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工业企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高涨;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环境恶化,大江大河相继告急,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样要求环境保护部门不仅要向污染宣战,努力做好第一代的工业污染防治、第二代的城市污染综合防治等工作.而且要求搞好第三代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第四代的区域防治等工作,甚至要参与全球的环境保护行动,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搞…  相似文献   

2.
杨蓉 《四川环境》1995,14(4):67-71
早在1983年十月北威州政府即通过了第一个决定性的环境计划。其中在1983年所列出的诸多措施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在全州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以生态发展优先的要求。环境保护政策也一致“单纯进行企业污染治理”,而成为力求为下一代维护自然的人类生存的环境和严格平衡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之间的需求关系。同时先进的环保设备也得到迅速发展,许多的环保设计和设施在1983年以前是从未听说过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多藻浅水体中pH值和溶解氧协同周期性变化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多藻浅水体中,每日900~1500的pH值和溶解氧都呈上升趋势,两者呈协同周期性变化。经相关性回归分析,pH值的变化规律与溶解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多藻浅水区pH值和溶解氧的回归关系相关系数r=0.9129>r0.01(70)(r0.01(70)=0.302)。这可能与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伴随的代谢活动有关。这种相关性和协同周期性变化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并会对水体净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智  杨骏骅 《四川环境》2005,24(6):83-86
城市水景水体的修复和保持是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热点之一,重庆市双龙湖是典型的城市水景水体,治理前富营养化状况严重。双龙湖治理采取了综合整治的方案,包括污水截流工程、雨水截流及净化工程、湖水复氧循环工程、湖水的生态治理工程和污泥固化工程等。截断外源污染,抑制内源污染,有效的控制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经过治理,双龙湖水体水质明显提高,由治理前的劣Ⅴ类水质恢复到Ⅳ类水质,满足景观水要求。双龙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为我国,特别是三峡库区众多的城市水体的修复和保持积累经验,为城市水景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技术和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受粪便污染后可导致肠道病毒的扩散和传播,粪大肠菌群恰可准确地反映水体受粪便污染的状况,因此,对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是否精确、快速对疾病的预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粪大肠菌群的分析方法及其研究改进进行了综述和比较,认为目前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可优先选择纸片法和酶底物法,而经过改进的多管发酵法(EC培养法,乳糖蛋白胨培养法),若再加以验证完善,亦可成为一个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生物吸附法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物吸附法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进行了分析,得出微生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比较复杂,与离子交换有密切关系;常用吸附等温线评价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由于研究的历史比较短,生物吸附的工艺应用、机理分析、生物粒化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使其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生物促生剂修复受污水体净化效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美敬  罗麟  陈进  曹基富 《四川环境》2006,25(1):14-16,19
对生物促生剂(Bio-energizer,BE)净化受污水体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促生剂在低浓度时(小于1 ml/m^3),水体修复效果不明显;当浓度在3ml/m^3以上时,可以有效的加快水体中N、P类营养物的降解,可使NH4^+ -N和TN分别由3.6—4.4mg/L和4.4—4.9mg/L降低至0.13-0.18 mg/L和0.39—1.06 mg/L,PO4^3- -P和TP分别由0.03-0.04mg/L和0.11—0.12mg/L降低至0.004-0.008mg/L和0.025-0.04mg/L。COD在试验过程中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城镇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上海城镇小型景观水体水质污染特征,分析了充氧曝气、人工湿地、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技术在小型景观水体水质净化中的应用,提出各种小型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方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小型景观水体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富营养化藻类及其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通过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藻类繁殖与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及富营养化的评价指标,以蓝藻为例介绍了当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方法,并对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自贡市水资源,水体环境污染现状资料为依据,揭示了自贡市赖 以生存发展的釜溪河因水资源短缺,水体环境污染程度大,历时长,有机污染严重等特征而形成“水量不足,水质不好”的突出矛盾,论述了自贡市因缺水而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近期损失工业产值的12亿元,预计到2000年将损失工业产值25亿元左右。针对自汞市存在的水体环境问题,提出了尽快建议小井沟水库,增大釜溪河堰闸梯级开发调蓄能力的开源方案。系统协调污染物发生系统,承纳系统,治理系统,以推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污染防治措施,以及采取生物工程防治措施,促进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宏观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大量的基础数据调研,获取了浙江省上虞市水资源现状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对当地的水资源空间分布现状及水资源平衡进行了科学分析,并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城市发展中的用水需求增长趋势,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水源地建设与保护建议。自2009年6月起,对汤浦水库、四明湖水库、隐潭溪、下管溪、总干渠等5个水源地进行了长期连续监测,为进一步保护优质水源地,城乡统筹一体化供水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结果表明,作为重要备用水源地的总干渠目前呈现有机微污染特征,需要加强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管理,尽快设立水源保护区,确定合理的入河污染物的源头削减任务,以确保2010年前达到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  相似文献   

12.
水危机与中水回用技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与国内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表明中水回用十分迫切。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中水回用的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对缓解世界与国内的用水压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阐述了中水回用的技术方法、水质要求及工艺流程,讨论了中水回用的实际意义,结论表明:中水回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Water availability risk is a local issue best understood with watershed‐scale quantification of both withdrawal and consumptive demands in the context of available supply. Collectively, all water use sectors must identify, understand, and respond to this risk. A highly visual and computationally robust decision support tool, Water Prism, quantitatively explores mitigation responses to water risk on both a facility‐level and basin‐aggregated basis. Water Prism examines a basin water balance for a 40‐ to 60‐year planning horizon, distinguishes among water use sectors, and accounts for ecosystem water needs. The 2012 Texas State Water Plan was used to apply Water Prism to the Big Cypress‐Sulphur Basin (Texas). The case study showed Water Prism to be an accurate and convenient tool to provide fine‐scale understanding of water use in the context of available supply, evaluate multi‐sector combinations of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and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future demands and water availability. Analyses demonstrated water availability risks for rivers and reservoirs can vary within a basin and must be calculated independently, simulation of water balance conditions can help illuminate potential impacts of increasing demands, and scenario simulation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relative conservation efficacy of different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each sector. Based on case study findings, Water Prism can serve as a useful assessment tool for regional water planners.  相似文献   

14.
运用水足迹方法,根据2000—2008年的统计资料,对湖南省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结构和城乡居民用水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湖南省总水足迹和人均水足迹均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虚拟水消费结构多样性指数值高于农村,城镇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更为合理;虚拟水消费结构多样性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化;社会水资源稀缺指数不高,水资源利用还有较大空间,利用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短缺的有效解决途径——虚拟水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系统论述了水足迹、虚拟水以及虚拟水战略的概念和内涵。通过水足迹来揭示人类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和占用,介绍了虚拟水战略的研究展望及存在的不足,通过应用虚拟水战略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现状,保证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地域组合均衡。  相似文献   

16.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population growth have intensified the search internationally for measures to adapt to fluctuations in water supplies. An example can be foun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transboundary Tigris‐Euphrates Basin where water shortages in 2008‐2009 resulted in high economic costs to irrigation farmers. Losses to irrigators in the lower basin have made a compelling case to identify flexible methods to adapt to water shortage. Few published studies hav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ways to enhance the flexibility of water appropriation systems to adapt to water shortage. This article addresses an ongoing challenge in water governance by examining how profitability at both the farm and basin levels is affected by various water appropriation systems. Four water appropriation systems are compared for impacts on farm income under each of three water supply scenarios. Results show that a (1) proportional sharing of water shortages among provinces and (2) unrestricted water trading rank as the top two appropriation systems. The shadow price of water for irrigation rises from zero at a full water supply level to US$93/1,000 m3 when supply falls to 20% of full levels. Similar methods could be used to analyze challenges facing the design or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appropriation systems in the world's irrigated regions.  相似文献   

17.
虚拟水以其形象的表达和丰富的内涵,成为2000年以后全球水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被广泛认为是深入研究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概念,也是衡量人类对水资源系统真实占有量的有效工具。文章系统介绍了虚拟水的基本概念,并对其目前在我国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做了系统性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水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本文阐释了我国从水污染防治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转变的新时代水生态环境保护内涵,从国内视角梳理我国水污染防治实践取得的成效,识别美丽中国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制约性问题,首次在全国层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环境质量、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保障情况进行国际对标分析,提出以水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为指引、以流域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为基础、以“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为路径、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日益得到应用,需要解决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收集的水资源的所有权。因大气降水是一种自由资源,不属于《宪法》中的"水流"或《水法》中的"水资源"的范畴,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所有权不能适用《宪法》、《水法》的规定,而是取决于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的所有权。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不是土地的组成部分,所有权包括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其他组织和个人所有等形式,因此,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所有权自然包括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其他组织和个人所有。但水工程设施不是公益性、大中型的水利设施,允许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其所有权应以集体、个人所有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深受欧盟水政策影响的德国水治理的历史发展和基础理念出发,对德国《水平衡管理法》的法规框架和总则进行了阐述、分析与比较。德国经验表明,在法治框架下,依可根据持续性原则,对水事进行综合治理。只有根据可持续性原则和通过法治,才能长期确保水安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水体清洁和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当代及后代人的环境与发展权。水事综合治理原则不仅要通过协调水体使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环保在相对于经济和社会的传统不平衡地位,更要遵循自然水循环的本质特征。建议我国在《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中,需要基于我国现实技术支撑的易操作制度,来实践可持续性原则和水事综合治理原则,强化法律间的协调。同时,还在立法技术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