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玉峰 《安全》2005,26(4):9-11
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大量电视塔、广播站、雷达、卫星通信、微波等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和活动也越来越多.这些设备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大部分电磁波辐射,都是有用发射,所以,环境中电磁波能量密度大,频谱增密,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电磁辐射本身,却是一个重要的环境污染要素.所以,电磁波既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信息载体和能量流载体,又是有害于人类生活的污染要素,其危害效应已受到国家环保领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一、THz技术简介 太赫兹(THz,1THz=1012Hz)频段是指频率从0.1THz到10THz,介于毫米波与红外光之间的电磁辐射区域.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丁Hz产生和检测方法,人们对于该波段电磁辐射性质的了解非常有限,以至于该波段被称为电磁波谱中的THz空隙,也是电磁波谱中有待进行全面研究的最后一个频率窗口.  相似文献   

3.
微波辐射防护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是频率大约在300MHz~300GHz,即波长100c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位于电磁波谱的红外辐射波(光波)和无线电波之间,主要是指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1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移动电话、视听设备、空调器、微波炉等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一种新污染源———电磁辐射正向人们悄然袭来。通过科研人员对电磁波辐射的研究表明,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敏感的人群,而心脏、眼睛和生殖系统属于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在…  相似文献   

4.
《安全》2016,(3)
正电磁防护技术实验室是我国最早开展电磁环境污染和职业防护技术研究的实验室。完成了《北京市电磁辐射污染分布规律与控制研究》、《大中型电磁辐射体选址技术规范》、《建筑物防电磁辐射涂料的研究》、《金属膜复合屏蔽材料研究与开发》、《新型轻体电磁屏蔽室的设计研究》等多项国家、北京市重大课题和标准编制。在长期的电磁辐射、电磁防护研究实践中,对电磁波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阴影、散射、多重反射、多重折射的机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际处理经验,可以精确仿真基于电磁波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模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稳形杀手"的电磁辐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通信设备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程度与辐射强度、频率、作用时间、环境等因素有关,辐射强度越大、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影响就越大.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已成定论,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  相似文献   

6.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和上海科技报社主办的“电磁辐射及其防范专家研讨会”不久前在中科院上海学术活动中心召开。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劳动医学方面的10多位专家一致认为,电磁辐射已成为现代社会一大公害。有关方面应尽早加强研究,并注意对长期接触电磁波的人群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一、THz技术简介太赫兹(THz,1THz=1012Hz)频段是指频率从0.1THz到10THz,介于毫米波与红外光之间的电磁辐射区域。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THz产生和检测方法,人们对于该波段电磁辐射性质的了解非常有限,以至于该波段被称为电磁波谱中的THz空隙,  相似文献   

8.
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电磁辐射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一大污染源,人们对它的研究和防护日益广泛和深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移动通信上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家用电器多样化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受到电磁污染日趋严重,给健康带来威胁。例如,长时间在电脑前操作出现的电脑综合症,电动剃须刀、吸尘器、微波炉、手机的使用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天天使用这些家用电器,会  相似文献   

9.
电磁辐射对人的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移动电话、视听设备、空调器、微波炉等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为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一种新型污染源——电磁辐射正悄然向人们袭来,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第四种污染。这些有害的电磁辐射不仅影响了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还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此,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治它。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还相继采取法律形式宣布禁止产生电磁污染的产品(即电磁兼容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专家们强调市民应树立预防为先的意识,注意减少同电磁波的长期接触,采用某些方法对电磁波进行屏蔽,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工作人员应穿用特殊的防护服装。  相似文献   

10.
刘道春 《安全》2014,35(1):57-57
正电磁波污染又称电磁污染或称射频辐射污染,它是以电磁场的场力为特征,并和电磁波的性质、功率、密度及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电广播、移动电话、电视以及微波技术等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射频设备的功率成倍提高,地面上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已达到可以直接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大学生的手机电磁辐射暴露程度,针对手机的3种使用状态(通话、发短信、上网),用TES-593电磁波污染强度计系统地监测了36部手机,监测点代表耳朵、眼睛和手所在处.结果表明,所有监测值均符合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的参考水平.3种使用状态下的手机电磁辐射辐射强度大小依次为通话、发短信、上网;在室内通话、发短信和上网状态下,2G手机近背面的平均电场强度依次为15.27 V/m、11.43 V/m和9.57 V/m;手机在室内通话状态下的电场强度大于室外通话状态下的电场强度,2G手机在这两种状态下,听筒处的平均电场强度分别为16.00 V/m、9.46 V/m.多数手机室内通话电场强度容易超过GB 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参考值.手机发短信、上网时的辐射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小,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2.
人的眼睛受电磁波的伤害早在50年代已有报导。美国报导了雷达站的工作人员中不少人得了白内障疾病,到70年代这种报导就更多了。人们对其认识逐渐深刻,有关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塔吊的形状及结构常使其受电台电磁辐射和雷电的影响而感应高压电,创新介绍利用电路模型计算塔吊感应电压和分析感应雷过电压特点,独创性提出制作等电位圈避雷器和建立一种建筑塔吊的多频率接地装置,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塔吊因雷电和电磁波辐射感应高压电而难于防护的棘手问题,提高了建筑塔吊在雷电及电台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 看不见、模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 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稳形杀手” 的电磁辐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 通信设备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 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 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电磁辐射 对人的影响程度与辐射强度、频率、作 用时间、环境等因素有关,辐射强度越 大、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 影响就越大。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对人 体的伤害已成定论,是危害人类健康的 大敌。  相似文献   

15.
高频电磁场与微波统称为射频辐射,是电磁辐射中量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的波。波长1mm~1m的电磁波是微波;波长1m~3000m的电磁波是高频电磁场。 任何射频辐射发射源周围均可区分为两个作用场,即感应场和辐射场。在高频及大部分超高频波段,工人操作岗位主要处在感应场中;对波长较短的超高频电磁场和微波来说,因为波长较短,故作业人员都处在辐射场内。这些电磁辐射因能量太小,不产生电离作用;对机体的慢性作用系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大强度辐射在组织中有产热作用;微波可能引起白内障。 高频电磁场在工…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非电离辐射对人体有害吗?怎样防护? 四川石油管理局技安处四川石油管理局技安处: 编辑部转来您的询问信,就我所知答复如下: 电磁辐射的波谱很宽,按其生物学作用不同,可分为电离辐射(宇宙线、X射线、r射线)和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系指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电视波、激光和射频辐射而言,是不足以导致组织电离的辐射线,属于电磁波谱中的特定波段。电磁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向四面传播,具有波的一般特性(波长、频率、一定的传播速度),由无数的量子组成。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波长愈短,频率愈高,则辐射的量子能量愈大;量子能量…  相似文献   

17.
孙燕 《安全》2010,31(3):48-50
现代研究发现,小至空调、电脑、电视、微波炉、电热毯、手机、电动剃须刀等家用电器,大到雷达、中继通信、卫星通信、遥测遥感等电器设备,在正常工作时都会产生电磁波。这种电磁波是一种高速传播的光子流,也是一种被科学家称之为“电子垃圾”的微粒物质,又叫电磁烟雾或电磁辐射,有人将电磁烟雾污染称作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4大污染。  相似文献   

18.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织物及服装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乃至宇宙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对于人体这一良性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电磁防护织物及服装的研究与开发就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存在于大自然中的电磁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实验证明,“电磁辐射的生物学作用,主要决定于量子能量水平,而不决定于量子数量的多少。量子能量越大,生物作用越强。电磁辐射的量子能量可按下式求得: 可见,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该辐射的量子能量也越大。据测量,能引起生物组织电离的最小量子能量约为12电子伏特。当量子能量达到12电子伏特以上时,如X射线,γ射线,就可因电离作用使人体受到严重伤害。这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若量子能量在10~12电子伏特以下,就不会使人体组织电离,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称为非电离…  相似文献   

20.
赵玉峰  于燕华 《安全》1995,16(5):2-7
1 简要说明 环境电磁辐射污染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污染。 在城市中,由于建筑物对电磁波的反射、折射作用,使得电波在空间的分布状态相当杂乱。它不仅干扰破坏了通信联络信号,使之信息失误;而且造成电视信号的多重反射,出现重影现象。此外,在大功率发射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