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3S技术的综合集成的数字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可以获取传统监测手段所无法取得的更多信息,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提出了基于3S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综合集成的数字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信息处理基本模式,对数字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以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石羊河为例,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在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中,提出指标库管理的思想,基于COM技术,用VC++6.0为开发工具,初步实现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了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环境监测信息化中的优势。提出,基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建设环境监测大数据中心,突破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局限性,运用大数据的核心技术,实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的新突破,提升环境状况综合预警能力;应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高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能力;建立环保舆情分析云平台,提升公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环境监测知识库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监测专家系统”可有效监控环境污染状况 ,对环境污染作分析、评价、分级、预警等 ,促进环境的管理和改善。环境监测知识库是该专家系统的核心 ,通过知识库 ,专家系统可以自我学习 ,自我诊断 ,自我发展。本文通过对知识库和数据库的分析比较 ,指出在关系数据库平台上建立环境监测知识库的可行性 ,给出了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建立环境监测知识库的方法 ,即如何在关系数据库环境中实现环境监测知识获取、表示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很快,环境管理工作日益深化,对环境管理要求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一个化”:即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单项治理向综合整治、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环境管理要规范化.这就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次全国监测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的方针.也就是说,环境监测必须牢牢掌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大方向,为环境管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环境管理也必须紧紧依靠环境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美国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法制化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了我国辐射环境监测与信息发布实际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需借鉴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以下简称NRC)的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建立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公开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明确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管理边界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指出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全省环境监测统一监督管理体制,引导培育监测市场,优化配置监测力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环境监测投入机制;建立保障生态省建设的监测体系,包括全省环境自动监测(控)系统、遥测遥感系统、人居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现代化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实验室技术装备现代化和监测科研现代化;建立一支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环境监测骨干队伍,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组织方式、增值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加强行业文明建设和行业文化建设;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法制保障体系。提出了实施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中软件项目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形势下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环境质量综合监测管理系统、企业污染源综合监控系统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展开,剖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进度易拖延、需求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影响软件质量、沟通困难导致系统失衡、运维模式亟须创新等问题。提出引入软件项目管理模式,以面向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对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与目标的综合协调和优化。其管理框架包括需求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5大领域,核心管理内容包括建立组织机构,梳理业务流程,引入需求工程管理方法,实施质量管理和全过程的沟通管理,创新运维模式,以及培养环境监测大数据人才等。  相似文献   

8.
多源环境监测信息交换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环境监测系统现有的污染源管理、饮用水管理、噪声管理、自动监测管理等信息系统存在异构化、多源化等现象,造成数据重复录入、数据不一致、资源浪费等问题,展示了一种数据交换模型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介绍模型的数据抽取、数据封装、数据传递、数据解析、数据映射、校验和转换、数据接收等多个环节。该数据交换模型已成功实现与多个外部业务系统数据对接,现每天采集的数据超过5 000条,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分析国内环境监测业务和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地级市环境监测站信息系统的监测业务、数据中心、综合应用3层构架思路,对信息系统各层次的主要功能作出描述,着重对环境监测业务系统的集成和分工进行阐述。进行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在先进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充性等方面满足地级市环境监测部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环境综合整治问题的提出,不仅意味着我国全民环境意识的一次深化,而且标志着环境保护工作将实现由分散的点源治理为主到区域性综合整治为主的战略转移.实行这一转移是为了尽快改善环境质量状况,以适应四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环境监测是控制环境质量的前哨,它必须紧密配合并服务于环境管理,才能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使环境监测紧密配合并服务于环境管理,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几年来,大连市西岗区的环境管理部门牢固树立“依靠”意识,正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保护的管理、监测、科研系统经过二十年的建设,日益健全,各有关部门也都逐步建立了各自的环保管理、监测、科研机构,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而且每年还将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数据.但是,目前环境信息的管理、加工处理尚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与环境管理日益发展的需要相距甚远.环境监测信息是环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亟待提高,为环境管理向纵深发展提供技术保证.本文仅就环境监测信息管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监控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浏览器/服务器型数据库技术,开发福建省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监控系统.利用档案库内的数据,进行综合、区域、项目等全方位、多功能查询,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定量化.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与管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立一套权威、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是搞好监测工作的关键,实施分步走的发展战略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提高科学监测水平和人员素质,开展自动监测仪器以及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器的研制、开发或引进,要特别重视重大环境事故的应急监测技术,大幅度提高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省级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基于Web的省级环境监测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功能特点和组成结构,并就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充分体现先进性、开放性、可扩充性与实用性的特点,同时又满足了省级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对于数据安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阐述了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构建目标,介绍了系统的业务流程、总体设计及实施条件.提出建立环境监测LIMS系统,可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实验室信息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6.
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是保证监测质量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是保证监测质量的关键王宗仁(平顶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467000)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基础受到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环境监测数据的...  相似文献   

17.
开展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阐述了开展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施工期环境管理的实施手段,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制度,施工期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及对环境监测部门的要求,建议将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纳入正常的环保管理渠道之中,实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8.
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现实依据,因此正确鉴别和处理异常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简述了环境监测异常数据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对异常监测数据的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重视现场采样的信息化管理、正确填写监测原始记录和加强监测数据的审核。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关于"2015年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的目标,首先要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在充分分析中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的不足,并从法律法规的完善、监测网的建设和运行、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人才培养以及信息共享系统的构建等4个方面,提出中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及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以人类与环境之间压力—状态—响应关系为框架的,综合环境监测各要素的,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全国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2010年31个省(市、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全国环境质量2001—2010年的发展趋势与变化规律,同时将2010年31个省(市、区)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6个大类、8个小类,并深入分析了各类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压力和环境管理方面的区域差异和特征。实证表明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具备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比性,可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推广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