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核电发展经历4个阶段1954年,前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机组,人类进入了和平利用核能的时代。从世界核电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实验示范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减缓发展阶段以及开始复苏阶段。1.实验示范阶段(1954-1965年)1954-1965年间,世界共有38个机组投入运行,属于早期原型反应堆,即"第一代"核电站。期间,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5MW实验性石墨沸水堆;1956年英国建成45MW原型天然铀石墨气冷堆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60MW原型压水堆核电站;1962年法国建成60MW天然铀石墨气冷堆;1962年加拿大建成25MW天然铀重水堆核电站。  相似文献   

2.
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到去年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共有438座。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国际原子能机构14日在结束为期5天的理事会例会之际,核准了将提交这一机构第46届大会审议的“2001年度报告”。这份报告在介绍“世界范围的核能”时指出,核能仍然是许多国家能源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报告说,到2001年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共有438座,总发电量为353千兆瓦,占全世界发电量的16%,累计运行时间已超过1万堆年,1个堆年相当于核电站中的1个反应堆运行1年。报告说,尽管迄今核电站主…  相似文献   

3.
刘书田 《环境保护》1990,(11):21-24
核电站的辐射监测是核环境科学中的一个应用性课题,该课题涉及面广,综合性较强。鉴于国外核动力堆运行已有4000多堆年,积累了较丰富的辐射监测资料和经验。借鉴国外核电站的辐射监测经验,无疑对我国的核能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自1954年世界第一座核电站投入运转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正在运转的核电站已由1970年的80座发展到1985年的374座,其中,工业化国家285座,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67座,其它国家22座,核发电能力1985年达到249625兆瓦(其中工业化国家203434兆瓦,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33887兆瓦,其它国家12304兆瓦)。1985年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广东核电站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第一座大型核电站,规模为2台90万瓩汽轮发电机组。反应堆为压水堆,堆热功率为2900兆瓦。厂址选定在广东宝安县大鹏公社大坑。  相似文献   

6.
结合20万千瓦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技术特点,从安全性与经济性等角度深入研究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发展优势和前景。探索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潜在商机和未来融资方式。探索未来发展的产业布局和潜在用户。得出结论: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采用氦气透平发电技术能充分利用其技术潜力,未来群堆建设的经济性好,在国内和发展中国家大量建设有广阔的市场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核电站将原子核裂变释放的巨大能量转换成电能,热效率通常为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这意味着在反应堆芯产生的大量热将有三分之二要排放到环境中去。一座一百万千瓦的轻水堆核电站,如果采用冷却水一次通过的冷却方式,即天然水流经冷凝器后不经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各国竟相发展核电站。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公布的数字,1985年世界各国新建核电站30座,还有180座已开始动工兴建。截止1984年底,已有26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并投入运转的核电站有318座,最大单机容量达130万kW。预料到1990年将增至537座,总装机容量达4.2亿kW。到2000年,世界核电站的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一半。因而,如何处置核电站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已成为各国所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商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是中国未来可能发展的第四代核电站,其新燃料元件和运输容器有显著的特点.探索了将概率安全评价(PSA)方法引入放射性物品运输的辐射风险评价中,首先用故障树方法分析了高温气冷堆新燃料元件公路运输的潜在事故频率,经过事故情景分析、力学分析和临界分析,选择了货包辐射水平升高和临界两种潜在事故予以分析.结果表明,货包辐射水平升高的事故频率很低;临界事故的频率极低,在后续的风险评价中可忽略.  相似文献   

10.
林川 《环境导报》2002,(8):46-46
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到去年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共有438座。  相似文献   

11.
华东地区作为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拥有大量的核设施和放射源装置,这里有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厂,我国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首座2×60千瓦商用压水堆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厂,我国唯一的重水堆核电厂--秦山三期核电厂,还有世界上第一台建造的AP1000核电机组--三门核电,同时该地区还拥有一级放射源和辐照装置60多个,是我国核设施和放射及辐照装置最集中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秦山是中国核电的发祥地. 秦山核电一期工程是我国大陆自行设计、自行建造和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采用压水堆型,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1985年3月开工建设,1991年12月并网发电.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两个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和秦山核电三期工程两个70万千瓦重水堆核电站先后于2002年至2004年建成发电.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核能是世界能源开发的必然趋势。至1982年底,全世界核电站的发电量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8%。预计至本世纪末,将上升到26~35%。工业发达国家核电的发展更为迅速,如西德将超过40%。我国上海、广东等地也正在新建核电站。到2000年,我国将陆续建成一批。建设核电站的关键,是如何处理放射性废物。这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包括对核电站正常运行和停堆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带有放射性的液体、气体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收集、浓缩和固化,尽量缩小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07,(5):9-9
在核能民用的历史上,发生了两起重大的反应堆事故: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这是商用核电厂在32个国家中累积运行12000堆年期间仅有的两起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核技术和同位素的应用日益广泛。上海市工厂企业高度集中,人口密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预计1990年运行。该站距上海仅88公里。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环境,及时了解上海市环境放射性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世界环境》2011,(5):95-96
法新社2011年09月4日伊朗首座核电站布什尔核电站当地时间9月3日23时29分并入伊朗国家电网发电。在经过长达37年的建设后,这座被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核电站终于开始运转。伊朗原子能组织称,核电站目前并没有满负荷运转,联网的功率只有约60兆瓦,仅为核电站总装机容量的  相似文献   

17.
黄丹雯 《环境》2020,(4):64-65
正"安全",是大亚湾核电基地最引以为傲的一张"名片"。3月15日,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传来捷报,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15年无非计划停机停堆,实现连续安全运行达5000天,创下国际同类型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的最高纪录,比目前排名第二的国外机组领先15个月。要保障核电平稳、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核安全。大亚湾核电基地紧盯"连续无非计划停机停堆"这个反映核电站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将"连续安全运行天数保持同类型机组排名第一"作为近年来工作部署的首要任务,以能力提升为主线,以设备管理为主战场,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生产管理流程,多次刷新世界核电运营纪录,这不仅彰显了基地世界一流的运营实力,也标志着基地的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文中综述了国际国内放射性污染土壤处置方法研究进展,结合中国放射性废物处置法律法规,针对中国核电站站堆型,研究分析核电站事故后去除土壤的处置方法,并建议给出了适合于中国核电站事故后去除土壤的处置策略,为中国核电站事故后污染场地的清理方法、土壤去污处理方法的选择明确方向,为修复活动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废物最小化。  相似文献   

19.
《环境》1999,(4)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位于我国美丽的南海大亚湾畔,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是核电站管理中的基本政策,1997年荣获了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的称号。图为大亚湾核电站培训中心,是一座集课堂教学、模拟机教学、实验室教学等设施为一体的综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1,(5)
大亚湾核电站再创辉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实现持续安全运行1000天,2000年上网电量达140亿千瓦时,电站的安全发电能力比可研设计能力提高了40%,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座大型商业核电站在安全管理和经济效益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