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热液石油形成的温度、运移方式几个方面的特征。通过实例证实了热液石油与成矿流体具有共生关系。在热液石油的形成过程中,有机酸、烃类、NSO极性化合物等组分直接参与了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作用,而有机质在演化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作用则为成矿物质的带出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2.
新疆香山铜镍矿区热液作用性质及其成矿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山铜镍矿床位于东天山土墩-黄山-图拉尔根铜镍矿带中部,具有较好的铜、镍资源前景。矿区内热液作用发育,出现大量蚀变矿物、含金属硫化物的石英/方解石脉状矿石贯穿基性岩石。通过对蚀变矿物特征、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金属硫化物成分等研究,探讨热液作用性质及其成矿意义。研究表明,岩石蚀变矿物主要为蛇纹石(两个世代)、纤闪石、绿泥石和黑云母等,说明热液流体具有多阶段特征,含有一定量的卤素挥发分;矿石蚀变矿物主要为针镍矿、紫硫镍矿、红砷镍矿、辉砷钴矿等,说明热液流体的硫逸度逐渐增高;脉状矿石中,石英/方解石中以富液相流体包裹体为主,其大小为4~12μm,气液比5~15%之间,均一温度峰值为200~240℃,表明热液流体具有中高温性质。在对比邻区热液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和硫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认为香山铜镍矿区内热液作用可能为与含铜镍拉斑玄武质岩浆相关的中高温热液事件,它具有富集Pt、Ag和Au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着重探讨了与低温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四个重要问题: 1.低温热液成矿作用存在两种热液演化体系,即除了传统的岩浆降温热液体系外,还应把大气降水升温热液体系独立划分出来,应强调200℃以下的水-岩作用与元素活化、迁移的关系。 2.有机质参与成矿。有机配合物的形成是大气降水升温热液体系研究中最具特色的问题。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形成和演化主宰了金属元素的浅层萃取、低温搬运以及高温(有机质破坏)沉淀的全部过程。 3.沸腾作用使挥发性组分逸散到气相(酸碱分离),例如, HCO_3~-+H~+→CO_2↑+H_2O HS~-+H~+→H_2S↑ 从而消耗溶液中的H~+,导致pH上升,打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引起矿物沉淀。 4.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解程度对溶液-矿物反应有重要意义,例如, 对于某些以Cl~-、HS~-、S~-为配位体(配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的金属元素来说,低温有利于它们活化、迁移,而高温则促使它们沉淀。  相似文献   

4.
引言 近年来,对层状铜矿化的详细研究,倾向于排除与经典的后成或远成热液作用相一致的成因观点,这种观点需要把岩浆热液流体引进已经石化的、在构造上可能已经变形的沉积岩中,代之而起的是这种矿化同沉积作用日益明显的亲缘关系本身,强有力地支  相似文献   

5.
<正> 撰写本文是为了答复Я.Н.Белевцев对我们关于岩浆作用与内生成矿作用之间成因关系概念的评论。这些概念是我们根据许多作者的实验资料综合而成的。从这些实验资料来看,在硅酸盐熔体与热液的平衡中,成矿金属主要留存在熔体内,只有很少一部分转入与熔体平衡的溶液中。表1列出了锡在花岗岩熔体与水、水-氯化物热液中分布的例子。可以看出,在与熔体(甚至非常富集锡)平衡的溶液中锡含量极微。在热液离析的情况下,锡基本上留存在花岗岩熔体中,然后在花岗岩熔体内副矿  相似文献   

6.
<正> 一特定的成矿作用与岩石一定的交代蚀变作用有密切联系。在地壳某一限定区域内,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及其衍生热液的形成和作用是互相联系的地质过程。热液对围岩和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发生化学反应,使它们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产生一系列的交代蚀变岩。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必然要伴有相应的岩石蚀变作  相似文献   

7.
金的沉淀机理是了解热液金矿床成矿机制的关键。本文总结了金从热液中沉淀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各种主要含金配合物的溶解度拨制机制,阐述了矿物表面吸附/还原以及电化学富集等矿物表面作用对金沉淀行为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正> 在所有现代热卤水型成矿系统中,切列肯热水系统无论在成矿规模上还是在矿物类型的多样性上都是很突出的。自1966年起直到1980年,通过对切列肯热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有关的成矿作用所作的系统研究,使我们得以确定出一些能够说明切列肯热水系统在现代热液成矿系统中是独一无二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现象。本文拟讨论切列肯热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现代热液成矿作用最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浙闽赣地区的火山金属矿床及其成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区内已知的Pb、Zn、Ag、Cu、Mo、Au和稀土等矿床确定出主要的火山金属矿床类型有五:火山热液型、斑岩型、火山沉积—热液迭加型、火山热液改造型和火山岩风化型。并简明地描述了它们的地质特征。刑不同方法测定了火山矿床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根据火山岩中稀土和锶同位素组成确定了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来源。铅、硫同位素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的信息。氢氧同位索组成表明火山金属矿床形成时天水起了重要作用,提出天水—火山成矿体系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热液喷发机制与热泉金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引言近年来,现代的和古代的热泉环境中的热液喷发产物,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最先描述这类沉淀物的学者有White(1955,科罗拉多州莱克城)和Lloyd(1959,新西兰怀奥塔普)。最近,Muffler等(1971,黄石公园)、Llyod和Keam(1976,新西兰怀曼库)、Nairn和Wiradiradja(1980,新西兰卡韦劳)均报道过热液喷发产物。几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实例也已搬上了银幕,其中包括新西兰卡拉皮蒂(1981)和新西兰怀曼库(1904)的热液喷发产  相似文献   

11.
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地区的122个侏罗纪-白垩纪岩石样品,以及日本西南部四万十地区24个白垩纪岩石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与枕状玄武岩伴生的燧石及伴生岩石富含可能来源于热液活动的Fe和Mn。旧金山地区岩石中陆源质的、玄武岩质的、热液和生物成因的端员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热液喷溢使岩石样品富集Fe和Mn,并对硅质岩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热液组分和元素如Fe、Mn、Ni、Zn、Y和Pb的TiO_2标准化值的垂向变化表明有这种可能性,即旧金山地区层状燧石都是在某些活动洋中脊上或附近的热液场中经过30Ma以上的时间沉积而成的,是加到北美大陆上的洋壳残块。另一方面,根据区域产状扣热液元素的TiO_2标准化值的垂向变化来判断,旧金山地区岩石相是在半深海环境中(如边缘盆地和弧内盆地中)沉积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热液石油形成的时间界限.我们已放得了三个不同地区样品的14C年龄,这三个地区是:加利任尼亚湾瓜伊马斯盆地.东北太平洋(埃斯卡诺巴海槽和米德尔裂谷)和东非裂谷(坦噶尼喀地堑)。这些数据确定了碳源的年龄,从而为热液石油的形成和定位提供了最大年龄。年龄最小的石油产于瓜伊马斯盆地的南海槽(3200~6600年,平均4692年);北海村石油的年龄稍大一些(7400年)。年龄较大的石油主要产于埃斯卡诺巴海槽(17000年)和米德尔裂谷(29000年)。东非裂谷的大陆石油样品的年龄为25000年,与东北太平洋的海洋石油样品的年龄相当。这些年龄证实,热液石油的形成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是在更新世晚期至现代之间的某段时间内在这些活动的热液体系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铜-钼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 库兹涅茨克山、东外贝加尔和中亚的铜-钼矿床都具有特殊的地质环境,如同酸性和中性的次火山岩浆活动有关,岩浆作用多次出现、有热液活动、爆发角砾岩广泛发育以及热液蚀变发育,等等。某些热液蚀变岩相(钾长质、硅质)在矿床中普遍出现,而  相似文献   

14.
马超营断裂带及其北侧熊耳群火山岩的变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熊耳山南坡的马超营断裂带及其北侧熊耳群火山岩的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热液变质作用的特点.火山岩的变质作用及其强度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不均匀性,一般在断裂带内发育且强度大,断裂带北侧变质程度低、强度小;马超营断裂带对区内熊耳群火山岩的变质作用特征起着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变质作用具有多次叠加、改造的特征,一般区域变质作用较早较普遍,动力变质和热液变质作用偏晚和较局限,每次大的构造运动都伴随着后两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流体包裹体研究,获得了大西洋北纬26°区现代海底热液系统中矿物结晶条件的第一手资料。结晶温度270~340℃,溶液盐度5.7~7.0eq.mass% NaCl,CO_2浓度9.0~53.5g/kgH_2O,烃浓度7.3~18.2g/kg H_2O。未发现溶液沸腾标志。将最近获得的关于现代海洋成矿系统和大陆黄铁矿矿床(二者均发现有CO_2水溶液即液态CO_2的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并未获得将该矿床归入古海底热液矿床的足够证据。  相似文献   

16.
吉拉拜金矿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北约 40km处的哈巴河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体内北西向断裂带中 ,研究表明该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 ,稀土元素研究表明 ,矿化蚀变岩石与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 ,流体包裹体均一测温表明成矿温度为 12 0~ 36 0℃ ,有两个峰值 ,一个峰值位于 2 70~ 30 0℃范围 ,另一峰值位于 15 0~ 2 30℃范围内 ,表明岩浆期后热液和断裂活动对成矿均起作用。含金脉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 ,矿化早阶段 ,成矿热液中以变质热液及岩浆热液为主 ,随着矿化作用的后移 ,成矿溶液中自然会加入越来越多的大气降水 ,导致其氢氧同位素组成向大气降水线方向漂移。研究结果显示 ,哈巴河岩体为该金矿提供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是由哈巴河岩体的岩浆期后热液、动力变质热液及大气降水共同组成 ,北西向断裂带是这些成矿热液的运移通道。该北西向断裂带为逆冲压扭性质。该逆冲压扭断裂中的局部弱应力部位是成矿物质有利的沉淀富集场所。吉拉拜金矿床含金石英脉就是沿北西向逆冲压扭性断层中局部张性部位产出。哈巴河岩体中北西向断裂带及其中的石英脉都很发育 ,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邓蓉  夏斌 《地球与环境》2008,36(1):19-25
热液系统微生物能适应海底极端环境,通过化能合成自养过程,利用多种无机能量生长繁殖。海底热液生态系统的运转主要依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体系维持,热液系统地球化学和微生物活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一方面,硫化物矿物、金属离子和溶解气体为热液体系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所需能源、碳源和微量元素。热液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球化学能量向有机体的转移过程。另一方面,微生物对热液流体化学和矿物学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生命对热液系统无机部分的改造同样不可忽视。作为一种"复杂的地质生物体系",海底热液体系中各种有机和无机单元是通过多种生化控制和反馈作用相互联系起来的。本文评述了海底热液系统中微生物活动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研究的若干进展。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分析金银的聚散条件,就必须收集有关具体矿床形成作用中热液介质及其演变方向等参数的定量资料。获取这方面资料的基本方法准则可归纳如下:划分热液作用的阶段;确定各阶段的平衡矿物组合以及溶液的温度、浓度和成分;根据这种信息绘制矿物稳定场和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地质体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比及因子分析 ,明确成矿热液活动元素 ,区分不同地球化学类型的元素集群。研究表明 ,成矿热液活动源于花岗岩岩浆侵位 ,花岗岩浆期后热液及地下水在岩体热力驱动下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矿化热液活动体系 ,对区内地层产生广泛的蚀变影响 ,形成矿体、热液活动脉体及矿化热液活动元素对围岩地层的改造。成矿热液活动体系为开放系统 ,运动方式以构造断裂导流为主 ,孔隙渗透为次。  相似文献   

20.
凭祥地区金矿床受断层构造与酸性火山岩的双重控制。围岩蚀变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等。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两个成矿期 :热液成矿期与表生氧化期。热液成矿期金由热液迁移至围岩 ,被黄铁矿与毒砂吸附。表生氧化期黄铁矿与毒砂氧化形成氧化铁矿物 ,金被吸附到氧化铁矿物之上得到富集。对矿化岩石与围岩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本区金矿以Au As Sb Hg组合为特征 ,As是金的找矿指示元素。根据金矿床的矿物组合与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矿床地质条件推测 ,本区金矿床属低温热液矿床 ,形成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