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各类事故灾难的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造成灾后特定的心理后果,甚至给人留下潜在的心理创伤,医学上统一称之为"灾后综合征",也叫急性应激反应。应急救援人员由于经常直接面对事故灾害,因此,更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及时对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预防和心理干预调适,可以帮助救援人员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继续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影响救援人员实战心理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采用走访、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消防部队的人员组成、心理状况和实战心理进行调查和研究,重点分析消防队员掌握灾害知识和经验积累对实战中出现的恐惧、紧张、急躁等心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知识和救援经验的增加对大部分消防队员均能起到消除紧张情绪的作用,知识水平和实战中的紧张与恐惧心理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且影响显著。笔者认为:将救援队伍和人员的灾害知识培训纳入日常工作,对提高救援部队的总体作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高级指挥人员,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更佳的指挥应对。  相似文献   

3.
消防救援人员每天都会经历各种应激事件,除了日常灭火外,消防救援人员还参与洪水、泥石流、地震、台风等救援工作,这些事件都有可能造成他们的心理应激,而心理应激水平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消防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比如产生失眠、多梦等情况。根据上述问题,本文对消防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心理应激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如何改善消防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消防队伍参与处置的事件范围逐渐扩大,各类灾害对参与救援的消防员造成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并且呈现出越发复杂的趋势。因此,完善消防救援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程序是消防队伍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大灾难、灾害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往往造成大量人员死亡,使经历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从而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经历者可能长期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并可能最终酿成精神疾病,影响到人生和生活.因此,重大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其他救灾抢险工作同等重要.迅速组织专业和一些具有能力的自愿人员对灾后受灾人群进行心理干预,这也是救灾取得最终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矿山救援队员在矿难救援抢险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变化对救援任务和日后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研究探讨矿山救援队如何进行心理训练,旨在为创建规范、科学、系统和有效的心理训练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完善矿山救援队的整体训练体系,提高矿山救援队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心理干预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会对人造成多方面的伤害,特别是对人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为突发公共事件受害人提供心理援助和应急心理干预,有助于社会公众及当事人正确对待突发事件的影响,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安定的社会局面也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了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国家心理预警和应急社会心理干预机制构建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心理干预机制构建的“四大因素”和基本原则;以抢险救援人员、社会公众、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受害人为应急心理干预的对象,介绍了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任务与侧重点。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将重大灾害的心理危机干预列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工矿商贸企业或某些公共场所的应急救援通道普遍存在指示不明确、路径不畅通、施工造价高、容易损坏等问题,如何创新一种方便快捷、指示明确、造价低廉的应急救援通道,是本文探讨的问题。应急救援通道是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应急避险点)逃生,同时引导救援人员快速到达救援地点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发生事故灾害时,运用色彩和线条引导人们向不受灾害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安全心理调适 安全心理调适就是采取一定的手段将容易引发事故的不良心理状态调节到有利于操作安全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护目镜主要用于地震、交通事故操作器材时人员眼睛的防护,防止因杂物和火花给救援人员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救援服主要用于地震、交通事故等灾害现场救援人员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应急救援人员的训练能力提升成为了保障灾害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应急救援人员训练能力的概念、评价指标、训练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对应急救援人员训练能力提升与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旨在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灾害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极其重要,特别是灾害事故现场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较多,容易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开展后续救援工作,相关人员要做好现场消防通信保障措施,通过构建稳定、安全、可靠的保障体系,方便救援人员更快速做出相关反应,也能进一步提高灾害事故现场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因此,相关人员要结合灾害事故现场的状况确定保障标准,通过评估出现的影响因素及通信保障难点,给予必要的控制管理,提高现场通信保障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紧急救助员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我国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较为严重,由于救援不及时,往往延误最佳施救时机,扩大事故后果.紧急救助员作为一种新的职业由家正式公布,目的是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进行救援,实施现场救护,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紧急救助员的任务是在发生紧急情况后,作为第一目击人及时在第一时间施救,及时处理事故现场,协助指挥尽快疏散人员和为挽救受伤人员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紧急救助员属于志愿者的一种,也可以实行国家认证,经过专门培训、具有一定技能的自愿应急救援人员,是专业救援队伍的重要补充,是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发生冒顶或坍塌事故后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是事故救援的关键,分析了灾害时期井下人员搜救方法和特点以及矿井救护现状,针对事故救援现场的特殊条件提出了有源探测的方法,即研究基于气味探测原理的矿井人员搜救方法和设备,并在示踪气体的选择和气味探测器研发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更准确地评估低温环境下应急救援人员冷应激情况,避免低温伤害。基于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24254—2009确定我国低温冰冻灾害应急救援作业工作服装热阻(IREQ),并引入适合描述我国低温冰冻灾害高强度应急救援作业的人体储热率参数,对所需IREQ模型进行改进。计算分析低温冰冻灾害环境下应急救援人员的修正服装热阻、有限持续暴露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 IREQ模型计算所得的基本需求热阻更高,有限持续暴露时间更低,对提高低温环境下的应急救援作业安全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消防体制的改革,以及消防队伍的转型,消防救援职能已从单一的火灾扑救、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向多灾种、全灾种的综合性消防救援转变。多灾种、全灾种消防救援除承担灭火救援主业外,还要承担各类灾害事故的救援,例如建筑垮塌事故、石油化工事故、交通运输事故、水域事故、山岳事故、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5月8日凌晨5时许,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因暴雨发生泥石流灾害,为了尽快救出被埋人员,避免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灾害,中国安科院组成救灾监测小组并携带边坡雷达、无人机等遥感设备抵达灾害现场,为救援过程提供科学精确的感知信息,对救援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普查辨识,确保安全施救。  相似文献   

18.
安全生产工作由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四个部分构成.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时,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风险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手段.应急救援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历来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救援人员自我保障装备系统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难兴邦”,在面对汶川地震时我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顽强斗志,对此我们感到深深的欣慰。在为抗震救灾献出微薄的力量的同时.我们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灾害救援人员自我保障装备系统的需求进行了思考;从装备研究的角度,对提高我国救灾人员的防护装备提出了一点建议和想法,供有关部门和人员参考。本文中所指的灾害救援主要是指地震救援。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以来,全国各地地铁灾害事故频发,地铁站建设的布局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布局不合理导致灾害发生时,消防灭火人员及设备不能及时到位,给救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从地铁站建设布局、地铁灾害事故的处置难点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处置难点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