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正>水,生命之源中国的老子提出:"水为五行之首,万物之始。"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是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2.
鞍山位于美丽富饶的辽东半岛中部,风光旖旎的千山脚下,是辽宁中部城市的要冲,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以钢都之美誉而闻名于世。她璀璨辉煌、充满自豪,拥有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世界第一玉佛、全国名胜千山、亚洲著名温泉,是中华宝玉之乡。现辖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和铁东、铁西、立山、千山四个城区。全市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总人口344.2人。其市区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173.7万人,是我国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平  李璐 《防灾博览》2004,(6):21-22
水是生命之源,从“关关雎鸠,在河之州”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水不仅哺育了生命,而且孕育了我们伟大的文明古国。然而据有关专家预测,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世界银行副行长萨拉丁在20世纪末指出:“下世纪的战争将是由水而不是由石油或政治引起的。”“向海洋要淡水”,已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亮色。  相似文献   

4.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水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原本应当与水保持十分亲密的关系。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水的矛盾却日渐突出,人与河流的关系竟日渐疏远。人类用大堤防洪,把人与河流隔而离之。人类污染河水后,又将河道填埋成暗河,竟长此听之任之。人类使一些河流变黑发臭,却对此漠然置之。 洪水原本是与河流俱生的自然现象。可长期以来,人类却习惯于与河流争地,挤占行洪河道。时至今日,面对与水有关灾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沙漠化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中期,中国北方已经沙漠化的土地有20.12万平方公里,比十年前增加了2.48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增加2103.2平方公里,发展速率1.47%,沙漠化主要发展在河北坝上、察哈尔草原和乌盟后山地区等农牧交错区.同时约有4.53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得到控制,2250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治理逆转.只要各级重视、采取措施、恢复生态平衡,使农牧交错地区土地沙漠化得以逆转.这里还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市内高楼林立、商铺鳞次栉比,经济基础雄厚,人口非常稠密。据有关部门2006年统计,上海市内环线以内的人口密度已达3.39万人/平方公里,内环和中环之间的人口密度也已达到了1.75万人/平方公里。稠密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登瀛 《防灾博览》2018,(5):76-85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的东非之角,面积110平方公里,其中高原面积占2/3,平均海拔近3000米,享有"非洲屋脊"之称。埃塞俄比亚全国有80多个民族,说着80余种不同的语言。埃塞俄比亚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被太阳晒黑的人民居住的土地",是人类的发祥地,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曾经创造了青尼罗河流域辉煌的文明。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已经发生破坏性大地震近20次,受灾面积达90多万平方公里,伤亡人数超过30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必须认真贯彻新时期的地震工作方针,在积极做好预测预报和工程抗震设防的同时,还要向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宣传普及防震抗震和地震时的自救互救知识。1983年山东菏泽地震时,菏泽市  相似文献   

9.
珠江流域地处我国南陲,东经120°15′至115°55′,北纬21°30′至26°55′之间。此流域水系众多,主要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河网区组成。全流域总面积为43.7万余平方公里,(包括属越南民主共和国的1.1万余平方公里在内),其中以西江面积为最大,占全流域总面积的80%以上,其次为北江,约占11%左右,东江为7%以上,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为1.5%左右。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地震、火山、海啸等潜在威胁是海南的基本省情之一。2005年,海南省作为全国抗震农居建设先期试点的示范省份之一,开始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试点工作。如今1 0年已过,海南农居地震安全工程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1.
岩体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节理裂隙等不连续面,这些不连续面对岩体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具有较密集成组节理的岩体为研究对象,以Drucker-Prager准则和裂隙应力张开准则为基础,分别考虑岩块和节理面各自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岩体在各向异性强度准则下的理论方法,并建立了岩体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用以描述节理岩体在强度方面的各向异性及其破坏特征。将该模型用于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工程中,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节理岩体围岩的破坏特征,与工程实践相符。研究成果对我国地下石油、核废料储存以及深埋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蓄滞洪区的现有洼淀拦蓄洪水,实现其洪水资源化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以天津市大黄堡洼蓄滞洪区为例,建立了蓄滞洪区洪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对风险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分析计算了大黄堡洼7种洪水资源利用情景下的综合风险度、相对风险度、损失、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与综合风险度相比,相对风险度更为直观形象,便于决策者判断,据其能更及时地做出应对策略,了解损失、效益值受蓄水量和淹没范围的共同影响。最后综合分析风险、损失、效益计算结果,优选出合理的洪水资源利用情景,并分析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14.
西安市白鹿塬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鹿塬位于西安市东南部,白鹿塬滑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白鹿塬滑坡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区域:白鹿塬的灞河一侧,河的古刘村一带,鲸鱼沟边。其中,灞河一侧几乎全为滑坡发生区,成群分布。在对西安市白鹿塬滑坡所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地质与遥感方法总结了白鹿塬滑坡特征,认为白鹿塬边较大的地形差异、地层的二元结构、河流的侧蚀作用及人为的削脚是白鹿塬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遥感影像图上,滑坡区塬缘处呈现弧形陡坎状,滑坡区坡体较碎,坡体上冲沟发育,有双沟交汇现象;非滑坡区较平整,与塬面浑然一体。表明遥感影像在反映滑坡体方面很有效。  相似文献   

15.
英文学术季刊《JournalofMountainScience》(简称JMS ,中文译名《山地科学学报》)于2 0 0 4年4月开始和读者见面了。JMS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山地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地为人类提供了70 %的淡水资源、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广袤的空间资源和优美的景观资源。全世界约有5 0 %的人口依赖山地资源而生存。同时,山地又是地球各圈层交互作用最为复杂、地球表生过程最为活跃、全球变化影响最为强烈、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层次最多的地区,具有生物多…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已有的地震记录调整得到拟和规范反应谱的人造地震动的方法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常用的方法包括比较粗略的比例调整法、比较精确的调整傅里叶幅值谱法、基于小波变换的调整方法和时域内叠加小波函数的方法等。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谱拟和方法的原理以及实现过程中的难点;通过算例分析,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已有地震动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相差较大时,可先采用比例调整法粗调,然后再采用其他三种比较精确的方法继续进行调整;后三种方法都能快速地由实际地震动时程纪录得到拟和规范反应谱的人造地震动时程,并一定程度上保留原始时程的非平稳特征;相比之下,时域内叠加小波函数的方法精度最高,调整完后不用进行基线调整,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玉华  雷祥义 《灾害学》2005,20(4):47-50,56
结合野外调查,应用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方法对泾阳南塬塬边斜坡各评价单元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将塬边斜坡进行了稳定性区划.  相似文献   

18.
扩底桩抗拔承载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通用软件ABAQU S,建立了扩底抗拔桩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探讨了扩底桩的抗拔承载特性。为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将数值计算得到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与试桩资料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扩底抗拔桩的工作性状。通过计算与分析,探讨了扩底抗拔桩的轴力、侧摩阻力分布特征,桩身和扩大头周围土体变形与塑性应变的发展规律,以及扩大头的挤压作用对扩大头周围土体竖向应力的影响。同时,通过变动参数研究了扩大头的形状、土体的性质对扩底桩抗拔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扩大头直径和扩大头周围土体的性质对抗拔承载力的影响较大,而扩底高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成因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沙漠化成因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根据黄河源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GIS的支持下对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物质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影响因子的空间格局特征、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沙漠化遥感监测的时空数据,就黄河源区沙漠化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黄河源区高寒干旱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沙漠化内在危险性高.同时气候作为本区最为活跃的生态环境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干暖化加剧了风沙活动,使自然沙漠化过程得以增强.黄河源区以超载过牧为主的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由此造成的鼠害泛滥,人为造成了广大范围草地退化、风沙活动强度的增强,从而导致人为沙漠化过程的发生与发展.黄河源区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互相激发,最终导致沙漠化的不断扩展及其程度的日益加重.在本区沙漠化的治理、生态环境恢复中,既要认识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更要重视人为因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上海杨浦大桥是当时世界同类型桥梁中最长的斜拉索桥,为了掌握大桥的运行情况,确保运行安全,每年用在该桥上的养护管理费用相当可观,且程序繁琐。如何找到既简单实用,又节约费用,就能起到一定的养护监测作用的方法?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强震观测资料,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得到大桥的随机振动中某些振型的频率及阻尼比,在地震、台风过后或经一长段时间车辆运行之后,看其相应振型频率和阻尼比的变化,以达到维护监测的目的。从所得的结果看,此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用于大桥主塔等的养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