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2020年12月以来,崇明区应急局积极推进全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按照工作部署,崇明区应急局已对接区住房保障管理局、区建设管理委、区水务局、区气象局、区绿化市容局等单位,并进行了数轮工作座谈交流.就普查工作任务和经费预算编制等方面进行深入会商。  相似文献   

2.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自本世纪初开始在我国广泛开展,近年来在检验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准备、锻炼应急队伍、磨 合应急机制和应急科普宣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应急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应急演练相关问题研究也逐渐受到专 家学者的重视。笔者以“准备—实施—评估”逻辑主线,系统总结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四大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准备 流程与实务、实施形式与方式、评估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所取得主要成果,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加强演练规划管理、注重 演练过程评估和实现演练信息化的应急演练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机场在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中,缺乏演练过程和监控记录、演练成本高且效果差、评价环节不科学等问题,基于GIS技术建立机场应急救援演练系统,论述系统功能需求、总体框架、实现方法和技术路线。实例证明:系统以GIS技术为基础,能够实现机场应急救援演练全过程记录,基本达到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演练及培训全过程的信息化、集成化要求,可为全国其他机场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系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做好煤矿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协同应用、加强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设计了基于事故后果分析的煤矿应急演练平台,提出了该平台的架构设计和应急救援演练业务流程,总结监测预警数据可视化集成、预警信息智能分析研判等关键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模拟事故的发生和演变,突破传统应急演练方式,有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现场指挥的处置能力,为煤矿应急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虽然很多企业都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整体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本文结合某企业应急演练实践与笔者自身工作经验,从企业应急演练的目的、应急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等三个方面,探讨分析企业应如何开展好应急演练工作,从而提升应急演练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6.
应急演练     
正应急演练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应急演练对于评估应急准备状态、检验应急人员实际操作水平、发现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中的缺陷和不足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部分应急演练存在重"演"轻"练"、缺乏评估改进等问题。因此,本刊特策划"应急演练"专题,探讨应如何做好应急演练工作,使其真正起到评估应急准备状态、检验应急人员实际操作水平、发现并及时修改  相似文献   

7.
防恐应急演练是检验海外项目现场实际应急能力、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应急物资储备等,提高项目整体应急处置、指挥协调、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伊拉克项目现场防恐应急演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合在伊拉克工作经历和现场实际情况,从演练过程、演练总结、参与人员等方面对现场防恐应急演练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期为现场防恐应急演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运行,南京建邺区应急管理局边学习边实践,边摸索边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应急管理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期,笔者走访了有关单位,重点对应急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现状、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推进建设等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重要依据,而应急演练则是检验应急预案的主要手段。开展应急演练是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并检验企业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而且还能够起到评估应急准备状态、检验应急人员实际操作水平等作用。本文结合中海实业公司实践,针对目前企业应急演练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对企业应急演练进行分析,并分享一些应急演练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安全与健康》2023,(5):34-35
<正>“应急要素‘一张图’‘一张网’重点防控、‘一盘棋’指挥调度……”近日,谈及如何推进福建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莆田市应急管理局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局长吴国庆这样表示。莆田市应急管理局为了落实市委市政府“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工作部署,实施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应用“应急+”无人机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1.
应急演练计算机三维模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事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有着巨大威胁.传统应急演练通过构建突发事件场景,使人们熟悉突发事件并提高应对能力,对应对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应急演练自身所具有的缺陷也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与规模.分析了传统应急演练的优势和不足以及现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开发一种基于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广泛的应急演练系统.对该系统的技术可行性、系统结构、运营模式及系统优势进行了探讨,最终得出本练系统可与传统应急演练优势互补,从而充分挖掘应急演练在生产安全与社会安全中的巨大潜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近日,河池市应急局联合南丹县南方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开展锌电解液泄漏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旨在提高企业科学决策、快速反应、队伍实战、后勤保障等应急救援联动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上海安全生产》2021,(3):57-57
为了加快推动本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提升社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1月29日,市应急局召开本市社区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推进会,市应急局副局长沈伟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市民政局、市应急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分别介绍了社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上海市社区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项目工作方案、项目工作计划与宝山区试点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应急物资管理是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物资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准确、高效的调配,对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逐步推行应急物资信息化动态管理模式。近年来,国家提高了对于应急救援的重视程度,加之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加大了基于信息化应急救援物资动态管理的力度。对于应急物资的日常维护管理,已成为各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一项重要的工作,这将直接关系到安全监管部门和应急救援部门对于事故发生后指挥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关系到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应急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既是企业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的安全责任,也是企业各项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应急演练工作是企业检验应急预案可行性、促进应急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但当前部分企业在开展应急演练时,存在重"演"轻"练"的问题,加之很多员工对应急演练  相似文献   

16.
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是发现应急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准备工作,使应急演练形成闭环的关键一步。针对目前电力施工领域应急演练效果评估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通过总结电力施工基本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以策划准备、演练实施、评估改进为主线构建了相关评估指标体系,将应急演练效果评估分为3个准则层(一级指标),12个指标层(二级指标),分析了不同权重对于评估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实例应用,对于电力施工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效果评估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应急演练对有效防范事故、提高应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要想开展一场完美的应急演练,需要在演练前、中、后做好细节工作。本期特刊发应急演练需要注意的100个细节,供参考。演练准备情况(一)演练策划与设计1.目标是否明确且具有针对性,符合本单位实际。2.演练目标是否简明、合理、具体、可量化和可实现。3.演练目标是否已明确"由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什么任务,依据什么标准,取得什么效果"。  相似文献   

18.
"呼家楼街道高层商务楼宇应急疏散演练,现在开始!"2013年6月20日上午9点整,随着北京市安监局局长张家明的一声令下,2013年北京市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本次演练以现场实战演练的形式组织实施,主题为"加强应急演练,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演练主要模拟了北京市朝阳区泰达时代广场商务楼的一家海鲜酒楼发生原因不明的火灾,街道及物业公司启动火灾应急预案,指挥楼内人员疏散,消防支队赶到现场实施灭火救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叶复美)6月21日上午,南宁市举行2012年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此次演练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安监局、江南区人民政府、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目标以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液氯泄漏事件作为本次演练的线索,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及泄漏点周边方圆800米范围内人员的疏散演练。参加演练单位50多个,紧急疏散群众2000多人。此次演练方式与往年现场指挥观摩方式不同,主要是在以联动中心为总平台,以设在市安监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二级平台为指挥中心,调动全市相关应急力量,对模  相似文献   

20.
<正>7月5日,通化县在人民医院举办了一场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本次演练是由通化县卫生局、安监局主办,通化县人民医院和通化县消防大队承办的综合性消防应急演练,安监、消防、交警、治安、卫生等多个单位、300余人参与,共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