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虑位移监测的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目前主要有极限平衡法、概率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仅从力学的角度出发,而很少从滑坡的实际变形角度来考虑。为此,在运用Morgenstern-Price法、蒙特卡洛-破坏概率方法和强度折减法从二维和三维的角度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和破坏概率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滑坡位移监测的R/S分析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以三峡库区青龙咀滑坡为例,采用上述四种方法对该滑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滑坡在计算工况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其危险性为中等。  相似文献   

2.
干海子滑坡位于大渡河流域,规模巨大.为研究该滑坡的稳定性,在对滑坡基本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Geo-slope软件)和有限差分法(FLAC-3D软件)对该滑坡的稳定性和应力应变特征进行了计算、模拟.稳定性计算模拟主要从深层、浅层及局部稳定三方面入手分析,计算模拟结果与滑坡的宏现地质现象均...  相似文献   

3.
西线调水一期工程滑坡崩塌体灾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目标是要解决西北、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在现有资料和工作深度的基础上,对工程区滑坡崩塌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在整个工程区,库区内崩塌极为发育,滑坡较少;在不同的库区,岸坡的变形呈现出空间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GEO-SLOPE软件在某滑坡稳定性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滑坡为例,在充分分析其成因机制基础上,运用GEO-SLOPE软件对该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结合室内试验、工程地质类比及参数反演确定稳定性计算参数,考虑到未来水库蓄水,在不同工况下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较好,只是在考虑地震作用的时候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迅速下降,甚至处于临稳状态。  相似文献   

5.
水库库区内的滑坡对水利工程的威胁历来备受关注。影响坡体稳定的因素很多,而蓄水往往是导致库岸失稳的主要激发因素。滑坡稳定性评价工作各个环节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如何能够做出正确的结论,就显得极为关键。重点通过现场调查,充分分析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重视岩土参数的选取,以定性分析为主,并借助多种计算手段,得到关于美姑河洛渣滑坡稳定性分析定量化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狭窄库区不同位置、体积滑坡涌浪对浪高及工程安全的影响,特以羊曲水电站库区H1滑坡体和1#变形体为例,建立1∶200的水工物理模型,研究失稳物质在体积100万、200万及500万m3时产生的库区涌浪特征,进一步分析不同工况涌浪对特大桥及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库区滑坡涌浪波类型为线性波,滑坡发生地和建筑物前的首浪高度均和失稳物质体积成正比;滑坡位置对工程的危害不一定和距离成反比,还和滑坡所处的水域条件相关;H1滑坡体或者1#变形体失稳产生的涌浪对特大桥无影响,但H1滑坡体体积大于200万m3或1#变形体体积大于500万m3时,会在溢洪道处漫坝。研究结果可为羊曲水电站库区滑坡涌浪灾害预防及应急调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家大院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其涌浪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大院滑坡位于重庆市鲤鱼塘水库库首区,距离大坝仅约1km,其稳定性及其可能失稳产生的涌浪对枢纽工程的危害可能较大。利用岩土工程专业计算软件FLAC-3D对陈家大院滑坡在各种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的应力场、塑性区及稳定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对美国土木工程协会推荐的涌浪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推荐法及其改进方法分别对陈家大院滑坡可能产生的涌浪进行了计算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1)滑坡稳定最不利工况为水库450m正常蓄水位,其稳定安全系数为1.10,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2)大坝处滑坡可能失稳产生的涌浪最大高度为4.32m,对大坝不会构成威胁。该结论为大坝的施工和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宝珠寺水库库区塌岸情况的现场调查及其典型塌岸区的工程地质测绘,查明了其塌岸主要发生在第四系残坡积及古滑坡堆积体库岸的规律;建立了库区塌岸的3种主要模式:冲刷塌岸型,蠕动-张裂变形,牵引式滑移-拉裂错落;重点剖析了各模式典型塌岸段的形成发展过程及机制,计算分析出不同水位下的典型滑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统计得出冲刷塌岸后各类岸坡的水上稳定坡角、水下磨蚀坡角;最后,阐明了水库岸坡的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条件是塌岸发生的内因,而水库水位消落时岩体中排水不畅所形成的滞后的动水压力,是使滑坡及土体发生蠕动的外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整个滑坡进行系统综合治理,在综合分析滑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谭家坪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与评价。结果表明,滑坡的稳定性系数较低,安全储备不高,在175 m库水位降至145 m库水位以及175 m库水位与饱和地下水(暴雨)叠加烈度6度地震的状态下,谭家坪滑坡处于临界滑移破坏阶段。因此,应从根本上消除其变形破坏带来的灾害。对谭家坪滑坡而言,治理工程应重点针对滑坡的中部与前缘部位,并考虑库岸再造的影响,既要治理滑坡的整体蠕滑,又要治理浅表层崩滑。依据这个原则,比选了多种防治方法,最后确定采用大截面抗滑桩为主、辅以挡土墙和坡内排水系统的防治方案。施工结果表明,该治理方案经济合理.抗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关于滑坡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已有很多,然而这些方法都是采用的纵向分条法,没有能反映出滑坡的横向规律。事实上,滑坡的横向规律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滑坡治理中同样值得关注。提出了横向分条理论模型,得出了有关稳定性区划、滑移判据和剩余下滑力及稳定性的横向分异性等结论;并给出了其在搜索滑坡侧界和确定抗滑桩合理布局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因子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滑坡抗剪强度参数取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罗圣  殷坤龙  刘艺梁 《灾害学》2012,(4):17-20,27
滑坡抗剪强度参数取值是一直困扰滑坡防治工程设计的一大难题,目前其研究方法主要有试验法、反分析和统计分析法,但都没有考虑其他基本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以某一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相似的滑坡基本物理力学参数为基础,采用SPSS数学分析软件分析滑坡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与抗剪强度的相关性,筛选出对滑坡抗剪强度影响较大的因子;然后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区域滑坡抗剪强度与影响因子的网络结构,并以建立的神经网络结构对该区域的滑坡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估算;最后以万州区滑坡为例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计算的结果与滑坡试验得到的结果误差基本都在5%左右,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白鹿塬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鹿塬位于西安市东南部,白鹿塬滑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白鹿塬滑坡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区域:白鹿塬的灞河一侧,河的古刘村一带,鲸鱼沟边。其中,灞河一侧几乎全为滑坡发生区,成群分布。在对西安市白鹿塬滑坡所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地质与遥感方法总结了白鹿塬滑坡特征,认为白鹿塬边较大的地形差异、地层的二元结构、河流的侧蚀作用及人为的削脚是白鹿塬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遥感影像图上,滑坡区塬缘处呈现弧形陡坎状,滑坡区坡体较碎,坡体上冲沟发育,有双沟交汇现象;非滑坡区较平整,与塬面浑然一体。表明遥感影像在反映滑坡体方面很有效。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滑坡的分布特点及最大震中距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规模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这些震害地区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形态,形成多处堰塞湖,毁坏民房和道路,使之成为严重的次生滑坡灾害危险区域.以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大邑县地震区为研究区,分析了滑坡分布与震区地质地貌条件和宏观烈度的统计关系.在确定宏观震中位置的基础上,采用最大地震滑坡震中距方法研究了不同规模滑坡的分布特点,并得到了线性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皖南山区滑坡灾害调查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皖南山区三个自然村的滑坡灾害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研究了引起滑坡的机理,对滑坡造成的房屋损失和无家可归人员进行了分类、评估,给出了地质灾害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公路滑坡灾害链式反应阶段性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马保成  王亮  牟顺 《灾害学》2011,26(2):54-58
为了对公路滑坡的发育阶段做出准确判别,研究了公路滑坡灾害发育的链式反应机理,将滑坡的发育阶段划分为3个阶段。采用广泛调研和专家咨询的技术手段,从发育阶段的表现特征中选定了滑坡识别的相关因素集和评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公路滑坡灾害的发育阶段进行了识别,并在陕南公路滑坡调查中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水位上升对香溪河流域典型滑坡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流域众多滑坡出现变形失稳现象。白家堡滑坡、耿家坪滑坡、白马滩滑坡在蓄水后的变形特征各不相同。对库水位上升后3个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其渗透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影响滑坡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是滑体的渗透性。以白家堡滑坡为例,利用摩根斯坦-普赖斯法,对不同c、值,进行75~175 m水位线的稳定性系数演算,发现各c、值不同水位线下稳定性系数曲线的变化规律有2种类型,即下降—平直型和下降—上升型,这种变化规律与浸水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宁夏西吉县低角高速远程黄土滑坡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诱发黄土滑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在宁夏西吉县西南部的最严重地震次生灾害,该区域内滑坡规模大、密度高、类型全,主要类型是低角度、高速、远程黄土滑坡。经对典型滑坡进行野外地面调查、黄土层位划分、黄土显微结构测试和对滥泥河左右两岸的滑坡形态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西吉地处中国黄土高原干旱地带,黄土堆积以大孔隙发育的非饱和黄土为主,地震时突发水异常使地下水位瞬间上升、黄土中孔隙水压增高、黄土自重加大,在地震力和水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导致黄土发生液化,这是该区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综合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8.
Landslides are a natural hazard that presents a major threat to human life and infrastructure. Although they are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in Colombia, there is a lack of analysis that entails national and comprehensive spatial, temporal, and socioeconomic evaluations of such events based on historical records. This study provides a detailed assessment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and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landslides that occurred in the country between 1900 and 2018. Two national landslide databases were consulted and this information was complemented by local and regional landslide catalogues. A total of 30,730 landslides were recorded in the 118-year period. Rainfall is the most common trigger of landslides, responsible for 92 per cent of those registered, but most fatalities (68 per cent) are due to landslides caused by volcanic activity and earthquakes. An ‘fN curve’ revealed a very high frequency of small and moderate fatal landslides in the time frame.  相似文献   

19.
季节冻土区冻融期黄土滑坡基本特征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滑坡灾害的发生有两个高峰期,即雨季和冻融期,而目前对冻融期滑坡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导致对冻融期滑坡的防治效果远不及雨季滑坡。本文以甘肃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探索季节冻土区冻融期黄土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季节性冻融作用是季节冻融期黄土滑坡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不但在斜坡表层产生强烈作用,而且可引起斜坡深处地下水富集、土体软化范围扩大和静、动水压力增大等冻结滞水效应,促使斜坡整体性大规模变形破坏,导致滑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