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分析潮间带风电场对海洋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建立和验证了江苏辐射沙洲潮间带风电场工程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根据风电场区的地形条件对模型范围及网格划分进行了探讨,分析风电场实施前后水动力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建立的二维潮流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合理、可信,可用来预测风电场建设对附近海域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吸附技术在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过程中的吸附效率问题,通过NaOH、KOH、氨水对ACF电极材料进行浸渍改性,采用SEM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分析的方法对改性前后ACF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前后ACF对反渗透浓水的去除效果和除盐动力学特性;探讨了碱改性前后ACF处理反渗透浓水的除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氨水改性ACF比表面积的增加,表面碱性基团增加、酸性基团减少;ACF理化特征的变化与改性剂溶液的酸碱性有关;氨水改性ACF对反渗透浓水中电导率、氨氮、COD均有很好的降低或去除效果,而NaOH改性ACF对UV_(254)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碱改性ACF处理反渗透浓水除盐过程更符合Elovich动力学方程;碱改性ACF电吸附处理反渗透浓水时,对各污染物指标表现出选择性,且与未改性ACF相比,具有更好的降低或去除效果,同时,碱改性ACF电吸附除盐过程是以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存的多相吸附过程,也会存在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40余年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回顾了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40余年发展历程,对4个阶段发展过程中标准修订思路的演变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标准体系、标准结构、污染物项目以及排放控制水平4个方面对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对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MgCl2和FeCl3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g/Fe水滑石,并对其进行焙烧得到了焙烧态Mg/Fe水滑石。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所得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焙烧前后的水滑石作吸附剂吸附处理含磷废水,比较了两者对磷的吸附能力,并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焙烧前后的水滑石对磷都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但300℃焙烧后水滑石的吸附能力提高了约5%。动力学实验表明,水滑石对磷的吸附可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其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在15~35℃下进行了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发现水滑石对磷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方程。经热力学研究发现,标准吸附焓变(ΔH0)0J/mol、标准吸附自由能(ΔG0)0J/mol和标准吸附熵变(ΔS0)0J/(mol·K),说明水滑石对磷的吸附反应是自发的吸热反应,且是一个熵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68-68
美国环保局(EPA)最近发布2006年度围家水项目指导意见,其中阐明了清洁水相关项目2006年度实施计划,其优先目标为:改进水质监测和环境目标设定;根据巾什总统增加湿地的目标要求,到2009年,至少恢复、改善和保护120万hm^2湿地;提高饮用水标准的达标率;改善水域水质;支持可持续的水基础设施建设。目的是保证美国水域用作饮用水源和供人游泳是安全的;供鱼类和贝壳类食用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的试点实施进展,构建了政策的评估框架,并从政策目标、政策实施机制、政策效益等方面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已获得了正面效益,但在排污指标初始分配、排污权有偿使用费的初始定价及资金运转等环节还存在缺陷,应进一步加强有偿使用费的收缴、管理,保障政策的公平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市二十余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践经验和启示进行回顾与评价,探讨了当前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项目的管理需求,并结合上海市"十二五"期间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现状特征及减排形势,研究了适于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的项目管理机制,包括项目实施管理和工程建成运行监管,为工程推进实施和长效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确保其长期发挥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刘娟  于建伟  安伟  魏魏  杨敏 《环境工程学报》2013,7(7):2471-2474
目前远距离调水已经成为解决区域水资源不足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在水源切换时,切换前后水源水的腐蚀性如果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会因腐蚀加剧而出现"黄水"或"红水"现象。因此,了解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水源的腐蚀性差异,对于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调配具有重要意义。拉森指数(LR)是目前评价水质对铁质管网腐蚀程度的常用方法。本研究以14个城市的26个水源水为研究对象,对模拟常规工艺处理后的滤后水进行了水质分析,并计算出其拉森指数。结果表明,相对于湖库水和地下水,河流水的拉森指数偏高,有44%的河流水拉森指数大于1,具有较强的腐蚀倾向。按区域分华东和中南地区、按流域分黄河和珠江流域的水源水拉森指数平均值大于1,水源切换条件下应关注其腐蚀性情况。  相似文献   

9.
以2-丙烯酸羟乙酯(HE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合成了聚合物水凝胶(PHEA/AMPS),采用水凝胶对水溶液中Fe(Ⅲ)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主要考察了聚合物组分、溶液pH、初始Fe(Ⅲ)浓度和吸附时间对水凝胶吸附作用的影响,并通过FT-IR和XPS分析了吸附前后水凝胶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单体摩尔比AMPS∶HEA=1∶1,pH=2时,水凝胶对Fe(Ⅲ)的吸附容量最大。水凝胶对水溶液中Fe(Ⅲ)的吸附容量随着溶液中初始Fe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初始Fe3+的浓度达到1 g/L时,吸附容量基本达到饱和。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模型。FI-IR和XPS的分析表明,水凝胶的磺酸基和酰胺基是吸附Fe3+的有效功能性基团,吸附机理为螯合和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10.
以2-丙烯酸羟乙酯(HE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合成了聚合物水凝胶(PHEA/AMPS),采用水凝胶对水溶液中Fe(Ⅲ)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主要考察了聚合物组分、溶液pH、初始Fe(Ⅲ)浓度和吸附时间对水凝胶吸附作用的影响,并通过FT-IR和XPS分析了吸附前后水凝胶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单体摩尔比AMPS∶HEA=1∶1,pH=2时,水凝胶对Fe(Ⅲ)的吸附容量最大。水凝胶对水溶液中Fe(Ⅲ)的吸附容量随着溶液中初始Fe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初始Fe3+的浓度达到1 g/L时,吸附容量基本达到饱和。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模型。FI-IR和XPS的分析表明,水凝胶的磺酸基和酰胺基是吸附Fe3+的有效功能性基团,吸附机理为螯合和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11.
从仿真丝绸印染所独需的碱减量生产工艺出发,利用生产工艺的几个参数,对碱减量工艺产生的水污染物进行了衡算剖析。应用类此实测法对精炼、印染等工段产生的一般排水也作了概述。为仿真丝绸印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污染物产生量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砜、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甲基吡咯烷酮为原料,通过相转化法制得聚砜超滤膜,并用二氧化钛、盐酸多巴胺、硅烷偶联剂KH550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进行表面改性。实验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的聚砜对膜水通量的影响及改性前后膜水通量、透过系数及接触角的变化,同时配制500mg·L~(-1)的含油污水进行抗油污染测试。实验发现:聚砜超滤膜的水通量与压力成正比,且随着聚砜浓度的增加,聚砜超滤膜的纯水透过系数逐渐降低。最终选取质量分数为15%的聚砜超滤膜进行改性,改性后的膜纯水通量较改性前下降了40.66%,接触角从66.5°下降至35.3°,亲水性提高了46.91%,且抗污染性明显提高,在含油污水测试中,水通量增大了2.2倍,表现出较普通聚砜超滤膜更高的水通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干燥空气替换亚临界水作为蒸发壁流体,对传统蒸发壁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进行了改进,即将干燥空气用作污染物超临界水氧化反应氧化剂的同时,又作为该超临界水氧化反应体系的密封介质,避免其与反应器内壁的直接接触,以改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耐腐蚀性能。通过对采用城市活性污泥和异丙醇配制的高浓度难降解污染物悬浮液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后,发现反应器内衬陶瓷管在实验前后无论是外观形貌,还是结构组成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处理后液体COD降至80 mg/L以下,去除率达到99.6%以上,固体残渣量约为污染物总量的1%,且体系运行过程中压力和温度控制准确,可操作性强。进一步验证了将干燥空气作为超临界水氧化体系的密封介质具有可行性,同时表明,该气封壁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系统可用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处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江阴某地块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风险管控与修复项目的工程实施过程介绍,重点针对柔性垂直/水平阻隔技术、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风险管控项目应用中的技术原理、施工流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可为后续采用柔性垂直阻隔技术的风险管控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及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环境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迫切需求,河南省实施了水环境生态补偿政策.为更好地促进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分析总结了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并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客观地对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日合作研究项目:大气沉降物对森林小流域影响的研究,于1995年至198年期间分别在北京郊外和东京郊外进行,本文是该项目在北京郊外昌平县蟒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的有关森林小流域大气降水的水质及其变化过程研究的结果,文中包括大气降水、林内雨、树干流、土壤水和径流水的水质变化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再次投入137亿元左右,努力实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中石油近日公开发布了2006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中透露,公司2006年投入治理资金175亿元,治理重特大安全环保隐患2781项,实施水环境污染三级防控项目123项,关停存在隐患的化工装  相似文献   

18.
科学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水污染防治规划,是改善中国流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对中国"九五"和"十五"期间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规划制订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改进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相关对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状况较差,突出表现为控制目标没有达到、投资额不能到位和项目实施率较低等现象.通过对制约规划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的深入分析,发现规划目标可达性较差、数据可靠性较低、规划技术方法以及监管体制、环境标准和法律法规等不完善问题是制约规划成功实施的关键性要素.针对上述问题,分别提出了规划体系、管理体制、投资方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建设以及法律法规完善等方面的改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茹  李青  梁煜  李茜  张宇  牛惠翔 《环境工程学报》2020,14(7):1752-1761
采用远程氨等离子体对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进行了表面改性实验,通过水接触角表征了改性前后PVDF超滤膜表面的亲水性能,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改性前后PVDF超滤膜表面的形貌、化学成分变化,通过牛血清白蛋白(BSA)过滤实验评价了改性前后PVDF超滤膜的过滤性能及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远程氨等离子体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射频功率为40 W,处理时间为45 s,气体流量为20 cm~3·min~(-1);远程氨等离子体通过将含氧、含氮官能团引入PVDF超滤膜表面,使其表面亲水性官能团增多,表面的亲水性能得到提高,水接触角从95.63°降至52.79°,同时降低了对材料表面的刻蚀作用;通过BSA溶液过滤实验,改性后PVDF超滤膜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和抗污染性能,其水通量、 BSA通量分别从87.42、48.00 L·(m~2·h)~(-1)增至129.36、79.98 L·(m~2·h)~(-1),截留率从81.43%增至87.70%,总污染率从70.25%降至45.96%。综合上述结果,经过远程氨等离子体改性后,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能、过滤性能及抗污染性能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搜集各部门已有数据对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管理行动、排放控制以及水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水质没有明显改善和恶化的趋势,规划目标没有达到,污染物排放没有得到控制,工业和生活污染源是水质超标的首要原因,部门间水质和排放监测缺乏协调,数据质量低,水环境保护投入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建议实施严格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尽快建立流域水环境保护信息共享平台;中央政府通过许可证、专项资金等形式承担更多的流域水环境保护责任;完善水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以较长的时间尺度,制定流域水环境保护的战略性基础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