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他告诉孩子们,车辆行驶,排放的尾气对人们的健康是不利的。少让家长开车接送,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能把汽油钱省下来,可以办很多急需做的事呀!沿着铺满金黄落叶的乡间公路,走到写着"马铺村学校"的校门口,稚嫩的读书声从校内传出,和轻柔的风儿一起在村中大街小巷里飘荡。匆匆而  相似文献   

2.
杨光 《环境教育》2010,(10):66-66
环保,简单的两个字,让人几乎不屑一谈:我热爱环保,我知道保护绿色。但是单凭这几句话,就能保护绿色,保护环境了吗?每个人都说自己很环保,可是,究竟自己做过哪些环保的事?  相似文献   

3.
正保护地球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于是,我号召家人在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做到"低碳"。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还记得以前,妈妈洗衣服时,总要把水龙头开着,因此我经常劝妈妈要记得关水龙头,经过我的多次"教学",妈妈已经将节约用水运用的"出神入化"了!会把淘米的水用水盆接住,再用来浇花或者冲马桶,这样不仅节约用水而且做到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妈妈出去买菜时总会用塑料袋来装,这样虽然方便,但是我知道这样会造成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4.
曹宇  张鹏水 《绿色视野》2012,(10):65-66
烟雨江南,水墨徽州。于黑白建筑和月塘波影中,在风声雨声读书声之外,那烟雨中氤氲的脉脉古香总有种清心怡神的味道。这不是檀香,而是墨香。当我在古歙斗山街的小巷中徜徉,透过漏窗看见学龄小童研磨描红的那副景象,就仿佛看见了幼时外公辅导下捉管临池的自己。徽墨,就这样泅出了一幅山水,沉淀下一座徽州。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小池塘,快乐地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我的水甜甜的,清澈见底,不计其数的小鱼在我身边嬉戏追逐。我的周围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小鸟在我的身边歌唱,但这仙境般的生活随着人类的到来被打破了。有一天,我正淋浴在阳光下,有一个人来到我身边提了一桶水,我在风中荡漾着,顽皮地跟他打招呼,欢迎他的到来。但是接下来的事让我的笑容僵硬了,  相似文献   

6.
正我源自那"华南第一峰"猫儿山,流经一座名为桂林的城,这座城的人尊我为他们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我以母亲之名用江水滋养此城。城中人在我身上建设水利工程以发展农业、获得水能。我静躺在这片城区,使得此城山水寓于峰林石山之中,温婉秀美,故闻名于天下,成为一颗灿烂夺目的"国际旅游明珠",旅游收益逐年增长。可是,城中人啊,你们称我为母亲,我亦当得起这母亲之名,但你们为何不以母  相似文献   

7.
张琳 《环境教育》2012,(7):89-89
我们现在的环境教育,不少是停留在说教层面上: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会怎样怎样;没有了森林,会怎样怎样;全球变暖了,地球会怎样怎样……各位看官与我一样,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一些环境方面的知识,了解了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并为之大声疾呼身体力行。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让我觉得,在成年人与孩子面前,环境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哲夫 《环境教育》2013,(Z1):117-118
定西最渴时,洗脸便完全成了一种奢侈,让人活命都不够的那一点点可怜的雨水把去洗脸,那可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这十几年,我走遍大江南北,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所为只是一个字:水。我们总是习惯于说,鱼儿离不开水,其实人更离不了水,充斥人体的80%是水。人类是择水而居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缺水是可怕的,我在书中曾描写过缺水的情形:曾经的定西干渴到了非夷所思的地步,定西人  相似文献   

9.
<正>@陈主编我是湖北枣阳的一名初一学生。最近我遇到了一件高兴事和一件难过的事,我想跟您聊一聊。高兴的事是我们家要搬家了,原来是一室一厅的小房子,现在要搬到大房子里了。我很高兴,因为我终于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了,而且我的新房间有个室内阳台。我的难过,是因团团而起。团团是一只棕色毛发的小型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在学校门口发现了它。当时的它很胆小,身上还有好多泥巴。看到它的可怜样,我把包里的  相似文献   

10.
"我原来是飞行员,地上做了什么事,天上看得一清二楚。什么都别想瞒着我。每当我看到那一片片天然林被斧锯腰斩,我的心就像在滴血。"刘福堂经常重复这句话。一个人如果要谈论起自由,总是希望纵其一生,贯其所有事,都是自由的。他的身体是如此的自由,他的心灵是如此的自由,他的思想是如此的自由,他的行动是如此的自由。他能做他想做的一切事,能说他想说的一切话。在这个时候,当一个人看到环境有了危机,社会有了矛盾,  相似文献   

11.
《绿叶》2016,(10)
正这次佛坪采风活动,带给我的感触和收获,不是一篇几千字的散文能说清的。一佛坪是我的故乡,更是我的情感和精神寄托之地。对于故乡的爱,那是从骨子里萌发出来的,好比故乡的山茱萸,那素雅的黄是自染的。我曾对朋友这样说,老家是父母,单位是媳妇,天下换媳妇的事多得很,可父母能换吗?这个比方或许不恰当,但它真实地传递出自己对于故乡的那份情。这么多年来,我尽力把这份情感转化为行动,用自己的力量或是借助朋  相似文献   

12.
李树一 《绿叶》2014,(6):94-100
正写这篇文章的前提,源于组这期与环保相关的稿件。面对越来越让人揪心的诸多的环境问题,不由得想起我的故乡。我的故乡新环境状况之好,至今令我难忘。我确信,好的环境不是人创造出来的,而是人维护出来的。维护往往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生态平衡,而创造往往就扮演了破坏的角色。你想,大自然把那么优秀的环境基础托付给我们,是让我们好好地去爱护  相似文献   

13.
今夜,我又怀想起那些曾经留下过我足迹的锦绣山川;今夜,我把那珍藏了许久的已经泛黄的一轴轴山水画卷缓缓铺开;今夜,我不禁悄声吟咏起那字字珠玑的山水诗篇;今夜,那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又在招摄我的魂梦,颠倒我的情思……我知道,这一切都缘于我们心中那早已积淀了千百年的浓浓的山水情结。"山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和文化意识里,都占有极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淮北市临涣矿小学地处淮北矿区南部,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花坛建筑错落有致,雕塑小品意境悠远。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置身校园,那沁人心脾的花香,那朗朗的读书声,让你体会的是一种幽静,是一种环  相似文献   

15.
美国《财富》杂志和海氏集团在调查了解优秀公司聘用和提拔人才方面的共同做法时,美国通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说:“我们所能做的事就是以我们所挑选的人打赌。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挑准人。”他并非开玩笑,韦尔奇曾新自对前来谋求该公司500个最受选赏的...  相似文献   

16.
荒林 《绿色视野》2008,(12):58-58
在我自己有了汽车之后,我对于机器的反感心理已减轻了许多。很多时候,我会把汽车当成自己移动的办公室,因为北京太大,路上浪费时间总是许多,为了节省一点光阴,我常常在汽车上处理一些事情。心理上已经懂得,如果没有汽车,用脚或者自行车,在北京一天可能最多办成一件事,或者一件事也得几天才能办成。  相似文献   

17.
我说的环境文化就是生态文化。生态改善和环境治理必须从不同层面来加以认识和解决,比如从技术层面而言就是工具理性问题,从政治层面而言就是政治理性问题,而其基础的基础是人类文化这个层次,即价值理念问题。所谓环境文化的模式,实际上就是解决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人和自然的矛盾关系这一价值理念的人文探讨问题。我认为,文化就是研究三个领域,即人跟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以及人和自身心灵的关系。人和天的关系,是中华民族一直关注的古老话题,称之为天人之学。天人之学、义理之学和经世之学合称为我国三大传统学问。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5,(7):26-26
公众是环保的主力军环境保护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事关你我他的大事。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一个人扔一张纸,就有13亿张。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中国的环保能走多远。公众是中国环保的主力军,只有唤醒所有国人的环保意识,我们的环保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建沙  相似文献   

19.
<正>社会学中的环境问题差异性触手可及的蓝天,如木棉花一样的云朵,弥漫着甜润湿气的清新空气,在来到昆明的第三年,我终于知道,这座被称为彩云之南的城市,最吸引人的不是五光十色的街道,不是风花雪月的偶遇,而是萦绕在城市上空的那一抹最纯净的气息。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当本地人初次听我提起"雾霾"一词时,所有人的表情都是无动于衷。这种在当下人人谈之色变的污染,对云南这片净土似乎丝毫不构成威胁。当一些人为了抵制雾霾而拼命呼号奔走时,这边的人却给了我近乎漠然的回应。当时的我天真地以为,一个连雾霾都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节小电池。在我身上发生了很多令人深思的事。不信7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