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雾的声雷达回波与大气SO2浓度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重庆1989年12月30日雾的声雷达回波特征与浓雾天气的关系,讨论了雾日大气SO2地面浓度状况。结果表明,声雷达回波与雾的定变有较好的对应;地面污染物浓度与声雷达回波所反应的大气层结状况关系密切,300-400米高度上的逆温层维持较长时间是加重当日大气SO2地面浓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为了综合评价全省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探讨城市声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以“十三五”期间四川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以及《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分析了城市区域、道路交通及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川省城市区域、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趋于好转,交通噪声对声环境质量的影响逐渐突出。建议环境管理部门联合城市其他部门同时做好点位规划、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噪声源头管理工作,取得噪声污染防治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9.
公众参与是铁路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铁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机制。本文研究了铁路工程项目中公众参与的背景、目的、原则和方式,并以成渝客运专线为实例进行分析,对铁路工程项目中公众参与的前景做出了展望。成渝客运专线贯彻综合最优化的设计理念,对公众参与工作高度重视,针对目前国内公众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的现状,积极开展了公众参与的有益尝试,并采纳合理可行的公众意见,多次优化工程设计及强化降噪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对今后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热力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热力景观空间格局是城市附属物和城市活动性在热场方面的综合表现。使用2008年11月23日的Landsat5/TM数据,将第6波段反演为亮温,并按温度值的高低把热力景观分为7个类型;借鉴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以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成都市三环路内约200km2热力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行政区的热力景观格局指数存在显著差别,如锦江区的破碎度指数最大,为0.924,成华区的最小,为0.559,指数大小与城市热力景观类型的分布特点密切相关。这些结果对于分析和研究城市整体格局、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具有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了成都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需求,阐述了如何基于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WebGIS)来整合数字城市信息化资源以及公共卫生专题资源,建设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