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前沿动态     
国际动态第十次缔约方大会取得三大成果在日本名古屋近日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共取得3项成果:一份新协议——《名古屋议定书》,各方关于遗传资源的使用和惠益  相似文献   

2.
油气企业作为化石能源生产商和生态环境保护者,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重挑战。第二十七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7)和第十五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OP15)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行了广泛讨论,国际社会呼吁企业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文章从COP27和COP15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出发,通过研究国内外油气企业的实践案例,提出了加强油气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建议。为实现这一目标,油气企业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明确责任分工,与政府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积极开展在地保护,充分利用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油气企业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油气开发全过程,实现油气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绿叶》2021,(4)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0月12日下午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12,(7):80-80
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L992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为了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根据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建议,199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议案,决定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了更好地开展宣传纪念活动,根据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建议,联合国的大会通过决议,从2001年起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这一天是《生物多样性公约》案文通过的日期。  相似文献   

5.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2,(12):4-5
国际动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发布报告《2012受保护的地球报告》,指出与1990年相比,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生态保护区的数量增长了58%,面积增长了约48%,但是由于管理不善、资金短缺及数据不足等问题,在全球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区域中,仍有约一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6.
蔡蕾 《环境教育》2007,(10):23-24
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是指导各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有效地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在《公约》生效后的第一项国际重大行动就是要求各国制定"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NBSAP)。到2007年上半年,已有147个缔约国完成了其制定工作,占所有缔约国的77%,中国正在修订之中。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明确了新时期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任务。2021年4月,我国《生物安全法》的正式实施也反映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今年10月也将在昆明举行,反映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治理工作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的提升。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除了需要以保护物种、  相似文献   

8.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2,(1):4-5
国际动态德班大会取得重要成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近日在南非德班举行,通过了"德班一揽子决议"。决议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主要负责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  相似文献   

9.
前沿动态     
<正>国际动态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令人失望备受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近日在哥本哈根落下帷幕。这是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10.
陶克菲 《环境教育》2007,(10):21-22
2007年10月17—18日,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云南省政府主办,亚洲开发银行、欧盟驻华代表处、德国技术公司协办的"七彩云南"生物多样性国际论坛在昆明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就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针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状况,《生物多样性公约》各缔约方承诺到2010年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层次上大幅降低目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以此为减轻贫困并造福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作出贡献。这就是20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所有国家的努力,中国是较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本刊就此采访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李干杰。  相似文献   

11.
<正>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地球健康、人类福祉和经济繁荣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中国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领导大会围绕“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分两个阶段成功召开,推动达成了历史性的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等一揽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蓝图、确定了目标、明确了路径、凝聚了力量,将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  相似文献   

12.
环保知识     
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11月召开生物多样性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探讨一项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必要性。1989年5月建立了技术和法律特设专家工作组,拟订一个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律文书。到1991年2月,该特设工作组被称为政府间谈判委员会。1992年5月内罗毕会议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公约》于1992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开放签宇,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缔约国第一次会议1994年11月在巴哈马召开,会议建议12月29日即《公约》生效的日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第49/119号决议案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同时,联大敦促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从各个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以期确保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的连续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13.
重视外来有害生物的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热点。自1933年世界第一个保护野生生物的现代国际公约《保护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公约》问世以来,至今已签署约40个有关方面的公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全球环境基金(GEF)等国际组织都将其列为重大的环境问题和优先资助项目。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制定了有关的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至今已先后签定或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  相似文献   

14.
《绿叶》2021,(4)
正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对外表示,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同时,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9,(5):70-70
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11月召开生物多样性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探讨一项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必要性。1989年5月建立了技术和法律特设专家工作组,拟订一个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律文书。到1991年2月,该特设工作组被称为政府间谈判委员会。1992年5月内罗毕会议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于1992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开放签字,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21,(4)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0月8日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09,(1):43-43
正是因为对生物多样性的迅速丧失深感忧虑,并且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支撑人类生活起到根本作用,所以才创立《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条约。该公约于1992年在“里约地球问题首脑会议”上开放签署,于1993年生效;此前,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组织的有关国际对话历时十年,提出公约草案。这项综合性的公约涵盖了生物多样性的所有方面,是第一个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在可持续发展中作用的国际条约。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又称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迄今为止,已有6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确定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19.
《绿叶》2022,(12):5-6
<正>《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12月17日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关键议题谈判已取得重大进展。黄润秋在为期两天半的COP15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目前谈判进程来看,我们剩下的‘硬骨头’越来越少,接下来将聚焦非常少数的几个问题,一旦突破,‘框架’就可以达成。”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