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强作业许可管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林平 《劳动保护》2009,(1):101-103
凡是对生产过程安全和从业人员安全有不良影响的各种作业活动,如动火、设备检修、维修、吊装、爆破等危险性作业,其组织者或作业者,都需要事先提出申请,经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发放作业许可证后才能从事该项作业活动,这就是作业许可管理制度。石油天然气行业、炼油化工企业以及其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作业许可管理制度,是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6月,独山子石化公司拉开了4年一停工检修工作的大幕,炼化单位的检维修作业一直是风险比较高,事故发生几率比较高的一种施工,而且从以往大型炼化企业检维修的安全业绩来对比,确实是比较难于管理的一种形式。本文详细阐述了为了圆满的完成检维修施工,加氢联合车间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确保了整个检维修作业的安全圆满的完成。  相似文献   

3.
陈全  任佳奇  于立臣 《安全》2022,43(3):71-76
为改进检维修作业安全交底不完善的现状,减少检维修作业事故的发生,本文基于T港口企业实践对检维修作业安全交底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对检维修作业进行系统的危险源辨识;然后依据SMART原则建立由检维修作业环境安全风险信息数据库、检维修工具/设备安全风险信息数据库、特殊作业安全风险信息数据库、检维修作业特有安全风险信息数据库组成的检维修作业安全交底知识库;最后开发检维修作业安全交底派工单,构建检维修作业安全交底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应用。研究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安全交底专业化、便捷化,安全管理规范化、共享化,提高了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连续性生产特点,炼化装置设备的检维修,不仅涉及与生产的衔接,而且还涉及多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因素,以及动火、受限空间、吊装、高处作业、用电等多种特殊作业,加之检维修工作时人员相对集中,现场安全管理难度非常大。笔者认为,要保证炼化装置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进行,应从作业前的工作准备、设备检维修过程、完工交付测试3个阶段入手,通过具体措施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障检维修作业安全。作业前的工作准备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你好!有色行业铜冶炼检维修作业,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有色行业铜冶炼检维修作业,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1)检维修无安全施工方案,停机未执行操作牌、停电牌制度。容易导致高处坠落、车辆伤害。  相似文献   

6.
<正>化工企业的检维修工作可能涉及动火作业、高处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作业,这些作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再加上化工企业的特殊性,系统内存在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化学品,或是存在高温高压等工况,导致化工企业检维修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如果在检维修过程中,作业危害辨识不全面,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严重事故发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化工生产安全事故中多数发生在检修过程中,因此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海底油气管道维修作业安全,提出1种基于JSA-BN的作业风险分析方法。采用JSA方法辨识分析水上提管维修作业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得出不同作业步骤的风险等级;建立水上提管维修作业贝叶斯网络模型,计算出各作业环节的成功概率;依托贝叶斯网络的逆向推理及敏感性分析能力,实现水上提管维修作业风险薄弱点的定量预测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JSA-BN的作业风险分析方法可应用于近岸海底管道应急维修作业风险分析;在整个水上提管维修作业活动中,提管作业和切割破损管道作业为关键作业环节,提升过程中碰撞、掉落事件为薄弱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建筑施工行业因其作业难度大、劳动强度高、伤亡事故多而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行业之一。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建筑行业每年的伤亡人数仅次于交通、煤炭等行业,其中因管理松懈、违章作业引发的伤亡事故超过60%。因此,如何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机械检维修作业(简称检维修作业)因其不定时、不定量、不定类的特点,往往属于非常规作业,一般缺少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而常规安全制度只能从管理层面上进行约束,无法针对检维修作业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管理,这就给检维修作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检维修作业是事故多发环节,对人员安全素质有着更高要求,更多地依赖员工的安全主动性、自觉性。提升作  相似文献   

10.
惠彦臣  王石 《安全》2013,(8):49-50,52
2013年,吉林石化公司全面推行现场安全目视化管理工作。本文就如何在检维修作业中推行安全目视化管理,提高施工作业现场HSE管理水平进行阐述。1检维修作业目视化管理介绍1.1检维修作业目视化管理的定义检维修作业目视化管理是在石化企业检维修施工作业现场通过安全色、标签、标牌等方式,明确人员的资质和身份、工器具和设备  相似文献   

11.
<正>检维修作业属于石油化工装置高风险作业,不仅牵涉承包商等外部单位,作业人员众多,而且作业现场往往存在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以及众多交叉作业。化工装置检维修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方面在大检修的开停车期间,主要以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过程安全风险为主;另一方面在检修过程中,主要以直接作业环节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直接作业风险为主。检维修作业相比于装置正常运行,往往具有更高的风险,因此企业根据检修作业特点,做好相  相似文献   

12.
培训     
正项目(承包商)安全管理培训培训机构:南京大学EHS中心培训简介:在工厂的日常管理中,不可避免会有由承包商实施的基建及检维修工作。此类工作一般包括了土建结构施工、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开车等工作内容,在完成上述工作过程中,吊装作业、脚手架作业、临时用电、重型机械设备的使用等高风险作业,同时,往往项目实施周期短、涉及的工种多,承包商作业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进一步放大了项目作业过程的风险。上述因素给项目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5月12日,对于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悲痛的日子,一次承包商承担的检维修作业带走了6名作业人员的生命,也让赛科丢失了危化品行业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称号。这家安全管理标杆企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  相似文献   

14.
正石油化工产业在生产、运输及存储过程中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管理中,直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一方面是由于石油化工直接作业本身具有诸多风险因素,另一方面是直接作业过程中客观存在一些意外因素。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及其员工,应重视直接作业领域的安全管理,提高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一个优良的作业空间与作业场所必须使得作业者能方便而安全和迅速地完成作业任务.但,在很多工业企业维修作业中,作业者必须进入一个有限空间场所作业,特别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在生产装置的检修过程中经常要进入反应釜、反应罐等有限空间场所作业.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有限空间场所进行检修作业易发生中毒、窒息、着火、爆炸、物体打击、环境污染等各种事故.因此,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害辨识和对辨识出的危害因素进行必要的控制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环球资讯     
正国际劳工组织修订船舶制造职业安全健康操作规程2018年1月22-26日,国际劳工组织(ILO)完成了最新的船舶制造和维修操作规程的修订,来自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利益代表参与了此次修订工作。新规程的修订反映了多年来船舶制造和维修行业的职业安全健康发展变化趋势以  相似文献   

17.
安全监督应该是对工作现场,设备运行、维修和保养的过程进行严格监督而不是开开安全会议、发发安全文件、学学事故通报,在设备日常运行维修记录本上做字面上的监督。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现场操作维修人员思想麻痹,违章作业导致的。所以,要想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关键还是要从强化现场监督这个根本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2010—2013年,全国工贸行业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67起、死亡269人,分别占工贸行业较大以上事故的41.1%和39.9%。2013年5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颁布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  相似文献   

19.
<正>在对各类设备进行维修的时候,因为存在可能意外释放的电能、压力能、机械能、势能等能量,需对这些能量采取可靠的方法进行隔离。否则在作业过程中,有可能因为这些能量的意外释放而导致伤害。本期我们将介绍维修作业中的能量隔离安全操作要点。事故案例1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特殊理化特性,危化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企业在检维修作业中,如稍有不慎,不仅会造成作业人员伤亡,而且极可能会对周围设施与环境造成破坏,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仅据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统计,自2006年以来,该省共发生危化品事故36起,死亡90人,其中检维修过程中发生事故24起,死亡59人,分别占总数的67%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