态旅游开发的高速发展,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问题日渐凸显,如何处理好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本文对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帮助学生发挥应有潜力,在英语"人机对话"考试中获得良好的成绩,是所有家长、教师共同的追求。综合历年中考人机对话复习迎考经验,结合我市教育局颁发实施的"学讲计划理论",笔者主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尊重基本的语言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培养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第二,引导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有的放矢地制定听口语复习计划;第三,引导学生及时了解考试动态,调整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一讲、第二讲中介绍了产品环境化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生命周期法及产品系统的概念等内容,在第三讲和第四讲中将继续介绍生命周期设计与管理和生命周期评价的内容。生命周期设计是生命周期概念在产品开发过程设计阶段的应用,生命周期评价则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编者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综合开发和整治国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长期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土整治的核心是要搞好国土规划,即在地区资源条件和现有经济基础上,确定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合理调整地域经济结构,制定资源开发、治理、保护的措施和政策,以便为国家制定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国土资源方面的科学依据。这就要求把国土资源看成一个整体,从战略的高度,即从国家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出发,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打破行业界限、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本题进行了阐述。(一)近十年来对污染与健康的关系的研究;(二)工作环境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三) 生活环境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刊上期已发表了前两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即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本期所发表的是第三部分中的第二节,食物和水体的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第三节,农药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核心提示一:把"提高资源产出率"作为国家"十二五"衡量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指标"资源产出率"是反映资源节约情况的综合性指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把提高资源产出率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明确指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农业生产的价值,第二,对医学价值;第三,对工业生产的价值;第四,稳定生态系统的价值;第五、教育,科研及旅游价值,第六,为人类提供适应未来变化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基于耕地资源约束的中国大豆生产能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论文首先在理论上系统分析了耕地资源约束与农产品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以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的大豆生产为重点,对主产区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及影响大豆生产的资源、环境等其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县为基本单元,对中国大豆主产区未来大豆最大可能生产规模进行了预测;在分析大豆主产区大豆综合生产潜力基础上,研究提出了2020年之前中国大豆的最大可能生产能力在2800×104~3400×104t左右。但由于中国大豆生产和大豆加工存在严重的空间布局错位,应实施“南进北出”的大豆贸易战略;东北平原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大豆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但该地区也是玉米主产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必然带来玉米种植面积的下降,也将影响未来中国玉米的供求,所以,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在“耕地资源-农产品”系统中研究耕地资源与农产品的综合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然资源学报》1988,3(4):292-302
海南岛位于南海,是我国的第二大岛,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在未来以太平洋为重点的世界经济中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解放以来,因种种原因其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挂衔牌正式成立,中央并决定海南以“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采用内引外联的经济形式,计划在20年或稍长的时间里,建成工农贸旅并举,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外向型、综合性的大经济特区。目标高、要求急、起点低,引起海内外人士的瞩目。 一个地区或省的开发与经济的振兴,一靠政策、二靠资源、三靠科学。国务院1988年5月4日发布的鼓励投资开发海南岛的23条规定,是政策的保证。 本刊是国内唯一有关自然资源研究的高级学术性刊物,介绍、论述、研究海南的资源开发乃义不容辞。编者在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期间特与广东、海南的政协委员就海南的自然资源开发等问题举行了多次座谈。现把几位政协委员的座谈发言刊登于此,以飨读者,使开发、建设海南的决策、管理、科技人员,全面地、客观地认识与了解海南,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更具有超前性与预见性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