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废水快速渗透土地处理系统可以根据实测地表渗透率(InfiltratonRate)和处理要求来进行设计。水力负荷由设计渗透率确定,通常取其2~10%作为水力负荷率,这取决于现场测定地表渗透率的方法、场地土壤的变异性以及投水期与落干期之比。水力负荷也会影响氮和磷的处理效果。本文提供了以除氮、磷为目的的快速渗滤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处理运行数据。  相似文献   

2.
水力负荷对生物沉淀池污染物净化性能的影响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东  马翠  刘荟  范银萍  刘国旗  张珂 《环境科学》2016,37(12):4727-4733
本研究将生物转盘和平流式沉淀池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发出对水中致浊物质、有机组分、氨氮和总磷具有同步去除性能的一体式生物净化-沉淀池,考察了进水水力负荷对其污染物净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特定转盘转速和水质条件下,浊度、有机组分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随水力负荷的增大均呈先相对稳定后下降趋势,浊度和有机组分与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在0.036 g·(m~2·d)~(-1)与0.064 g·(m~2·d)~(-1)时达到最大.与浊度、有机组分和氨氮不同,水力负荷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进水水力负荷在0.064 m~3·(m~2·d)~(-1)时,总磷平均去除率最差,适当减小或增大水力负荷,均有助于除磷过程的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硝化和除磷过程对水相中的有限碳源及溶解氧存在竞争关系.沿水流方向,盘片表面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种群配合和沿程分布特点,保证了在不利水力负荷条件下,工艺仍具有一定的去污效果,在微污染水体的强化净化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何涛  邱俊 《环境科技》2009,22(1):13-16
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气水比、水力负荷、pH值对CODo,SS,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以及COD负荷、氨氮负荷对COD、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气水比、水力负荷、pH值3个因素对CODQ,SS,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水力负荷〉气水比〉pH值,且在水力负荷为0.5m/h、V(气):V(水)=3:1,pH值为6~8时COD0,SS,氨氮去除达到最佳水平。COD容积负荷小于15kg/(m3.d)时,COD负荷的变化对COD去除率影响较小,去除率随着进水COD负荷的提高缓慢下降;相比之下,随着COD容积负荷的增加,氨氮去除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实验得出:在设定实验条件下,BAF的动力学模型可表示为:lnC/C0=-60.9A/QC0^0.183.  相似文献   

4.
渗滤液回灌设计中一些参数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填埋场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 ,建立了描述回灌条件下填埋场内渗滤液迁移规律的数值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回灌设计中的一些技术参数 (如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及配水次数等 )对回灌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 ,以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对植物土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稳定产甲烷阶段垃圾层循环回灌处理后的渗滤液、轻壤土和百慕大草(Cynodon dactylon)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对植物-土壤系统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2.77~12.00 mm·d-1渗滤液灌溉组土壤的几种关键酶活性、呼吸作用强度、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叶绿素含量均较对照组高,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脯氨酸(Pro)含量较低;在渗滤液灌溉组间,6.46~10.15 mm·d-1渗滤液灌溉下百慕大草Pro含量下降显著,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MDA和H2O2含量较低,土壤酶活性显著提高、呼吸作用强度、微生物量和微生物商较大;而当渗滤液水力负荷过低(2.77~4.16 mm·d-1)或过高(12.00 mm·d-1)时百慕大草胁迫会加重、土壤生物活性下降.表明适量渗滤液灌溉可减缓环境对百慕大草的胁迫,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表现出对植物-土壤系统的生态正效应,其原因可能与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灌溉改变了土壤的水分和理化性质.研究说明,通过控制渗滤液原液水力负荷,可望获得渗滤液灌溉对植物-土壤系统最佳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不同林分的土壤最大持水力、土壤毛管持水力、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枯落物最大持水率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林分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水力负荷下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厂尾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人工湿地的占地面积,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高水力负荷下对污水厂一级A出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高水力负荷的降低,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逐渐增加,但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量却在水力负荷最高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在水力负荷为0. 5 m~3/m~2·d时,湿地系统对BOD5、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74. 6%、52. 2%、51. 1%、53. 3%;在水力负荷为1. 2 m~3/m~2·d时,湿地系统对BOD5、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量达到最大,分别为2. 3 g/d、0. 6 g/d、0. 08 g/d。通过分析得出在高水力负荷人工湿地中水力停留时间是污染物去除效果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污水渗滤工艺——强制通风污水渗滤系统,并对其布水方式、水力负荷、需氧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5 m3/(m2·d)时,采用喷头布水方式能得到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当水力负荷为1 m3/(m2·d)及更大时,喷头布水与穿孔管布水方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相当;当实际供氧量为计算理论需氧量的80%时,仍能得到与理论曝气量相当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在工程应用中,按照水力负荷的大小,可以采用喷头布水或者穿孔管布水两种方式,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可按理论需氧量的80%来设计该工艺,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9.
多级土壤渗滤系统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多级土壤渗滤系统(multi-soil-layer system,即MSL)作为一种新型人工土地处理系统.其特殊的模块结构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土壤渗滤系统存在的水力负荷低、氮磷去除效率低及易堵塞等缺陷.在日本和泰国的生活污水及河流污染的治理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应用.本文以相关研究为基础,从污染物去除效率及机理、设计参数优化两个方面,论述了MSL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同时对MSL技术的研究前景及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0.
水力负荷对蚯蚓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健  杨键  杨居川  陈巧燕  娄山杰 《环境科学》2008,29(7):1890-1896
通过分析不同水力负荷下蚯蚓生物滤池进出水水质以及蚯蚓生存状况,研究水力负荷对蚯蚓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负荷由2.0m3/(m2·d)增大到6.0m3/(m2·d)时,蚯蚓生物滤池出水各污染物浓度均缓慢增大,受水力负荷影响较小.当水力负荷增大到6.7m3/(m2·d)时,滤池出水COD、BOD5、SS、NH 4-N、TP浓度明显增大,出水TN浓度则呈下降趋势,蚯蚓出现严重不适现象.随着水力负荷增大,蚯蚓相对摄食能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水力负荷为4.8 m3/(m2·d)时,蚯蚓相对摄食能力最大,有机物去除效果良好.滤池内蚯蚓平均重量、平均密度,单位面积蚯蚓生物量和水力负荷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推荐蚯蚓生物滤池运行水力负荷4.8m3/(m2·d),不宜超过6.7m3/(m2·d).  相似文献   

11.
垃圾渗滤液的吸附净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高度的煤灰和土壤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吸附净化试验.证明吸附法对渗滤液中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煤灰和土壤高度、有机负荷、水力负荷及配水次数等因素均对净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负荷因素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土壤堵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和悬浮物负荷在三因素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垂直流人工湿地土壤堵塞问题的发生过程,该研究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土柱试验装置,观察在三因素组合条件下,垂直流人工湿地土壤堵塞的发生过程。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各三因素系统对人工湿地堵塞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高水力负荷+高有机负荷+高固体悬浮物负荷5高水力负荷+高有机负荷+中固体悬浮物负荷7高水力负荷+中有机负荷+中固体悬浮物负荷6高水力负荷+中有机负荷+高固体悬浮物负荷8中水力负荷+高有机负荷+中固体悬浮物负荷3中水力负荷+高有机负荷+高固体悬浮物负荷1中水力负荷+中有机负荷+高悬浮物负荷4中水力负荷+中有机负荷+中固体悬浮物负荷2;基质堵塞物积累和分布规律:含水率在较高负荷的时候表现为下层表层中层的趋势。而有机物和总磷的分布均表现为表层下层中层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气水比回流比及冲击负荷对BAF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气水比、回流比及冲击负荷对BAF前置反硝化工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AF前置反硝化工艺最佳气水比为 3∶1 ,最佳回流比为 2 0 0 %。该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COD的最佳去除负荷可达 7.70 4kg/ (m3·d) ,NH3-N的最大去除负荷为 1 .2 85kg/ (m3·d) ;水力负荷对COD的去除影响较小 ,对NH3-N、TN的去除影响较大 ,宜将水力负荷控制在 2 .39m/h以下  相似文献   

14.
潜流人工湿地中氮磷污染物净化的分层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选定芦苇、小叶章为湿地植物,土壤、炉渣为基质,构建3个小型潜流人工湿地系统,通过间歇运行方式,考察了模拟系统上层、下层中N、P和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0 d时,小叶章和芦苇湿地上层总氮的去除负荷分别为0.771 g·(m2·d)-1和1.481 g·(m2·d)-1,分别是下层的1.15倍和1...  相似文献   

15.
水面型湿地工艺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改进了美国水面型湿地工艺设计方法。以土壤生物活性取代生物体附着所需介质的比表面积(A_v),以坡长、投配速率与c_e/c_o值的函数关系为模型基础。当水力负荷小于4cm/d时,c_e/c_o值上升缓慢,大于4cm/d时,以指数形式上升。BOD值沿处理床长度方向以负指数形式变化。模型结果检验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全年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35%—13.86%,标准差为6.6%—14.57%。本文所提出设计方法比美国湿地工艺设计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减少33.51%—90.1%,标准差减少3.32%—37.87%。  相似文献   

16.
碳源的选择及曝气量的控制是影响多级土壤渗滤系统(multi-soil-laying,即MSL)脱氮效果的重要因素.试验采用BAF+MSL两段式新型组合工艺,避免了传统MSL曝气过量抑制反硝化脱氮的风险.考察了不同水力负荷下,BAF+MSL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并比较研究了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反硝化碳源的MSL-1及木屑为碳源的MSL-2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水力负荷下,系统对SS平均去除率为94.08%,对COD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出水COD在20mg·L-1以下.水力负荷对系统BAF段硝化性能影响较小,对MSL反硝化脱氮影响较大.BAF水力负荷为0.5、1及2m·3m-·2d-1时,BAF对NH4+-N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对TN的平均去除率依次为26.53%、11.09%、5.71%;对应MSL段水力负荷分别为0.25、0.50及1m·3m-·2d-1时,MSL-1对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39%、65.09%、45.56%,MSL-2平均去除率依次为61.51%、42.52%、31.32%.MSL-1脱氮性能明显优于MSL-2,而两者除磷效果区别较小.随着水力负荷增大,MSL对TP去除率依次降低,MSL-1对TP平均去除率最高为91.97%.  相似文献   

17.
郑璞  邓正栋  丁志斌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1):2011-2016
为考察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于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TN、TP的去除率,建立更为详细的人工湿地回归方程,用以指导人工湿地设计,按照黑箱模型理论,将搜集的500多组数据按照季节、水力负荷、种植植物类型等分类,分析不同因素对于人工湿地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以季节和水力负荷作为建立回归方程的最主要分类依据.以此为基础,按照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TN、TP去除率回归方程共12组,所得的拟合优度R2值在0.65~0.95之间,精确性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试验设计的两相厌氧反应器(TPAD)进行启动研究,寻求快速启动的方法. 试验采用人工配水,以淀粉、葡萄糖作为主要碳源. 采用低负荷启动方式,快速提高进水ρ(CODCr),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使产酸相尽快维持在酸性最佳条件下. 间歇投加粉末状CaO调节产酸相出水pH在7.0±0.3,从而保证产甲烷相在最佳条件下. 经过36 d的启动过程,在产酸反应器和产甲烷反应器中均出现了性能良好的厌氧颗粒污泥. 启动后第36天,当两相厌氧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7.03 h,CODCr负荷(VLR)为8.46 kg/(m3·d),水力负荷为0.059 m3/(m2·h)时,系统整体CODCr去除率达到最优,为96.66%.   相似文献   

19.
以松嫩草地距大庆油田工作区不同距离(1、5、15 k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裸地和羊草修复后土壤磷酸酶促反应特征(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的变化,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裸地土壤酶活性、V_(ma)(_x酶促反应最大速度)值、V_(max)/K_m值(催化效率)表现为距石油区1 km处最大,显著高于5 km和15 km处的;E(_a活化能)、ΔG(活化自由能)、ΔH(活化焓)、ΔS(活化熵)、Q_1(_0温度系数)表现为在1和5 km处较大,显著高于15 km处的。(2)羊草修复地土壤酶活性、V_(max)值、V_(max)/K_m值表现为距石油区15 km处最大,显著大于1和5 km处的;E_a、ΔH、ΔS、Q_(10)表现为1 km处最大,显著高于5和15 km处的。(3)不同羊草修复地土壤磷酸酶活性、V_(max)值、V_(max)/K_m值和ΔG值均大于裸地,E_a、ΔH、ΔS均小于裸地。(4)随温度升高,羊草修复地和裸地土壤酶活性、V_(max)值、V_(max)/K_m值、ΔG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ΔH、ΔS、Q_(10)有降低趋势。以上结果说明,石油污染对土壤磷酸酶酶促反应机制有较大影响,羊草修复和升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磷酸酶的酶促反应。  相似文献   

20.
生物流化床降解水中腐殖酸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廷林  孙昕 《环境工程》2002,20(6):14-16
依据生物流化床内的质量平衡方程 ,建立了流化床内腐殖酸 (HA)生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以Monod方程为基础 ,结合生物反应动力学理论 ,建立了生物流化床降解腐殖酸的稳态动力学模型 ,在动力学模型中 ,引入了腐殖酸总降解系数 (K) ,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确定了该系数与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UV2 54 值的关系式。以微污染湖水中HA的降解为研究对象 ,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腐殖酸浓度条件下对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该模型可较好地描述HA生物降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