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包装材料从广义上讲,包括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生产制造材料时对环境资源耗费要少;二是保证材料在生产使用中要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三是材料使用完毕废弃后可以回收再利用或对环境污染要小。生态包装材料是生态材料领域中的“小字辈”,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包括天然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由于包装材料的生态循环周期很短,这引起了材料专家的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对生态包装材料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1994年10月召开的国际生态平衡大会上,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专家首次用“生态循环评…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资产负债表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重要内容,对某一时期各经济主体对生态环境资产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复和增值活动的定量核算与评估。生态环境资产负债表编制要具有明确的政策应用导向作用。文章从生态环境资产负债表包括的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生态系统三个基本内容出发,提出了其促进绿色发展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完善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体系、丰富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生态文明政绩考核体系以及为环境产权、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了生态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包括陕西省农业资源的现状、陕西省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功能遭到破坏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使自然灾害发生,探讨了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内容包括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积极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要积极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1年,国务院发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首次正式提出以“三区”为重点,全面推进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从根本上遏制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要点包括:第一,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抢救性保护,重点是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下的适度利用和科学恢复;第二,对生态良好地区生态环境实施积极性保护,主要通过批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示范区、生态市、生态省的建设,开展生态农业县的建设,积极引导,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良好地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得到有效保护;第三,对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实施强制性保护,主要是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强化监管,防止重要自然资源开发时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重大破坏,把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品生产的发展,所需的包装物日渐增加,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日趋加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个出路:一是提高包装质量,增加包装容量,节约包装材料;二是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减少新资源的消耗;三是使用能自然分解的包装材料,避免不易分解的包装物长期对环境污染。这就是绿色包装努力的方向。为此,美国对“绿色包装”作  相似文献   

6.
汉江流域在我国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开展三生空间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能为该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基于1990—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视角,运用转移矩阵、生态贡献率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汉江流域三生空间用地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汉江流域以生态空间为主,生态空间面积先减后增且集中分布在丹江口以上流域,生产空间由增转减,生活空间始终处于增加态势;1990—2020年汉江流域三生空间类型转移关系保持稳定,以生态空间和生产空间的互转为主,转移规模呈先减后增趋势;汉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呈西高东低空间格局,高质量区面积持续增加,其他质量区不同程度下降;影响汉江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恶化的主导用地类型分别为生产空间转化为林地绿色和蓝色生态空间,草地及林地绿色、蓝色生态空间转化为生产空间。  相似文献   

7.
流域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实现流域内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公正性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我国这项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上中下游跨区域调水的生态补偿、上中下游生态环境效益补偿以及下游滞洪区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等三项主要内容。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中,上述三项生态补偿内容暴露出较多的问题;这些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实践,阻滞着流域内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进一步加强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有效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一种利用废旧纸张生产的可替代聚苯发泡材料的各种纸浆模塑托衬制品,最近在广州山莲新技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投入试生产,产品一经问世即受到国内外众多客户的青睐.近年来,塑料包装废弃物造成的“白色污染”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有的国家规定,使用塑料包装的商品进口要加收20%的环保费.还有些国家甚至规定,不允许载有塑料包装商品的船只靠港.而目前在我国,聚苯发泡材料作为一种内衬材料仍然在多种轻工产品的包装中广泛使用.面临“复关”,在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改进包装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由香港山联集团与广州莲花山保税区于1992年6月成立的广州山莲新技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从欧洲引进了先进的纸浆模塑  相似文献   

9.
黑瞎子岛回归祖国后,社会各界对如何保护和开放开发非常关注。中俄两国确定双方共同对黑瞎子岛进行综合开发的方针,且都已制定了保护与开放开发的总体规划并付诸实施。中俄双方已形成共识,即把生态保护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实施开放开发,把开放开发的强度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努力把黑瞎子岛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稳定安全、开放繁荣的对俄合作示范区。本文在深入分析黑瞎子岛跨境合作开发现状和生态环境现状基础上,探讨提出黑瞎子岛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即黑瞎子岛开发利用要坚持生态优先、点状开发,工业性加工项目不上岛,将开发建设寓于生态保护之中,全面实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具体保障措施包括:一是结合现有空间布局,设立保护区和监管站;二是建立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补偿机制;第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第四,重视环境保护双边合作,实施跨境一体化保护和监管。  相似文献   

10.
略论生态环境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爱林  包纪祥 《环境保护》1999,(4):34-35,39
一、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1.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相适应生态环境的恶化大多表现在由于土地资源的被破坏。由于人口压力,引起对土地需求的剧增,从而造成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破坏了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打破了土地生态系统长期存在的良性循环的格局,这已是无容置疑的客观现实。中共中央1993年1号文件指出,要在三大前提下发展农业生产。所谓三大前提,一是控制人口,二是合理利用资源,三是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对古今中外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经验教训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使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福建海岸带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①整体而言,福建海岸带地区以生态用地为主要用地类型,占比达64.4%以上,成为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稳定的保证;生产和生活用地整体占比不大,但却是变化动态较高的用地类型.②时序变化上,1995—2005年,工矿生产用地、城乡生活用地不断扩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值下降2.3%;2005—2015年,生产、生活空间变迁程度趋于缓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值缓慢下降1.3%.③空间分布上,厦门、泉州等地市以生产、生活用地为主,较高强度的用地方式和相对破碎化的用地格局使得该地区呈现较低的生态环境质量(EV值小于0.855);宁德市、莆田市内陆地区等以生态用地为主,较强的生态稳定性使得该地区呈现较高生态环境质量(EV值大于0.994).④在用地转型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上,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用地变化是工矿生产用地的对外扩展,两个时段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4.9%和49.7%,且用地方式变化从功能属性和空间格局两个方面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并引发了工业污染、景观格局破碎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绿化澳洲的‘绿色计划’包括珍惜资源。该国政府规定,今后凡收回废纸,再生使用纸张,营业税全免,该国现在废纸利用居世界第三。政府拿出四百万澳元,用以研究挽回消失中的动植物。澳大利亚为什么要拿出总额为三十二亿澳元去实施这项庞大的计划?专家指出,关键是该国生态环境出现了新情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关键作用及其意义。首先,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概述。然后,详细探讨了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三个关键作用,包括确定环境影响因素治理目标、为环保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以及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控效果。最后,提出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作用的四项关键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的生态环境挑战,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4.
在遥感与GIS的支持下,以1995、2000、2005和2010年的TM影像及2015年的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从土地利用转型的角度,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类型的生态贡献率对亚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间,亚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为显著,其中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增加,而生产用地面积减少,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用地向城镇、农村生活用地及林地生态用地的转化。计算得到亚喀斯特区域5期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540 2、0.539 7、0.552 3、0.558 1和0.561 5,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维持稳定,呈一定的上升趋势。致使亚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用地向林地、草地和水域生态用地的转化;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是农业生产用地向城镇、农村生活用地等的转化,但生态环境改善的趋势要大于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各有关单位、各位专家、委员:党的十八大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6.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宪法修正案》),增加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内容,这是本次《宪法修正案》的一个突出亮点。应当认真研究生态文明入宪对我国生态环境立法的影响,并作出部署安排以全面落实。一是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入宪的主要内容,二是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入宪的重大意义,三是科学合理安排生态文明入宪后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工作。在制定新法方面,建议制定生态环境基本法、自然资源基本法以及土壤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地法等。在修改法律方面,要抓紧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要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注重运用党内法规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0月22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在西宁组织召开会议,对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研中心)承担的青海省生态补偿政策研究项目进行了专家评审和方案审查。来自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和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专家以及来自海西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面向长江保护修复的环境管理需求,梳理了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长江经济带涉矿问题,探讨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协同治理对策。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有8个省份发现涉矿生态环境问题,涉及石英砂矿、稀土矿、磷矿、锡矿、石灰石矿和石煤矿;有3个省份出现保护地采矿生态破坏严重问题,涉及自然保护区内违规设置的采矿权、探矿权和违法生产,以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以治理地质灾害之名开采磷矿。(2)11个省市中均发现了涉保护地违规管理问题,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湖滨湿地、长江岸线和重要湿地、海洋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矿山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对策包括:(1)科学制定矿山生态修复目标;(2)定期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3)提高矿山生态环境监管执行力。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在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核心使命就是保障国家能源的安全。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矿产开发的协调战略,一定要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要坚持开发以及利用矿产资源,且注重生态环保的基本原则。在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要创建以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监管力度,主动治理矿山生态环境,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强化修复以及治理力度,促进矿山生产深入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矿山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修复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近20多年来,生态环境部门主动发挥行业特色,开展了大量坚实有效的行业扶贫工作,科学客观地评价生态环境部门的扶贫绩效,对于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精准施策、融入并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统计数据,建立了包括生态资源保护、环境质量改善、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提升以及抵御风险等4类26项指标在内的生态环境行业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围场县")为例,对生态环境部门扶贫绩效进行了量化评估. 结果表明:①2006-2018年,承德市围场县扶贫绩效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增长了68.3%,成效十分显著. ②生态环境行业扶贫在围场县的扶贫绩效主要体现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生态资源保护以及环境质量改善等3个方面,占总绩效的81.1%. ③生态环境行业扶贫对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 在环境质量改善绩效指标上升47.1%的同时,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抵御风险能力绩效指标分别上升了90.5%和83.3%. 研究显示,生态环境行业定点扶贫对提升贫困地区持续"造血"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生态环境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融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措施的针对性,在帮助贫困地区保住优质生态资源的同时,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的经济优势,推动贫困地区巩固好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