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主要通过收集专家定性评价信息来进行指标权重确定和风险评价。为将专家的定性分析转变为定量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熵权和修正证据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人、物、技术、管理、环境五个方面构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结构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基于Bayes近似法修正的证据理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多层次递阶评价;最后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反映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等级,可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评价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CUOWGA算子与灰色聚类相结合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构建了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改进的CUOWGA算子为评价指标赋权,以提高指标赋权的科学性;最后采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建筑施工安全灰色聚类评价模型。通过西安市某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的算例应用与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该项目建筑施工安全的综合评价值为6.156,介于测度[6,8]区间,故该项目的安全评价等级属于"较高"等级,该评价结果与实际安全检查情况基本相符,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状态特征,从人、机、环境、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了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粗糙集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两种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粗糙集-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对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即:首先通过专家评议同粗糙集理论相结合,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约简,并确定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核心因素;然后将经粗糙集约简后的评价指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处理和计算。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表明,经过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所得的预测值同理论值相近,证明此种评价模型能为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原因进行了梳理,将基本事件进行归纳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法(SPA)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进行测评,并根据对危险因子的识别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构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测评模型。通过在青岛万达小学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吊点的确定、构件节点连接强度为主要安全影响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预防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采用直觉模糊集方法对CRH380A列车乘客车厢火灾风险进行评估。首先构建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直觉模糊熵公式计算各指标因素的权重,得出"设备因素"所占的权重较大;最后利用直觉模糊加权几何算子将各指标因素权重与专家的评估结果矩阵进行信息融合,得出该列车乘客车厢火灾风险评价的等级为"很安全"。该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从而验证了该方法运用于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火灾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铁车站火灾安全评价指标的模糊灰色性,从消防设计、消防设备、环境因素、管理因素4个维度建立地铁车站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界定地铁车站火灾的安全等级,提出了基于FPP-Grey的地铁车站火灾安全灰色聚类评价模型。首先借助三角模糊数让专家对指标的表达更贴近实际,构建模糊判断矩阵,通过模糊优先规划得到指标权重并验证指标权重的科学性;然后运用灰色白化权函数解决指标的灰色性、不透明性问题,实现信息的透明化,聚类分析出地铁车站火灾的安全等级;最后将其运用于郑州地铁2号线柳林站火灾的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车站火灾安全等级属于很安全状态,但需要重点关注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状况、消防系统、车站内部环境、日常安全管理4个评价指标。该研究丰富了地铁车站火灾安全评价方法,可为地铁车站火灾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化工行业具有高风险性,对安全技术的要求高,现场风险和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大,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转是保障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云模型的化工机械系统安全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首先从机械本体、环境条件、组织管理和操作人员4个方面构建了化工机械系统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综合评价云图开展了化工机械系统安全评价;最后以某化工企业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较常规的评价方法更为全面地考虑了安全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可为化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评估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水平,促进企业应急体系建设。在统筹考虑指标因素关联性、评价过程模糊随机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测量-云模型(M-CM)的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方法(即简称M-CM方法)。首先,界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内涵,建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测量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云模型算法得到标准云和指标云参数;最后,通过云发生器绘制综合评价云图,结合云相似度确定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价等级。应用M-CM方法对某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价等级为较高,该评价结果与企业实际安全检查报告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M-CM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模糊综合评价在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筑施工现场的高危险性,使其安全综合评价成为必须.本文在综合考虑了建筑施工现场条件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建立了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将8位专家的主观评判转化为客观数据,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判,找出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水工隧洞TBM施工中的地质适宜性问题,参考国内外水工隧洞TBM施工的相关实践经验,结合《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中对围岩分类的方法,并考虑到TBM设备的运行状态,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等10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水工隧洞TBM施工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选择熵权法确定,通过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水工隧洞TBM施工地质适宜性多因素评价模型,并选择岭形函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关系,研究各评价指标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水工隧洞TBM掘进的地质适宜性情况;将模型应用于新疆某个供水工程中,并将模型评价结果与施工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水工隧洞TBM施工地质适宜性评价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得到的评价结果与施工现场的实测数据相符合,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悬挑脚手架是建设部推广的十大施工新技术之一,具有不受现场和楼高的限制,投入低、周转快、缩短工期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脚手架。在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专家咨询,构建了悬挑脚手架安全性评价模型,并引入灰色欧几里德理论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先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利用灰色欧几里德关联理论确定各指标的关联度;最后结合两者对影响悬挑脚手架安全性的因素进行排序。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工程施工项目悬挑脚手架的安全性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可为施工现场悬挑脚手架的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安全科学理论为基础背景,从事故隐患概念的发展演变入手,通过查找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且结合建筑行业生产事故隐患特点,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方法或流程进行了探究,重点研究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LEC法),并以西安市某建筑施工项目为例,运用LEC法对该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事故隐患进行了辨识分析和评价定级,同时以"六定原则"为基础制定了隐患治理的对策措施。该研究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控制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科学选择最优装备维修合同商。方法提出装备维修合同商的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一种同时使用比较语言和单一语言表达的装备维修合同商选择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复合语言对备选合同商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将复合语言转换为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HFLTS),通过有序加权平均(OWA)算子计算HFLTS的模糊包络,最后应用逼近理想点(TOPSIS)法进行了合同商的评价和选择。结果通过实例验证了该选择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论为军方合理选择最优装备维修合同商提供了重要模型借鉴。  相似文献   

14.
应用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未确知测度复合评价模型(简称非线性复合模型),对云南纵向岭谷区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 非线性复合模型考虑到生态系统的非线性,引入了非线性合成算子,并利用置信度准则对评价样本进行识别与排序. 结果表明:非线性复合模型既能反映某种指标的突出影响,又能把线性加权平均模型看作是它的特例;利用非线性复合模型对评价样本进行识别与排序,克服了使用最大隶属度方法进行排序的缺点. 非线性复合模型在研究区中的应用得到了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表明其在多指标、多样本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施工过程中众多的不安全因素使事故频发,因而确定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基于建筑施工的危险性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建筑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固有或潜在的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即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计算各危险有害因素指标的权重,得出各危险有害因素指标权重的总排序,再利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权重值较高的5个危险有害因素,即决策者的安全综合素质与安全技术水平、大型施工设备的安全管控情况、施工现场管理者的安全综合素质与安全技术水平、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施工材料的进场验收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降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的一系列措施,以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公务机运行的安全状态,提高公务航空安全管理水平,针对公务机的运行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影响公务机飞行安全的风险因素;围绕公务机的飞行管理、飞行保障、飞行环境和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构建公务机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考虑公务机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及飞行风险的动态性,构建了公务机飞行安全风险可拓优度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通过实例对公务机飞行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公务机飞行保障和安全管理的风险特征值分别为2.238 4和2.261 8,均高于综合风险值1.869 9,需对其进行改进。该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公务机飞行安全风险水平,发现影响公务机飞行安全的风险点,为管理部门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管控市政工程安全生产问题,首先基于2015-2020年的92份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调查报告和社会网络评价方法提取关键致因因素,构建市政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点度中心度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排序,并结合偏好者信息实现对20个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的偏序集评价;最后绘制了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  相似文献   

18.
矿区地表沉陷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表沉陷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引入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矿区开采过程中的地表沉陷进行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并用实例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期指导煤矿设计施工并减少地表沉陷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建立一套适用于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的评价体系为目的,构建了综合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三个层次的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了"层次分析法与G1赋权法耦合进行权重划分、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安全等级确定"的安全评价体系,并应用该评价体系对某饮用水水源的安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饮用水水源的模糊综合评价指数FCI为2.7939,安全等级为III级,运行状况基本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效率,依据危险源对安全管理影响的重要性,探讨建筑施工现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结合相关建筑安全法律法规,总结出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采用格雷厄姆评价法(LECD)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出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引入测量模型方程构建路径分析图,并以路径系数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行量化分析。将测量模型应用到实际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量化分析中,结果表明:危险源与安全管理的相关性较强,建筑施工现场各个阶段危险源的管理侧重点不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各个阶段的风险等级大多为一般危险或显著危险,均不能忽视,其中消防材料管理的风险等级最高,为3.09,与现场实际相符,说明该方面是现场安全管理的最薄弱环节,故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其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