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实验室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和讨论了用离子色谱法和气相分子吸收仪两种方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含量。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均可作为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中硝酸盐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国家环境总局HJ636—2012标准中规定的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发现实验室空白测试中总氮空白值存在偏高的情况,加大了实验结果的误差。本文通过对总氮的碱性比对实验、碱性过硫酸钾的配置方法及试剂纯度要求,达到降低实验空白值的目的。总氮是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包括水中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熔解态氨及大部分有机含氨化合物中氨的总和,是衡量水质标准之一。在环境水质监测中,碱性过  相似文献   

3.
运用研制的水质应急检测仪器与国家标准方法对水样中的铁、氨氮、氟化物、硝酸盐氮、氯化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水质应急检测仪器的检测结果与国标法检测结果接近,检测精度及稳定性较高,可靠性好,检测效率高,满足水质检测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北神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北京市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水样的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氨氮、含油量、浊度、色度、电导率等常规指标及17种无机离子含量,了解了水样的组成、成份和性质;用膜分离-光谱扫描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和主要的官能团结构;综合评价了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属于高浓度有机污水,是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国内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规划和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引言随着废水COD监测的常态化,对COD的监测成本控制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创新的重铬酸钾法测定法,与传统的重铬酸钾的回流装置相比较具有体积小、节水、节电、恒温、安全性高的优点,结果表明,单个水样成本从9.74元减少为4.09元,经济效益明显。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条件,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根据所用氧化剂的  相似文献   

6.
在水质检测中,化学需氧量(COD)很难实现实时、精准、经济的测量,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预测模型,再用信息粒化时序回归方法来预测COD的变化空间,并根据定时人工检测COD质量浓度调整偏差,可以实现COD实时在线软测量。曝气环节能耗较大,传统曝气方法中鼓风机恒频运行常常造成电能浪费,根据COD质量浓度间接调节鼓风机频率,实现曝气系统的闭环控制,并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实际生产,结果表明吨水电耗有效降低了40%~45%。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内排段因工程建设特点,污染物可随地下水进入干渠,致干渠水质存在健康风险,直接影响受水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本研究在总干渠风险污染源解析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小试,确定了“复配介质渗透反应格栅(PRB)修复”和“水力截获”两控制技术.在现场中试基础上,建成“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PRB修复技术示范工程”和“水力截获技术工程化试验示范工程”.工程试验结果显示:复配介质PRB修复技术对硝酸盐氮污染物修复率90%以上;水力截获技术对铬、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等风险污染物截获率均达到90%以上,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Ⅲ类水质要求.可有效应对总干渠水质的健康风险,保证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内排段乃至全线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快速消解法测定地表水、地下水及废水中COD的含量,是利用强酸性消解液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地表水、地下水及废水中的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被快速消解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来测定样品中COD含量。通过大量试验,验证此方法可同时快速测定大批量样品,数据准确可靠,完全满足日常环境监测分析工作的要求,并为应急监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质被还原性物质污染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入海河流南流江2003—2011年水质数据为例,通过水文估算法和数字滤波法对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别进行分割估算。结果表明,2003—2011南流江流域监测断面的非点源污染较为严重,采用水文估算法计算的多年平均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分别为0.82,0.81,0.82,0.72;基于数字滤波法计算的多年平均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分别为0.72,0.54,0.68,0.63。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的污染负荷分割结果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0.
利用遥感监测手段结合现场抽样实测数据,开展桂北地区漓江上游流域沟-塘系统水环境状况调查。遥感共解译沟塘水体2 721处,其中疑似已污染坑塘720处,潜在污染坑塘1 350处,造成水体污染的潜在污染源1 361个,主要为农村聚居地面源污染、厂矿及城镇居民区三类。根据遥感结果选取典型污染区大河乡沟塘中水质进行现场采样监测,测定结果表明:选取的8个沟塘水质均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COD、磷及氮,与遥感监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