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线性滗水器     
《中国环保产业》2012,(2):62-62
由大连迈克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线性滗水器,适用于净化水抽取以及浮油回收领域,尤其适用于SBR及其变形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徐梦佳  刘冬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1):123-127,131
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方面。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全球视角从总结借鉴国际上主要国家城镇化过程、模式以及在此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经验入手,从科学规划、科技发展、法律制度、公众参与等方面总结国外经验,并从构建空间治理体系、治理环境突出问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公众参与力度等方面探索构建我国新型城镇体系下生态环境管治的策略方案。  相似文献   

3.
磐石市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是矿山\"三废\"排放污染生态环境,侵占土地和农田,严重影响了矿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多渠道增加复垦资金,建立监督管理新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民航事业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空管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空管工程前期工作和建设管理,提高空管综合保障能力迫在眉睫。文章以北京新机场为例,介绍了空管工程典型辐射源的电磁环境影响,对其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稻香醉人,江淮大地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收垃圾了,收垃圾了……"在江城芜湖市,芜湖县六郎镇,每天清晨,65岁的垃圾清运员陶师傅都扯着嗓子喊话,提醒村民们把家里的垃圾拿下来,好送到镇里的垃圾中转站集中进行处理。在清点完垃圾后,陶师傅便把盛满垃圾的垃圾桶装上三轮车,匆匆往镇里赶。虽然距离镇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产业》2014,(4):64-64
正上海新华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噪声治理、油烟和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生产和工程的专业公司。公司创建于1992年,下属有太仓华太消声通风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昊元净之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工厂占地面积近2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公司具有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噪声治理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声屏障、消声器、油烟净化器产品获得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证证书;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还参与制定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通风消声器》(HJ2523-2012),该标准自201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新华净公司二十年来开发了三大系列上百种产品,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保产业》2014,(12):67-67
重庆泰克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专业从事环保工程设计、承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以及环保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公司专注于高难度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集成服务,已成为该领域的知名品牌,致力成为一家以环境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型企业.  相似文献   

8.
<正>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甲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资质环境工程设计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D类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D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管理》2014,(4):63-63
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是《“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重点建设的应用系统之一。项目针对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充分利用物联网、遥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促进跨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增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能力,不断提高对重点流域、区域的环境治理水平。工程由环保部牵头,多部门联合共建。  相似文献   

10.
廖晓义  刘芳 《绿叶》2014,(6):60-67
正较之城市,乡村的环境问题通常会被忽略。事实上,乡村的环境问题远比城市要严重。一方面,乡村所产生的垃圾和污染并不少于城市,而乡村却严重缺乏环境治理的投入;另一方面,乡村大都在较为偏僻的地域,部分乡村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环境问题对于乡村的影响也更为显著。因此,乡村的环境治理与城市的环境治理同等重要,其不仅有利于绿色新型乡村的建设,更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自2008年起,公益组织"北京地球村"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在四川等  相似文献   

11.
张辉  韩凤清  张明刚 《青海环境》2001,11(4):130-140,155
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地形图和地质资料,对青藏高原北缘库木库里盆地的区域地质构造、水系分布及其地貌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该地区实地科考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和青藏铁路沿线海晏到当雄12个气象站日最大风速资料,采用完全预报方法设计思路,以逐步回归为因子分析方法,研制了一套应用欧洲数值预报模式输出、适用于铁路沿线风沙指数预报的完全预报方法,从2007年10月进行了业务试运行。检验和业务试用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对铁路沿线风沙指数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用完全预报方法做风沙指数预报是可行的,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大气臭氧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OMS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地区大气臭氧近十几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9-1992年期间,共和地区臭氧总量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平均气候倾向率为-0.65DU/a,各月臭氧总量均为减少趋势,各月臭氧总量的气候倾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季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春、夏、秋和冬季臭氧总量的气候倾向率分别平均为-1.00DU/a、-0.33DU/a、-0.38DU/a和-1.03DU/a;夏季出现臭氧总量低于280DU的天数在30d以上,1986年臭氧低值持续时间达81d左右,是持续时间最长的。  相似文献   

14.
试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玉虎 《青海环境》2003,13(2):60-64
文章结合作者20余年来对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其现状的基本认识,着重分析了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途径。结果认为,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旱化,但是,并没有普遍认为的那样严重,更没有到几近崩溃的边缘。而且,这种变化主要是自然因素引起的。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本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持续发展的措施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隆升的主要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萍 《青海环境》2005,15(3):93-95
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而且对中国、亚洲的自然环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具有深刻影响。高原隆升首先引起了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巨大变化,气候变化进而又影响局地甚至远离高原地区的自然景观的演化,文章就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是根据近年来在青藏铁路、公路沿线所做的一些基础性工作所取得成果,浅议该区段工程地质条件,以期相互探讨、借鉴。  相似文献   

17.
都兰县林业建设现状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兰 《青海环境》2007,17(1):31-33
都兰县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亚洲中部荒漠区南部分支的东端,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匮乏、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林业建设及其生态环境的治理在遏制荒漠化东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就都兰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祁栋林  乔晓春  乜虹  黄建青 《青海环境》2001,11(3):93-95,107
利用瓦里关地区19949年9月-2000年9月太阳直接辐的分光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浑浊度系数的特征,并对1999年4月4次大风和扬沙过程的载尘尘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瓦里关地区大气浑浊系数的年平均值为0.047,波长指数平均值为4.673;大气浑浊度系数的季节变化明显,但日变化不明显。(2)大气浑浊度系数与地面风向、风速有密切关系:1999年N风时大气浑浊度系数最大,NW风次之,而SE风时大气浑浊度系数最小。≥5.0m/s的风速对大气浑浊系数的变化影响最大。(3)该地区大气相当洁净,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其大气浑浊度状况与同期五道染地区同属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19.
魏振铎 《青海环境》2001,11(1):37-39
文章叙述了西宁市2001-2015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形势与条件、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总体布局、目标与任务、措施与对策等方面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理性认识和具体建议,可能有益于规划的编制、宣传与实施。  相似文献   

20.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因其干旱、风沙及盐碱的自然环境,加之盲目开垦荒地、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景观格局。其景观呈现出以荒漠为基质,河流廊道为核心对称分布的水域湿地-林(草)地-荒漠的宏观局格。由于水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关键因素,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积极发挥人的作用,从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角度,提出了以河流廊道建设、植被景观建设、绿洲景观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建设方案,以增加内陆河流域整个生态体系的容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