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是中国地震局建局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科技覆盖面最广的一个工程项目。包括地震前兆台网、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动台网、地震活断层探测技术系统、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和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等六大项。局系统几十个单位都有建设任务,将新建与改扩建307个数字化前兆台站、105  相似文献   

2.
“九五”期间 ,地震观测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数字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数字地震台网和数字地震前兆台网的建设方兴未艾 ,一批市级数字台网和地方数字台网也陆续投入运行。这些 ,都在防震减灾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的观测技术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原来我们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 ,需要我们去学习、钻研 ,数字化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一些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九五”期间积累的一些经验需要我们去总结。这既是保证已经投入观测的数字化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 ,也是“十五”项目实施前的必要的技术准备。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和数字…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 ,我国建立了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在模拟地震观测向数字地震观测的转变中 ,从仪器的管理维护到地震的观测分析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我台用数字地震仪观测一年多来 ,积累了一定经验 ,摸索了一些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于此 ,以便于借鉴。  相似文献   

4.
傅长齐 《灾害学》1994,9(2):94-96
本文在简要说明我国地震监测台网规模及地震观测环境遭受干扰情况的基础上,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减灾短讯     
《防灾博览》2004,(5):45-47
《地震监测管理条例》于2004年6月17日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第409号国务院令颁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新华社7月4日受权全文播发《地震监测管理条例》。 条例共6章40条,分别为总则、地震监测台网的规划和建设、地震监测台网的管理、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法律责任、附则。 条例规定,全国地震监测台网,由国家地震监测台网、省级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地震监测台网组成。下列建设工程应当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一)坝高100米以上、库容5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6.
《防灾博览》2018,(5):6-7
2018年5月,监测预报司组织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启动了依托西藏地区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共址建设地震站点工作。根据勘选结果,优先选取了10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作为首批共建站点。10个宽频带地震观测站点全部建设完成,产出的数据连续可靠并实时接入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全国地震观测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利用震例资料的研究结果和1989年10月为止的台站资料对全国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进行了评定,从而为全国台网和区域台网调整、优化布局提供了基本技术原则及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网从 1999年 6月至 9月记录到的自动触发和人工截取的 4 13条事件中 ,编报出 94个地震事件 ,其中 ,可用于数字网和模拟网进行地震三要素对比的地震事件有 35个。最终产出一份完整的地震目录和台网观测报告。进而从地震编目角度对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和模拟台网资料确定地震三要素的可衔接性进行了尽可能的对比论证。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揭晓的2002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研制、生产、集成和推广应用”项目捧走。 这是继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监测仪器——地动仪,在跨越1870多年的星汉长河之后,两位中国地震科学家的手“握”在了一起。中国,又一次站在了世界地震监测技术的前沿,开启了我国数字地震监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晋城市委、市政府把防震减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弱震区防震不弱"工作理念,采取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地震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了晋城市地震工作的快速发展。地震工作从1999年正式起步,历时8年,实现了历史性飞跃。狠抓台网建设,着力提高监测预报能力晋城市数字测震台网是晋城市防震减灾领域的重要基础工程。项目总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