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基橙褪色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酸性介质中,余氯使甲基橙褪色,最大吸收波长510 nm,摩尔吸光系数A510=5.41×10-3 l/mol·cm,余氯质量浓度在(0.05~1.00) mg/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耳定律.对甲基橙溶液的加入量、样品溶液褪色后其吸光值的稳定性等方面作了条件试验,同时与邻联甲苯胺(OT)比色法和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进行比对测定,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余氯测定方法有十种之多,医院污水余氯测定,常用的有五种:即碘量法;碘量反滴定法;DPD亚铁滴定法和比色法(DPD即N,N-二乙基-对苯二胺);甲土立丁法。 我们用碘量反滴定法,DPD亚铁滴定法和DPD比色法测定医院污水余氯,其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F~1测定)三种测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我国目前暂定碘量反滴定法作为医院污水余氯测定的标准方法。但该法操作复杂,测定时间长,不适合现场快速测定。 本文根据DPD比色法原理,研制出一种  相似文献   

3.
采用行业标准DPD分光光度法(HJ 568-2010)测定水中的游离余氯,验证了去掉第一点的低浓度曲线的有效性。分别比较不同的显色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显色时间应控制在10min以内。  相似文献   

4.
对饮用水中余氯测定存在的问题、余氯与加氯量的关系、水中消毒剂残余量的控制等饮用水消毒所涉及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探讨。通过试验摸索出1种测定余氯的分光光度法,作为对目视比色法的修正。  相似文献   

5.
含氯消毒剂在我国污水处理过程中普遍使用,其在灭活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会增加出水余氯浓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含氯消毒剂的使用量大幅增加,余氯问题更加凸显. 为对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余氯限值的制定和修订提出可参考的建议,比较了国内外现有各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余氯限值,并总结分析余氯监测及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结果表明:①我国多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包含出水中余氯限值规定,如《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采用氯化消毒的医院污水直接排放总余氯浓度应低于0.5 mg/L,北京、上海等地的地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直接排放的污水总余氯浓度应低于0.5 mg/L,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消毒尾水中的余氯至今仍缺乏标准管控. ②我国余氯测定标准中规定的余氯监测方法为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近年来余氯的仪器分析法和传感器法也得到迅速发展. ③余氯控制方法包括以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为脱氯剂的化学脱氯法、活性炭脱氯法和还原性金属材料脱氯法等. 因此,建议我国在未来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中考虑纳入余氯限值规定,并关注余氯监测及控制方法的发展与规范制定.   相似文献   

6.
碘化钾-淀粉试纸法测定余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余氯对碘化钾的氧化作用和碘淀粉反应,本文提出了测定余氯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法.研究了最佳测试条件,用于测定医院污水中的余氯,获得了满意结果.测量范围为1.0-10.0mg/L.  相似文献   

7.
测定水和废水中硫化物的含量,用碘量法可能会由于没有办法消除其他物质的干扰而使得测量的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对于同样的废水样品,当遇到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的测量结果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时,可以选择使用Pb(Ac)2半定量法;对于有些化纤企业生成的废水,为了消除使用碘量法测定产生的干扰,可以使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洗涤、沉淀。当使用光度法测量废水中的硫化物时,其标准曲线的线性斜率范围为0.018-0.025。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的消毒技术及其副产物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重点介绍了国外饮用水中二氧化氯和其无机消毒副产物检测技术以及在中国应用状况.二氧化氯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碘量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电流滴定法、离子色谱法等.在众多二氧化氯分析方法中,五步碘量法、连续五步碘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9.
经实验证明,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以-次蒸馏水代替重蒸馏无氨水,既减少了实验操作程序,又不影响测定结果;同时本文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并对标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分光光度法在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实验研究,建立起化学需氧量(COD)分光光度快速测定方法.回流时间由原来的2h缩短为15min,并用分光光度法代替碘量法进行测定.该法与标准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等优点.该法对实际水样进行没定,测定结果与标准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