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
为解决部分站场地基承载力不足,经过长期运营部分站场基础沉降不同步,造成的管道弯曲甚至管道破裂问题,提出1种由位置标识物来实现实时准确采集站场基础位移数据的方法,研制1套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基础沉降远程在线监测评价系统;系统软件根据实时采集的沉降量与历史监测数据比对,评价站场运行状态,并给出基础沉降安全储备.结果表明:结合...  相似文献   

3.
分层开采是厚煤开采的经典工艺,这种工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比较复杂。通过测试原岩物理力学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对分层和一次采全高时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如果采高较小,砌体梁距煤层较近,且采完上分层后长时间停采,给顶板再生留足时间,分层开采较一次采全高对地表沉降影响要小。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到地下开采扰动的影响,如何保证矿山公路的安全性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工程实际出发,基于三维几何建模软件和MIDAS/GTS有限元软件的结合技术,通过建立地表三维模型和矿体三维模型,构建了关于塌陷区沉降模拟的精细三维模型,开展了地下开采过程中临近塌陷区矿山公路沉降特性及其安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下开采强度和范围的增大,地表沉降的规模和程度都在不断增加,临近塌陷区的矿山公路及沿线边坡受到了地下采动的影响也变大;虽然总体仍保持稳定,但是在公路的局部区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计算结果和实地调查的情况一致,故得到矿山公路的沉降特性规律为下一步塌陷区的安全有效处治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沉降观测结束之后,为降低和预防因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造成的不安全事故发生率,准确预测建筑物沉降量变化趋势已引起相关科研单位的重视。首先,将人工神经网络数据分析与灰色GM(1,1)模型相结合,提出GM-ANN预测模型。然后,结合工程实例验证模型对监测沉降危险点数据变化的准确性,形成Matlab拟合曲线和预测趋势图。最终,结果表明仅考虑时间因素,GM-ANN模型明显优于灰色GM(1,1)模型,可使预测精度提高将近三倍。因此,利用GM-ANN预测模型可以对建筑物安全性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6.
蒸气云爆炸模型在原油储罐火灾事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静  苗欣 《安全》2011,32(5):9-11,14
本文分析了原油储罐的火灾爆炸事故特点,介绍了蒸气云爆炸模型中热辐射伤害模型以及TNT模型和TNO模型。选取蒸气云爆炸TNT模型以及热辐射伤害模型对10×104m3原油储罐泄漏事故形成的蒸气云爆炸进行后果定量分析,对事故产生的热辐射和冲击波对人员造成的伤害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目标到爆炸源距离较近时热辐射对人员造成的伤害较大,目标到爆炸源距离较远时冲击波对人员造成的伤害较大。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地预测桥梁桩基工后沉降量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环节.鉴于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沉降曲线在多级荷载作用下呈明显阶梯形基本特征,而常规沉降预测模型不能反映全过程的沉降与时间的关系,引入荷载系数的概念,建立了变形过程指数模型,介绍了模型的求解过程及参数的确定方法.并结合沉降实测资料,运用指数曲线模型和Logistic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过程指数模型能将架梁前期的观测数据纳入分析时间段内,其预测精度高,误差小,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进一步对模型参数的计算值进行粗差分析及归类,给出了不同地基土层、不同荷载作用下参数β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8.
液化石油气(LPG)储罐安全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火灾危险特性进行分析,说明了安全监控系统的重要性,提出了储罐区需要监测的参数。在对监测参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对监测参数进行监测的传感器,并对传感器的原理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计算机监测的相关知识,给出了用于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安全监测系统,并对系统可能受到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抗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解决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应急准备不足、应急响应迟缓和应急处置不标准等问题,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服务、物联网感知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研究应急指挥与安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分析事故扩大化的案例,找出应急管理脆弱因素,如安全监测预警能力不足和应急信息传递不顺畅等,分析系统功能需求,主要包括基础层、感知层、数据层和应用层,进而构建应急指挥与安全在线监测系统总体架构,开发安全在线监测模块、应急指挥模块和系统运行自我评价模块,并在新准铁路进行应用研究。实践表明:该系统可全过程管理安全风险在线监测、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够实现应急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数据化、程序化和可视化,全面提升新准铁路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0.
矿用钢丝绳在线监测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钢丝绳损伤的类型,选取了相应的监测参数,建立了对矿用钢丝绳损伤性能进行全面监测的在线监测系统.根据监测参数,分别从在线监测、数据采集处理和计算机分析处理3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实现对矿用钢丝绳性能的定量监测.另外,从信号监测、信号传输和信号处理3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所采取的一系列抗干扰措施,大大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原油储罐腐蚀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储油罐中原油含水、硫酸盐还原菌等腐蚀性介质加速储罐腐蚀发生穿孔的问题,对油罐底板及底圈壁板内外表面腐蚀的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张天渠油田联合站原油储罐实际情况,对储油罐底板、底圈壁板内外表面及罐底边缘板实施了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了储罐的腐蚀速率,延长了油罐检修周期。  相似文献   

12.
对比研究长距离输煤管道储浆罐与石油储罐搅拌设计特点、罐顶设计特点、消防安全设施特点。经分析可知,长距离输煤管道储浆罐宜选用推进式搅拌器,罐壁上设置导流结构,宜采用固定顶、锥顶,设置简单消防安全设施,宜选用难燃保温材料;石油储罐优先选用旋转喷射式搅拌器,罐内油品进行定期搅拌,采用浮顶,大型的一般选用外浮顶,需设置完善消防安全设施。  相似文献   

13.
轻柴油储罐火灾过程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 2 0 0 2年 1月 1日起我国实施新的“轻柴油”产品标准 ,新标准将轻柴油的闪点指标由原来的≥ 65℃改为≥ 5 5℃ ,由此导致轻柴油的火灾危险类别发生变化 ,并进而引发原有轻柴油储罐能否安全储存新标准轻柴油的问题。笔者利用化学流体力学模型和挪威船级社 (DNV)的SAFETI风险评估软件对 65℃闪点和 5 5℃闪点轻柴油的储存火灾危害性进行了评估 ,取得了轻柴油火灾中危害程度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4.
依托黄土地区某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深基坑施工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对不同工序下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以土层粘聚力、钢支撑位置及桩入土深度为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有限元模拟方法能有效反映基坑维护结构位移变形规律,黄土粘聚力、钢支撑施作位置及围护桩入土深度的变化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周围地表位移有一定影响,设计中的钢支撑位置是最优的设置位置.  相似文献   

15.
储油库所储存的介质一般均为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性物质。从储油库的工艺、设备及日常作业等多角度对其职业卫生安全危险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储油库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策略,为储油库的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同时为储油库职业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油气生产过程中集输设施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气生产中集输设施安全问题导致的油气泄漏引发的问题,以系统的方法分析其观念、技术、方法对集输设施管理的影响。围绕石油企业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从投资、建设、管理、养护各环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系统研究,通过明确职能、落实责任、制定标准、严格程序、科学奖惩、强化管理等手段,从而树立正确管理理念,完善设施投入机制、监督考核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等方面,提出与该系统工艺流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以管理优化保障工艺优化,延长设施使用寿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自燃及其防治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硫油品储罐内壁腐蚀产物(Fe2O3、Fe3O4、Fe(OH)3)与H2S反应生成硫化铁,硫化铁的氧化放热是引起储罐火灾的主要原因.实验模拟了油品储罐中硫化铁的生成,研究了在无氧条件下H2S气体与油品储罐内壁腐蚀产物的反应以及生成的硫化铁在自然环境下的氧化自燃性.结果表明,Fe2O3、Fe3O4、Fe(OH)3,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经硫化后生成的硫化铁具有很高的自然氧化活性,在自然环境中,常温下能迅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热量积聚引起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公寓火灾事故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选取某高校学生公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建立疏散模型,对人员的紧急疏散过程进行简单的模拟,得出火灾发生时人员安全疏散完毕所需时间,同时结合学生公寓的实际情况提出安全疏散对策,为类似的火灾问题及安全疏散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扬沸前兆噪声特性及其声发射机理,并与典型环境噪声特性差异作了分 析、比较,提取出一组识别特征物理量,以便在扬沸火灾早期能诊断预报扬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