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中国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利用形势不容乐观.结合当前形势,参考国内外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对比分析中日的垃圾分类现状和数据,认为中国垃圾分类应从以下两条新思路改进,一是从处理方式上改进回收方式;二是结合具体情况以及人群,考虑垃圾分类的方法.最后分析了新思路下,垃圾回收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并提出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对垃圾回收全过程的监控,管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浅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有别于混合收集,是垃圾收集的一种新趋势。结合我国垃圾的特点,阐明了当前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并指出了我国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根据当前垃圾收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化的对策。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减少了垃圾的最终处置量,提高垃圾资源化率。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本文阐明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阐述了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危机,垃圾分类收集已成为热点话题.在此介绍了国内外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和技术,以及我国在垃圾分类收集方面的政策.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调查,分析了矿大南湖校区垃圾收集现状,并对垃圾分类收集提出了改进建议,阐明了垃圾分类收集在矿大南湖校区运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调查分析丽水山区生活垃圾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的可行性 ,提出了丽水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构想。根据本地生活垃圾特征和土地资源情况 ,采用“分选回收 +堆肥 +卫生填埋”组合方式处理生活垃圾符合该山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问卷方式,调查了宁波市居民对现行垃圾分类方法的态度、可能的分类方法、实行垃圾分类后的行为方式等。结合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行业标准及居民在实际垃圾分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提出了适合宁波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其特点是,居民只需区分食物垃圾与非食物垃圾,而非食物垃圾集中运往分拣中心按行业标准进行分类或按回收企业要求进行进一步细分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群众以及政府的广泛关注.伴随着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政策的纷纷出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利用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手段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当前国内生活垃圾分类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其在执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课题研究,围绕如何在校园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探讨校园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立及提出校园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垃圾分类的快速推广,厨余垃圾单独处理将会影响城市垃圾的能源回收效率,因此应考虑城市固有处理设施规模合理规划。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测定了张家港市20个居民小区生活垃圾的含水率及热值,并预测了该市其他垃圾含水率及热值随着厨余垃圾分离效率的变化。研究发现,根据张家港市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能源回收效率随着厨余垃圾分出率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在最优分出率(70.8%)条件下,全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可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且可实现能源最大化利用。对于垃圾分类新形势下城市管理部门设计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处理方案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管理呈现出不可持续的态式。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而这又给我国垃圾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由于制度缺陷和缺少人力资源及资本,城市管理部门难以对所有垃圾回收处理,导致我国许多城市垃圾常年暴露在外甚至向河流、湖泊倾倒,危害人身健康和环境质量。从我国城市垃圾管理体系、垃圾管理政策、垃圾生成和成分、垃圾收集、循环利用、垃圾处置、垃圾管理技术和管理成本等方面描述了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我国城市垃圾现状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应在遵循循环经济的“三R”原则基础上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并论述了实现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羽  陆雍森 《城市环境》2002,16(1):41-43
探讨了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即垃圾的价值与分类垃圾收集量,讨论了居民行为与拾荒问题,全面分析了我国目前条件下各种影响因素驱动分类收集推行的机制,提出分类收集应作为集成式垃圾管理的一部分进行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宝鸡文理学院高新校区为试验区,通过实地调查和垃圾分类回收试验,考察了高校垃圾种类、来源和数量,分析了垃圾分类的现存问题和影响分类效果的限制因素,初步构建了适宜高校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分类回收试验表明:高校可回收垃圾中含量最高的依次为纸类、塑料类和金属类;在高校进行垃圾分类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应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活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综合体,通过对垃圾分类收集改变垃圾的混杂性是实现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实现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变废物为再生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有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本文综述了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历程;收集了国家和地方在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提炼出了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还存在的障碍和瓶颈;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分析表明,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经历了开始(20世纪90年代)、试点探索(2000~2015年)和快速发展(2016年至今)3个阶段.目前国家和地方正逐步采用可操作性强的垃圾分类方法、融合互联网+的宣传方式、实用性的法规章程、完善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循环链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甚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我国将走出一条切实可行、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后期加强全民参与及大众自觉回收的责任意识、出台更细化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重视学校儿童的垃圾分类教育、充分利用国内拾荒人员,对快速推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考察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演化过程、阶段特征和取得成效,是合理制定和有效执行垃圾分类政策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新时代垃圾分类体系和垃圾分类制度的加快建立和实施。以垃圾分类政策制度的历史演变为主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垃圾分类政策历史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1)基于垃圾回收利用的分类收集启蒙阶段(1957—1991年);2)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制定的初期阶段(1992—1999年);3)基于垃圾分类实践的分类标准制定阶段(2000—2015年);4)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筹建阶段(2015—2016年);5)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确立和实施阶段(2017年至今)。分析表明,我国初步形成了符合国情且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政策制度体系,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可显著改善生活环境,节约资源,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阶段,在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生态文明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促进经济与生态同时发展,我国开始重视城市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问题一直是困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道难题。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仍然出现垃圾随便投放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比较严重。本文通过讨论目前城市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得出一些解决措施,来解决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朱玫 《环境保护》2016,(11):58-60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破解我国"垃圾围城"问题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备、产业链及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文章分析指出物联网可以提供的技术支撑能力,第三方治理可以创造渠道的多样性,因此,物联网+第三方治理是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并提出了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供给侧改革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垃圾对城市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在对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武汉市生活垃圾以末端处理为主而源头分类不足的问题,借鉴国外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回收处理的相关经验,提出加强源头分类处理的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模式,并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回收管理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考虑政府政策激励监督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治理的影响,构建政府监管-企业处理-居民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4种不同情境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治理的演化稳定策略,并借助数值仿真分析了政府激励监督对各方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获得的收益大于参与分类的成本两倍及以上时,才会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否则不会主动参与分类,同时居民对政府正向激励补贴的变化比企业更为敏感.政府实施较高的负向激励力度时可有效约束企业行为,但过高的监管成本会造成垃圾回收治理的管理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