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利用取自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的颗粒污泥,通过间歇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SO2-4对厌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O2-4对厌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当SO2-4质量浓度≤3 000 mg/L时,SO2-4对颗粒污泥的厌氧生物降解过程有促进作用;当SO2-4质量浓度>3 000 mg/L时,SO2-4对颗粒污泥的厌氧生物降解过程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SO2-4质量浓度的提高而迅速增大.当颗粒污泥有机负荷为4 kg COD/(m3·d)、COD与SO2-4质量浓度比为2.7~4、SO2-4质量浓度为2 000~3 000 mg/L时,ABR反应器运行效果最佳,此时系统COD去除率和出水碱度分别稳定在85%和2 500 mg/L以上;出水挥发酸(VFA)在200 mg/L以下;污泥比产甲烷活性(SMA)最高;SO2-4的去除效果最佳.本研究为用厌氧生物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相厌氧工艺(两级 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处理模拟赖氨酸废水,实现产酸相与产气相的分离,并将硫酸盐还原作用控制在产酸阶段完成,达到去除SO42-和COD的双重目的.结果表明,一级UASB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9 h,水力负荷为0.7m3/(m2·h)时,COD及SO42-负荷分别达25.4 kg COD/(m3· d)和8.0kg SO42-/(m3·d),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47%和87%;二级UASB在HRT为10 h时,COD及SO42-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6%和95%;两相厌氧工艺总COD和SO42-去除率分别为97.2%和96.3%.  相似文献   

3.
采用吸附法、七铝酸十二钙法、石灰-氯化铝絮凝沉淀法对矿山循环水中高浓度SO24-的脱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采用吸附法来处理废水,处理后水中的SO24-远不能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实验室制备的七铝酸十二钙对SO24-的去除效果不理想,仅为35%,也无法达到工业用水标准;采用石灰-氯化铝絮凝沉淀法处理废水时,当Al3+投加量为420mg/L,pH值为11时,去除率高达90%以上,可使废水中的SO24-质量浓度从1 800 mg/L降至200mg/L以下,完全可循环回用于矿山的选矿和采矿生产。  相似文献   

4.
对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在低温(10~15℃)条件下的运行状况和污泥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GSB反应器在10~15℃的低温条件下能够稳定高效运行.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低至114mg/L或高达3600mg/L(有机负荷高达23kg COD·m-3·d-1)时,COD去除率均能维持在70%左右.与中温(32~35℃)相比,低温时颗粒污泥的沉速相对较低,但不低于15m/h,不会被冲出反应器而造成污泥流失.低温时,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明显降低,COD去除率也明显降低,但液体上升流速的提高能改善泥水的传质效果,提高COD去除率.在HRT=0.9h、液体上升流速Vup=3.0m/h左右的运行条件下,反应器内温度由35℃降到15℃时,K由0.391 × 103降到0.107×103,COD去除率由84.32%降到68.9%.但当Vup由3.0m/h提高到4.2m/h时,K由0.107×103提高到0.254×103,COD去除率也由68.9%提高至76.7%.低温时,EGSB反应器的抗温度冲击能力很强.低浓度时,EGSB反应器的抗pH冲击能力不强,但随着进水COD浓度的提高,其抗DH冲击能力逐渐增强.EGSB反应器在低温低浓度条件下运行时需添加碱度以维持反应器内适宜的pH值.  相似文献   

5.
低温下UASB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恒流泵进水,控制进水COD浓度,流量不变,研究低温(7-30 ℃)下COD去除率、厌氧微生物的宏观活性、挥发性脂肪酸(VFA)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温下保持温度在16.2-25 ℃且不发生突变、反应器pH值在6.6-8.2,即能保证UASB的稳定高效运行.其中产甲烷菌能保持比较高的活性,COD去除率稳定在65%以上,同时也证明了运用UASB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以SRB颗粒污泥为载体的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HABR),研究先驯化硫酸盐还原菌(SRB)颗粒污泥、再以之为载体进行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的启动,通过NH_4~+-N、SO_4~(2-)、COD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启动的效能。在7pH8.5、温度为(32±1)℃的条件下,采用低负荷启动方式,以CH_3COONa为有机碳源,通过逐步缩短HRT提高进水负荷来驯化培养硫酸盐还原菌颗粒污泥。结果表明,SO_4~(2-)与COD去除效果逐步达到稳定,最高去除率分别为86.2%和68.8%,S0全程积累并趋于稳定,经过60 d的驯化,SRB颗粒污泥平均粒径达到3 mm,硫酸盐还原反应启动成功。之后以驯化成熟的SRB颗粒污泥为载体,保持COD为50 mg/L,通过提高进水中NH+4-N和SO2-4负荷的方式启动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结果表明,NH_4~+-N和SO_4~(2-)去除效果逐步上升并稳定在50%以上,最高分别达到52.5%与53.7%。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成功启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UASB反应器处理玉米淀粉废水的效果,分析了主要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淀粉废水处理实际工程的运行数据表明,UASB反应器处理玉米淀粉废水具有稳定的处理效果,COD去除率在83%以上,BOD5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满足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要求;有机负荷、pH值、碱度、出水循环、SO42-和悬浮物等是影响处理效果和颗粒污泥形成及其性质的几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EGSB处理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较好.COD去除率达到80%-93%,出水COD值在100mg/L以下;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 h;SS的去除率在92%-95%之间;出水氨氮值高于进水值,出水总磷值略低于进水值,氮磷去除效果较差.试验说明采用EG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反应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BR、非理想PF及CSTR反应器中接种普通活性污泥,控制反应条件:溶解氧DO 2.0 mg/L左右,pH值8.0左右,温度(25±0.2)℃,经过80 d左右时间,3个反应器中均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最大颗粒污泥粒径达到2.5 mm左右。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较好的COD去除及脱氮能力。SBR反应器COD去除率稳定在95%~97%,氨氮去除率超过92%;PF反应器COD去除率达到95%~98%,氨氮去除率最高为98%;CSTR反应器COD去除率稳定在88%~90%,氨氮去除率超过90%。SBR反应器TN去除率最高,达到70%~78%,PF反应器TN去除率为65%~70%,CSTR反应器TN去除率达到55%~62%。3个反应器均发生全程同步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10.
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优化反应条件,在2 L压力反应器内,对吡虫啉农药废水进行湿式过氧化氢氧化(WPO)和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降解处理,考察了过氧化氢加入量、反应温度、进水pH值和催化剂等对反应过程与污染物降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PO和CWPO能在温和的条件下降解难于生物降解的吡虫啉农药废水.温度为110℃,压力为0.6 Mpa,过氧化氢用量为理论用量.进水pH值为3.5的条件下,WPO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COD去除率为47.7%;采用非均相Cu-Ni-Ce/SiO2催化剂,pH值为7.0.其他条件相同时,CWPO对相同吡虫啉农药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89.1%.计算得CWPO和WPO基于COD的第1阶段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2 kJ/mol和29.6 kJ/mol.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为农药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脱硫液中硫酸镁结晶回收的控制条件,将经过处理的现场脱硫液放入5L夹套反应器中进行冷却结晶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发现溶液冷却速率在7℃/h,搅拌速度为40 r/min,结晶温度为20℃,硫酸镁质量分数为34%时,一次结晶率为53%、晶体粒径0.45 mm.此条件下得到的结晶基本符合工业标准.  相似文献   

12.
确定了絮凝-氧化工艺对焦化二沉池水进行强化处理,选择了聚硅硫酸铁(PFSS)作为絮凝剂,次氯酸盐作为氧化剂,并考察了pH值、n(Fe)/n(Si)、药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为:絮凝时废水pH=6.0~7.5,絮凝剂PFSS投加量为400mg/L(以Fe3 计),其中n(Fe)/n(Si)=2;氧化时废水pH=6.5~7.5,氧化剂M-180B投加量为0.4 g/L.处理后焦化废水的COD由1 837.6 mg/L降至125.3 mg/L,出水pH值在7.3左右,能够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含不同乙烯氧基重复单元数n的烯丙基聚乙烯氧基硫酸铵(ASn,n=5,10,15,20)和马来酸酐(MA)为单体在水溶液中聚合,合成对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磷酸钙垢有显著阻垢效果的共聚物MSn(n=5,10,15,20),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聚合物MS10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阻垢方法探讨了共聚物MSn中n值以及聚合物用量、溶液中Fe2+、Ca2+、杀生剂和溶液pH值、溶液温度对共聚物阻磷酸钙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Sn用量存在临界值效应,MS10阻磷酸钙垢性能最好,在投加量为6 mg/L时MS10阻磷酸钙垢率达92%,且在高Fe2+浓度、高Ca2+浓度、高pH值以及高温条件下具有优异的阻磷酸钙垢性能,与异噻唑啉酮杀生剂和含氯含溴杀生剂有很好的配伍性。实验表明MS10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循环水用阻磷酸钙阻垢剂。  相似文献   

14.
混凝法处理鱼粉加工废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粉加工废水COD高,生物碎体多,为降低后续生物处理负荷,研究拟采用混凝法对鱼粉加工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混凝剂种类、pH值、速度梯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絮凝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聚丙烯酰胺,COD去除率为46.5%,SS去除率为92.4%;聚合硫酸铁混凝预处理鱼粉加工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投药量为600 mg/L;pH值为7;快搅梯度为200 r/min、120 s,GT值为26 832;慢搅梯度为80 r/min、8 min最佳总GT值为38 832.  相似文献   

15.
酸性矿井水成分复杂、产量大,是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也是处理难度大的污废水体。采用超高石灰铝法,通过分别投加Ca O和Na Al O2对实验室配置的模拟酸性矿井水进行处理。实验分析溶液p H值、药剂投药比、初始浓度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氯离子和硫酸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l-的质量浓度为2 500 mg/L,SO2-4质量浓度为1 500 mg/L时,搅拌温度40℃,投加Ca O和Na Al O2的量分别为4.0 g和1.0 g,滴加Na OH调节p H值为10,搅拌15 min,Cl-,SO2-4去除率分别为87.9%,96.0%。  相似文献   

16.
含锌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传统的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处理含锌废水的原理,系统阐述了其研究进展.微生物固定技术是一种新兴而有效的生物处理技术,尤其是硫酸盐还原菌固定化技术,将厌氧活性污泥包埋,构建稳定高效的微生物体系,以加强其抗毒性和处理效率.因此,在含锌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望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不同温度下Na_2SO_4-MgSO_4-(NH_4)_2SO_4-H_2O四元体系相图的绘制,分析了该四元体系相图受温度影响的相图特征,设计了以硫酸铵为盐析剂加工分离白钠镁矾的最佳生产工艺。新工艺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可以生产得到氮镁复肥和无水硫酸钠等优点。此工艺对于克服白钠镁矾的加工分离困难,实现白钠镁矾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硫酸盐还原菌生理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一类利用硫酸盐或者其他氧化态硫化物作为电子受体来异化有机物质的严格厌氧菌.介绍了SRB的生理特性及检测方法,在阐明SRB降解水中污染物原理的基础上,充分探讨了SRB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无机和有机废水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指出SRB固定化技术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混凝法在硫酸软骨素废水后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重要的生化制品,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COD值高达100g/L。以山东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硫酸软骨素废水为对象,对其后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后处理采用混凝处理工艺,可使生化处理后的废水的COD由316mg/L降至76mg/L,出水达到了GB8978-1996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